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书评

惠转宁:《高等语文》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以金庸武侠作品为例
【时间:2012/2/9 】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9年8月第30卷第8期 】 【作者: 韶关学院文学院 惠转宁】 【已经浏览6057 次】

    摘要:《高等语文》是一门适合当代大学生需要的、偏重文化素养教育的基础性课程,“武侠、言情与通俗文学”是本教材设置的二十五个专题中的一个。不管文学界对武侠小说怎样评价,武侠小说的经久不衰及大面积阅读(尤其在高校学生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事实;与金庸武侠作品的流行这个现实格格不入的另一个现实是:校园中我们的教师在学生的武侠阅读中几乎是缺席的。如果有了老师的正确引导和讲解,将有利于青少年的阅读,并最终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高校;培养;素质教育;金庸;武侠作品

    《高等语文》(之前称《大学语文》,2003年修订重新命名为《高等语文》,温儒敏主编),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各类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此门课程还被确定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除中文专业)的必考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该课程在高校更加受到重视。《高等语文》是一门适合当代大学生需要的、偏重文化素养教育的基础性课程,人文熏陶的教育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是应该注意发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潜能,让他们更加主动学习,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感悟力、想像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1]。概括地讲,就是如何培育、提高,并最终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

    “武侠、言情与通俗文学”是作为本教材设置的二十五个专题中的一个,本文拟就通过讲授金庸作品时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通俗文学一般是指语言比较明白易懂、大众能普遍接受的、在功能上侧重于趣味性、娱乐性、消遣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文学作品。通俗文学虽然没有名著中高深莫测的思想内涵,可因其浅显易懂而更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尤其是金庸的作品,从宋代写到清代,时间跨度近千年:宋、元、辽、西夏、明、清;大理、俄罗斯、江南、漠北、中原、边塞、皇宫、市井等空间跨度极为广阔。社会问题、民族问题、历史问题、人类的命运问题、爱情问题等皆有体现,既有宏观的场面又有细腻的描写。严家炎说“金庸武侠小说包涵着迷人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念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相得益彰。这里涉及儒、释、道、墨、诸子百家,涉及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众多的文史科技典籍,涉及传统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如诗、词、曲、赋、绘画、音乐、雕塑、书法、棋艺等等。作者调动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深广学养,使武侠小说上升到一个很高的文化层次。”[2]金庸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深厚的东方文化内涵,灌注于神奇而浪漫的武侠故事之中,使之上升到文学艺术的高度,在陶冶性情的同时,给人知识上的极大满足,也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悟出做人的道理。网上曾看到一位学者用一副对联评价金庸的成就:打通佛道儒,驱琴棋书画;驰骋文史哲,遣星相医卜。可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各取所需,故金庸小说才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

    虽然金庸小说是世界华人圈子中最普及的中文读物,但其在文学界的地位却一直不被承认,这是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武侠小说基本上是“打打杀杀”的代名词,缺乏文化含量。从陈东林《人妖的艺术——金庸作品批判》的书名,可见其批判意味的浓厚。他说:“本人十几年前还是在中学担任教师的时候,就感到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对青少年的健康极为有害。当时本人曾经在课堂上禁止并没收学生手中的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3]1他认为金庸的小说乃是“下流”之作:“金庸小说的品味低下,最集中地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金庸小说为了猎奇,吸引读者,换言之为了媚俗,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创造了一系列似人非人、似神非神的一大批各色各样的怪物。老实说,金庸小说中塑造的许多人物形象,从严格的文学创作意义上来讲,是不能被称做‘人物形象’的。在金庸的笔下,他所写的全部人物无一不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但是金庸同时又赋予这些现实世界中的人物以诸多神仙或妖魔才具有的种种神怪功能。正因为金大侠善于玩弄文学技巧和文字游戏,既出之于现实同时又采取了反现实的描写手法,因此弄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非驴非马、不伦不类,从而成为文学殿堂中的奇特动物——‘四不象’。在这里,我们不妨以‘人妖’一词来比喻和概括金庸小说中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3]24

    虽然陈东林对金庸的作品进行慷慨激昂的批判,但最近网上看到“名家推荐大学生暑假阅读书目”,复旦大学章培恒先生为大学生推荐的书,其中就有金庸的《笑傲江湖》。他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本本可读,其中最能显示主人公自由、独立的人格的,当数《笑傲江湖》与《神雕侠侣》。如果暑假里要做的事情很多,在这两种中只能选择一种,他就推荐《笑傲江湖》。章培恒先生认为此作品真正称得上“晶莹澄彻”。

    对于金庸武侠作品的阅读许多人担心作品里一些武打会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而实际上金庸的作品又有几个青少年没读过?如果搬到课堂上,有了老师的正确引导和讲解,不更有利于青少年的阅读吗?还有,一般的学生在阅读中只是想从中得到娱乐、消遣,缓解学习压力,他们不会做进一步透过武打的表面看其所蕴涵的更深刻的思考,所以引导阅读势在必行。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冷成金教授开设“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1995年春季,严家炎在北京大学开设了“金庸小说研究”课程。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高中《语文读本》第四册的第五课和第六课,分别是王度庐《卧虎藏龙》的第六回“大漠听悲歌寻香惹爱,满城来风雨卧虎藏龙”和金庸《天龙八部》的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两篇课文组成一个单元,名曰:“神奇武侠”!这都表明学界对金庸作品开始注重,开始在课堂上解读武侠作品,但这毕竟是小范围的,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吸取和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在金庸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阅读思考:

    第一,发挥人物的榜样作用。金庸作品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最突出的当然是那些叱咤江湖的侠客,他们人格高尚深为读者喜爱,某种意义上成为读者的偶像和榜样。杨过在流浪落难时仍然对生活抱有积极的态度;在习武过程中不惧困难;在与人交往中关心他人,甚至不顾个人安危;在民族大节上保卫国家,抵抗外来侵略。在一系列机遇与努力下,杨过最终成为一代大侠。郭靖用尽一生的力量来行使他心中的侠道“为国为民”,甚至在女儿被敌人所擒作为要挟之下,仍能痛下决心,以众人的利益为重,舍小家而为大家,此正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及至襄阳城破,更是以身殉城。这正是我们要从金庸作品中学习的,也是当代大学生最要具备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

    第二,发挥情感的熏陶作用。健康的情感是人能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形成正确的情感观对人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谁都知道金庸是一位武侠小说的大宗师,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真正的言情圣手。女作家三毛在其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中曾说道:我跟金庸先生的作品虽然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写一“情”字。金庸作品中的“情”含义丰富,它包括爱侣、父女、母女、夫妻、师徒、兄妹、兄弟、民族……金庸小说能给人以情感上的共鸣,在阅读中153给予人情感的教育,他的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它为我们展示了人间挚爱:杨过与陆无双、程英兄妹之情的纯洁无瑕,感人至深;与小龙女的爱情则至死不渝,感天动地。凡此等等,让人体味到情感的美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利用小说中各种情感来感化人,借助小说的情感以情动人也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第三,挖掘小说中的“教育学”方法。金庸作品中描绘不同性格人物的成长过程,其对当代教育有着非常有益的借鉴作用。郭靖这一寻常百姓子弟历尽艰辛练武成才的过程就耐人寻味。陈墨先生在其专著《浪漫之旅——金庸小说神游》中已有论述。在此本人仍然想借助他的观点再重申一下,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江南七怪”是郭靖的小学老师,由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十年并没有多大的长进;遇到全真教马钰,他是在与郭靖玩耍的过程中用“游戏学习法”教他内功心法,郭靖的武功有了明显的进步,此可谓中学阶段;洪七公的“因材施教法”最适合郭靖的性格和实际水平,使他的武功大增,创造了学艺成才的奇迹,此可谓大学阶段;之后随老顽童学习并在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绝世高手的比武中观摩学习,可谓研究生阶段。这四种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其教育的效果也就不同,这颇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杨过的成长过程中博学、求精、创新的习武使其成为一代武侠高手。博,要海纳百川,不择细流;精,要钻研探索,精益求精;新,要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博、精、新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备条件。可见金庸作品外表是武打,其实是其“借武而言学”,“借武而立艺”的理念的体现。

    第四,明确怀疑精神的可贵。金庸武侠小说展现出丰厚的历史知识,他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及行为等表现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说。阅读时挖掘其小说中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金庸作品中展示出不要盲目崇拜权威,盲目崇拜已定论的事件,要有自己的思考的观点,这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之一,那就是抱有怀疑的精神去研究问题。对于历史人物李自成,金庸分别在《碧血剑》、《雪山飞狐》、《鹿鼎记》中提到或涉及到,他虽没有直接评价,但从字里行间及袁承志、李岩等人的对话中可看出他的观点与正统的历史有所不同,与姚雪垠的历史小说《李自成》的看法也不一样,与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中的观点接近,到底真相如何,引起阅读者的探寻的兴趣;通过郭靖与成吉思汗的对话对“英雄”重新界定,这种不同于传统的观点耐人寻味;通过说书人曲三之口说出岳飞被害的情况以引起我们读者的重新思考;通过萧锋、康熙等人物的塑造,对历史上的狭隘民族观念的批判等等。孟子曾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教导我们不要盲目迷信崇拜,要有怀疑的意识。

    但与金庸武侠小说在社会上、在学校中大面积的流行这个现实格格不入的另一个现实是:我们的教师在学生的武侠阅读中长期缺席,也就是不管对武侠小说怎样评价,在武侠小说的阅读已经不容忽视的事实面前,我们再不能容忍教师在这种阅读中的缺席。任何一个担负指导学生阅读重任的教师都必须静下心来,对武侠做一番透彻的研究。

    在金庸小说的教学中曾让学生谈阅读金庸作品的感受,有一位同学提到当代大学生在金庸笔下可以分为九类,虽不尽完善,但确实有可借鉴之处,本文在此引用,以飨读者。1.好学生型。如陈家洛、袁承志,他们天资不错,性格又安分,对老师又尊敬,这样的学生老师喜欢,考试成绩也不错。2.老黄牛型。如郭靖,天资较差,但勤能补拙,因勤勤恳恳,故应付只需死记硬背的考试还是游刃有余的。3.活学活用型。以令狐冲、杨过为代表,他们深谙举一反三,懂得学习的乐趣,他们是校园里的“潇洒一族”,只不过这种灵活的学生普遍不太适合中国的死板考试,想拿高分是不可能的。4.优柔寡断型。张无忌可谓最佳人选,他天分颇佳,也挺听话,平时成绩应该很好,但到考试时,发挥出一半的水平就不错了,原因是他的性格过于优柔寡断,偏偏现在的考试以客观选择题居多,他瞻前顾后能选择出来吗?5.心有杂念型。段誉是也,他天资极佳,但偏不用功,一门心思都用在追求女孩子身上,导致成绩惨不忍睹。6.作风严谨型。现在学生毛病都不少,老师都感慨难管。可作为顶天立地的乔峰,几乎没有什么不良嗜好,肯定让家长安心,老师放心。特别要说明的是他光明磊落,考试肯定不会作弊。7.受苦受难型。以狄云为代表,人家做学生,他也做学生,可偏偏他不仅天资欠佳,又要受庸师蒙骗,好容易见到了名师丁典,却又无法得到他的亲身传授,最后在磨难中修成正果。8.洪福齐天型。如虚竹,他人善良但天赋较差,可偏偏运气好,糊里糊涂拥有了绝世武功。现实中也有这样的学生,平时成绩较差,但偏偏考试运气极佳——反正考试大多是选择题,这靠的就是运气。9.问题学生型。非韦小宝莫属,他从小偷蒙拐骗,无所不为。上课十有八九会旷课,校规校训全当耳边风,捉弄老师是强项,到了考试凭他的机灵作弊不成问题。由此看出金庸作品与现实之关联密切。

    金庸自己说:“武侠小说本身是娱乐性的东西,但是我希望它多少有一点人生哲理或个人的思想,通过小说可以表现一些自己对社会的看法。”[4]小说虽然写的是虚幻的武林世界,却写出了真切的现实人生,写出了真实丰富的人性,突破了传统二分法的简单武断而用辩证的方法处理“善”与“恶”、“正”与“邪”,所刻画的人物没有绝对的“善”和“恶”,正派或邪派人物都有其弱点及可爱之处,用金庸的话说:这个社会很难讲谁是百分之百的好人或坏人,坏人身上也有好的成分,好人身上也有坏的成分。可见作家辩证的眼光与对人性透彻的领悟,这也是大学生应该追求的素养。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高等语文:编写和使用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
    [2]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0.
    [3]陈东林.人妖的艺术———金庸作品批判[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4]王力行.新辟文学一户牖[M]//杜南发,卢玉莹,王力行,等.诸子百家看金庸:五.香港:香港明窗出版社,1997:71.

    (责任编辑:薄言)

    作者简介:惠转宁(1964-),女,陕西三原人,韶关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大学语文、公共关系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413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