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大中衔接

胡向东:高考改革与大学通识教育——以大学语文为例的讨论
【时间:2019/7/27 】 【来源:培训会 】 【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胡向东】 【已经浏览2271 次】
 
    我国自2010年开始筹划、2014年进行试点,即将于2020年全面推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恢复高考40年来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改革”,如果说它对基础教育的巨大影响已经显现的话,那么它对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高校招生改革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模式后,语文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重将有所增加,语文高考的改革,在“新课标、新教材”推出后,又以“新高考”的面目呈现于世,其对立德树人方针的全面贯彻、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高度重视、对思维提升注重力度的全面加大,都将对高校教学如何面临新形势、新对象,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样一批经过新高考改革“洗礼”的新一代大学生进入校门后,高校如何尽快掌握大学生的学业新特征?为其提供什么样的通识课程,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素质提升要求?作为一门重要的通识课程,大学语文面临课程定位、教学改革等重要的任务,如何应对形势变化和管理模式、生源结构等变化,是大学语文课程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三新”时代语文高考的变革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之最大特点之一,是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中枢,既是教育资源分配的重要方式,又是一种衔接教育渠道。因此其改革必须系统而全面,方可收整体之效。自2011年以来,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新一轮课程标准修订,于2017年底公布了高中课程新课程标准;与此同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统编教材的编写,并于2018年陆续投入使用,而与新课程、新教材相配套,又有“新高考”经过3年试点,于2018年起在更多省份推行。因而,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真正是进入了一个“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时代。其中,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尤为社会关注,更为基础教育界重视。
 
(一)高考科目改革中语文“站位”凸显
 
    首先,“新高考”模式将“加持”语文地位。本轮高考改革,关键词是“两依据,一参考”,即高考录取依据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有三门: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其他科目物理、化学等,各100分)。数学不再分文理,外语可两次考试。如此以来,数学不分文理,势必会降低难度(实际上也已开始降低了),因为原本分为文、理两种的数学,在难度上差异较大,要照顾到约占2/5的“文科生”(应为偏文科的学生,为便于理解和行文,姑且仍用这一名称),理应降低难度,方可使成绩趋于正态;外语可以两次乃至多次考试,相较而言也将降低学生的心理难度。而语文,则会进一步提高考查面的广度和深度,其区分能力将大大提高,其在高考科目中的权重也由此成为重中之重。所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前司长王文湛在媒体上表示:“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因为外语要考两次,数学降低难度,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语文主要在作文。” 
 
    其次,学科核心素养导向增进语文权重。随着新世纪以来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为语文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挑战,迫切要求语文课程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的积累、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能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这实际上充分考虑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特性,进一步将语文素养视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高考,因此成为热点中的焦点和焦点中的难点。
 
    (二)语文高考改革内容与形式齐头并进
 
    由于2017年高考语文考纲颁布时间在“新课标”正式颁布之前,为了及时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考纲修订“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 经过修改的大纲,考试内容直接对应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四大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修改的内容正好弥补了以往考试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足的部分,也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缺失或落实课程标准不足的部分,如缺乏广泛的人文积淀和足够的阅读积累,思维能力培养不足,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忽视等。其实,考纲修订固然要与“新课标”颁布在时间上保持节拍一致,但考试内容改革却尽可以提前布局,先行先试。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命题实践中也正是这样做的。具体而言,近五年来,全国统一高考语文卷的命题改革,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均传达出不可忽视的重要信息。
 
    第一,立德树人,加强核心价值观涵化。
    第二,传承理解,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第三,增量提速,增强批判性阅读和思维能力。
    第四,增进语用,突出情境设置考查创新能力。
 
上述语文高考内容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反拨作用,它通过加大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极大提升中学教学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力度。这种影响将沿着高中-初中-小学的顺序逐层传导,对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而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使高校面临着一届又一届不一样的“新生”:学生选择性增强、自主性增强,文理贯通发展,视野更加开阔,且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如何应对新高考应变革,高校教育教学必须作出及时的回答。
 
二、上游变革与下游应对
 
    如果我们将人的学生阶段视作一条流动的河流,高中阶段是上游,而大学阶段则是下游。高考是对上游基础教育的一个阶段性评价,却又是下游高等教育的开端。现在,上游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下游的应对就十分重要。高校面对激烈的生源竞争,除了采取加强与优质中学的教育衔接等措施增加招生竞争力之外,还必须在教学培养方面主动变革:推进专业大类培养,加强通识教育,加强专业发展,突出专业特色和竞争力。
 
    (一)生源结构走向多元,高校教学面临新挑战
 
    新高考实行文理不分科、选考科目自由组合,以及在录取中,学生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仅需1门与高校设定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相匹配即可,意味着进入高校生源结构将更加多元。特别是按专业类招生后,考生“选大学”变为了“选专业”。在此招生录取模式下,同一专业的学生成绩仍为“扁平化”,但在不同专业之间会出现分数悬殊的情况。同一学校各专业间生源结构、学科基础和录取分数差异化将更加明显,所谓“冷门”专业将面临无人报考或招不满额的困境。而入学后学生成绩形态由整齐划一的扁平化改变为参差不齐,形成新的教育生态,给教学管理带来新课题。
 
    这些变化,促使在大学改革招生方式方面作出变革,许多高校将专业归并为大类,使考生从具体的选某一专业变成选择一个“专业类”。这使得过去学校间的竞争转为本校各专业间的生源竞争。在教学方面,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显得更加重要,将倒逼高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挖掘凝练专业特色,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同时,也需要开设一定的基础选修课,创造条件给学生“补短板”。
 
    (二)取消文理分科,促进文理渗透
 
    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招生,有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打破文理界限,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交融,有利于文理渗透、文理贯通,也有利于通过不同思维品质、方式的碰撞激发创新能力。但是,进入高校的学生知识结构也可能难以适应就读专业的需要(因为选科只要一科相合)。这也将给高校专业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很可能形成“通识不通,专业不专”的新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高校在如何应对方面也达成了共识,主要是通过专业大类招生进校后,实施大类培养,强化通识教育。但是,“教学和管理的大类化,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案、师资配置及党团学工作体系等,需要校内多方面资源进行重新分工和整合,难度相对较大。”  推进大类招生的根本在于大类培养,因而必须推进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
 
    (三)增加学生选择性,提高学生自主性
 
    高考不分文理、自由选择考试科目后,虽然会出现前述学生知识结构与专业要求有一定差距、学生程度差异较大等问题,但是参加新高考的学生也有很多优势,如学生选择能力增强了,随着广泛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加深其对未来职业的了解,学生选择专业的准确性和与兴趣的匹配度都会有所提高,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更浓厚,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强。大学应该更加尊重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人格,发展自己的能力。因此,分层分类教学、顺应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正在从教学理念逐渐上升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现实需要、必由之路。现实也正按照这个逻辑发展。如身处新高考试点省的浙江师范大学,就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开出了7类数学课程,物理课也按4-5个层次开设。 不仅注重提高,而且也进行补差补缺,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与兴趣。
 
    在设置个性化课程的同时,大学阶段的先导课程将更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新形势将进一步驱使高校建立健全学分制,丰富课程体系。
 
三、深化价值认知,以创新图谋发展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基础课。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之所以无论综合性院校还是专业与职业院校都把本国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是由于它在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人文素质方面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意义。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并为学好各类高等教育专业和实施通才教育打下良好的接受和再造基础。这也正是本文特别强调从高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语文高考来讨论大学语文发展建设问题的原因和目的所在。面对新高考带来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格局和教育教学的变化,面对经过新高考陆续进入高校的新一代大学生,大学语文课程和它的课程承载者们,应该如何顺应形势谋求发展,如何针对学情进行教学改革,是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以语言培育人、教化人和熏陶人” 的课程所必须思考的。
 
    (一)明确功能定位,加大知识储备
 
    首先,应该进一步明确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功能,深化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认知。大学语文专家杨建波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学语文就是一门通过语言来提升学生汉语水平、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以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课程。” 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就是高校接续高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措施和渠道。由于这个问题过于宏大,本文仅在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始终以“语文”的性质和功能来认识大学语文,既不只偏于工具性的语言技能训练,也不仅以枯燥无味的选文篇章讲读作为大学语文人文性的表征;二是充分认识和了解新高考后语文区分能力增强带来的学生水平差异拉大、学生学习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新情况,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程功能和任务的认识;三是从本校实际出发,做好迎接专业类招生带来的教学管理、组织方式的变化。
 
    其次,作为大学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更为巨大,需要切实强化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方法研究,才能胜任“三新”时期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语文学科本身就涉及知识和学科方面很多,新课标的推行,新教材的使用,新高考的实施,既对高中语文老师的知识储备提出巨大挑战,同样也对大学语文教师的胜任力提出了新挑战。大语研究者们要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甚至重新编写新的大语教材组织新的课程体系才能适应相关的要求。
 
    (二)创新课程结构,整合教学资源
 
    面对来源多元化、学习自主化、选择个性化、知识结构文理打通的新一代大学生,大学语文只有构建多样化、不同层次的的内容结构,才能满足学生发展要求和学科发展需要。有学者曾经提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分层级,即要依据重点、非重点,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等不同级别学校的知识含量、学生质量和办学目标层次要求,在区别性课堂教学中深化大学语文课程。” 这正是立足于大学语文历史发展过程和本质属性而言的。
 
    当前,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力度已非常大,培养方案已经从最初的专业教育,提升到通识教育,再提升到通识教育加专业教育的阶段。大学语文在此形势下,必须整合已有教学资源,创新课程结构,结合本校实际、专业类的需求,自主开发课程,寻求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三)改革教学模式,实现高效课堂
 
    大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是由大学语文教师的高度决定的。目前一些学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中使用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学生们对于枯燥、刻板、无趣的教学模式缺乏兴趣,对老套、常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更是十分厌倦。因此新高考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新特点,特别是他们对语文素养提升的新要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水准的学生,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实现课堂创新。
 
    在教学中,大语教师要巧妙运用文学鉴赏、阅读感悟、多媒体教学资源等实现对不同语文模块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着重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让其掌握合理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接触各种文学体裁、资料的过程启迪个人智慧,利用不同教学的配合与刺激,让学生始终保持在活跃状态,实现高效课堂的打造。在教学手段特别是信息化手段方面,要加快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手段的融合,利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巧妙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与素材、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调动、巩固学生学习兴趣,及时扩充课堂教学容量,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四)采用多元评价,显化学习效果
 
    一是改变单纯由教师单一主体评价的模式,变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等多主体评价体系,增加评价维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经过“多元评价”新高考改革“洗礼”的新一代大学生内在的要求。二是可以采用“增值”评价来显化学习效果,将教学与评价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引导我们大语教学从重投入到重过程、从重生源到重培养、从单纯注重结果到关注教育全过程。而对于那些语文基础素养较差一些的同学,增值评价能够充分反映出他们的努力程度,也更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大语教学的效能,最终促进大学语文教学的特色建设。
 
 注释:
1.《2019年全面启用新教材,今后高考的重点主要在语文!》 http://www.sohu.com/a/230786241_623785
2.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
3.王小虎 潘昆峰 苗苗:《高考改革对高水平大学招生的影响及其应对》,《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11期。
4.参见《新高考,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怎么变》,《浙江教育报》2017年5月22日。
5.杨建波:《〈大学语文〉(第四版)前言》,杨建波主编《大学语文》(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6.何立明:《大学语文的课堂和书房——语文教学笔记》,长江出版社2017年7月版,第30页。                                                                       
 
作者:胡向东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地址:武汉市武昌珞瑜路152号华中师大文学院(2号楼);邮编:43007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3836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