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莫恒全:“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全面反思
【时间:2009/5/9 】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10月 】 【作者: 广西师范学院 莫恒全】 【已经浏览4540 次】

    摘 要:“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要端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改变偏重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忽视写作实践训练与写作理论指导的偏向;要端正“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纠正“重文轻笔”的偏颇,适应现实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强化现代应用写作的教学;要建立起长效教学机制,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突出其应用写作的专业特色,避免短期行为,扭转被动地盲目地制定教学目标的倾向。
    关键词: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旨在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既受到高度重视同时又遭遇到难于名状的尴尬。自2007年起,陷入困境多年的“大学语文”课程似乎出现了新的转机。据悉, 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之后,不少知名高校都表示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面对“大学语文”即将再度升温的趋势,笔者自然兴奋不已,但又不免有些隐忧,担心目前新一轮的“大学语文”热是否能够持久,是否能够抓出实效来。笔者以为,要使“大学语文”走出困境并重现生机,就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全面反思,有针对性地对今后的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

    首先,必须反思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据了解,我国目前有关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的“大学语文”教材多达1402种,现在仍然使用的也在100种以上。这些教材,往往选编“优秀的文学精品”,把教材编成“三千多年文学精华的荟萃”。教材编写者都有这样的一种共识:多读名家的优秀作品,不仅可以净化灵魂,提升审美能力,增强对生活的认识和辨别能力,而且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也会有实质性的进步。有一种大学语文网络课程很有代表性,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按体裁分为诗歌部分、散文部分、小说、戏剧部分。每篇文学作品都有原文、注释、提示、导学、练习五个栏目。”[1]有些编者还认为,这样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将会比只是抽象地看些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切实有益的多。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尽管“大学语文”版本多种多样,其编写体例却大同小异,无非是“文选”+“注释”+“提示”+“思考题”之类的“四部格局”。另外,有些教材还附录若干个知识单元,介绍有关文体写作理论,似乎要弥补单纯编选文学作品而造成的理论性的缺陷。但是,那些文体写作部分的理论知识和训练,不过是陪衬而已。教材中被指定为“精读课文”的,并没有那些写作理论知识。因此,过去各种“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倾向,就是侧重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而把写作实践训练和写作理论的指导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是否正确,最好的检验就是看它的教学效果。十分遗憾,尽管“大学语文”在过去推行了那么多年,尽管很多教师为“大学语文”无私地作了奉献,但是,其教学效果却乏善可陈,在总体上难于扭转高校学生语文水平低落的可悲局面。“提笔就写错别字,论文多靠网上摘,毕业论文不会设计,申论观点无法表达,这几乎成了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最真实写照。”[2]如此低调的评价,似乎有点绝对化之嫌,但绝不是毫无根据。这些年来,一部分本、专科毕业生乃至研究生、博士生母语不过关的现象不断地在工作、生活中出现并不断地被各种媒体报道,多少也说明一定的问题。徐中玉先生在《新编大学写作》这部教材的前言中,特别提到《人民日报》、《新民晚报》的一篇报道,说是在江苏省人才市场举行的招聘会上, 80多个文科毕业生在应试中竟没有几个能写出一份完整的邀请函。[3]这确实令人汗颜!无数事实说明,尽管过去各种“大学语文”教材也曾把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目的,但由于指导思想还不够完善,最终还是事与愿违。这种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之所以存在缺陷,是因为它既忽视了实践的观点,也否定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它强调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写作能力的获得,决非仅仅依靠阅读、欣赏就能够实现的。古人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亦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假如根据这两句古代名言,过分地夸大阅读、欣赏的作用,把写作实践训练和写作的理论指导作用都全部加以否定,这无疑是片面的。试想,只是阅读欣赏“万卷”之书,而不进行具体的写作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吗?如果不对学生的写作实践加以理论性的指导,那将会事倍功半。刘勰说过:“执术驭篇,似善弈之穷数;弃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4]这就阐述了写作理论的重要性。所以,过去“大学语文”教学偏重于作品的阅读欣赏、忽视写作实践与写作理论的偏向,其根源在于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偏颇和失误。因此,要发挥“大学语文”应有的作用,首先必须重新审视和完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彻底改变偏重阅读欣赏而忽视写作实践训练和写作理论指导的倾向。

    其次,必须反思“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应当说,多年来“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似乎是很明确的。例如,上述所提到的“大学语文网络课程”,其教学目的就确定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的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和评析典范的中外文学作品,丰富学生语言文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1]仔细琢磨类似这样的教学目的,我们将会发现其中的漏洞和问题。“通过阅读、鉴赏和评析典范的中外文学作品”,当然能够“丰富学生语言文学知识”,但是,若只是“阅读、鉴赏和评析”,缺少写作实践训练的环节,绝不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这种“写作能力”是指“文学创作能力”呢,还是“应用写作能力”呢?这里,首先就有个教学目的表述不甚明确的问题。当然,若要通过逻辑推理,也不难推知。既然要“通过阅读、鉴赏和评析典范的中外文学作品”,要“丰富学生语言文学知识”,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而绝非“应用写作能力”。事实也是如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人们观念往往倾向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其结果呢,不要说学生们的“文学创作能力”成为虚话,就连“邀请函”那么一点点的“应用写作能力”也成为泡影,所谓提高学生们“写作能力”的教学目的只能成为美好的愿望而已。

    在诸如上述教学目的的指导下,“大学语文”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偏颇。

    首先是“重文轻笔”,即偏重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词,轻视甚至排斥非文学性的应用文。在各种各样的“大学语文”教材中,非文学性的应用文是很难入选其中的。即使有幸入选其中,人们也往往把它们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这就与中国千百年来的语文教育传统大相径庭了。在中国古代,从先秦时期一直到清代末年,所谓“文”、“文章”的概念,并非是文学作品专称,它还包括议论文、公文等非文学性的应用性文。刘勰著《文心雕龙》,目的是为了阐述文章写作理论,提高人们的写作能力。正如范文澜先生所说的:“《文心雕龙》的根本宗旨,在于讲明作文的法则。”[5]刘勰在这部文论巨著中,既重视诗赋之类的文学作品,也一样重视公文、论说文、传记等各种应用性的文章。梁昭明太子《文选》首开风气之先,既收诗赋作品,亦收说理文、公文以及其他应用文。宋代以后,历代诗文总集如《文苑英华》、《唐文粹》、《宋文鉴》、《文章正宗》、《元文类》、《文章辨体》、《文体明辨》等等,也都没有排斥非文学性的文章。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和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是历代诗文选集,也同样没有排斥非文学性的应用性的文章。《文心雕龙》及历代诗文总集、选集的编选,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语文教育方面的文化传统。因此,“大学语文”教学“重文轻笔”的倾向,并非是在全面传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恰恰相反,倒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播,应当加以纠正。

    过去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偏颇,还在于缺乏对现实人生社会的关照,脱离了现实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人们现在对大学语文教育评价甚低,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颇有微词,其主要的根据不是会不会写诗歌散文,会不会写小说戏剧,而是着眼于大学生们的应用写作能力。这种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反映了现实社会的需要和市场经济的选择。一个人,可能终生都不必写诗歌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但只要他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发展,他就必然会遇到应用写作的问题。因此,假如“大学语文”教学继续无视对现实人生社会的关照,那么,所培养的学生将难于适应现实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人们把写作能力作为评价学生人文涵养和综合素质的标准,这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因为,写作能力不仅是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生活积累、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体现学生人文涵养与综合素质的第一能力。所以,为把“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涵养与综合素质”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我们就应当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强化现代应用文写作的教学,避免一味地强调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词的偏向。

    其三,必须反思“大学语文”的教学机制多年来的“大学语文”教学效果之所以收效甚微,所暴露的问题如此之多,其问题的根源还在于这门课程并为建立起教学的长效机制。

    “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得不到确立,教师队伍极不稳定,这是没有长效教学机制的一个表现。过去,为了完成“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许多院校就从中文系临时抽调各专业的教师,有古代文学的,有现当代文学的,有文艺学的,也有语言学的,其专业背景相当复杂,形成了一支临时组合的“杂牌军”。即使专门成立了“大学语文”教研室,但由于“大学语文”并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因此不少人还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由此可见,“大学语文”教学队伍极不稳定的现象,就是由于“大学语文”缺乏长效的教学机制所造成的后果。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承担“大学语文”教学,犹如接受临时性任务,那就很少顾及教学改革和研究等深层次问题了。因此,要建立“大学语文”的长效教学机制,关键在于确定“大学语文”作为综合性人文学科的地位,从而稳定“大学语文”的教师队伍。“大学语文”作为综合性人文学科的地位,其专业的主攻方向应是“应用写作学”。国家教育部应批准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大学语文”的硕士、博士点,以培养“大学语文”教学急需的专业人才。可能不少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应用写作”无“学”可“说”,无“学”可“问”,谈何学科地位的问题!这种思想观念,源于对应用写作缺乏深入的认识。中国是一个应用写作极其繁盛的国度。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的“应用写作”源远流长,而且高手如林,名家辈出,名作如云,举凡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无不与之息息相关。继《尚书》这第一部应用文总集之后,战国时代的应用文已诸体兼备;秦汉时期,应用写作趋于规范;魏晋六朝,应用写作趋于成熟;唐宋时期,应用写作进入巅峰;至元明清,应用写作已蔚为大观。在过去的文学课程中,我们所推崇备至的一些所谓“文学名著”,如李斯《谏逐客书》、晁错《论贵粟疏》、诸葛亮《出师表》、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韩愈《祭十二郎文》、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苏洵《六国论》、苏轼《教战守策》等等,其实都是地地道道的应用文。这些应用文名篇,体现了中国历代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既可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生动教材,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应用写作的借鉴。可是,长期以来,当我们津津有味地把它们当作文学作品来加以欣赏的时候,却丝毫不顾及这些名篇在应用写作方面的丰富知识。这说明,我们过去对应用写作的研究和认识是相当苍白的。现在,一些院校文艺学专业的硕士、博士也将学位论文的选题定在应用文研究方面,这是相当明智的选题。因此,“应用写作”并非是无“学”可“说”,无“学”可“问”,而是一门涵盖古今的深奥的大学问,足以成为硕士、博士的专业课程,为“大学语文”教师提供业务进修的平台。

    “大学语文”缺乏长期的教学规划,教学安排基本属于短期行为,这也是没有长效教学机制的一个表现。过去,“大学语文”的课时,各地院校并不统一,多则100个学时,少则30个学时或40个学时。不管是30个学时、40个学时或100个学时,都是缺乏长期规划和短期行为的表现。因为,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绝非一门课程力所能及,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企图在很短的课时之内通过一个学科或一门课程来“包打天下”,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切合实际的。据旅美学者沈睿撰文介绍:美国各个大学都有大学写作(college’swriting)课,是专门给大学一年级新生开的。除了具体的“大学写作课”外,任何课其实都是写作课程。大学四年,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间断的写作训练过程,并不是学完了一门大学写作课就了事的。[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有必要把“大学语文”贯彻到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这就需要对“大学语文”教学做全程的规划,比如在大学一年级,首先讲授综合性的通用性的文体写作理论知识,然后从大学二年级起,将结合各专业的实际,由各专业课教师继续讲授有关专业的文体写作知识和理论。只有建立起长效的机制,我们的“大学语文”才会体现出教育教学的科学性。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总是处于被动的、盲目的状态,这又是没有长效教学机制的一个表现。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似乎一变再变。开始,因十年文革对基础教育的破坏,于是“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为大学生“补课”;后来,因中学教育过早地实行文理分科,于是“大学语文”便承担起提高“人文综合素质”的重任;现在,因为“英语四六级”的冲击,人们又期望通过“大学语文”捍卫“母语教育”的尊严,等等。这说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总是处于被动的、盲目的状态。许多论者认为:学生掌握基本的母语听说读写能力,写出条理清楚的文章,这是小学和中学语文应当完成的任务;解决大学生中文写作能力的问题,不是“大学语文”的责任。这样的观点,是造成多年来被动地盲目地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原因。小学和中学教育能够完全解决学生的写作能力吗?大学阶段就不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吗?非也!在小学和中学,即使能够写出一些像样的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但不能说他们的写作水平已经很高、写作能力已经很强了。在大学阶段,不要说是理工农医类的学生,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即使能够写出一些诗歌、散文乃至小说作品,他们对应用写作也还是相当陌生的。徐中玉先生是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权威专家,先后主编写了好多种大学语文教材,但有感于大学生作文水平低落的状况,他又主持编写了一部《新编大学写作》教材。这是值得我们玩味的。古今大量的实践表明,擅长文学写作的,也不一定能够写好应用文。这是因为,文学写作与应用写作自有不同的风格和要求。对于即将走向社会开创人生事业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都很有必要学习应用写作。因此,进一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应当是“大学语文”课程长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大学语文网络课程·前言[J/OL]. [2007-01-18].http: //jxcg.whut. edu. cn
[2]宋国庆,张振男.大学教育与社会脱节公务员考试申论题低分惊人[J/OL]. [2006-12-29]大众网-齐鲁晚报, http: //www. sina. com. cn
[3]徐中玉.新编大学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刘勰.文心雕龙[M].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656
[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
[6]沈睿.异域采风:美国大学的“语文课”[ J/OL].[ 2005-11-08].深圳新工作网.

作者简介:莫恒全(1952-),壮族,广西天等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8554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