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武汉强 郑宏颖: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和审美维度
【时间:2018/11/3 】 【来源:《汉字文化》2018年第18期 】 【作者: 武汉强 郑宏颖】 【已经浏览2093 次】
  ★ 资助基金:本文受兰州交通大学“百名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资助。
 
  【提  要】大学语文作为高校通识课程,其教育的立足点应该是“人”的完善,因此人文性应该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的侧重点。这一人文性教育包括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健全两方面,并将应试教育中人文维度的缺失作为矫正的针对性目标,从而使得大学语文走出教育的深层困境,也使得学生得到真正的“成人教育”。
  【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 审美
 
  作为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属于中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这种课程的设立与完善对于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2006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一要求,体现了在当今网络化和国际化时代国家对于母语教育的重视和提倡。
 
  在我国现代教育中,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一国文”教育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设立和逐渐增加的各学校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至今,如何定位大学语文教育的角色和作用,始终是亟待认识和解决的问题。近几年以来,大学语文教育更成为各个大学所设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门,争议的焦点关乎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以及教材的编写、教学教法等,但这归根结底还要与大学语文教育如何自我定位相关。大学语文教育的自我定位,应该与国家对于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的紧密相连,也就是说要实现综合人才素质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语文应该起到提高受教育人才通识文化素质的作用,尤其是应该起到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的作用。人作为人的尺度,就在于内心具有感受和产生真善美的能力。立足于“人”的培养,这是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通识课程教必须要确定下来的基准。
 
一、当下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困境对大学语文课程提出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急速发展和大众流行文化成为社会主导文化,作为青年一代的大学生深受影响,具体表现在他们浮躁的内心世界和急功近利的生活态度,可以说当今的大学生正在成为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过于强化,人文价值观念匮乏;人文素养缺失,审美出现偏差;民族意识淡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弱化;价值取向功利化和短视,缺乏长远人生目标。这种心态导致他们对于大学阶段的学习具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表现出重视具有实用价值的技能类课程,轻视对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汲取,其学习目的以就业时能够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实用技能为主,缺乏对具有延迟性显效和非工具性人文教育的兴趣。
 
  这种对工具性、实用性急功近利的追求,也必然导致大学生们走向虚无主义,正如著名学者钱理群所说:“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大学弥漫着两种可怕的思潮: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潮。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完全被个人利益所驱使,有用就干,无用不干。因此必然也走向虚无主义,就是除了时尚和利益之外一切都不可信,一切都不可靠,一切都可以放弃抛弃。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就导致了大学的两个结果:一个是知识的实用化,一切与实用无关的知识都被大学所拒绝,既被大学里的老师所拒绝,也被大学里的学生所拒绝;二是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
 
  在校园中,往往可见大学生们渴望全面迅速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以达到在社会上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同时他们又不愿意付出切实的努力和缺乏学习能力,这往往导致了他们就业失败。这种现象折射出大学生们由于缺乏人文教育而导致的基本价值观的错位和极大人文素养的欠缺。人一旦不能成为文化的人,就很可能变成机械的人、自利的人。这种现实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的实际内心状况,使得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大学“育人”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对应试教育的突破,聚焦于人文维度的教育观上进行教学,从而与狭隘的应试教育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相对与狭隘教育观中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所应的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基础上,更应该进一步增加工具性范围之外的人文教育,使得这门课程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因此,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与审美维度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也应当引起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和高等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且应当将之付诸于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
 
二、立足人文维度的教育视野
 
  大学语文教学所使用的文学类教学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相对于字、词、句的辨析来说,前者更能够培养个体生命的人文气质。小学到高中的应试教育中,往往缺乏了对语文教学材料中的人文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反而采用“工程学”的视角与方法对待语文教育。这正如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批评与伦理学相背离得到经济学时,说经济学的“‘工程学’方法的特点是,只关心最基本的逻辑问题, 而不关心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以及什么东西能够培养‘人的美德’或者‘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等这类问题。在这里,人类的目标被直接假定,接下来的任务只是寻求实现这些假设目标的最适手段。”
 
  过度强调知识性教学、“工程学”视角与方法的大学语文教育对于个体生命的完善来说是不足够的,同时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充满危险性的。就社会而言,只有大量受过良好人文教育、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知识分子分布于社会之中,才能促进公平、正义、平等、自由、和谐等社会公共福祉的完善,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对于共同善等价值和追求。这时候,社会中全体人的权利和福利才能得到更好的维护和实现。
 
  因此,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文字、词、句的精读、精讲,却忽视对学生文化视野进行拓展,缺乏对文章的文化背景进行阐释的做法,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减少和放弃对作为课文的孤立性、知识性学习,进而应该形成促进学生对多种信息全方位接受的教学方式,以获得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改革,预期的目的是让个体可以获得更好的可持续性发展。
 
  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目的也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知识性教学中,往往会采取由授课教师单独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这就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讲者和听者始终是对立两极,从而是灌输——记忆的不断重复循环状态。由于学生在这种教学中总是被动的接受,导致了课堂气氛的枯燥、乏味,也让学生丧失了自主性和能动性,逐渐失去了自由思考的能力。因此,大学语文教育应该放弃灌输式教育,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具体篇章走出来,把课堂中文章放在中西文化的大背景中去体会,其中的文化信息应该成为教师向学生传递的重点。
 
  大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内容,基本上涉及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在具体人文学科上则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走出以往语文学习中拘泥于一诗一文的句读理解方式,要从文化层面上对作品的细节加以讲解,通过文本在授课中挖掘出其中潜藏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精神。一篇课文可以展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也可以展现出一段历史中的民俗风情,还可以展现出文本背后的哲学视野……这些是大学语文授课过程中应该全面考量的文学与哲学、艺术、宗教、历史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内在联系,也是教师和学生应该在作品中寻求出的更加丰富的意蕴。只有如此,大学语文教育才能避免重蹈应试教育中片面知识性学习的覆辙。只有站在文化大视野、历史总高度对课程所选作品进行观照,才能够在课堂中让学生们感受到丰富的人文精神,从而营造以作品为点、以文化为面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导学透过课本,对个体生命的复杂人生和整体人类沧桑命运予以思考,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人生哲理思考。
 
三、彰显审美能力教育的特征,弱化功利主义思维
 
  大学阶段是个体生命人生中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大学期间,学生的个体人格迅速趋向独立,逐步开始确定人生目标。因此,大学是个体生命得以“成人”的关键阶段,而“审美”正是人所独具的能力之一。培养出具有审美能力的个体生命,进而可以养成一个具有美感的社会,因此审美教育是于人、于社会都必不可少的。
 
  大学语文中的审美性教学,应该立足于以美育观点审视和处理课堂所用文本,进而将如何理解美的能力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早在民国时期,曾经担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就曾经强调过美育的重要性,并将之与德、智、体三育相提并论并且作为当时国民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也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审美教育的最终着眼点是个体人格的完善。美国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任何一个人的心灵里都存在着“某种上帝般完美的可能性”,审美能力的具足也就意味着个体生命获得自我完全实现的基础。通过美的获得,学生可以进而获得对真、善的感受,因此审美教育还应该具有以美启真、以美悟善的功能。
 
  在以美启真方面,通过大学语文课本中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以让学生通过诗人具有美感的眼睛感悟世界,从而对展开人生的理性思索,体味闻一多所说的唐诗“宇宙意识”。“美是真理的光辉”,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能够将大学生的思维导向哲理思考的深度,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理趣的魅力,使得学生在审美的超然情趣中,实现现实个体与理想人格的和谐。
 
  在以美悟善方面,通过对大学语文中屈原创作的楚辞、陶渊明创作的诗文、杜甫等人创作的诗句等文本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在屈原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品格中、在陶渊明得鱼忘筌式的不与无道政府合作的态度中、在杜甫“穷年忧黎元” 忧道不忧贫的高贵意识中、激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的“善”之理想的追寻。在以美悟善的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通过对审美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促使大学生心灵趋向善,这种教学方法正如中国传统儒家所说的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作为发端来促使人对“仁心”至善的体悟一样。对此,法国的卢梭也指出:人具有审美能力之后,个体心灵才能在接受美的观念之后,进而接受与之相联系的道德观念。
 
四、真善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大学语文的必由之路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是关于灵魂的事业,也就是意味着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的人性趋于更加完善、人格趋于更加完美。正缘于此,大学语文教育必须促进大学生在精神上进行自身的完善、在道德上进行自我的升华。
 
  通过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能力教育,可以使得学生自觉认识到人的精神生命的广博性和深邃性,从而将作为外在他律的社会规范自觉转化为自觉的内在自律,从而彰显人之为人的独特本体性价值。有了这样的能力,大学生就能够在求学阶段乃至整个人生过程中克服基于自然本能的非理性情绪和行为,将自我塑造成一个道德完善的人,进而组成道德性社会。
 
  因此,以真善美融合为特征的人文性大学语文教育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在这种教育中,强调人的知识、道德、审美等方面的提高,以人为“主体”从而要在教育过程中尊重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创造性和发展性,也就真正可以达到席勒所说教育的感性与理性的完美融合,最终实现具有“优美的灵魂”的理想人格。 
 
  参考文献 
  钱理群2008《今天的中国不能没有梦.寻找北大》,中国长安出版社。
  阿玛蒂亚·森2000《伦理学与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马斯洛.动机和人格[ M] .北京:华夏出版社。
  张鹭2015《试论大学语文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黑龙江高教研究》第8期。
  符涛、李丽2015《大学语文改革的思考和实践探索——基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语文建设》第29期。
 
  (通信地址:730070  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212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