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书评

张立勇:谈大学语文教材的地方特色1——以黄伟林主编《大学语文》为例
【时间:2010/9/10 】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二期 】 【作者: 张立勇】 【已经浏览3839 次】

    内容提要:文章以一版大学语文教材为例进行分析,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要走出低级重复的怪圈,必须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即将本土文化中最优秀的因素提炼出来融进教材建设中去,让学生在感受学习汉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树立爱国、爱乡、爱人的美好情怀。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材; 地方特色

  2007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院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语文课。2008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了《关于转发〈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材的版本数量得到迅速提高,据大学语文研究网站站长何二元统计发现仅2007年、2008年就增加了153种(其中2008年有87种)以“大学语文”为标题的教材,如果算上以 “大学新语文”、“高等语文”、“高职语文”、“大学国文”等为书名的教材,再加上湖南文理学院的魏饴教授在2006年11月发布的大学语文有1402种教材,那么到今天大学语文教材保守数字也有近2000种。一门课有如此庞大的教材种类,必定会产生一些诸如内容雷同、质量低劣、观念陈旧、脱离实际的问题。而由黄伟林主编,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立项建设教材《大学语文》,努力挖掘地方特色,则有效地避免了教材建设中的上述问题,为新时期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

  黄伟林主编的《大学语文》于2009年6月份出版,并在广西的一些高校进行了一个学期的使用,从效果来看,主要体现出这样的三个特点:第一,选取篇目新。如教材根据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开篇选取的是郑晓沧《大学教育的两种理想》一文,首先让大学生明确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接下来选用了龙应台《政治人的人文素养》,这是一篇演讲的整理稿,通过文章学习,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认识到哲学、史学和文学对人生的指导价值,客观上进一步强化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不同,让学生对大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这两篇文章在其他版本的大学语文中很难见到。第二,选取的内容博。教材选用好文章,但不是纯文学文章。这一方面体现在文章的作者很多都不是文学家。例如杨振宁、杨福家是物理学家,单之蔷中文系毕业去研究地理,许倬云是历史学家,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梅兰芳是表演艺术家,蒋梦麟是教育家,李宗仁是军事家等等,作者每一篇入选文章都力求有美妙的文字和美妙的文章表现力。这就向大学语文的选课对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表达了一个信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需要通过语文去学习专业知识、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并且只要努力修炼,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体现在文章内容包罗万象,除了描写、叙述、抒情之外,还有说明,如沈括《土气有早晚》、《市场的力量》等;议论,罗素《竞争》、钱钟书《论俗气》等;哲思,《行善者》、《日出入行》等。丰富的选文内容契合教材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第三,教材体系完整,便于教学。教材第一单元词语,目的是引起学生对词语的重视。语文素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理解与表达能力。理解是对词语、句子、段落、文字的理解,词语是语文的基本单位,大学语文有拓展语文词语观念的责任。教材接着按照语文的表现形态将选文分成五个单元:即描写、叙述、抒情、说明和议论,从而相应的培养学生概括、观察、记忆、想象、归纳与反思等能力。教材还紧紧的扣住 “语言”和“文章”两个体系将6个单元分成18章,与每学期上课18周相一致,减少教师考虑教学进度的负担。

     黄伟林主编的《大学语文》最主要的特点还在于教材的地方特色。在今天的大学语文教材追求全国流通的背景下,该教材关注地方特色显得尤为珍贵。按照黄伟林自己的说法:教材有意识的选了一些广西题材和广西作者的文章,这既是为了增加我们对广西这片热土的认识,同时也想让学生们认识到,广西并不是文化沙漠,广西的作者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值得骄傲的人文业绩,进而建立今日广西的人文自信。以此为据,本文认为教材编写要走出自己的特色路线,需要做好以下的几项工作:

     一、对使用对象的研究

     黄伟林教材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广西区内的本科和高职院校学生。而这些学生的家乡绝大部分位于广西区境内,他们对广西本土文化的认知程度很高。但是由于广西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水平无法和东部沿海城市以及中原核心城市相比,造成广西人在与发达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时候表现出人文精神的自卑感。这种自卑就是觉得自己或者我们的事物不及别人的事物好的不满足感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自卑往往伴随着懈怠。”大学语文的人文目标之一就是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因自卑而产生的懈怠情绪,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因认识到这种不满足而产生“知耻而后勇”的行动。

     二、对地域文化的研究

     教材建设要体现地方特色,就必须对本土的地域文化特色有一个明晰的认识,要用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元素来显示地方文化的与众不同。就广西而言,桂林无疑是让世界了解广西最好的名片,桂林山水甲天下,许多人是先知道桂林才知道广西的。黄伟林在教材中选用了浙江人袁枚的《游桂林诸山记》,用他人的口吻来赞美广西的美丽,这对增加广西人的自信很有价值。同样的例子,由江西九江学院甘筱青主编,由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08月出版的《大学语文(读本) 》以体现地域文化、凸显人文教育、加强自学功能为特色,努力弘扬九江的濂溪书院和白鹿洞书院为代表的书院精神,将庐山文化纳入教材体系,用地方特色来熏陶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较好的体现了大学语文教材的地方特色。
 
     三、对教材选文的研究

  大学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的优秀文章构成的,教师要通过对这些文章的解读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的魅力,从而潜移默化的产生对自然、社会、人群的美好情感,提升人文精神。要体现地方特色,还不能与总的目标相冲突,所以教材的选文需要考虑选什么样的作者,选作者的什么样的文章,用文章可以达到一个怎样的教学效果等几个问题。

    黄伟林主编《大学语文》教材为了体现地方元素,选取了李宗仁、王力、白先勇、张燕玲、东西等几位作者的文章。这几位作者都是广西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最主要的是这几位作者都是大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人物,接受起来没有陌生感。在选文方面,张燕玲《此岸,彼岸》画出大陆老兵这群流落异乡的时代孤儿的精神状态,由之呼唤人的尊严与自由,彰显敬天法人的情怀和推己及人的仁爱;李宗仁《台儿庄之战》描写一位军事领袖爱兵如子、礼贤下士与部属同甘共苦取得重大胜利的英雄故事;白先勇《少小离家老大回—我的寻根记》通过不变的乡音、石板路上的牛粪味、祖母大寿的戏曲、“先”字辈老人保留的寿碗等细小的事情,传达他悠久不断、绵绵不已的怀乡情怀;东西《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表达了一位因爱母亲而爱家乡的赤子对亲人的刻骨怀念并将亲情之爱升华为故土之爱的心路历程;王力《骑马》再现了一位语言大师驾驭语言的精确、独到、游刃有余的能力,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语言学习的生动榜样。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学生可以得到爱国家的教育、爱故土的教育、爱亲人的教育、爱生活的教育。

  教师在对这些文章进行解读的时候不应对文章的形式结构进行过细的分析,要善于借题发挥,从而将文章中蕴含的人文情怀生动的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由文章思考人生。比如在讲张燕玲《此岸彼岸》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了解文章内容,通过讨论理解文章的意蕴。教师可以在延伸阶段引用张燕玲作品《以圣香为婚戒》中的语言“凡夫俗子的我们心灵能安放何处?我们怎样生活才可能更像自己?我们心灵在哪里扎根才可能真善忠义、自由生长?生长是一辈子的事情,下辈子呢?”从而让学生产生对现实的反思。

  通过对黄伟林主编《大学语文》教材的分析,关于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地方特色,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地方特色不能脱离大学语文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总目标,要是在总目标指导下的地方特色;其次,地方特色必须是地域最优秀文化凝聚的成果、最有代表性的智慧的结晶;第三,地方特色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要能够让学生乐于接受并引以为自豪;最后,地方特色的教材还需要便于教师操作,使教师可以创造性的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黄伟林、李咏梅主编《大学语文》(大学版)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6
  2、大学语文研究“二元教学” http://www.eyjx.com/eyjx/1/index.asp?depid=1&bigclassid=22
  3、2009年9月15日,黄伟林教授在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座的录音整理

    1这是本人申报的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改课题成果之一,于2008年10月获得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项目,项目名称为: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为:2008B025。

   本站链接:
       大学语文(黄伟林 咏梅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526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