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汪杨:从“大学语文”到“大学人文”
【时间:2012/10/29 】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 】 【作者: 安徽大学中文系 汪杨】 【已经浏览3737 次】

  摘 要:多年以来,高校一直把大学语文课程局限在语言文字学范畴,这与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性课程的身份是不符的。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性课程,其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这一目标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大学语文“汉语言文字”、“文学审美”和“中华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递进完成。
    关键词:大学语文;大学人文;文字;审美;中华文化

  我国开设大学语文的历史可谓久矣。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展后不久,在现代大学的课程中就出现了“国文课”。现代文学界的名人,诸如朱自清、沈从文、吕叔湘等,都曾在高校执教过这门课程。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联合倡议在全国高校开设大学语文;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国家教育部还专门致函各地教育厅和教育部直属高校,要求认真做好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工作。国家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重视不言而喻。

    较专业课程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偏向于人文的通识性课程。它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理工科学生,这门课程更是他们在高等教育阶段了解中国人文的窗口;而“张扬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培育功能在新世纪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中十分引人注目。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1]。为了让这门课程能够更好地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语教师应该确定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单一的偏重语言的教学模式,完成从“大学语文”到“大学人文”的转变。大学语文的功能不应局限在基本的语言文字学范畴,应该通过“汉语言文字”、“文学审美”和“中华文化”这三大内容,递进展开,从而完成大学语文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任务。

  一、汉语言文字教学:注重介绍基础知识及经典文献

  相较于其他的文学载体,汉字无疑是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物象。在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上,汉字不止一次地出现在盛大的表演中,“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可以说汉语本身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无可复制的文化”[2]。要想在学生心中成功建构起人文的概念,就必须从文字着手,因为它是一切文化教学的基础。而以往的大学语文教材却忽视了对于文字本身的介绍,诸如汉字的来源、汉字的“六书说”等基础知识,在专业人士看来,虽然属常识性的知识,但高等院校的学生实际上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在大语的教学中,首先需要对这些文字基础知识进行介绍。

    其次,一直有学者呼吁要让大学语文走出边缘化,让它成为真正对学生有益的课程。大学语文要想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不意味着要放下身段去迎合学生的品位,因为大学语文教学任务的重点在于提高而不是普及。学生在中学时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文言文本,因此,针对汉语言文字这一部分的内容,大学语文应当选择甲骨文和金文等出土文献以及一些传世文献来开展教学。这些看似高深、专业化的内容,实际上凸显出的是隶属于“大学”的文化内涵。这些经典大气的文本,既会开拓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展开,比如针对文字形体演变部分,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一些汉字形态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这样的形象直观性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对传世文献的教学,一方面要加大对具体文献进行导读,着力提高学生的文字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提示相关的拓展内容,鼓励学有余力、有兴趣的学生去查找和阅读文学文献,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在学生自主阅读和教师的授课过程中,这些寻常文字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历史人文精神会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二、文学审美教学:注重培养科学的审美观

    文学审美这一部分的教学历来是大语教学的重点。但以往的教学,文学审美与汉语言文字这两部分是截然分开的。事实上,文学是通过文字书写组成的。从人文的角度而言,文字和文学共同组建了人类的审美哲学。因此,在讲授文学审美部分时,教师要时时谨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面对文本,首先要教会学生欣赏遣词造句,要让他们知道文学究竟美在何处。其次,针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应该依据文科门类的特点,着重开展研究型教学。文学审美不同于汉语言文字,它不仅仅要求学生直观地记录下知识点,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观。因此,它要求教师将自身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作为教师,应当时常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语文现象,这样才能把最新的观点和正确的语文观念传给学生”[3]。

    文学审美部分的教学,教师适宜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多媒体课件由于其清晰、图画性的特征,易为学生所接受,它所承载的教学内容也远远大于板书,“通过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课件,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把一些抽象和不容易理解的文意通俗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有效地提高其鉴赏水平”[4]。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教学篇目灵活采用话题教学法、小论文教学法,并相应地改变传统的命题模式,如减少死记硬背式的题目,多增加综合应用类题目,切实考察学生的文学审美程度。笔者任教的安徽大学还曾经举办过以“快乐学语文”为主题的晚会,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晚会紧紧围绕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全部由学生策划、主持、表演;学生将文学审美部分的教学内容变成了一部部情景剧,既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又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协调能力。

    教师在讲授文学选本时,要学会根据具体文本的特征,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讲授诗歌时,应当首先让学生去朗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品味诗歌的特色;在讲授戏曲时,不单单要讲解剧本的内容和特色,还应该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看戏,并鼓励学生学唱。

    中国现当代小说是大学语文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大多是鲁迅的作品。鲁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界的影响力及其文学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语文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是,鲁迅是学生在中小学期间接触最多的一位中国现代作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于鲁迅已经形成了概念化的印象。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观念,就要让他们学会在定评中形成个人的见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这样的教学理念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充实自身学养,掌握学术界的最新研究动向。在具体的教学上,则可以相应地采取小组讨论的模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谈他们心目中的鲁迅。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发言,延伸鲁迅的其他作品,在讲解中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就不再只是带耳朵和纸笔的听众,而是要做授课者,身份的转化会促使学生在课外主动阅读鲁迅的作品,并查阅相关学术资料。由于前期的充分准备,教师在授课时,学生也更能集中注意力,既修正错误观念又能对鲁迅作品产生全新的认识;而对于教师而言,这其实也是一次教学相长的好机会。

  三、中华文化教学:注重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较之于文字和文学,文化认同感是重中之重。以往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的内容较多,高校学生也的确对外国文学比较感兴趣。但是,新世纪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已和前几代的学生有所不同。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互联网络与电影、电视等影像媒体的发达,再加之年轻人追求时尚的特性,学生们早在中学时期就已经接受了大量的西方文化。而相反的,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尤其是先秦部分的内容却缺少基本的了解。除此之外,大学生们写错别字、乱用成语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大学语文虽然是一门公共性课程,但对于这门课程的研究应该具有强烈的学科建设意识,这一意识包括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知识性建构、文学史料的整理与识别以及重要作家作品的学术化研究等等。大学语文的教学根本,就在于要通过课程的教学去传承中国的文化,要在中国新生代的心中培育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了确保教学纯正性,安徽大学率先在大学语文的教材中删去了外国文学的内容,而相应加大了中华文化部分的内容。

    对于中华文化,学生在中学时期接触的大多是儒家文化。而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要想实现“大学人文”的教学目的,就必须全面还原中华文化,给予“儒释道”同样的比重;除此之外,还应该向学生介绍有关古代科技、建筑和古人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得以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大学语文并不仅仅只是一门课程,它带给学生们的应该是长远的影响,要想让“大学语文”从一门课程变成影响学生一生的“大学人文”,就必须加强课程的延展性,让中华文化植根到他们的血液中去。因此,大学语文教师要尝试让大学语文走出课堂,通过举办各种相关的人文讲座、朗诵、文学竞赛等辅助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鉴别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综合发展的人才,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讲堂,更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预习地。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所要做的不单单是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背诵经典文本,更是为了让人文精神的理念植根于他们的心中。这,才是每一位大学语文教师所应追求的教学理想。

    参考文献:
    [1]姚莫诩.21世纪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方向的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8(2).
    [2]陈志国.关于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
    [3]曾献飞.大学语文教学应关注当今社会语文生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
    [4]龙溪虎,金鑫,周行.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模块教学探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2).

    责任编校:陈 东
    作者简介:汪 杨,女,安徽肥东人,安徽大学中文系讲师,博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449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