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参资料

《看蒙娜丽莎看》徐版教参
【时间:2014/6/2 】 【来源:本站录入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4131 次】

徐中玉《大学语文》第九版也选有这篇课文,原文之外有如下一些内容:

【注释】

①本文写于1970年。蒙娜丽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最重要的画作之一。他将当时的科学知识和艺术想象有机结合起来,使西方绘画的表现力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对后人有很大的影响。知名画作另有《最后的晚餐》等,著作有《绘画论》。芬奇又是一个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上有很高造诣的人物。

②安格尔(1780-1867):法国著名画家,古典主义画派的最后代表人物。画风工细精致,长于肖像画。曾作为学院派主要画家与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相抗衡。

③提香(1490-1576):意大利著名画家,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把油画的色彩、造型、笔触的技法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所作人物肖像画颇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④林布兰特:通译“伦勃朗”(1606-1669),荷兰著名画家。善于运用明暗对比的手法,以聚光和透明阴影凸现主题,所作人物画善于反映描绘对象的性格特征。

To be or not to be:通译“生存还是毁灭”,这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莱特》中的一句台词。

⑥丽达:芬奇于1506年创作过装饰画《丽达与天鹅》。丽达是希腊神话中的海仙女,嫁给斯巴达王廷达瑞俄斯,其夫忘了向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献祭,便遭报复。阿佛洛狄忒乘丽达在湖中洗浴时,让主神宙斯化为天鹅,自己变成鹰在后追逐。天鹅飞落湖边,丽达把它楼在怀里,遂怀孕产下四个卵,孵出四个儿女。

⑦少年维特: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1749-1832 )早期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男主人公,是一个热烈追求爱情的少年。

卓孔达夫人:一译“乔孔达夫人”。芬奇所画《蒙娜丽莎》的另一个标题叫《美丽的乔孔达》。据有关记载,画中的女子是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据说她的真名叫凯拉尔基妮,1495年与弗朗切斯科·德尔·乔孔达结婚后,人们便以乔孔达夫人称呼她了。芬奇画她的时候,她年龄在30岁上下。

⑨圣约翰洗礼者:即施洗者约翰,基督教《圣经》中的人物,据福音书记载,他在耶稣传教之前就劝人忏悔,并在约旦河里为民众施洗,据说也为耶稣施洗。基督教认他为耶稣的先行者。

⑩哥雅:通译“戈雅”(1746-1828),西班牙著名画家。中年以后画风由明丽转为苍浑,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和社会矛盾。

【提示】

这是一篇艺术审美散文,赏析的对象是人类艺术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意大利艺术巨匠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者作为一位艺术家和艺术史家,对这件作品的赏析紧紧地抓住了“看”字做文章。由于《蒙娜丽莎》中的主人公以一种诱惑的眼光注视着每一位凝视着她的观众,而当年,她也以这样的眼光注视着画家,画家的艺术追求正是要表现出这样的注视。一个“看”字,编织起作者的创作活动、作品本身的存在、作品反映的对象和读者的审美活动四方面有机的关联。在这样的关联中,读者与画中人,与达·芬奇,与读者自己,与整个人类形成了巧妙的互动审美观照。作者还抓住了蒙娜丽莎的“微笑”和姿态来衬托她的目光,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她身上蕴有的人性美。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非常深厚的艺术修养,善于寻找审美的角度。

文章采用断章随想的散文形式,文字隽永优美,感情丰沛,既有感性的艺术体验又不乏瑰丽的思辨,既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理论又不乏生动的情节,令人遐思,永无止境,但又永远探索,而无一劳永逸的答案。

【思考与练习】

一、以眼神和微笑描绘女性的美和人性的魅力是文学艺术常常采用的手法。课后请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诗经·卫风·硕人》、曹植《洛神赋》、白居易《长恨歌》等名篇,探讨这一手法的妙处。

二、为什么达·芬奇没有办法穷尽蒙娜丽莎的目光?

    三、中国的文学鉴赏中,非常注重作品中的“文眼”。了解“文眼”的内涵,并分析这篇散文中的文眼。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191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