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沈穷竹王益王浩:高校全面开设《大学语文》的动机与目的解读
【时间:2010/2/19 】 【来源: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第3期(总第74期)2009年6月 】 【作者: 沈穷竹 王益 王浩(四川理工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已经浏览4536 次】

  摘要:《大学语文》是在高等学校里开设的一门以汉语文字与汉语文学为载体的来传达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人文综合课程,它是进行文化传播与全面提升人的素质的重要渠道。在高校全面开设《大学语文》,是对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与审美缺失的一次拯救,从而在文化省思、审美彰显与工具理性的兼容中实现对美好人性的呼唤。在高校全面开设《大学语文》,也可以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大学语文;素质;文化;审美;思想道德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6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委托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湖南召开“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语文课。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教育部司局函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致函给各地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请各地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之后,各高等院校纷纷跟进,或增设了大学语文课程,或增加了大学语文的课时,或加强了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与加大了教学的投入力度,一股股教学改革与研究新风迅速在中国大地上刮起,一本本冠以各种新鲜名称的大学语文教材得以出版,可以说大学语文作为学科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那么,国家为什么选择在新世纪初提出建议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语文课?我们的大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了10多年的中国语文,为何还要在大学开设语文,开设大学语文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至关重要。

  一、“大学”与“语文”语义中纽结的中国语文课的文化内质

  “大学语文”学科名称里包含着“大学”和“语文”两个关键词,对这两个关键词内涵的正确把握,恰恰是构成对“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动机与目的的深层次理解的关键所在。

  关于“大学”,《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大学】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在我国一般指综合性大学。[1](P237)通常为高校的俗称。就此来看,《大学语文》不可能只专属综合性大学,显然是面对包含综合性大学、专门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在内的高等学校而开设的。当然,就这里的词面意思来看,“大学语文”里的“大学”是针对中学小学等做出的行政级别与办学规模等而言的,并未涉及到大学的宗旨。若按照夏中义教授提出的“大学是人文精神的一面旗帜,是大学‘精神成人’的摇篮”这一说法来理解“大学语文”中的“大学”更为妥帖些,因为:“大学的教育功能不仅是教育培训、培养专门人才,更在于造就人,养成健全的人格、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大学生的思维能够与人类文明所取得的共同成果保持同一方向的联系。”[2](封底),“人文就是审思人生,对生命进行终极意义的扣寻,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命运进行全方位的深层观照。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3]。(封底)。这样,依附在“大学”一词深厚底蕴中的“语文”的内涵也就不能是简单《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如是解释了:【语文】1语言和文字。(汉语)2语言和文学(汉语汉文或汉语言文学)。[4](P1539)不过,此“语文”到底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化”或是“汉语文字”、“汉语文化”与“汉语文学”,让人难以厘清,而其概念指向似乎更重于工具性。这可能也是造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长期处于混乱状态的一个因素吧。而且,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从“大一国文”到“大学语文”再到“大学人文”这样同一《大学语文》学科下的不同名称内涵与外延的演进现象。我们将之融合起来而不是偏其一说,就大致可以得到中国背景下的“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大学语文是在高等学校里开设的一门以汉语文字与汉语文学为载体的来传达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人文综合课程,它是进行文化传播与全面提升人的素质的重要渠道。

  二、《大学语文》是为基础教育中语文教育以应试为基本旨归从而导致学生汉语水平未得以真正提高的一次提升

  有人说,之所以国家这么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将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主要是有鉴于当今大学生汉语水平的普遍下滑,甚至提出了大学生汉语水平不合格不能毕业的说法。我们的一个不大乐观或许也不大妥当的看法是,当今大学生的汉语水平不高或所谓的下滑,不是在于大学开没开《大学语文》或《大学语文》开得不好的缘故,从根子上说,在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中,从幼儿园到中学阶段对学生的语文教育多年以来没有真正形成深入思想灵魂与生活习常的培养模式,我们学了太多的知识,却很少有文化,我们学了太多的东西,却没有多少兴趣。《大学语文》实际上是在为基础教育中语文教育以应试为基本旨归从而导致学生汉语水平未得以真正提高这样一个现状的一次提升。

  我个人觉得,教授语文或学习语文,重要的是要得到语感的浸染,理解比记忆更为重要,运用比习得更为重要。看看现在的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做法吧,对文字、语言、文学作品的处理,动辄断章取义、深挖硬刨、上纲上线,语文课总有那种机械的教条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课之嫌,学生学了许多东西,灵魂未得到洗礼,人格未得到健全,道德未得到完善,情操未得到陶冶,精神未得到提高。12—15年左右的基础教育没怎么提高的汉语水平想要通过几年短短的时间来改观,也算是一种“亡羊不牢”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举吧。

  三、《大学语文》是对高等教育人文素质与审美缺失的一次拯救,在文化省思、审美彰显与工具理性的兼容中实现对美好人性的呼唤

  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大学语文》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素,兼具工具性、思想性、审美性、趣味性等特点,是加强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

  实际上,大学生汉语水平下降只不过是当今大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或素质下滑现象的一个侧面反映而已。长期以来,我们高等教育过多地朝国际化与市场化方向发展,“短板效应”带来的结果是民族特色与文化优势被逐渐冲淡,大学作为“成人精神摇篮”或思想与性灵的最后一片净土受到了太多的冲击与污染。大学的教育功能成了教育培训、培养专门人才的代名词,实际上造就的更多是“才”,而缺少身心健康的“人”,进言之,“造就人,养成健全的人格、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大学生的思维能够与人类文明所取得的共同成果保持同一方向的联系”[5]。这样的人文性与审美性的教育在长期以来是普遍缺失的。在当今大学越来越注重通识教育或通才教育的潮流中,《大学语文》因其独特的文化内质无疑承担着文化传播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任务。

  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能正确地熟练地使用祖国语言,提高自身的思维表达能力、阅读分析鉴赏能力与写作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人的尊严和使命感,更加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人格,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正确认识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与追求等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从而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

  四、《大学语文》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由此可见,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客观存在。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反映一定的思想,都代表着一种观念,都传递着某种信息,也就是说,学生在接受字词句章等一系列语文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着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与语文教学同步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能够寓教于乐,学生在获取知识愉悦之时获取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益。变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动的内在要求,变生硬的“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与语文教学同步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生动形象,以情感人,比抽象、枯燥的说教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某些古今有杰出成就的英雄人物,甚至可形成偶像效应,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推己及人、仁义向善的教育。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仁义向善是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把“仁”作为其思想的核心,提出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口号。今天,“仁爱向善”依然应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大学语文教学有着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中那些感人肺腑的“仁爱”材料,对大学生进行“仁爱”教育,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总之,理解了国家为何在新的形势下倡导高校全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动机和目的之后,将之纳入高校文化类素质教育的平台也就不足为怪了。毕竟,没有文化的民族难以谈得上是进步的民族,没有文化的国家注定是不打自垮的。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全面开设《大学语文》的契机,将我们的大学生塑造成既有科学创造精神,又有人文关怀与人生品味的真正人才。

  参考文献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3][5]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汝艳红)

  作者简介:沈穷竹(1977-),男,四川南充人,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助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154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