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欧阳钦:《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时间:2010/2/19 】 【来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2卷 第1期 (总第73期) 2008年3月 】 【作者: 欧阳钦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与管理系,广西桂林 541001)】 【已经浏览5962 次】

    [摘 要]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遵循“凸现价值性,冲淡知识性,舍弃工具性”的课程改革宗旨,追求文化多元化和课程社会化,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实施教学改革,消除传统教学中的种种弊病,可使《大学语文》课程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思路;实践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呼声的不断高涨,反思和研究大学课程教学的氛围越来越浓,如何使高等院校的课程教学与改革朝着更加符合当前的文化语境和更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思考的热门话题。就《大学语文》课程来说,有关教学研究的活动在全国此起彼伏,语文教学的教材、论文更是日益翻新。因此探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新思维,进而推进《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针对《大学语文》的现状,结合自身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联系时下最新的研究成果,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思路,大胆地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课程改革构想,以供同仁参考。

     一、课程内容

    (一)课程名称

    《大学语文》作为课程名称,是个历史问题,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到了大学里还沿着“语文”二字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在实际操作上就难免不滑入“高四语文”的尴尬境地。简而言之,语文作为课程名称,远不如“文学”,甚至不如“国文”。因此,如果大家认可这门重要的人文基础课(或叫文化课)在大学可以不再叫“语文”,那么这一名称的变化恐怕就能带来全新的改革思路。

    改革尝试可将课程名称从《大学语文》改成《大学文学鉴赏》,暂时绕开“语文”所涉及的语法、修辞之类,从艺术鉴赏角度切入,这样至少能从吸引多数学生注意力的角度收到一些效果。

    (二)教材编写

    教材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多年来由于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不准确,导致教材在编写上感觉是大同小异,充其量无非是浓缩版的中外古今的文学作品精选(有些还谈不上“精”)。其目的基本上是立足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工具性比较强,难怪有“高四语文”之戏称。当然也有教育学生的目的在里面,其教育的理念却是比较陈旧的,政治思想教育的色彩远没褪尽。

    根据多年的实践与研讨,各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已趋一致。即该课程的宗旨应凸现价值性,冲淡知识性,舍弃工具性,更加关切“如何让本课程在本土语境对净化且优化大学生之精神素质之神圣天职,能有所担当。”所谓“天职”,北京大学夏中义先生形象地称之为帮助学生“精神成人”。“精神成人”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它标志着一个人在对待和处理世间万物、社会人生的时候有了一个内在自足、持久稳定的价值标尺,不为千变万化的世事变迁轻易改写。这是充实一个人“内存”的工作,也是我们大学教育最缺乏的。这就涉及我们的大学理念的问题。“大学”的本意是“大人之学”,也就是使得人的精神世界变得博大的学问。这样的立足于价值性而不是工具性的学问是有助于扩大“内存”的。“内存”不足,境界即低。境界低的人即使发迹了,也是金玉
其外、败絮其中。

    这里所谈到的价值性,具体而言是指人类的普世价值,舍民族主义而扬普世主义。通过人文教育来树立一种普世主义的价值观,是一件非常紧迫的文化和教育使命,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中这点显得尤其紧迫。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上流行的“无边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等,都是影响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消极因素,都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根基不牢固的症候。但还需补充的是,我们的精神危机并不是从90年代才开始的,远的不说,就从建国后的情况看,我们搞了几十年的阶级斗争教育,这是一种与普世主义教育完全背道而驰的特殊主义的教育,是一种教导人如何恨、且恨得彻底、恨得绝情的教育,其结果是受教育者只知道斗争、仇恨,而不知道爱,不知道感恩,不知道理解和宽容;只知道“与天斗其乐无穷,地斗与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而不知道敬畏天地,敬畏生命。这样的教育使得我们的精神世界几乎缺少一切美好的感情,一切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这种“恨”的教育难道不应该由90年代的所谓“无边的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负责么?

    课程的“普世”价值性、人文精神确定了,该理念应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教材选文中呢?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也是教材编写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空谈“人文精神”或“普世价值”是相对容易的事情,而要把多少有些缥缈的“普世价值”落实到在具体的课文中就难了,而普世价值也只能如此落实下来才是实在的。普世价值是普遍的,却又是具体的。在此,可以考虑选择一些直接通向该“母题”的子题为单元结构全篇。如夏中义先生在所编写的教材中所拟定的“大学之魂”、“青春在呼号”、“仁爱,天地最美”等子题就是很好的例子。每个子题后可配上编者言简意赅的欣赏、解析,并链接与该子题相关的一些课外读物(参考书目)。这里提到的解析,不只是知识的解析和理念的阐述,而是编写者融选文理念和主旨于一体的阐述,也融合了自己对生命感悟和对后生学者的殷殷之心,是生命的传递。这样不但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其阅读、欣赏的能力,而且在教材的选文上也具有了更强的方向性和操作性。

    一句话,选文应遵循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趣味性和与经典相结合的原则。

     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确定后,如何让其潜移默化地储存到学生的思想“内存”处?教学方法的采用也就被摆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

    “关于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有学者将之归纳为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和静态化四个方面。”[2]这充分概括了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采用的传统模式化教学方法,即以老师串讲为主,跟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其实没有什么区别,难怪这门课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被讥笑为“高四语文”。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教学状况,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因而重新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课堂中加强师生交往互动,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语文》教学一般只有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必须坚持这么一个大方向,即把学生长期以来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语文胃口给重新调试过来,然后,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自学。

     南开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洪教授指出,“《大学语文》改革的关键在于课堂讲授方式的革新。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应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课文中蕴涵的意境与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与文化修养。同时教师也应摆脱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方式,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互动。”[3]为此,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可做如下尝试:

    (一)教学思路的转换

    1.新旧知识的贯通

    在进入新的教学内容之前,结合学生中学阶段已经学过的部分进行再分析,用“旧瓶装新酒”的办法,引导其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吸引同学的注意力。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侧重于知识性的灌输和技能的传授,对作品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涉及相对较少,《大学语文》应在此基础上,淡化其工具性,强化人文性。

    2.教学主体的转换

    教材本身定位于课堂教学与课后自学,为转变教学主体提供了方便。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材方便自学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特点。每节课均布置学生预习和自学的任务,每节课首先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提出本课的一些难点,然后教师将其有计划地分布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必须掌握的东西一定要弄懂,记住。尽可能不用灌输的方式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启发式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

    3.教学内容的开拓

    中国文学本身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在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军事等方面思想的结晶,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要跳出文学本身的框架,不以把文学自身的魅力展现给学生作为最终目的,而是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教益,取其精华,应用到与其专业相关的现实生活中。

    4.能力储备观念的确立

    从基础着手,提高学生基本文学素质和文字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评判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学好其他专业课提供必要的能力储备。

    (二)教学方式的变化

    1.自主能力的发挥

    利用目前小班上课的便利,对某些有争议问题、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有益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或者通过课堂讨论得出其独立见解,或者以辩论的方式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者设立某种情境模式,使其切身体会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在政治经济理念、心理建设、道德价值等方面丰富的内涵。

    2.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研究性学习是现在高校中比较新颖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有益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在《大学语文》这门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的课程中尤为适用。

    (三)教学手段的更新

    1.主动设置课堂教学情境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影片,组织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目的在于既丰富体验、陶冶情操,又通过情感参与、感性体悟,增进认识,提升境界。如在讲授《蒹葭》这首古诗时,笔者首先播放了歌曲《在水一方》的录音,当同学们正陶醉在悠扬婉转的旋律中时,一位课前早已准备好的同学和着旋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面前的大屏幕上则出现了“蒹葭苍苍,早雾茫茫”的背景,背景面前是一位一袭白裙的绝色佳人在蒹葭丛中若隐若现,徘徊低吟……,此情此景,其教学效果远远胜过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

     2.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视听觉组合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和记忆率远远高于视、听分别利用之和。对人脑功能的研究还表明,多种感官的交替刺激,可充分调动大脑的功能,使之处于兴奋激活状态。”[4]因此,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研制《大学语文》教材相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融入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与教师讲解相呼应。从传统的“粉笔+黑板”模式过渡到“计算机+大屏幕”为主的授课模式。授课的电子教案刚开始的时候以静态文字为主,过渡到PowerPoint演示,现在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又辅之以板书交流,将大大增加教师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地深入地理解。与此同时,也便于教师在讲课中对教学内容重新组合,为教师教学个性化的发挥提供了基础。

    (四)重视方法教育,教育学生把新老知识融会贯通,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授《苏格拉底的答辩词》一文时,可将孔子、苏格拉底这两位中西方的圣哲先贤的价值观进行对照,并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整体精神面貌予以剖析。苏格拉底刀架在脖子上也勇于说出真理,而孔子的处世格言“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则教人危难时放弃原则,明哲保身。这种对比,有助于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深刻认识在民族传统文化负面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的缺陷,并对如何消除这种民族劣根性作出独立、深入的思考。

    (五)与写作教学“链接”,选择若干创作点

    课本编写时是留有许多“链接”点的,与散文结合写议论文或驳论文,与诗词结合写赏析文章,与戏剧小说结合写人物分析或读后感,让学生有许多练笔的机会。也可以就报刊上某些有争议的报道写意见不同的驳论文,甚至组织一次辩论会。

    (六)安排好《大学语文》的延伸教学

    有不少爱好文学的同学,往往嫌《大学语文》课时太少,作为教学改革可将《大学语文》与文学素质类课程结合起来,开设“文学欣赏”“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现代欣赏”“东西方经典名著鉴赏”等选修课程,既能满足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又可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三、评价机制

     语文教学评价是语文学科系统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检查教学目标达成程度从而调整教学活动以增进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可以说教学评价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语文课程实施的成败。语文学科不全是一门认知的学科,教材没有明确的内容阈限,知识的系统性也有较大的人为因素,它的教学是多元与综合的;而语文能力又是一种智能和技能的综合,不可能只用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成绩作量化评定。同时,语文学习的个性差异、语文学习质量观的差异以及语文评价标准的多向性都决定了语文教学评价的复杂性。就我国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存在一种错位现象,即语文教学评价的实际状况与“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新课程观不完全一致。我们要以这样一种现实为基础,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追求语文教学评价的合理与最优化,从而使课程评价与课程观念相吻合。

     需要指出的是,完整的教学评价应该由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对教材的评价这三方面构成,因为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但新的课程观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而且对教师的评价和对教材的评价又都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依据,对教师和教材的评价实际上都要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的评价来体现。故此,本文所谈的语文教学评价是仅就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评价而言的。

    (一)明确评价目的,树立“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理念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语文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惟一评价标准,从而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评价就是为了升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考高分,由此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这与素质教育的初衷可谓背道而驰。不是为了划定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它关注的是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通过评定形成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可以说教学评价要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二)《大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大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改善应体现出如下几种趋势:

    1.评价的多元化

    这里所说的多元化有三层意思,即《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和评价标准的多元。

    评价主体多元,即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相结合。以此消除传统的《大学语文》评价中教师说了算,学生始终处于“被考”“被查”“被评”地位的积弊,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大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指,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大学语文》具有浓烈的人文性或文化品格,而文化本身又具有包容和多向的特点,我们对文化现象本身的解读及对文化载体教育功能特点的利用都要与文化本身的功能特点相适应。再加上学生《大学语文》学习存在个性差异,《大学语文》素养存在差别,以及《大学语文》学习质量观的差异性都决定了《大学语文》教学评价要遵循价值多元化标准,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都能领略到成功的喜悦。

    2.评价的综合化

    传统的语文评价,以“试卷”考试为主要评价形式,这种评价往往重知识,轻能力,重书面,轻口头,重理性分析,轻实践操作,这与“凸现价值性,冲淡知识性,舍弃工具性”的课程宗旨可谓南辕北辙。

    《大学语文》评价的综合化,是指评价应以课程宗旨为导向,围绕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评判能力和表达能力展开。

    3.强调形成性的评价过程化

    所谓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总结性评价而言的,前者旨在考查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后者则是在学习段落后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进度,以提供全面简明的报告,作为下一个学习阶段学习计划的依据。语文能力是一种智能和技能的综合,因此学生的语文成绩或能力不能只用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成绩来作量化测定。有关测试的研究显示,掌握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比抓住死的“成品”——考试成绩更重要。因此语文教学和评价将更重视其中的过程,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评判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将平时的评定与学期末的语文成绩结合起来进行总评,甚至要淡化最后
的考试成绩。因此,学生的学习和语文评价将融为一体,测试会被连续性的形成性评估所取代,不以测定某一时刻的水平为目的,而以测出动态的进步为宗旨。

    4.《大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校本化

    语文是一种综合素质,是学校、社区乃至社会文化共同积淀的结果。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这三者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不同的学校、不同社区、不同地域的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也会有所不同,针对语文的这样一个特点,语文教学评价应结合学校、社区、地域的情况来进行,以此形成《大学语文》评价的校本化。

    当然,课程的改革是否奏效,还要看教师如何将其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则应当更新教学观念,密切关注本课程及相关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不断开拓实践,熔铸为与时俱进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chineseple.关于马加爵事件的反思[J/OL].我爱南开站,2006,5.
    [2] 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31.
    [3] 郑金洲.重构课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53-63.

    (责任编辑 彭志雄)

    [作者简介]欧阳钦(1973-  ),男,广西贺州人,在职研究生毕业,文学学士,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与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2877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