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重要教材

徐中玉《大学语文》第八版“前言”
【时间:2018/12/13 】 【来源:徐中玉《大学语文》教材 】 【作者: 徐中玉】 【已经浏览2624 次】
一、大学语文课程发展的回顾
 
    “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建国前在我国大学普遍开设,是各校非中文专业一年级大学生必修课程。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因当时向苏联一边倒,大学多为单科设置,大学语文课程随即不再开设。这门原是当时高校里仅有的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作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文化氛围的基础课程从此中断了二十多年,以致正常的民族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人文教育成了一片荒漠,发展到极端时甚至连普通的人文知识教育包括英语教育都没有了地位。违背教育规律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使我国在人才培养上走了一大段弯路。
 
    从改革开放的1980年起,我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教授一道倡议,在高校中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此举立即得到了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数十所大学同仁们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经教育领导部门的批准,中断了整整三十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得以重新开设。自此之后,全国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逐年增加,并蔚然成风。随后国家为扩大培养人才的道路,实行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大学语文”课程被列为大学本科及专科各类自学考试必考的公共课程,充分体现了这门课程在考察学生文化素质和本国语文学习水平方面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们发起组织部分全国性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出版了新的大学语文教材。二十多年来,为适应不同需要,我应约为教育得有关机构主编的各类大学语文教材先后有五种,其发行量至少已超过了1700多万册(不包括各地甚为蹶的盗版)。
 
    自1980年全国性一级学会“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成立以来,各种学术活动一直在稳定、健康地开展着,二十五年来,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已连续召开了十次学术年会,本课程许多教师踊跃参加,学会会员遍布全国数百所各类高校,学会成了教师们探讨本学科教学规律、交流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的重要平台。正是领导的支持与各地大学同志们的通力帮助,各种大学语文教材才受到欢迎,得到广泛使用,并使教材在不断的修订改版中得到改进。
 
二、大学语文课程发展的几点思考
 
    近几年来,大学语文教育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发展,全国许多重点大学非常重视“大学语
文”课程教育,一些专家、学者也日益关注本课程的发展和教材的建设,新闻媒体对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讨论,教材编写的争鸣时有报道。形势是喜人的,但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是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方面,还存在值得进一步共同研究的问题,现将自己的几点思考简略地提出来,向大家讨教。
 
    1.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这是由这门课所具有的显著的人文色彩所决定的。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各种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责任重大,需要具有尽可能高的文化素质,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专业新知,有实践和创业的能力,同时又必须懂得“以人为本”的道理,尊重人,同情人,有远大理想和高尚品德,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于的使命。许多事实证明,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实行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防止市场经济带来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影响(这些影响现已引起许多人的忧虑)。民族文化素质如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过来就会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仍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我认为,这门课程选文应以本国为主,重视吸收我国优秀的文化、文学遗产,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也要选些现当代国内外名家的文学精品。这些作品能够体高尚的人格和积投向上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和社会观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视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这门课不能成为一门单纯的思想观念课,而应是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文学课,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综合素质将得以提高。这必定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理性智慧的启迪,而更多的是对感性经验、真情实感的生动形象的体悟,因而是有血有肉、深入的综合性整体效应,其促成人格素质建构的潜在能量,是一味杂乱铺张外国情况和抽象理论所不能代替的。与此同时,也自然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本国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达到较高水准,便于学好别的学科。应当看到,目前刚入大学的学生,本国语文的根底多数还不坚实,过去中学语文课问题不少,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同时学生自己也没有多少时间用在多读好书、养成写作习惯上。
 
    因此,我们对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必须避免长期存在且有很大影响的两种思维模式。一是工具性模式,也就是将大学语文课程仅仅放在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上,过多强调其工具性质,甚至将大学语文只视为中学语文教育量的朴充,而没有考虑到两者之间本质性的区别。我认为,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之不同,是在其研究性、深入性和创新性上;二是文学和文化史模式。从所见目前最新出版的几种大学语文读物来看,有的教材是以文学史为线索来编写的,按照时代的顺序来编排作品,将大学语文当作了文学史的简编本。有的教材把大学语文当作太深太杂的文化史甚至科技史的载体。这两种模式,恐怕还摆不了工具性的束缚,为过多的实用性所牵制,淡忘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的学科根本属性。大学语文课程应以文化,文学精品为基础,离开了这两者,目标就可能落空。这些问题有待于充分研讨。
 
    2.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尽管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提倡,但当前“大学语大”在高校教学中,似仍处在边缘状态,根不平衡。近年受到市场经济兴起后社会转型消费主义的严重冲击,实用主义观念大为流行,金钱至上,道德薄弱,整个社会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效果,并以此来衡量、判断事物的价值,因而有些人对大学语文课的价值产生了怀疑,有一些高校院系要压缩、停开课程,首当其冲的往往就是“大学语文”。一般均特别重视外语、计算机技术、政治等的教育,本国语文教育似已可有可无。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全国自学考试将“大学语文”作为必考课程,而有些全日制高校却停开”大学语文”或仅仅作为选修课,这种现象实在令人费解。我知道很多发达国家著名高校的大学生,除主修某一学科外,几乎有一半学分是靠随意选修人文、社会方面的课程获得的,各种专家、专书、专题的课程有很大的吸引力。每个大学生应有一专之长,但通才教育就需要他们尽可能具有较为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视野,具有人文精神与素质。《红楼梦》中留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样两句话,言简意赅,深刻中肯。仅有一些专业技术知识是不够的,每个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问题,要同各种人各种事打交道,缺乏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怎么行?非从接受人类优秀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这一根本做起不可。因此,这种学习仍是一辈子的事。我们对本国语文教育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它的价值是无法用物质回报的多少来衡量的。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一辈子有用,只能进一步加强,力求做得更好,决不可忽视、削弱。
 
    3.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
 
    由于一些同志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偏见,将“大学语文”视作无须或不能发挥专长的低级课,似乎认为这门课任何人都可以教好。他们在职称评定、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的评价上,得不到平等对待。因此,一些教师觉得委屈,积极性受到影响,这种偏见非常有害于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正常建设与健康发展。
 
    事实上,“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很大的课程。需要学问渊博、经验丰富、热爱教学的教师来担任这门课。一个人要达到这种境界,绝非易事。一个根本没有教过这门课的人,如果存在不屑教这门课的念头,实在缺乏自知之明。就我自已来讲,我学过大学语文,也教过多年大学语文。1934年教我“大学语文”的老师,是当时著名的楚辞研究专家游国恩先生,在此之前是沈从文先生。我的其他老师如冯沅君、陆侃如、钟敬文、李笠等先生,都多次教过这门课,更老的前辈如郭绍虞、朱东润等先生亦是如此。听说在过去的清华大学,还一定要最有经验的教师如朱自清、吕叔湘等先生担任这门课,很多人想教还轮不上。从1941年开始在大学教书起,一直到解放后这门课被无形取消前,我在几所著在大学中,没有中断过这门课的教学。开始时,我认为自己是研究院毕业,又出过几本书,教这门课大概不至于艰难。可是事实不然,开头教得并不成功。是在老师们的帮助和不断实践中,我才逐渐有所改进,在讲坛上立住了脚的。今天,对过门课的教学要求更高。大学一定要配备最优秀的教师,既能教学,又能研究,才能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教好了这门课,使学生一辈子受益。作为大学语文的教师,完全有理由感到自豪。
 
    4.关于教材编写中的多元互补问题
 
    近年来,全国出现了纷纷编写和出版大学语文教材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的大学语文教材已有几十种之多,打破了教材编写中长期存在的单一状况,形成了多元互补、相互竞争的局面,这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应予改进,但总体上仍是可喜的,它为各类不同的高校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教材提供了可能。从事学术工作,不宜自我“炒作”,人们欢迎正大光明的竞争,反对种种不正当行为,应共同为提高教材的质量而努力。高校教材不应也不会定于一尊,这是必然之理,我们一向赞同教材应郑重编写,各具特色,不断提高质量,这才是教材建设的正途。
 
三、关于本书编写的说明
 
    本书的编写,我们先做了较多的调查研究,曾向已经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六十多所全日制高校了解情况,征求他们对编写新教材的要求和意见,并搜集多年来全国各地编写的本课程教材近二十种,分析研究其中的内容、体例和利弊得失,召开了任教此课的资深同志座谈会,听取了各种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编写组先后开过几次会议,从编写的指导思想、选篇要求篇目的确定,直到注释、提示、思考与练习以至附录哪些材料,都一一仔细讨论、修改。
 
    本书既不以文学史知识为线索,也不以写作知识为重心,而以经反复筛选的古今的精美文章为实体,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文化素质的主要目的,以选文的丰富性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本书总体上要求对读者有吸引力,能感染人,在弘扬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重视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在精美动人的前提下,注意文学史涵盖面和名家名作;要求题材广泛,体式多样,每篇各有特色,整体丰富多彩;注意体现各种表现方法和写作风格;适当安排文言文与白话文、诗歌与散文、记叙与议论、抒情与说明等的比例。
 
    关于体例,试行不再按文学史或文体分组排列的方式,而采取根据实际内容或特色灵活分组的方式。除选文外,有作家作品简介、注释、提示以及思考与练习,“提示”力求体现选文的旨意和主要艺术特色,教材最后设置一些附录,供学生学习时参考,稍免翻检之劳。
 
    本书是为全日制高校各类各系科大学生培育综合性民族文化素质和提高本国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而编写的通用教材,重在抓住共性,故不可能照顾到各个专业的知识特点,也不可能顾及各专业所需的应用文写作训练,对本课程的认真学习与必要的习作锻炼,自能有助于阅读有关各自专业的文献资料,提高应用文字的写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引发大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鼓励他们养成经常动笔的习惯,我们认为是取得优良教学成绩的重要途径。
 
    本书是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导、支持下编写的。全组同志根据统一安排,作了编写的分工,而后共同讨论修改。主编审阅了初稿担任主审的钱谷融教授、王运熙教授和陈伯海教授又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修改后由主编定稿。我和森华通知都非常感谢全组同志的密切合作与主审通知的帮助赐教。本书仍会有错误、不足之处,敬请各地专家、师生同志惠予指教,以便再版时作补充、改正。
 
徐中玉
2005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4004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