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谭美云向志国:《大学语文》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探析①
【时间:2010/2/19 】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0卷第3期 2008年5月 】 【作者: 谭美云1,向志国2】 【已经浏览4084 次】

(1.湘潭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100 2.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 要:《大学语文》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应紧扣课程设置目的,以培育学生的文学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的人文素质为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内容上,应强化文学知识的教学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应注重对作品的赏析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应突出对学生感悟力的培养以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人文素质;文学知识;文学鉴赏;文化品位

  一 《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目的

    一般说来,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包含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人文素质三个部分。三部分完整结合,才能培养出较高素质的人才。1996年4月30日,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大学语文》出版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教育部高教司也曾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由此看来,《大学语文》是为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而设置的。

    二《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根据前述《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目的,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推论出《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良好的文学修养

    因《大学语文》的选文内容蕴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信息量大,在古为今用的过程中能起到启迪学生心智、陶冶情操、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的综合效应,因此,本课程应从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出发,培育学生良好的文学修养。

    2.培育高雅的审美情趣

    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彩描写往往能给人们提供极大的美感、愉悦和享受。大学生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高雅的审美观。

    3.培育综合的人文素质

    文学是人学,是人心之学,它表现了社会各种人的思想感情与内心世界。它对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研究问题,开展工作,培养必要的管理、应变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学语文》能利用文学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施加广泛深刻的影响,帮助学生扩大视野,树立远大人生目标,确定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

    三 《大学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从上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出发,《大学语文》中古典诗词的教学,便不能再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单纯语文训练的重复,而应以文学教育代替语文教育,以“取法乎上”。由此,我们可以将〈大学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具体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作为诗词大国,诗词文化在我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并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因此,了解我国诗词发展的脉络,掌握不同类型诗词的基本特征,对理解和鉴赏诗词是不无裨益的。而这也是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增强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方法。

    我国的诗词从《诗经》《离骚》到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直是作为我国文化的代表样式在文化史上熠熠生辉的,对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的了解也就成为我们踏入文学殿堂的第一步。

    《诗经》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发展的基础。而“楚辞”是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它与《诗经》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并驾齐驱、融汇发展的优秀传统,并垂范后世;因“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两汉乐府,则深刻反映了两汉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心态、愿望和要求。以反映社会的动乱为中心的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更是“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生动体现;入唐以后,我国古代诗词发展到了其高峰时期,“初唐四杰”上承汉魏风骨,力扫齐梁宫体诗颓风,开始走向社会、贴近现实,内容清新健康。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多写闲情逸致,格调高雅,意境幽美,诗中有画;而边塞诗中雄奇的边塞风光和艰苦的军旅生活则呈或悲壮或奇峭的特色。李白和杜甫或以表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或以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诗风泽被百代。中唐“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将文学引向对时弊的讽喻针砭。而晚唐诗歌气格趋于卑弱,染上了浓厚的感伤色彩;到宋代,词由宋初的娱宾遣兴的工具到柳永、苏轼等革新宋词,从都市下层人民生活汲取素材,打破诗词界限,再到南宋,感时伤乱、抗金爱国成为主题,词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宋文学的主要标志;到元代,北方少数民族乐曲传入中原,配合当时流行曲调,出现了具有浓厚市民通俗色彩的散曲;而明代的高度中央集权影响到诗文的创作,而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市民势力的增长,却促成了适应市民思想感情和文化娱乐需要的通俗文学如小说等的昌盛;清代,朝廷对知识分子施行高压与笼络两手政策,各种文学样式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进入了全面回顾总结的时期,其成就最大的不再是诗歌而是小说。

    文学素养的提高必然要求先了解文学,通过学习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也不例外。因此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类别的古典诗词特征学习与把握古典诗词并进而提高文学素养则是相当有效的方式。

    一般说来,我国古典诗词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和咏怀诗五类。

    在教学不同的诗词时,便可以对其各自特征进行全面分析、介绍。以此为基础,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如抓住了山水诗“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就能借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体会作者的主观情愫。借咏物诗托物言志的特点,就将古人寄寓在山川河流、花鸟虫鱼中的感情挖掘出来。而表现军旅生活的边塞诗往往表达的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抱负。咏史诗却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作者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而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

    总之,“诗以言志”,尽管诗词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最终都是为了抒发感情,《大学语文》中古典诗词的教学便可利用诗词的内容让学生在领会作者的情感胸怀的同时也影响他们自身的情感态度。

    作为诗词大国,诗词文化在我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并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因此,了解我国诗词发展的脉络,掌握不同类型诗词的基本特征,对理解和鉴赏诗词是不无裨益的。而这也是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增强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方法。由此可知,将“强化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作为古典诗词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完全有理有据。

    2.注重作品赏析,提高鉴赏能力

    要想运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塑造人,必须先使要塑造的人能理解、赏析文学作品。因此,在《大学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赏析古典诗词的知识与技能就显得非常重要。对古典诗词的赏析,一般要求能准确归纳主题思想,深入剖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创作方法、表现手法、艺术风格、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色。如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应当考虑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赏析诗词。

    首先,通读诗词,把握诗词的显性信息。诗词中的信息有两种:一为显性信息,一为隐性信息,鉴赏诗词的第一步就要注意把握显性信息。显性信息一般表现在诗词的标题或注释中。标题中的信息一般是提示诗词的内容情感和诗词的类别。如《伤田家》,“伤”为“哀”,“田家”(农户)为“伤”的对象,据题意可知,这首诗的内容是作者为田家不公正的生活遭遇而哀伤,情感是同情农家、鞭挞社会,类别是感伤诗。而在注释中所介绍的作者的生平、诗词的写作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遭遇等也是帮助理解诗词的重要资料。

    其次,朗读可以对诗词中所展示的形象和真挚情感进行直接、整体的感知。因而,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方法与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音韵节律,体会作品情感基调。

    第三,从诗词的构成要素入手,挖掘诗词内涵。意象是诗词构成的基本要素,是诗(词)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有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它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捕捉感情,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词的意象来完成。因此,理解意象也就是进入诗词王国的敲门砖。而在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而是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一种情感的象征,古人便常用这些意象的象征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熟悉特殊意象的象征义便是理解诗词的基础,而这对于我们拓展思维,正确解读诗意,把握诗情也很有帮助。如抒愁写恨的常用“水”、“草”、“雨”等意象来表达:流水比喻愁(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草喻恨(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春雨比喻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柳”、“柳枝”等意象则常用来表惜别怀远(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还有松、竹、梅、菊象征人的高洁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诗词中出现这样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惯用意象时,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解读诗词时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

    第四,在古诗词中,古人还常用典故。诗词中的典故通常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传说、小说和诗文掌故等。典故具有辞约意丰特征,含义一般也是固定的,如“东篱”,出自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而“鸿雁”出自《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因此对诗词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也可以从诗中引用的典故意义着手。

    第五,在掌握诗词基本内容特点的基础上,把握诗词鉴赏的基本规律也是必要的。在教学中,我们便要注意教给学生诗词的基本结构特点和鉴赏诗词的程序性知识。古典诗词最经典的结构(章法)便是“起承转合”。起:即开端、开头,话题的说起,主题的引入等等。承:即承接,相承,接着上一句话继续申述。转:即递转,转折,指表述的内容的引申或变化。合:由上句的“转”而引出的结论,类似于更高层次的“承”,但必须照应全篇,承接全篇,把整首诗的意义升华。如杜甫的《登高》,第一联和第二联写夔州的特定环境和苍凉恢廓的秋景,奠定了悲凉愁苦的基调,是起。第三联,以“作客”和“登台”的这一虚一实的动作承接秋景展现诗歌主人公内心的悲苦,是承。尾联以“霜鬓”和“停”这两个词来进一步渲染个体生命的衰老和死相:一个“停”字,不仅停止了酒,也是暗示着生命将“停”,这是合。从诗歌的形式结构分析,我们便可以发现这首诗没有转,只有起——承——合,每一联都是同一个情绪一个色调的重复,因而,整首诗的色调也就全是悲愁而没有一点亮色。

    第六,除诗词内容、形式方面的特征是诗词赏析的重要内容外,知人论世,探测作者的心境,领会诗人表现的情感、态度也是诗词鉴赏的另一重要内容。清代章学诚曾说:“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文史通义内篇二文德》)即作品是作者平生得失毁誉的反映,是个人性情襟抱的表现,更是诗人繁复的心灵世界的缩影,因此要鉴赏作品,必须先知人论世。孟子说:“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黄永武先生也认为:“要体察作者繁复心境,当从历史知识中去注意‘时、地、人三个要素。就时而言,考察作品的年代,可以推测当时的时事;就地而言,考察作品的地点,可以省察当地的情况;就人而言,考察作者的性向,可以窥见其风格与内心的志趣;考察作者的交游,可以印证其指称及相互的影响。而且,时有穷通,地有广隘,位有荣辱,综合这三者的浮沉冷暖,便是作者一生的际遇,考察这际遇,又可以明白作品整个的思想背景。”(《中国诗学.鉴赏篇》)因此,赏析诗词,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作者的身世和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即“知人论世”,来准确地领会诗人真实的情感。同时,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过程,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从以上对古典诗词的赏析内容和方法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合乎逻辑地推论出“古典诗词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涤荡思想”,但要达到这一目标,对古典诗词赏析的准确性乃是保障的关键。据此,《大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目标与内容应当包含“注重作品赏析,提高鉴赏能力”就不言而明了。

    3.感悟诗词,提高文化品位

    诗词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反映的是特殊形式的社会现实,因此,在学习鉴赏时,我们就必须遵循艺术鉴赏的规律,既要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即所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钻进去”就是要进入作品的艺术天地,沉浸在作品人物的喜怒哀乐的情感中,从而唤起想象,产生共鸣,获得知识,受到感染,得到美的享受。但是,我们又不能是被动地接受感染,“钻进去”后还要“跳出来”,主动地去探索作者的用心,剖析内容的深浅,鉴赏艺术的高下。因此,利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对诗词进行研究性地阅读,融入自身体验,进而形成自己的感悟就成为学习古典诗词的更高层次了,同时也是古典诗词教学实践和落实《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目的和教学目标的最终追求。

    如果说,诗词鉴赏近距离、感性地打量诗词的话,感悟诗词便是理性地走入诗,走入诗人与自己交融的内心世界。这时,对诗词的感悟已是作品在读者内心所激起的回响而可能与诗词无关了。如在解读鉴赏了杜甫的《登高》后,我们把遭遇战争(或恐怖事件)提炼为个体生命的偶然罹难,而不过分的关注或强调构成诗人悲的政治背景原因,我们就能体会到诗中作者的病之悲,孤独之悲,漂泊之悲等所有的悲,只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一个字“老”。

   老就衰,就是趋于死。老必有病,战争造成的漂泊只不过是加重了这种病老之悲的程度而已。于是《登高》的意象,就是一个衰老者,一个生命行将就木者的悲苦形象,而这个形象几乎是人人逃脱不了的人生宿命。因而,“登高”这个动作,便是一声生命绝望的悲叹,是一曲山河同悲的哀歌了。《登高》千百年来不因时代的改变而能一直感染读者,能引起大家共鸣也就在于此了。可以说,文学本质上是一种象征行为,诗词真正震撼我们的就是这些象征意义,我们学习鉴赏诗词的终极目标也应在此,而这一终极目标正好与《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目的和教学目标完全吻合。因此,“感悟诗词,提高文化品位”也就成了古典诗词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题中应有之义了。

    (责任编校 罗渊)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G20507)“围绕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构建成人教育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谭美云(1970-),女,湖南湘潭人,湘潭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和大学语文学科教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5309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