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大中衔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学备课资源)
【时间:2011/6/23 】 【来源:网络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8255 次】

    资源包内含教案、学案、课文、精讲、练习、资料等资料
    高中语文新课程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学教案

    教学目的:疏通字词,了解文意,把握孔子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讲授课文重点可以放在文意的分析上,从而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列举所知道的孔子的名言(用投影显示),导入新课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1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这些是孔子两千五百多年前留给我们的教诲和启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孔子以及《论语》的有关文学常识 。
 
    1、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参考答案: 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

    2、《论语》是(  )体散文,是(  )记录的(  )的言行,它和(  )、(  )、(  )合称“四书”。(参考答案: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孟子》、《大学》、《中庸》 )

    二、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理解文意,并能读出语气 。

    三、学生接力翻译 ,老师提示有关的疑难问题。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
    则何以哉—— 那么(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别国)以师旅 加 之”。 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唯求则非邦也与?——(难道)求(所言之事)就不是国家(政事)吗?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如果)赤(只能)做小事,谁能做大事呢?

    四、自由朗读全文,并翻译全文:

    五、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 。

    第一部分(第1段):孔子问 志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学生应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孔子点评

    六、布置作业:熟读、背诵课文,能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翻译: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2、集体背诵。

    二、结合书后练习一,分析课文:

    1、 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为“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为“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
    曾皙——“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 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卤莽——哂之
    冉有:谦虚
    公西华:更谦虚
    曾皙:洒脱——与之
    对求、赤两人的评价及性格的概括,充分结合课文内容,其实并不难。

    3、讨论: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首先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
    针对子路“率尔”作答,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也是国家,既然如此,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愿为小相”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
    由此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三、集体朗读课文。
 
    四、讨论课后练习二、三。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

《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

    [学法指导]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论语》和孔子的思想。
    2、学习运用人物对话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几个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3、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三、轻松学习

    (一)、孔子与《论语》
    1、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传说他曾编订《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2、《论语》:语录体散文,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由其门人及再传弟子辑录,是有关儒家思想的首要经典,后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二)、重点词句
    1、通假字:
    (1)、鼓瑟希——“希”通“稀”。
    (2)、莫春者——“莫”通“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
    2、活用词:
    撰、端、章甫、鼓、风、小、大。
    3、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 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这一句还是省略句,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2)、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则何以哉: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即,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三)、内容形式

    1、思路结构:
    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几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写出了写出了弟子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风度,反映了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具体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其中“志”是贯穿始终的线索。

    2、人物性格与写法:
    (1)、人物性格:
    本文是《论语》中文学色彩较浓的一章,通过师生言志生动地表现了孔子及其四个弟子的性格。
    孔子: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既是教育家又是思想家——因材施教,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屋建瓴,及时将学生的发言上升到“礼治”的高度,有指导意义。
    弟子:四个弟子都有高远的理想,性格各具特征,子路直率而不谦让,冉有、公西华谦逊有礼,曾晰则洒脱自然。
    (2)、写法:
    第一、扣紧人物的性格特点记述,人物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第二、成功地运用对话和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准确地表现出来,生动感人。

    3、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在文中主要是通过他对曾晰志趣的评价表现出来的。孔子为什么赞叹曾晰的志向?
    曾晰言志与他人不同,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副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这正符合儒家礼治的精神,又符合孔子晚年心态。孔子的赞叹既赞许了曾晰,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理想境界的向往。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词语辨析:
    (1)“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字应解释为:
       A .因此    B .因为
       C. 用、拿   D .按照   提示:B
    (2)“何伤乎” 中的“伤”字应解释为:
       A.伤害    B.伤感
       C.防碍    D.伤心  提示:C
    (3)“吾与点也”中的“与”字应解释为:
       A.连词    B.动词
       C.介词    D.助词  提示:B
    (4)“且知方也”中的“方”字应解释为:
          A、方形 B、纵横
          C、正要 D、是非准则 提示:D
    (5)“子路率尔而对曰”中的“尔”应解释为:
       A、助词,放在拟声词后表状态,相当于“然”
       B、助词,放在形容词后表状态,相当于“然”
       C、代词,相当于“你”
       D、代词,相当于“你的” 提示:B

    2、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鼓瑟希……
       B、莫春者……
       C、唯求则非邦也与?
       D、异乎三子者之撰。提示:(4)

    3、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风乎舞雩,咏而归。
       C、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提示:(4)

    4、翻译下列句子:
   (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原为小相焉。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二、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列名句,选择三至五则翻译并说说意思。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1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二)、了解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饗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谈谈你的看法。

    文学性与教育性兼备的精彩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节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写孔子和四位弟子在一起,纵谈自己的志向,不但有简单的情节,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文学色彩较浓,而且简练含蓄的语言中蕴涵了高超的教育艺术,可贵的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的意识,教育意义也很大,是文学性与教育性兼备的精彩篇章。
    此篇的文学性突出表现在能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刻画人物,五个人的言行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
    同是“言志”,表示愿意施展才华,有所作为,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言谈各具特性。子路,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记载:少孔子九岁,属异能之士中政事类。从子路“千乘之国,……且知方也”的言辞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远大抱负,还可以看到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以及高度的自信心。当然,言谈中也流露出他的骄傲情绪。至于“率尔而对”,就更明显地表现他性格中的轻率、鲁莽的一面。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言志时说“如其礼乐,以待君子”中可以看出他既有抱负,又能谨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态度谦恭,说话很有分寸。公西华少孔子四十二岁,为了避免以君子自居之嫌,他首先申明“非曰能之”,只不过是“愿学焉”,而且还特别强调“愿为小相”。说得多么平易、多么谦和,真可谓是孔门弟子中的谦谦君子。实际上,冉有、公西华说的都是诸侯邦国之事,与子路所说的没什么差别,只不过是态度要谦虚得多、语气要委婉得多。
    至于曾皙,他所说的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中,他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显得那么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
    孔子的形象刻画得最鲜明、生动。首先,此章中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他要求弟子“各言其志”,他自己并没有“言志”,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冉有和公西华言志时,都愿出士从政,治国安民,想干一番大事,孔子在言谈时都予以肯定。尤其是谈到公西华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言外之意是:凭公西华的才能应该去做大事,若为“小相”,是大材小用了。孔子哂子路,是对他“不谦让”态度的不满,对他“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太平盛世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这正是孔子所渴望和追求的政治理想。总之,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态度把国家治理成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的“太平无事”的理想之国。其次,文章中还写出了孔子是一位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能启发诱导学生的可敬可亲的师长形象。
    此篇的教育性突出体现在孔子高超的教学艺术、曾皙可贵的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两方面。
    冯友兰先生曾在《中国哲学简史》中高度评价孔子:“孔子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教师,他创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周边地区的文化影响深远。”这一章表面介绍的是四位弟子陪先生闲坐聊天的事,实际上写的是孔子组织的一次关于理想志向的讨论,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谈人生理想,在这次讨论中,孔子表现出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高超的教学艺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㈠平易近人。一开口说话,就显得温文尔雅,打消学生发言的顾虑,“以吾一日长乎尔,勿吾以也”,充满对学生的热爱与期望。㈡因势利导。孔子针对弟子平时爱发“不吾知也”牢骚的话,提出“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问题,针对性强。㈢启发得法。在子路、冉有、公西华各述其志后,曾皙感觉自己的志向与其他三位差别大,不想发表意见。孔子便说:“何伤乎?亦各述其志也!”促使曾皙敢于畅谈自己的理想。㈣评价得体。对子路的发言,“夫子哂之”;对曾皙的发言,“吾与点也”。当四个学生述志后,孔子进行总结,他高屋建瓴地将他们的发言上升到“礼治”,上升到与治国有关的高度,肯定了主流,指出了不足,很有指导意义。
    曾皙,的确是一位具有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学生。当孔子问及他的理想时,他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他的述志非常高明,所以深得老师的赞同。这体现他可贵的创新意识。然而,他并未因得到老师的称赞而沾沾自喜,相反,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探究问题的意识,“三子者出”之后,他便问孔子:“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先生曰:“亦各言其志矣!”当孔子回答以后,他也并未善罢甘休,进一步向老师追根究底,曰:“夫子何哂由也?”直到先生给他一个圆满的答案才罢休。他这种探究问题的意识对一个学子来说显得多么重要啊!

    [类文赏读]

    口头翻译下列文章,并选出著名的句子。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参考答案:
    1、辨析:BCBDB
    2、通假字:D
    3、词类活用:D
    4、翻译句子(略)

    [类文赏读]译文: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重点难点

    【思考导学】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各有什么志向?
    答案:子路:一个千乘之国,外有军队侵犯,内有灾荒,治理三年,可使百姓勇敢且懂礼仪。
    冉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以上四人的性情是怎样的?
    答案:子路自信而直率,冉有谦虚谨慎,公西华更加谦逊,曾皙从容有礼。

    【合作讨论】

    在第1题的基础上,讨论:孔子为何大加赞扬曾皙呢?
    提示:这个问题历来有争论。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曾皙的主张有不愿求仕的意思,与孔子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相契合,所以孔子赞许他。
    也有人认为,曾皙的话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民风趋淳,民德归厚,天下太平——这便是曾皙的目标和理想,只不过他用暗示的方法说出来罢了。这跟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等政治理想完全合拍,加之话又说得那么雍容委婉,所以孔子不由自主地叹赏起来。
    编者所持观点:《侍坐》所表现的儒家政治“有为”的积极进取精神,集中体现在曾皙的“志”中,这是本文的核心。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不过结合前面“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问题看,孔子是不主张消极的,所以我们同意后一种观点。

    【课内同步阅读】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1.解释下列句子加粗的词语。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以:__________________乎: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
    ③子路率尔而对曰 尔:__________________
    ④且知方也 方:__________________
    ⑤夫子哂之 哂: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义的理解。大部分为虚词。
    答案:①以:因为;乎:相当于“于”,比;以:因为。
    ②如:如果;以:为。
    ③尔:形容词词尾,与“然”的用法相近。
    ④方:做人的道理。
    ⑤哂:笑。

    2.指明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①毋吾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吾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则何以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可使有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对文言句式的把握。
    答案:①②③皆宾语前置,①③是介宾结构的宾语前置,②是动宾结构的宾语前置。④省略句。可使(人人)有勇。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翻译能力。
    答案:(1)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做些什么呢?
    (2)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解析下列加粗的词语。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答案:“如”:①或者;②至于;③与“何”组成固定结构,表疑问,怎么样;④或者;⑤如果、假如。
    乎:①于,比;②在;③跟、同;④在。

    2.说明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3)莫春者,春服既成
    (4)浴乎沂,风乎舞雩
    (5)三子者出,曾皙后
    解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答案:(1)端,古代用整幅的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在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2)鼓,弹奏,名词用作动词。希,同“稀”。
    (3)莫,通“暮”。
    (4)风,吹风,名词用作动词。
    (5)后,留在后面,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3.发挥想像,将文中画线句(春游图)描写成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解析:考查理解与想像能力。可扩展的描写点:①暮春景色,②人物服饰,③最重要的所在:人物在“浴”、“风”、“咏”时的情态。
    答案:略

    【课外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题。
    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握兵处外,然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破吐蕃灵州,而朝恩使人发其父墓,盗未得。子仪自泾阳来朝,中外惧有变,及入见,帝慰之,即号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此天遣,非人患也。”朝恩又尝约子仪修具,元载使人告以军容将不利公。其下衷甲愿从,子仪不听,但以家僮十数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告以所闻。朝恩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田承嗣傲很不轨,子仪尝遣使至魏,承嗣西望拜,指其膝谓使者曰:“兹膝不屈于人久矣,今为公拜。”李灵耀据汴州,公私财赋一皆遏绝,子仪封币道其境,莫敢留,令持兵卫送。麾下宿将数十,皆王侯贵重,子仪颐指进退,若部曲然。幕府六十余人,后皆为将相显官,其取士得才类如此。与李光弼齐名,而宽厚得人过之。诸孙数十,不能尽识,至问安,但颔之而已。富贵寿考,哀荣终始,人臣之道无缺焉。(《新唐书·郭子仪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方时多虞 虞:诈
    B.遭幸臣……短毁 短:陷害
    C.而朝恩使人发其父墓 发:发现
    D.麾下宿将数十 宿:过去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题中四个实词虽都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接触过,但不可机械照搬。A项:原文着力写郭子仪的忠诚,“方时多虞”又是郭“握兵处外”的原因,故可断定释“诈”错误,应释为“忧患”。B项:“短毁”为并列关系,其主语为“幸臣”,结合后文“谗间不行”可知释“短”为动词,“说坏话”、“陷害”是正确的。C项:由“盗未得”及下文“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可知“发”意为“挖掘”。D项:“宿将”为常用词“宿”为“老”意。
    答案:B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为”相同,“然”和“而”不同
    B.两个“为”不同,“然”和“而”不同
    C.两个“为”不同,“然”和“而”相同
    D.两个“为”相同,“然”和“而”相同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文言虚词。由原文可推知:第一个“为”为介词,释为“为了”,第二个“为”为动词,释为“做”、“当”;“然”和“而”都是转折连词,释为“但是”。
    答案:C

    3.“告以所闻”中“所闻”指的是( )
    A.元载使人告以军容
    B.又尝约子仪修具
    C.衷甲愿从
    D.以军容将不利于公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句中关键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所闻”意为“所听到的事”,应与前文“告(告诉)”相照应。B、C不是所“告”的内容,A项虽为“所告”,但内容不完整。
    答案:D
    以下4、5两题中翻译正确的句子是( )

    4.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
    A.无丝毫懈怠,因而谗言离间不能成功。
    B.没有丝毫犹豫顾盼,因而谗言离间不能成功。
    C.没有丝毫顾盼犹豫,所以谗言和挑拨都无法得逞。
    D.无丝毫懈怠,所以谗言和挑拨都无法得逞。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重点句子翻译。翻译要做到“信、雅、达”,重点字词尽量译出。“顾望”意为“犹豫顾盼”,A、B中“谗言离间不能成功”表述不合现代汉语习惯。
    答案:C

    5.子仪颐指进退,若部曲然( )
    A.郭子仪可以用脸的动作指挥他们进退,像部队行动一样。
    B.郭子仪可以用手势指挥他们进退,像部队行动一样。
    C.郭子仪可以用脸的动作指挥他们进退,像部队的曲折一样。
    D.郭子仪可以用手势指挥他们的进退,像部队的曲折一样。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颐指”是指用“脸部神态”而不是“用手势”指挥众人;“部曲”是一个双音节词,指“部队”。
    答案:A

    6.下列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然诏至”中“诏”指的是皇帝的命令或文告。
    B.“其下衷甲愿从”中的“甲”古指皮制护身衣服。
    C.“封币道其境”中“币”指的是礼物和货物。
    D.“颔之而已”中“颔”的本义是下巴颏,这里指点头。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本题易将“衷甲”误解为人名或穿铠甲的士兵。在本句中,“衷”为“穿在里面”,“甲”为“皮制护身衣服”。C中“币”应为“礼物”,译为“货物”是不对的。
    答案:C

    7.文中郭子仪“宽厚得人”表现在哪些方面?请选出正确的一组( )
    ①其下衷甲愿从,子仪不听。
    ②后皆为将相显官。
    ③兹膝不屈于人久矣,今为公拜。
    ④子仪封币道其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解析:本题是对整体文意的综合考查。①句在别人“告以军容将不利公”的危险形势下,郭子仪仍不让部下“衷甲”同行,表现了他的宽以为怀;②句,表现了郭子仪慧眼识英才,与本题要求无关;③句,田承嗣“傲很不轨”从不服人,却对郭子仪屈膝望拜,这表现了郭子仪的“宽厚”“得人”;④句,只是叙述了郭子仪做的一件事,与题干要求无关。
    答案:D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郭子仪曾遭到鱼朝恩等人的诋毁,但他仍宽以为怀,甚至对鱼朝恩本人也是这样。
    B.田承嗣为郭子仪下拜的原因,就是因为郭子仪“待上诚,御下恕”,为人宽厚得人心。
    C.李灵耀占据汴州作乱,而没有劫获郭子仪的封币,在于他认识到郭子仪幕府人多,将相显贵。
    D.郭子仪,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不怕小人谗言与离间,“待上诚,御下恕”,深得人心。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可将各选项放到相关语境中进行分析,然后作出判断。细读原文可知,作者写鱼朝恩、田承嗣等人、事都意在证明郭子仪“宽厚得人”,写李灵耀一事其意图也在此。因此,李灵耀是敬畏郭子仪的为人而没有劫获封币,而不是由于“他认识到郭子仪幕府人多,将相显贵”。
    答案:C
    译文:郭子仪事奉天子忠诚,对待下级宽恕,赏罚分明。虽然遭到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的诋毁,又遇国家多事,他掌握大军在外,但诏书一到,他就当日上路回京,没有丝毫犹豫顾望,所以别人讲的坏话和挑拨离间都不能得逞。在灵州破吐蕃,而鱼朝恩派人发掘他父亲的坟墓,没有得到什么东西。郭子仪从泾阳来朝见天子,朝廷内外怕有变动,等到进见,天子对此事表示慰问,郭子仪痛哭说:“臣做军队统帅很久,不能够禁止士兵发掘别人的坟墓,有人现在发掘臣父的墓,这是上天的谴责,不是人事呀。”鱼朝恩又曾约郭子仪游他建造的章敬寺,瞻仰佛容,元载派人告诉他观军容时鱼朝恩将做不利于他的事。其部下请在衣中穿上铠甲一起去,郭子仪不同意,只带十几个家僮前往。鱼朝恩说:“为什么车马随从那么少?”郭子仪告诉了他所听到的一切。鱼朝恩哭着说:“公如果不是个有修养的长者,能够不怀疑吗?”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傲慢跋扈,郭子仪曾派使者到魏博,田承嗣向西下拜,指着膝盖对使者说:“这个膝盖不对人弯曲已经很久了,今天为郭公下拜。”李灵耀占据汴州作乱,公私财赋过汴州都要留下,郭子仪封存的钱币和帛过他的境,则不敢扣留,还派士兵护送出境。部下中有几十个老将,都已封王封侯地位很高,郭子仪可以不开口用动作指挥他们进退,像对部队士兵行动一样。幕府中有六十多人,后来都做了将相等显赫官职,他的善于选拔人才就是这样。与李光弼的名气一样大,但比李光弼宽厚得人心。孙子有几十人,不能都认识,到请安时,只能点头表示。一生富贵寿终,有哀有荣,为臣下应该做的一切他确是十分完备的。

    【研究性学习】

    一、关于孔子及《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县(今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
    孔子所处的朝代,在中国历代纪元中,称为东周,自周平王始,至周赧王止,年代为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此前称为西周,自周武王始,至周幽王止,年代为公元前约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西周末期,周幽王朝腐败,各诸侯国纷纷勃起。所以周天子自平王东迁之后,周王仅仅享有虚名,已无力控制各诸侯国。也正是这个原因,东周又常被史家划分为春秋及战国两个时代。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以诸子百家争鸣为社会特征。战国时代则是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为止,以各诸侯国互相兼并的战争为社会特征。
    孔子是殷商的苗裔,他自己在《礼记·檀弓上》中就说:“而丘也,殷人也。”
    周武王灭了殷商,封殷商的微子启于宋。孔子的先祖孔父嘉是宋国宗室,因为距离宋国始祖已经超过五代,便改为孔氏。据《左传》桓公元年和二年记载,孔父嘉无辜被华父督杀害。孔父嘉的后代防叔畏惧华氏的逼迫而奔至鲁国(《史记·孔子世家·索隐》)。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孔纥,当过鲁国武士,做过地方官(陬邑宰)。因此孔子便成为鲁国人。
    孔子的老家宋国,是殷商后裔的封地。而孔子从小生活的鲁国,又是周公的儿子伯禽的封地。周公是周朝各项规章制度——周礼的主要制定者。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的礼乐(即政治制度和文化)都蹦坏不堪,惟独鲁国专门养着一批“儒”,传授西周的礼仪,研究典章文献。因此,鲁国有“礼乐之邦”的称号,各国公卿贵族常到鲁国来“观礼”。晋国的韩宣子受聘赴鲁,看到鲁国典籍丰富,社会风俗古旧,曾惊叹道:“周礼尽在鲁矣!”(《左传》昭公二年)。所以孔子在少年时代受周礼的熏陶很深。《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言:“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俎、豆是祭祀时盛祭品用的器皿)
    孔子三岁时,死去了父亲,家境进一步衰落,所以孔子青少年时代做过一些自认“卑贱”的事情:当过吹鼓手,做过管牛羊的“乘田吏”和记账的“委吏”。他在《论语·子罕》中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聚徒兴学,宣扬“周礼”,历时十几年。在这期间,孔子大力从事教育活动,孔家学店出现了“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史记·孔子世家》)的局面。这一阶段是孔子私学的鼎盛时期。
    孔子在五十岁的时候,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地方的行政长官),第三年升为司空(工程建筑部长),第四年又当了大司寇(司法部长),并曾代行鲁相职务。
    这前后几年,是孔子政治上的得意时期。
    孔子摄行鲁相仅仅三个月,鲁国政局异变,孔子被专权的季氏等人赶下台。从此,孔子带着弟子到卫、陈、宋、蔡、楚等国周游,向各国公卿大夫宣讲西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孔子在列国辗转十余年,试图实践他的学说。但由于周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忙于发展和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孔子的努力终究没有结果,其境遇正像司马迁所说的:“斥于齐,逐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到了晚年,不得不失望地说:“风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在六十八岁那年,孔子回到鲁国,一方面著书立说,一方面继续在幕后干预鲁国的政治局势。到七十二岁时,孔子悄然离开人世。
    《论语》是中国一部传世的儒家经典,也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用语录体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行事。《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对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夫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初年,《论语》有三个本子流传,一是《古论语》,汉景帝时由鲁恭王刘余在孔子旧居墙壁中发现,用古文写成,共二十一篇,把《尧曰》篇中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二是《齐论语》,用今文写成,共二十二篇,多《问王》、《知道》两篇。三是《鲁论语》,也用今文写成,共二十篇。
    两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先学习《鲁论语》,后来又讲习《齐论语》,把两个本子合而为一。删去《齐论语》中的《问王》、《知道》两篇,号《张侯论》,这是《论语》第一次整理、修订。由于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地位尊贵,这一本子为当时儒生所尊奉。
    东汉末年,大学者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与《齐论语》、《古论语》为之作注,这是《论语》第二次整理、修订,是现在通行各本的祖本。
    汉人把《论语》看做传记,汉文帝时设传记博士,传授《论语》,成为专门学科,同《孝经》一样是士人必读的启蒙之书。东汉时则列为“七经”之一,魏晋以后各朝也均把《论语》列入学官,设博士传授。南宋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集为《四书》,作《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死后,朝廷将他的《四书章句集注》立于学官,与五经并列。从元仁宗起,直至明清,将它钦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读教科书,士人为了求取功名,日夕讽诵,熟记于心,影响十分深远。
    从古至今,研究、注释《论语》的人很多,据统计达三千多种,主要有魏何晏《论语集解》,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昺《论语集释经解》,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近现代则有杨树达《论语疏证》,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等。

    二、译文

    (孔子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闲坐。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但)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日在家闲居时常说:‘(别人)不了解我呀。’如果现在有人想了解、任用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急忙轻率地回答说:“如果是一个有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而且又加上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那么,让我仲由去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军队勇武,而且使百姓都懂得为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问:)“冉求,你有什么打算?”
    (冉求)回答道:“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我冉求去治理它,等到三年之后,我就能让百姓富足。至于那些礼乐教化的事,就只有等待有才能有德行的人去做了。”
    (孔子问:)“公西华,你有什么打算?”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这方面的事情。关于诸侯祭祀祖先的事,或者是诸侯会盟、共同朝见天子的大典,(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
    (孔子又问:)“曾点,你有什么打算?”
    弹瑟的声音渐渐稀少,铿的一声结束,然后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志向不同。”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夹衣,约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一起到沂水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道:“我赞成曾点的话啊!”
    那三个人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皙问:“那三位说的怎么样?”
    孔子说:“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问:“老师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仪,(可是)他说话一点不谦让,因此笑他。难道冉求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难道公西华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祭礼宗庙、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又能做大事呢?”

    习题精选

    (一)基础知识题
    一、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①千乘之国 ②愿为小相焉 ③舍瑟而作
    二、为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居 ①坐 ②处于 ③居 ④住处 ⑤处在某种地位或某地方 ⑥占,占据 ⑦积蓄,储存 ⑧平日,平时
    ⑨用于“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意义较虚,相当于“过了……”
    (1)居则曰,“不吾知也!”( )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
    (4)居十日,扁鹊复见( )
    (5)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左,鲁直居右( )
    (6)囤积居奇( )
    2.异 ①不同 ②奇特,与众不同 ③奇怪,惊奇
    (1)异乎三子者之撰( )
    (2)渔人甚异之( )
    (3)永州之野产异蛇( )
    (4)览物这情,得无异乎( )
    (5)父异焉( )
    (6)异曲同工 ( )
    3.安 ①安稳,安定,安全 ②安逸,安乐,安全 ③安心 ④安抚 抚慰 ⑤安置,安放 ⑥什么,什么地方 ⑦怎么
    (1)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3)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 )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4.知 ①知道 ②知觉,感觉 ③见解,知识 ④了解 ⑤交好,交往 ⑥主持 ⑦zhì 通“智”。
    (1)居则曰:“不吾知也。”( )
    (2)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
    (3)不知木兰是女郎( )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首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5)人不知而不愠( )
    (6)孰为汝多知乎( )

    (二)课内语段阅读题
    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却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1.下列读音正确的一组( )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
    ②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③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2.下列四句中有关加下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侍奉
    B.居则曰 闲居
    C.如或知尔 了解
    D.以吾一日长乎尔 成长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C.如或知尔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如或知尔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翻译句子
    ①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②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三)课外语段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题。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①中,开司马门②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节选自《三国志·陈思王曹植传》)
    注:①驰道:也称御道,专供天子行车之路。②司马门:即宫门,每门有司马主管,故名。

    1.下列两句中加点的字的正确意思与读音是       ( )
    ①每进见难问 ②公车令坐死
    
    2.对“文帝御之以术”和“并为之说”的“之”字所指代的对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指曹植 B.都指文帝
    C.曹植、文帝 D.文帝、曹植

    3.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诵读诗论 植既以才见异
    言出为论 太祖既虑终始之变
    A.两个“论”字相同 两个“既”字也相同
    B.两个“论”字相同 两个“既”字不同
    C.两个“论”字不同 两个“既”字也不同
    D.两个“论”字不同 两个“既”字相同

    4.对“顾当面试,奈何倩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就请你当面试试,我为什么要抄袭别人呢?
    B.就请你当面试试,我怎么会请人代笔呢?
    C.那我就当面试试,我为什么要抄袭别人呢?
    D.那我就当面试试,我怎么会请人代笔呢?

    5.对“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
    B.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更受宠爱,身体日渐衰弱。
    C.因此重视诸侯们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
    D.因此重视诸侯们的法制禁令,而曹植更受宠爱,身体日渐衰弱。

    6.对以下两个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可不勉与? ②悔而罢之
    A.①你能不努力吗? ②曹植很后悔,未能去受命。
    B.①我能不勉励你吗?②曹植很后悔,未能去受命。
    C.①我能不勉励你吗?②太祖很懊悔,就把曹植罢免了。
    D.①你能不努力吗? ②太祖很懊悔,就把曹植罢免了。

    7.对曹植未能被立为太子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植以丁仪、丁廙、杨修等为羽翼,使曹操心怀狐疑。
    B.文帝暗用权术对付曹植,并刻意修饰自己。
    C.宫女及太祖身边的人都说曹植的坏话。
    D.曹植饮酒不节,终因酒醉而不能受援救曹仁之命。

    8.对太祖诛杀杨修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杨修辅佐曹植,引起太祖的怀疑。
    B.太祖担心自己死后会出现祸患。
    C.杨修很有才华,而且足智多谋。
    D.杨修是袁绍、袁术的外甥。
   
    参考答案:
    (一)
    一、C
    二、1.(1)⑧ (2)⑤ (3)③ (4)⑨ (5)① (6)⑦
    2.(1)① (2)③ (3)② (4)① (5)③ (6)①
    3.(1)⑦ (2)② (3)⑤ (4)⑦
    4.(1)④ (2)⑥ (3)① (4)⑦ (5)④ (6)③
    (二)
    分析:四个题目涉及语音、实词、虚词及句子翻译四个方面。第1题要注意多音字和古音字。第2题是实词的解释,“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长”是“年长”的意思。第3题是虚词用法比较,A项都是“于”,C项都假设连词“如果”讲,D项“或”是不定代词,有人。第4题翻译句子要注意忠实于原文,同时注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如“不吾如也”。
    答案:1.A 2.D 3.B
    4.①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连下来,又有饥饿。②平日里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那你打算做什么事情呢?
    (三)
    1.C
    (难,多音字,读nán作“困难”解,读nàn作“诘责”“质问”解,曹植每次进见,曹操则故意用疑难问题刁难他,他都能应声而答,故读nàn。“坐”多义词,读zuò,公车令因给曹植放行而触犯法律被曹操处死,故作“犯罪”解。)
    2.C (文帝曹丕暗用权术对付曹植,宫女和太祖身边的人都为曹丕说好话,故两个“之”分别指曹植和曹丕。)
    3.D
    (诵读诗论,“诗”指《诗经》,“论”指《论语》,读作lún,诗论泛指经书,言出为论,出口就能谈论lùn。两个“论”不同。两个“既”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既……而……”,相同。)
    4.B(倩qiàn,请人代替自己做,如倩人执笔。)
    5.A (曹植乘车行御道后,触怒了曹操而日渐失宠,而非身体衰弱。)
    6.D(“勉”在句中是“努力”之意,如“尔其勉之”《左传》句,主语“汝”承前省。曹植酒醉误事,太祖就罢免他的南中郎将之职,“悔而罢之”的主语是太祖,省略。)
    7.B (
    A“狐疑”,犹豫不决,太祖犹豫不决,几次想把曹植立为太子。前有句号,与前句无关。C宫女及太祖身边的人都说曹丕的好话。D植酒醉误事是曹丕立为太子之后的事。)
    8.A
    (植以才见异,并且有二丁和杨修等人辅佑,正是太祖犹豫不决几次想立他为太子的原因,而不是诛杀杨修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243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