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母语教育

信息化社会:只有政府可以拯救我们的母语——国际母语日设立十周年感言
【时间:2017/9/20 】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d5b890100ddbn.html 】 【作者: 刘世生 2009-06-13】 【已经浏览1731 次】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国际母语日”十周年。在十年前的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InternationalMother Language Day)。设立国际母语日的目的,在于促进世界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把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还有一个特别的来历。它同当年孟加拉国争取独立有关。1952年,当孟加拉还属于巴基斯坦时,民众为争取把孟加拉语列为官方语文之一进行示威。2月21日当天,警察向一群示威者开枪,有五名示威者被杀。孟加拉独立后,为这几位“语文烈士”(LanguageMartyrs)建立了纪念碑。这一事件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最终在1999年通过决议,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提倡使用母语,以保存语言和文化多样性。十年来,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保护与促进文化表达多样性公约》及《普及网络空间使用多种语言的建议》等文件,引起人们对语言问题的关注,推动各国政府采取相关措施保护语言多样性。

    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最有力的工具。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都不仅有助于语言的多样化和多语种的教育,而且能够提高对全世界各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大团结。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世界目前有6000多种语言,但其中96%的语言其使用者仅占世界总人口的4%。教科文组织负责非物质遗产事务的官员斯米兹曾经指出,世界超过一半的语言都面临消失的危险,几乎每两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消失。这些语言的消失,对使用者当地文化的传承及保护世界语言和文化多样性都生产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以石林的情况看,语言消失的问题也越来越变得严重。民国时期,石林有十多种少数族群,现在只剩下很少的几种,像彝族中的墨槎、濮拉、阿哲等都融合掉了。现在除了占少数民族人口90%以上的撒尼人还保留和使用着母语外,其他如壮族、蒙古族的语言已经基本消失,苗族和彝族中阿细、黑彝、白彝、彝青、二彝子支系的语言,虽然还没有完全消失,但使用已经不多,如果不采取措施,二三十年后基本上将消失或废弃不用。

    就从传承较好的彝族撒尼语来看,问题也不少。由于撒尼人口比较多,城市中和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不少,所以现在还在彝族城乡人口中广泛使用。但也有些小孩不再学习和使用撒尼语,这在彝汉通婚的家庭中尤其突出。如何保存语言文化不至于失传,是一个值得认真总结和考虑的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石林县在没有成立县民委时就成立了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室,编辑出了全国第一本《简明彝汉词典》,编写了《路南撒尼彝语语法》和识字课本,但教学的范围很小而且没有持续性。石林的彝族撒尼中的学人还翻译出版了部分历史文献,收集整理了部分民间叙事长诗,用彝文、国际音标、直译、意译四行对照的科学方法进行整理,做了不少有价值的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彝族撒尼语叙事长诗《阿诗玛》被申报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有了从省级、市级到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县民宗局还搞出了撒尼彝文输入法软件,为利用彝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去年六月起,在县领导的指示下,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毕华义主持,在石林电视台教授撒尼彝文,受到彝文学习者的欢迎。在自治县过去和现在修订过的自治条例中,也对鼓励和支持学习、传承和使用彝族文字作出了规定。但从总的方面看,由于缺少科学的规划,保护工作存在着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的问题,各项工作之间没有较强的关联性,保护的总体效果缺乏评估,效果也不能算是很好。

    事实上,从世界上比较成功的例子,如威尔士语、加泰罗尼亚语和加拿大的印第安语保存较好的经验看,其保存都必须要满足一些基本的条件。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确认官方语言,通过立法、制定政策,并有足够的资金来落实政策。同时,语言的描述和翻译、记录、存档和传播也很重要,必须进行正字正音、编纂规范的字典词典、编写教材,而且教育系统、媒体和网络空间都应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而这其中的很多方面,我们都还刚刚起步或者是还没有涉足。

    比如,在官方语言的确认问题上,国家确认的官方彝语是彝语北部方言的凉山彝语,撒尼语和其他的彝族支系语言今后不再有可能进入国家官方语言,这就失去了保护的最有效方式。石林彝族自治县的自治条例中规定彝语为除汉语之外的官方语言,在一些重大节庆和庆典中,自治县的县长还用撒尼语作简短的致辞。事实上,撒尼语就是石林的准官方语言。现在除了需要尽快动手筹划编写规范的彝文字典词典和彝文教学课本和认真传承外,一项重要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是语言文字的正音正字工作,由于历史和个体的原因,传统的撒尼语言在翻译现代词汇和语句中存在一些问题,没有经过正音正字的统一工作,往往出现一人翻译其他人听不懂看不懂或者感觉很别扭的情况。第二个更严重的问题,也跟不能确定为官方语言有关,就是撒尼彝文难以进入网络空间的问题。有关研究表明,在全球化世界中,进入网络空间对于保存一种语言的生命力至关重要,网络不仅能够提高这种语言的知名度和使用者的自信心,网上的互动还会给这种语言带来新功能,吸引年轻人。但有关方面的专家同时指出,一种语言要做到有系统地全面进入因特网,不仅有许许多多的条件限制,有时往往还会很复杂。由于撒尼彝语彝文没有进入官方语文系统,要在全球互联网中做到畅通无阻的传播就成为问题。鉴于撒尼人主要居住在石林地区,建议先从本地的网站建设入手,发展成熟后再根据国家政策变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寻求向外发展的机会。第三个问题,就是要做好彝族各支系干部群众的工作,在征得各支系同意的情况下,开展大规模的各彝族支系语言描写和民间口头文学艺术的记录和翻译工作,建立科学的语言学档案,以便于各方面人士的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撒尼彝语彝文为基础,进行石林彝语彝文的规范工作,用总和的方法把其他支系的语言汇合进来,增强撒尼语言的描述和表达能力,最后形成石林全体彝族人民公认的地方及官方彝族语文,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推广使用。这是一条必得要走的道路,除非不保存石林彝族的母语,否则就得有这个统一规范的过程。

    统一和规范石林彝族的语言文字,有很好的条件和基础。第一,撒尼语言是知晓和使用人口最多的彝族语言,其他支系和部分汉族人口都能够听得懂或者能够讲一些,学习和使用起来都比较方便。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石林彝语就有在全球化时代不被淘汰的可能。第二,石林由于选择了发展面向世界的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旅游产业成为石林的主导核心产业,并提出了文化活县和文化石林建设的目标,县委政府和各界民众都深知阿诗玛文化是石林旅游之魂,而彝族语言和文字是阿诗玛文化承载、保存、表达的最有力的工具,这就决定了石林将会下最大的力气和财力进行彝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工作。第三,由于同属彝语,加之长期杂居交流,石林彝族各支系的语言比较接近,统一规范时有不同发音的词汇可以作为同义词来吸纳,各支系有特色特点的语法、修辞等也可以尽量吸收,这样就可以大大丰富彝语词汇,提升彝语表达能力,也可以照顾到各支系民众的语言情感,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并很好地解决了其他支系没有文字的问题,实为一举多得的善举。

    如果真的这样做了,我想石林有天地馈赠的全球独一无二的喀斯特自然景观,有石林彝族人民世世代代创造积累起来的蜚声世界的阿诗玛文化,就一定能够实现“创建世界一流景区,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的目标。当下最应当及时来做的,就是要从轰轰烈烈的招商引资热潮中分出一点时间,从热火朝天的城镇化建设中抽出一点资金,从熙熙攘攘国内外朋友中选拔几个专家,好好做做一做石林彝族语言文字的统一规范和开发利用工作。我认为这才是石林当前最大的县情、最大的特色、最大的难题,将来也会是最大的政绩。严格的讲,母语的保护工作不是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的责任,甚至不是任何一个公民的责任,而是政府维护少数民族和公民权益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尤其如此。

    保护母语,政府有责。但我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尤其是彝族的同志关注、监督甚至参与这项意义非凡的重要工作。我可以毫不谦虚和非常肯定的断言,如果石林彝族的母语不保,石林今后即便有再大的发展,那也一定不是科学发展观所指称的发展,那也一定是包裹了挥之不去的遗憾和打了折扣的发展。保护和开发利用好石林彝族母语,乃是彝族之幸,石林之幸,中国之幸,世界之幸。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383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