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冯喜梅:因材施教 彰显大学语文的魅力
【时间:2009/7/22 】 【来源:人大出版社大语教研网 09-07-21 】 【作者: 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 冯喜梅】 【已经浏览3284 次】

    自2006年开始,国家与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提出要在高等学校中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推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很多高校先后将大学语文课列为公共必修课程,在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可以肯定的是,大学语文在高等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门课程所能承载的使命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与篇目之内,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以教学实绩来彰显大学语文课程在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中的独特意义和价值,这始终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笔者从教大学语文课多年,在实践中总结出:广义的理解运用因材施教原则,从教材、学生、资源、教师几个方面着手,因其“材”而灵活教学,从而彰显大学语文的魅力。

    一、 理解教材 灵活应用

    这里所说的教材,专指已通过国家教育部审查通过的体现素质教育标准和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教材是教师的工具,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我们要以其为载体来教学。但大学语文教育和中学语文教学相比,最大的差别便是摆脱了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强磁场,教师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更为自由、更具个性特色的阐发。相对稳定的教材只能提供一种初始的范本,而课堂应是开放性的,应有一种开阔的视野和较广泛的关怀之情,教师可在领会教材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学术研究成果和时代精神,有所依而不受其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以人大2009版大学语文课本为例,在了解教材语文性、人文性、思辨性和包容性原则的前提下,针对古代文学单元古诗六首,教师既可充分把握《将仲子》在《诗经》爱情诗中的独特性,引导学生通过对“赋” 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叙述语气、篇章结构的深层次挖掘),联系周代背景去深入理解女主人公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体悟任何一个少女在追求爱情过程中都不能不产生矛盾心理,而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又不可能不受社会条件的制约,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并处理好现实生活中的爱情。这样单篇来讲深入而明确;亦可跳出教材单元框框,和现当代单元徐志摩的《海韵》一诗从性别表达、民间、文人不同爱情方式对比讲,思辨色彩浓;还可与《迢迢牵牛星》、不同体裁的《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一文等组织在一起,打破课时限制,进行爱情题材专题授课,体现其人文性;甚至就按教材编排顺序,将古诗六首从文学史的角度讲述诗歌流变,使学生树立大文化史的观念,涵盖面广,具有包容性。

    教材是文化典章积淀的选粹,应该成为学生学习依循的范本,但教师在教材的运用上不能墨守成规,要全面理解教材,创造性地应用教材,让学生的学习既钻进教材、又跳出教材,学得扎实灵活。

    二、 区分专业 有所侧重

    大学语文课是针对非中文专业学生设置的公共课, 是培养和检验学生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设课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充实语文知识,增强语文能力,提升语文品格”,为学好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授课时,学生层次、专业各不相同,难度较大。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本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原则,在学生经过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层次、专业的学生,急学生所需,因“才”施教,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侧重。如针对理工科学生线形思维方式,可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可以让他们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地去理解和体会文章,拓展思维空间。

    笔者在教授庄子《秋水》一文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学生不受教材标准答案的限制,总结有自知之明说、相对说,个人有限说,眼见为实说,谦虚说等。讲述某些观点时,让其从反面论证。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学生论述“己所不欲,可施于人”。同时注重分析文本的情感,提高学生想象力,使理工科学生能以人文修养来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此外,笔者曾给英语专业学生讲授大学语文,备课时大量搜集中西方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对比知识,贯穿于课堂中,使学生拓展思路,学有所用。

    人大2009版大学语文专设“语言运用单元”,突出语言运用问题,若给英语专业学生讲授《语句次序》,即可多举一些日常汉语语序不同,境界别样的例子,如“我在享受北京”、“我在北京享受”,英语则需借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讲授诸子选文时,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哲学表述特点为含蓄、暗示、言不尽意,以形象思维居多,与西方系统的逻辑思维表述截然不同;给艺术系学生授课,则结合选文多讲一些艺术传统,如古代山水诗歌,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观念,绘画、书法都以自然为法,参悟、超越天人的妙道。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沟通文理两科的“通才”,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人文的“通识”等方面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绝不可一种教案一劳永逸,应根据学生的需求、方向随时调整。

    三、利用资源 活跃课堂

    每个高校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教师一定要改变观念,跟上时代步伐,依据具体现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电子媒介时代的教育技术手段,改变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向数字化教学资源集成转变,从而促进新形态教学模式的生成,使课堂灵动起来。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青年学生信息畅通、思维活跃,获得知识的渠道较多,包罗万象。教师在大众语境下,要“入户其内,出乎其外”。既充分利用网络、杂志、影视方面的知识,但又要有反思意识,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能够在课堂上给学生以梳理、求证、提升,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如讲述屈原的《国殇》,诗歌用精炼的语言描述了楚军同敌人之间激烈悲壮的战斗经过,对楚军将士英勇刚强的爱国主义精神热情的赞颂,怎样让学生有深切的体会呢?可让学生回忆根据作家杨金远小说《官司》改编的电影《集结号》,或播放一些片断。该影片波澜壮阔、场面宏大,通过人物群像的塑造,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献身精神,将战斗的残酷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对深入理解诗歌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让学生讨论诗歌与电影中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挖掘和平时期的爱国主义内涵。

    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已经改变了我们的言说方式和言说语境,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亲和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其作为语文教学的切入点,消除文本与学生之间的隔膜。譬如,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用姜育恒《梅花三弄》来导入《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讲《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可与同一题材的电视剧作比较。讲《9.11心理报告》,可截取事件画面,对比视觉和文字的不同感受。总之,不闭门造车,不回避现实语境,利用传媒,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以丰富的手段把人文情感传达给学生。

    四、发挥专长 讲出特色

    每个教师都是鲜活的个体,大学教师的魅力也许就在于其个性色彩。所以大学语文的教师可依据自己的才智、才情,在教学中彰显个人特色。首先,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侧重的领域,在教学中不妨把自己思考研究的领域讲得深入些,立足某一方面,而有通盘圆融之观照。其次,教师可依据自身特点,突出特色。擅长思辨的教师,教学中可通过严谨的文本分析,引导学生的思辨能力,以理服人;擅长形象思维的教师,可营造出理解、沟通的氛围,讲解中侧重细腻情感的把握,以情动人。以个性魅力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

    总之,大学语文教师任重道远,不管这一课程在现实中的地位如何,作为一名教师,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利用资源,发挥特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定会彰显其魅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8626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