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政策文件 > 各级议案

【两会访谈】王灿龙: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加强“大学语文”素质教育
【时间:2019/3/4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作者: 陆航】 【已经浏览3187 次】
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式启幕。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此时此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议大计,共话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很多学界代表委员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和专业出发,拓展视野,延伸触角,关注和思考有关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话题,忠实地履职尽责,热忱地建言献策,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
 
 
“要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加强‘大学语文’素质教育,改善大学语文课目前的教学状况。”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灿龙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介绍说,“大学语文”是1978年在匡亚明、徐中玉和苏步青等老一辈教育家、科学家的倡导下开设的大学中文公共教育课程,因为一些原因,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一些学校一度被消极对待。199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学语文”被列为同“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相提并论的课程建设项目。可见,国家对大学语文教育非常重视。
 
之所以要求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是因为除中文、历史等少数几个专业的学生外,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里不再有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及文学的课程。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汉语写作水平不高,文理不通、表达不规范的情况较为常见,甚至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存在语言表达错误的也绝非个别。无论是从正常的工作需要来说,还是从日常生活应用方面来看,这个问题较大学英语四、六级不通过或计算机基础考试拿不到证书要严重得多,因为几乎所有的大学毕业生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都要用到中文写作(至少是口语表达)和阅读,而且写作(或表达)的好与差及阅读能力有时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甚至事业成败等。而英语却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都一直需要的;计算机基础考试成绩不太好的,电脑实际操作能力不见得差。
 
王灿龙告诉记者,这两年他比较关注“大学语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作了一点调研。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效果不佳,一些学生反映该课程的教学对于提升中文写作和阅读水平帮助不大,难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早在2004年就有学者在全国大学语文年会中提出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问题,但是因为一些原因,这个问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目前在不少学校“大学语文”课几乎流于形式,成为鸡肋,有学者形容“处于‘妾身不分明’的尴尬地位”。作为公共必修课,虽然国家高度重视,但学生或老师在客观性上有点“漠视”,甚至出现比较极端的情况: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是因为学分和工作量的需要,双方都显无奈,似乎还很受委屈。跟有些公共课相比,大学语文课被严重边缘化。比如就课时量来说,其他一些公共课都远超“大学语文”。
 
王灿龙说,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对“大学语文”课重视不够,“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过于僵化,做不到因校制宜,因材施教,跟不上社会的经济、教育、文化等发展的需要,学校和教师面对存在和出现的问题茫然无措,等等。因此,大学语文课目前的教学状况亟待改变。
 
以传统的观念来看,语文大体上分语言和文学两个方面,分别代表了语文的应用属性和人文属性。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相互促进。从应用属性来说,语文课应该提升学生写作和阅读的能力;从人文属性来说,语文课除了帮助学生感受母语的美好和精妙之外,还要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艺术想象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等等。
 
王灿龙认为,虽然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可以通过个人的自学和文化熏陶来提高中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是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此。如果那样的话,只会造成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中文理解和表达能力停留在高中阶段的水平上。要加强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提高大学毕业生的中文阅读写作水平,大学语文课程必须进行改革。
 
针对“大学语文”课目前所面临的状况,王灿龙初步提了四点建议:
 
一、修订教学大纲。新大纲要根据当前社会现实和需要对“大学语文”重新定位,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的原则性要求宜粗不宜细。允许甚至倡导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在阅读材料、文本或写作文体等方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和决定,鼓励多元化教学。
 
二、调整课程内容。“大学语文”原先的教学内容需适当调整。公共大学语文课不是大学中文专业课的压缩版,也不是中学语文课的升级版,不能简单地移植中文专业的部分课程内容。重点应放在阅读和通用写作方面,注重中文实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三、设置独立的教学部门。该教学部门跟其他教学单位一样,有自己的义务和权利,负责全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以改变目前由中文系或文学院指派教师授课的情况。当然,中文系或文学院的人才学术资源亦可利用,比如请有关教师兼课或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之类。
 
四、建立新的考评机制。对专任教师的考评要有一套新的标准和方法,不能简单参照中文系或文学院对教师的考评标准和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语文课的教师是通才,因此,避免以专才的标准来衡量。在职称和评优等方面要进行政策照顾,激励和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大学语文”教学岗位。
 
最后,王灿龙委员还特地补充道:“如果认为改革难以立即启动或一步到位,则可以选择有条件的高校先行试点。试点的同时,由有关部门牵头进行深入调研,为实行全面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进一步了解情况,摸清底细,作足准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灿龙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字的研究工作,他所供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6月25日,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所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要从事汉语现状和历史的基础研究,包括语音、语法、词汇、文字等分支领域,涉及通用语言文字、方言和儿童语言等;并进行汉语辞书编纂、语音分析合成与识别、中文信息处理及语料库建设、语言文字规范、语言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同时,基于汉语及中国境内语言和中外语言比较开展语言学理论研究,介绍并研究国外语言学理论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3872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