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艺术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定位与发展思考(祁峰)
【时间:2007/7/18 】 【来源:无 】 【作者: 祁峰】 【已经浏览4448 次】

全国大语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昆明(论文)

 

祁峰 上海音乐学院公共基础部 200031

 

摘要:本文在对艺术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语文学科和人文素养培养这一角度,对艺术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学科定位,指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是艺术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对艺术院校语文学科的发展做出一些实践层面上的探索。

关键词: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发展思考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在播放“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我看了一些比赛实况,看后发现一个问题,即有的比赛选手在综合文化素质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些基础的文化常识,诸如小说《水游传》的作者是谁?有的选手也答不上来。其实这种现象在以往类似的比赛中也出现过,所以这个问题还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作为一名艺术院校的语文教师,我想从语文学科和人文素养培养这一角度,并且结合自身日常的教学情况,对艺术院校语文学科的定位及其发展这一问题来做些分析思考。

 

一、艺术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艺术院校中,语文教学主要是体现在大学语文这一课程的教学上。众所周知,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在高等院校中是作为必修课普遍开设的,但是目前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正面临着边缘化。近年来,在大部分高校中,尽管大学语文被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长期以来处于边缘位置。在公共课的系统里,大学英语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有些高校把学生毕业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跟英语四六级考试挂起钩来。如果跟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及“两课”相比,大学语文的课时要少得多。此外,外语等课程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均属考试科目,而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落榜者中,往往部分考生是由于外语没达到分数线而落榜。相比之下,大学语文就不那么重要了。在艺术院校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由于艺术院校的特殊性,在学生当中还或多或少存在着重专业技术、轻文化素质的现象。一般来说,学生在入学时文化课程成绩相对较低,入学后对他们的要求与其他高校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这方面的教学工作亟待加强。

 

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目前出现这样的尴尬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上有问题。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就是把它作为一个工具。现在要突破过去的工具观点,大学生要在中学的基础上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着力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教育、民族精神的教育。这是要把它看成终身教育,这样认识的话,语文教育就是贯穿终身教育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我们也惊喜地看到在国际上汉语的地位正在不断地提高,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都有很多人在学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在那些国家都出现了“汉语热”、“中国热”现象。而国内汉语教学地位的下降,特别是在大学里面,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汉语水平普遍下降,人文素养亟待提高,这种反差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应该说,这些都是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也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艺术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语文教育是有双重性的,既是人文教育,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如上所述,目前语文教育最主要的弊端是太忽略人文教育的作用。一般而言,作为一名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素质,即专业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文化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导向性的作用,而综合文化素质则是支撑着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创新。事实证明,现代社会更需要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和广泛适应能力的人才。社会需求和市场选择的变化比较大,有可能学生不再是一辈子只从事一个行业。由此可见,目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人文素养和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

 

那么对大学语文这一课程如何定位呢?我们认为,如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是高等理工科院校的基础学科一样,大学语文应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由于多年的应试教育,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比较低,但是大学语文的主要任务既不是纠正错别字,纠正错误读音,也不是教授申请书、请假条等应用文体的写法,而是如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所指出的:“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所以我们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是艺术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是艺术院校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要成为整个艺术人才培养工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大学语文教学将直接关系到艺术院校学生总体的教学质量,广大高校语文教师也是任重而道远。

 

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谈到:“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先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这段话确立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教育的目的。文学是用于“新民”的,也就是后来所谓培养新人的意思。可见语文学科承担着一个巨大的任务。而对一个国家而言,教育的核心是学校课程,课程集中具体地体现了教育的内容与目标。教育关注的是将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传授给下一代。如果说学校的课程是人类文化史的缩影,那么语文课程则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说,艺术院校语文课程的学习不应简单地归结为工具性,而应将它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研究,使之成为一种与民族文化相照应,与时代主流文化相呼应的人文精神陶冶活动。

 

三、艺术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思考

 

关于艺术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可以具体为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是选用什么样的教材。

我们认为,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教材可以多选用一些文质兼美的古代诗文和现当代的名家名篇,选编应该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的文化品位与人文价值。同时也应关注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努力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可以选编一些国外不同时代经典的文学作品。要强调选文的时代性、人文性和多元化。对艺术院校而言,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选用一些国内外艺术大家谈人生艺术修养方面的文章,比如《傅雷家书》中就有一些这方面很不错的文章。我们还认为,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一些能与学生所学专业有着一定联系的文学作品。比如说,对作曲系的学生来说,可以多选用一些中国古代的诗词作为上课的教学内容,因为古代诗词,特别是词,在以前是可以吟唱的,其中不少诗词意境优美,而且语言也比较简练。在充分理解作品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为这些作品重新谱曲,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概括地说,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时代社会现实、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贴近艺术专业实际。

 

第二是怎么样来加强大学语文教学。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

一方面是我们要从教学模式来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完善学科建设来加强: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提升的选修课课程建设,形成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联系,互为补充的学科结构。比如说,在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再开设一些诸如“美学”、“文学名篇赏析”、“唐宋诗词鉴赏”等选修课,来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

其次,通过更新教学方法、调整考试模式来加强: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可以采用提问、讨论等方法,变过去的单纯灌输为师生互动。考试模式也以多元方式进行,可采取小论文写作、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模式,变过去单纯的闭卷考背功、背了就忘的模式为主要测试学生的理解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再次,通过课堂延伸工作来加强:除了语文课堂教学以外,应该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生社团和其他第二课堂的教学中去。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演讲比赛、校园辩论赛、读书会、书画展览等活动中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

 

另一方面是我们要从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来加强大学语文教学,也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坚持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过去,我们往往只顾及到其中的一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段话指出了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是说,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绝不是在培养语文能力之外另外“附加”提高人文素养的环节。所以说,学生在掌握语文工具性的过程中要体现出人文性,即掌握母语这一工具的过程中应加强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那么,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哪里呢?主要是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和创造性。具体来说,首先体现在价值观上,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其次是体现在文化观上,既要关注民族优秀文化,又要主动吸收全人类优秀文化。第三是体现在生命意识上,人文性的基石是人性。它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要以学生为主体,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体体验,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

 

其次,要有一定的解读课文方法。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是常读常新的,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阅读、去体会。而且文学作品是可以有多种解释的,这正是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地方,应当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给予学生思想上一定的自由度。目前这方面的情况不太理想。对学生而言,教师是绝对权威。我们的文化观念和教育体制就规定了老师的这么一个地位。学生很难在教育的意义上成为主体,而只能处在被灌输、被指导的状态之中。这样的教育实在是不容乐观的。高校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以大学语文课程为基础,让学生对文学精品,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且启发学生做出求同、求异多种思维。在学习鉴赏文学名篇的同时,也要看到作家的人品人格,正所谓“文如其人”。这些对于学生日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培养创新意识都是很有帮助的。所以说,文学作品不必解释得太死。对学生而言,语文课应该是一种精神漫游。如果本来是精彩有趣、充满美感的一篇文章或一首诗词,硬是要将它分割肢解,从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字词句解释,到表现手法、作者意图、时代背景,都进行十分繁琐的分析讲解。有些本是帮助理解原文的辅助工作,在很多时候反而代替了对文章本身的阅读。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这种解读方法是有待于商榷的。我们认为,应该把艺术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提升到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上来操作。

 

再次,还应拓展学生阅读量,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目前有不少高校语文教师感叹学生读的书太少了,阅读量远远不够。应该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该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方式,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们认为,加速拓展阅读,能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信息吸收量,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不断地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加深人文底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样学生写起文章来也就能得心应手了。

 

最后我们以一段反映蔡元培先生美育思想的话,作为全文的结束语。蔡元培先生在1930年答《时代画报》记者问时说:“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塑、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了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者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到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是使人人要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他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更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468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