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李蓓蓓:大学语文:大千世界——大学语文定位之我见
【时间:2012/7/13 】 【来源:语文学刊 2011.10 】 【作者: 河南安阳师范学院 李蓓蓓】 【已经浏览4031 次】

    [摘 要]本文首先梳理支持者和反对者两派对大学语文的定位,然后结合本人具体的教学经验,提出自己对大学语文定位的认识,即大学语文应该是面向大学生的一个大千世界,根据不同学生来调整其功能。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定位

    引言

    上,还是不上,这是大学语文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尴尬而又无法回避。尴尬,是因为大学语文课的开展,上有“官方”、校方的支持和倡导,下有“民间”、学生的异议和批评。上下错位之间,“大学语文”摇摇欲坠。“生存还是灭亡”,恐怕也是不少一线大学语文老师在上课之余常有的思考和危机。

    尴尬和危机,来源于课程定位的分歧或者混乱。一方面,反对者“义正词严”、大加批判,另一方面,就是支持者内部的观点,也是众说纷纭。

    一、批评者的观点

    批评者认为,在大学开语文,完全是蛇足之举,或将之讥为“高四语文”。在这些人看来,“语文”,或者准确地说是“汉语文”,一方面在中小学已经开设了十多年,该学的已经都学了;另一方面,“汉语文”不同于“英语文”,前者是我们的“家常便饭”,天天都在用,还有必要来学吗?山东财政学院,就有一名大学生在“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目前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学校响应号召,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高校重开大学语文的意义何在——一个在校大学生的思考”。)时,发表文章,反思在大学开大学语文的行为。该大学生诘问道:“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不禁要问,作为母语,可谓天天学,天天用,我们真的有必要花费如此漫长的时间来学习吗?”接着,他(或者她)由微至巨,从两个方面否定了大学语文:“如果仅为提高母语的使用水平,减少错别字,那么……一本字典已足够,何必小题大做……如果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乃至提高全民的人文素养,又岂是单单开设大学语文课就能解决的?更何况,我们在大学之前已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学习语文,成果竟是如此不堪,又怎能指望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就改变现状呢?……有限的课堂,有限的时间,究竟能给我们们提供多少阅读的时间和机会。更何况……大学语文教材……绝大多数 …… 活脱脱一副可憎的专业教材嘴脸……再加上许多大学教师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似乎不仅不能达到培养人文素养的目的,相反,还会吞噬许
多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谓适得其反。”

    听过在校大学生的观点,再看看社会研究者的看法。有论者就认为大学语文的“语文”性,已经使其在大学成为节外之枝。因为“语文指的是语言文字,这是一种工具性教育……作为课,它是且只能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大学生进了大学,还继续在课堂上学语文……要么中小学的教育任务没有完成,要么大学设置的这门课是重复和多余……今天,如果大学依然学语文,要问的便是,我们的义务教育是干什么的”。在此论者看来,或许最初在大学设置大学语文课,还情有所原,因为“大学语文这门课大致是从1978 年开始的……那是一个不正常的时代。‘文革’十年对教育造成了全面的破坏,积重难返,以致大学教育还要补中学教育的课”。但如今时过境迁,完成正常义务教育的大学生,已经不用再学习大学语文了。现在是“大学人文”课取代“大学语文”课的时候了。

    这两者对大学语文的理解未免褊狭。先看所谓的“高四语文”。且不说纠正字词,肯定不是开设大学语文的全部动机和目的,就算是,中小学没教好或学不好,难道可以是中止学习的理由?但从课程名称看,也能看出不同来:如果“大学语文”和中小学的内容没有区别,缘何不继续叫“语文”(就像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那样),而要在前面加
“大学”二字?实际情况表明,虽然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已具备了应有的汉语言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鉴赏能力,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不具备这些基本素质,的确仍需要继续“扫盲”。笔者在批改学生的平时作业以及最重要的毕业论文时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而对那些已经具备了基本素质的大学生,由于他们还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较强的思维判断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我们只需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他们的知识,就可以起到一定的提高他们人文素养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师有需要反思的地方,那也只是为何在没有资格考试等级考试的压力下,语文课依然在“吞噬许多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这也不能成为“因噎废食”的借口。

    再说社会研究者的声讨。将“语文”理解成“语言文字”,进而将其束缚在“语言工具类”的牢狱之中,人为地把大学语文和“精神修养”对峙起来,无疑是对语文最大的误解和最残酷的窒息。关于“语文”的含义,“语文”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讨论,可以参阅叶圣陶及其他学者的讨论,这里不再进行辩述。这里主要讨论“大学人文”与“大学语文”之间的关系。这二者显然不是矛盾的“非此即彼”的关系。更何况,“大学人文”如果没有具体的内容 /学科支撑,上课时的确可以看到满满一教室渴望“人文”的“人”,但哪里看到“文”?最具“文”(文采的丰富性、文化的生动性)的是什么?大学之语文!不反对将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之培养,作为大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凭借自己的优秀、高质量的内容,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相反,“大学人文”课却无法独自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因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即使最后“大学人文”课真的代替了“大学语文”,恐怕如果没有大学语文课内容的鼎力,最后依然会因为形式的庞大、内容的空泛,陷入他所批判的“大学语文”的境地,成为“浮光掠影”的“影子”课。

    二、赞成者的观点

    面对批评者和质疑者,支持者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对大学语文进行了主动的改革,采取了新的定位。这可以从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中管窥一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朱玲教授在《谈大学语文的定位》一文中,比较系统地梳理、评点了开设大学语文以来出现的,比较典型的一些经典派和革新派的教材。“经典派”的教材,多“以文学是为线索、以写作知识为重心、以文章主旨为单元”。这反映出,将大学语文当作语言(即语文的工具性,如写作)、文学(语文的人文性,如文学的审美维度、文化载体)的综合体。这种定位本身问题不大,但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成为中文系课程的变体,成为那位在校大学生所抨击的“活脱脱一副可憎的专业教材嘴脸”,被受到“语文”戕害的一部分大学生拒之门外。革新派的教材,则较丰富多彩。如“杨建波主编的《大学语文》,创建文学编与语言文化编的体例”,“吴满珍主编的《大学语文》着力于文字、文学、文化的传授”,更有直接弃改“大学语文”的叫法,而別立“名目”的教材,如《大学人文读本》。这反映出将大学语文与人文、文化等宏大视野和内容相联系的动机,尽力将大学语文从大学中文的角色中解放出来的努力,是将大学语文看成是大学人文、大学文化的定位。

    三、我的看法

    分歧或者混乱的来源,或许是与教育部设置大学语文课的初衷有关,也与教育部对大学语文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指导性定位有关。教育部把大学语文当作是提高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课程:“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但对于这里的“素质”的内涵或内容、实现的手段和要求,都没有明确指出。徐中玉先生在其编写的《大学语文》中,将这个“素质”进一步明确为“文化素质”——“这是由这门课程所具有的显著的人文色彩决定的”。或许,有论者认为,无论是“素质”,还是“文化素质”,都是很大的概念,都有因其“大”而显得“杂”,进而“乱”,进而“散”,最后难逃一方面无所不包,另一方面又无处容身的危险。最终,自身消解掉自身。

    但笔者认为,水可覆舟,亦可载舟,这或许正是大学语文可资利用的地方。以上诸种定位,不管是批评还是赞成,都是以固定模式来看待大学语文的,认为大学语文是个“非此即彼”的课程。这种观点严重单一化了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就是面向大学生的语言和文学课。这里,“大学生”是大学语文的中心,“语言”和“文学”是大学语文的两个支点。之所以说是两个“支点”而不是“基本点”,是想强调面向大学生时,大学语文之“语言”与“文学”的伸缩性。可以“语言”为支点,撑起字词句等工具性的教学,也可以是系统写作的创造性的教学;可以“文学”为支点,撑起文学、文化、人文等内容的教学。换句话说,大学语文应该就是面向非文学专业大学生的一个大千世界。来此世界者,可以各取所需。笔者的这一观点,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建立在自己作为一线教师的经历上的。

    “给我们讲一些和会计专业有关的写作知识吧。”这是笔者 2010 年给会计专业学生上课时遇到的反馈;“魏晋风度挺有意思,它的产生背景到底是什么?”在讲到《世说新语·任诞》(节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徐中玉主编的高教版《大学语文》,以及陈洪主编的高教版《大学语文》,下文中的教学篇目都出于此二者)时,限于课堂时间,笔者只讲了什么是“魏晋风度”,也推荐了鲁迅的相关文章,但仍有学生对其产生的文化 /历史背景深感兴趣;“我们没有机会读《梧桐雨》《长生殿》,老师能否给我们讲讲它们与《长恨歌》的描写有何异同?”讲《长恨歌》时,学生们对文学作品中对同一题材的演变、处理,饶有兴趣“;多讲讲《红楼梦》吧!”讲《宝玉挨打》时,学生表现出对文学经典不同的需求层次;“胡适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地位是什么样的?能不能给我多推荐些现代文学中思想性强的作品?”讲到《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时,面对一带而过的作者简介,有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兴趣盎然;“竞争如此激烈,我们到底该适应环境,还是应该坚持个性?毕竟很少有人能像王小波一样那样做个自由撰稿人。”讲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时,学生对如何面对生活、社会,提出了自己的关切……

    上大学语文课的过程,实在就是一个面对大学生五花八门的关切的过程。

    当然,把大学语文看成是面向非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大千世界的定位,对老师的要求就很高,对教材内容的“触发性”也有很高要求。但只要能为非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专业之外的成长机会,就应该努力朝这个方向进发。毋庸讳言,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不少实际的困难有待克服,比如课时的限制、学生个体水平及兴趣的差异、教师个人知识结构的因素等,而且作为公修课,一般实行统一考试,个性化的教学如何和考试衔接,也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结语

    其实,追问大学语文为何,就是在追问大学语文何为。而大学语文在大学何为,就是文学在社会何为。大学语文在大学的遭遇就是文学在社会上的遭遇。当功利性心态、工具性思维成为主导风气的时候,讲求境界和灵性的文学,自然会被英语、会计、计算机等学科挤兑,作为其分支的大学语文,自然也难受重视。改革或许能改变一下大学语文的处境,但恐怕只是一时的强心针,而不是永葆强势的回天术。大学语文的繁荣仍然需要耐心。

    【参考文献】
    [1]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朱玲.“谈大学语文的定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5):135~ 1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331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