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贾让治河三策》教案
【时间:2009/4/14 】 【来源:外研社网站 】 【作者: 外研社】 【已经浏览7390 次】

一、教学要求

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贾让有理有据的论述方法。

3.了解《汉书》的基本情况。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策”是古代一种文体。臣民对高层提出的问题进行应答,这种应答称为“策”。

贾让,西汉末年水利家。

2.内容提示

贾让通过分析黄河河道的历史演变过程,针对汉代黄河河患频发的原因,提出了“不与水争地”的一个原则和全面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种不同对策。上策主张滞洪改河,即在冀州改河,在遮害亭一带掘堤,使河水北去,穿过魏郡中部入海;中策提出筑渠分流,即在冀州多穿漕渠,以达到分洪、溉田兴利的目的;下策则为缮完故堤,即仍旧修缮故堤,加高培厚,劳费无已。贾让还对此进行了对比选优和评估。

贾让的治河三策,是中国保留至今的最早、最全面的治河文献。东汉史学家班固把它完整地记入了《汉书·沟洫志》中,对后世的治河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作者生平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父亲班彪,弟班超,妹班昭。班彪“才高而号述作”,致力于著史,为续司马迁《史记》,作《后传》65篇。

班固在父亲的引导下,九岁就能写文章、诵读诗词。稍大一些后,班固博览群书,对九流百家之言均有研究,但并非像当时学者那样讲究章句训诂,而是追求文章大义。他继承父亲作史以补《史记》的夙愿,继续撰写父亲所写的《史记后传》,并且潜心研思,写成了《汉书》。

班固开始写《汉书》时,有人向汉明帝告状说他私作国史,文字不敬先朝帝王,而汉朝规定不能私修国史,班固遂被捕入狱。弟弟班超向明帝上书为他辩白,明帝亲自阅读班固的文稿,认为其文笔优美,叙述翔实,并无不敬,是一部好的史书,故释放班固,并任命他为兰台令史,继续撰写《汉书》。和帝永元元年(89,班固以中护军随大将军窦宪北征匈奴,纪功勒石燕然山。次年,行中郎将军。后窦宪被诛,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班固死时,《汉书》尚缺八表及《天文志》,由其妹班昭与马续奉诏继续撰写,终究完成了西汉一代之断代史。

四、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班固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就是《汉书》。此外,班固也是东汉前期著名的辞赋家,著有诗文四十余篇,有《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等,其中以《两都赋》最为人称诵。明人张溥辑有《班兰台集》,近人丁福保辑有《班孟坚集》。

2.重点作品

1)《汉书》

《汉书》一书先后经历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四人之手才得以完成,但班固确定了全书的体裁和内容,是首要功臣

《汉书》为纪传体,全书共分为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共100篇,80余万言。起于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230年。虽然说《汉书》是断代史,列传、本纪都以西汉为断限,但表和志却例外,非叙西汉一朝。如《古今人表》将古今人物分为九等,列叙其中;《百官公卿表》则溯自秦代官制;《礼乐》、《食货》、《地理》诸志皆自古代开始叙述。

班固出身于仕宦家庭,受正统儒家思想影响极深,因此,他缺乏司马迁那样深刻的见识和批判精神,而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来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特别由于他奉旨修书,所以《汉书》虽多半取材于《史记》,却没有《史记》那样强烈的人民性和战斗精神。但班固作为一个历史家,还是重视客观历史事实的,因此,在一些传记中也暴露了统治阶级的罪行,如《外戚列传》写了宫闱中种种秽行,特别是成帝和昭仪亲手杀死许美人的儿子一段,充分暴露了统治阶级残忍险毒的本质。

《汉书》可以说开启了后代以断代为史的风气,其在体例上虽有承袭《史记》,但也多有变革。因其断代为史,写前代之事,故多能详尽且切合历史,这相较于《史记》也是《汉书》的一项长处。当班固之时,汉朝儒学独尊之世已延续百年,故《汉书》中以儒为尊的思想则多处可见,这是与《史记》不同的地方。班固叙事详瞻而用词温雅,《汉书》的问世实为东汉史学的一道异彩。

《汉书》与《史记》的比较: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不同:《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

2)《两都赋》

东汉建都洛阳,关中父老犹望复都长安,而班固持异议,因作《两都赋》。

赋中假设西都宾向东都主人夸耀西汉都城(长安)的繁盛、宫苑的富丽,东都主人则责备他“驰骋乎末流”,转而向他称说今朝的盛事。他先颂扬光武帝的建国,继述明帝修洛邑(东都),“备制度”,再称田猎、祭祀、朝会、饮宴的盛况,以显示今朝的声威,最后归于节俭,“以折西宾淫侈之论”。

《两都赋》体制宏大,亦有不少警句。它虽然体制和手法上竭力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仍旧是西汉大赋的继续,但也有一定的开拓性,比如在赋作中引入了对政治问题的探讨,增宽了视野,不仅描写天子游猎,而且描写了两都的日常生活。

节录:

今论者但知诵虞夏之书,咏殷周之诗。讲羲文之易,论孔事之春秋。罕能精古今之清浊,究汉德之所由。唯子颇识旧典,又徒驰聘乎末流。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修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秦岭九峻,泾渭之川。曷若四渎五岳,带河沂洛,图书之渊?建章甘泉,馆御列仙。孰与灵台明堂,统和天人?太液昆明,鸟兽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游侠谕侈,犯义轻礼。孰与同履法度,翼翼济济也?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识函谷之可关,而不知王者之无外野。

五、创作背景

汉代虽然曾对黄河进行过多次治理,但黄河仍频繁决溢。西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黄河在东郡瓠子堤(今河南濮阳附近)决口,经巨野泽东南流入淮泗,泛滥16郡。元封二年(前109),武帝征发数万人修筑瓠子堤,并亲往工地视察——自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决口堵塞后,河水复归故道北行,此后80年间未再发生大的水灾。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绥和二年(前7),汉哀帝下诏“博求能浚川疏河者”,贾让应诏上书,提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河三策。

六、课文讲解

1.课文分析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首先(第一段),贾让通过分析黄河河道的历史演变过程,指出了黄河在冀州一带为害的原因,提出了治河决策的基本点是“不与水争地”的原则。其次(第二段至末尾),针对这种河情,贾让从战略上提出了三种治理方案,即“治河三策”。

贾让在上书以前,曾研究了前人的治河历史,并亲自到黄河下游东郡一带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他认为:战国时“齐与赵、魏以河为境。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河水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赵、魏亦为堤去河二十五里”。这样做“虽非其正,水尚有所游荡”,汛期涨水的时候,水还可以在宽广的河道内“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如今沿河居民不断与河争地,堤内筑堤,民居其中,致使堤距日益缩窄,“堤防狭者去水数百步,远者数里”,而且“河从河内北至黎阳为石堤,激使东抵东郡平刚;又为石堤,使西北抵黎阳、观下;又为石堤,使东北抵东郡津北;又为石堤,使西北抵魏郡昭阳;又为石堤,激使东北。百余里间,河再西三东,迫厄如此,不得安息”。那时从黎阳堤上北望,“河高出民屋”,形势十分严峻。

经过这番分析,贾让的结论不言而喻:不能与水争地。与水争地,人们必然要修堤坝,人为地改变黄河的走向,致使水流激荡,这正是水灾的隐患。

贾让在这里所提出的“不与水争地”的治水原则,是有特定含义的,它并不意味着绝对的不争,而是在争的前提下的不争。无论是历史上出现的疏导治河法也好,还是堤防束水法也好,目的都是为了把河水控制在一定范围,为人类争得生存空间。贾让在“治河三策”中所反复强调的治黄必须遵循的“不与水争地”的基本原则的理论侧重点和特定含义是:在人类和河水各处其所的前提下,各自在一定的生存空间按自己的方式运动发展。

进而,贾让提出了“三策”。

上策是:“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他认为采取这一措施后,黄河西临大山,东邻金堤,势必无法泛滥很远,一个月以后就自己安定下来了。贾让也预见到,反对者会认为改河将“败坏城郭田庐冢墓以万数”,招来百姓怨恨,但贾让算了一笔账:靠河的十个郡县每年维修河堤的经费就上亿,遇上黄河决堤泛滥更是损失无数,而只要拿出几年的河堤修缮费就可以安顿迁徙的百姓,永绝后患。这样一算,显然是徙民、改道比较划算。贾让在上策结尾说:大汉拥有万里国土,哪里用得着与水争咫尺之地呢?改道一旦成功,就可以免除千年的水患,让百姓安居乐业,再不用提心吊胆,也不用每年耗费巨资治河,所以说这是一个上策。

中策是:“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在贾让看来,如果不实施上策,采取穿渠分水,以解决洪水之忧的作法也不失为一策。

贾让主张在冀州穿渠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分水,把多余的洪水引进漳河,以减轻下游河道的泄洪负担。其具体措施是:“淇口以东为石堤,多张水门”;并在水门以东修一长堤,“北行三百余里,入漳水中”。在长堤旁多开渠道,“旱则开东方下水门溉冀州,水则开西方高门分河流”。还是在上策所选择的地方,向东北新筑一道石堤,在堤上多建几处水门,并在新筑的东边渠堤上也建立若干分水口门,组成许多分水渠。因当时这一带的走向略近东西,地势从高渐低下,所以,当汛期到来时,打开西方淇水口方向的高水门,就可使洪水及时分流到渠中,通过漳水复入黄河后入海;当旱期到来时,水位下降,打开东方遮害亭方向的低水门,就可使河水缓缓流进渠中,通过新筑的东边渠堤上的若干处分水门,灌溉冀州的大片土地。如此,旱时用来引水灌溉,遇有洪涝,还能分减洪水,真可谓一举多得而兼数利。

贾让认为:这个规划一旦实现,除了达到保证黎阳以下黄河水安全下泄,减轻黄河灾害的主要目的外,还有三利:灌溉、通航、改良农作物。若放弃这个规划,仍然维持现状,则有三害,即:劳民、危害农作物、无法避免水灾。贾让对开渠与否的三利与三害的分析,说明了贾让是把治黄和“富国安民”紧密相联的。贾让认为中策实现后,其效益显然比不上上策,但也能够“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

下策是:“缮完故堤,增卑培薄。”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劳民伤财、一次次遭受水灾的危害。

2.课文难点讨论

筑堤是至今仍采用的一种防洪办法,但贾让却把“缮完故堤,增卑培薄”列为下策,这是否表明贾让反对筑堤防洪呢?

答:贾让在这里所说的“故堤”,并非泛指一般束水导流的筑堤方法,而专指浚滑二邑间曲防遏水,使百余里间、河流再西三东的旧堤。其下策完整的意思是:如果继续加高培厚当时黄河两岸的堤防,而不采取其他治理的办法,即使花费无限的劳力和财力,也难以改变黄河常年泛滥危害于人民的状况,因而只能作为治河之下策看待。

贾让认为,在这样险恶的旧河形势下,还一味照旧去加高培厚旧堤防,至多只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稍微缓和严峻的河水形势,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导致更加严重的局面,造成黄河又一次大改道。这种看法已为以后的历史所证明。贾让将此策列为下策,原因十分清楚。从实施治理黄河的下策看,虽不需徙民堕田,不需穿地筑渠,一次修修补补堤防的维修费又不太大,最易为人们所接受。但贾让认为,这种“增卑培薄”,以维护原来早就不利行洪的故堤的劳务和费用是无止境的,加上连年水灾,其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从量的不断积累来计算,其下策才是代价最大,而效益最小的一策。

3.相关评论

1)要评价贾让“治河三策”的合理性和进步意义,仅仅只分析“三策”自身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把贾让治河思想转化为实际的治河实践,而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治黄史上享有盛名的王景治河。

历史上对王景治河充满了赞扬之辞:“王景治河,千载无患”。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甚至说:“千古治河,唯禹景二人,潘靳氏称半治”。这种卓见成效的治河成绩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继续和实践了贾让的治河思想,应该说贾让治河三策和王景治河实践是一个由思想转化为实践的整体。从时代的高度来看,贾让的“治河三策”是从思想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黄河的认识水平,是汉代人民治黄思想的精华所在,而王景的治河活动则是从实践上反映了当时治黄水平,是汉代人民治黄思想精华再现。二者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两汉时期治河水平的集中表现,因此评价王景治河必须上溯到贾让的“治河三策”,反之亦然,否则就不可能对他们作出正确的评价。

2)《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班固》(宋·林同)

前烈知纯淑,孤踪愧眇蒙。果能笔叙传,不枉赋幽通。

七、练习

1.选择题

1)《汉书》的作者班固是(  )时期人。

A.西汉    B.东汉   C.春秋   D.战国

答:B

2)《汉书》是一部(  )。

A.编年史    B.断代史   C.通史   D.科技史

答:B

3)班固有一部词赋作品备受人们称颂,它是(  )。

A.《过秦论》    B.《上林赋》   C.《西京赋》   D.《两都赋》

答:D

2.填空题

       1)本课选自《汉书·    志》。

       答:沟渠

2)《汉书》是一部    体史书,全书分为   本纪、   表、   志、   列传,共   篇。

答:纪传;1281070100

3.简答题

简要说出贾让提出的治河上中下策。

答:上策是:“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 中策是:“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 下策是:“缮完故堤,增卑培薄。”

4.翻译题

百余里间,河再西三东,迫厄如此,不得安息。

答:一百多里之中,黄河两次往西、三次往东,困迫成了这个样子,得不到安息。

八、研习与思考

1.据贾让的分析,黄河的水患起于什么原因?

答:贾让认为,古代人民顺水势而立国居住,用其利而顺其自然。但从战国起,自国雍防百川,筑起堤防,各以为利,破坏了水脉而水患连年。这是一个非常精譬的见解。

2贾让的三策,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什么精神与智慧?

答:(1)尊重自然,天人合一,反对人为。(2)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九、延伸阅读

千年治河的历史人物及思想更迭

  1.共工和鲧

  传说中,神农氏时代,居无定所的氏族部落进入了以农业为主的阶段,临水而居使人类尽享肥沃土壤和取水、交通的便利,但水患威胁也相伴而生。相传共工带领人们与洪水搏斗,把高处的泥土石块搬下来,在离河一定距离的地方修筑土石堤以御洪水,成效显著,以至于此后很长的时间内,水官一职都被称为“共工”。唐尧时代的鲧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作为有治水传统的夏族首领,他被推荐主持治水,用了9年时间,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但毕竟世易时移,共工的老办法却导致了鲧最终被放逐。

  2.大禹

  大禹因势利导改“堵”为“疏”的治水思想的创新也为人们所乐道。相传他勘测山川地形、测量水势,亲自带领人们劳动,采用分疏的办法把洪水分成多道畅流入海。

  3.贾让

  《辞海》称贾让为“汉代治河理论家”,他在公元前7年提出的《治河三策》是我国现存成文最早又较全面的治河文献,被称为“我国治黄史上第一个除害兴利的规划”。他提出的上策是人工改河的设想,通过掘河入海锁定不断变迁的河床;中策是在黄河狭窄段分水灌溉,“多穿槽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并可分杀水怒”。被贾让列为最下策的就是单纯修复旧堤、加高培厚,他觉得这么做将是劳费无已、反受其害。

  4.王景

  东汉著名的治水专家,主持过一次封建时期最大规模的治黄活动,治理后的黄河出现了历史上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历史评价为“王景治河,千年无恙”。公元694月,王景、王吴率10万兵民,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水,王景认识到黄河泛滥加剧的原因是由于下游河道形成了地上悬河,所以他为黄河选择了一条合理的行水路线,新筑和培修大堤,使黄河入海流路缩短、河床比降加大。“理渠”是王景在水利技术上的又一大创造,他通过合理安排引水口,妥善解决了在多泥沙、善迁徙的河流上的引水问题。

  5.贾鲁

  1127年,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侵而掘开黄河,河水长期多股分流汇入淮河,夺淮入海。黄河流路散乱、淤积严重。到了元代,河患更加频繁,有时一年就决口十几处甚至几十处,元代治水活动很多,贾鲁是其中一个成功范例。1351年农历四月初四,贾鲁以二品工部尚书总治河防史身份征发民工15万、兵卒2万开始治河工程,这次治河采用了“有疏、有浚、有塞”三种方法,而贾鲁在秋汛水高时采取沉船堵口等方法一举堵合了泛滥7年的决口,创造了汛期堵口的奇迹。

  6.潘季驯

  明代著名的治河专家,曾4次主持治河,治理黄河、运河近10年。他把治理黄、淮、运三河作为一盘棋统筹规划,针对黄河“水少沙多”的特点,他反对长期以来“分流杀势”的方法,提出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和“借清刷黄”的理论,这些理论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对现在的黄河治理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7.靳辅和陈潢

  “四十年中公与侯,虽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替先生借枕头。”因为这首在庙中的题诗,陈潢被靳辅请为幕僚,两人共同成为清代的治河专家。1676年,黄、淮同时发生大洪水,黄河决口达21处,次年,时任安徽巡抚的靳辅调任河道总督,根据调查研究,他一日内向皇帝上了八疏,系统提出了治理黄、淮、运三河的全面意见。靳辅治河,继承了潘季驯的方策,他所著的《治河方略》一书是后世治河的重要参考文献。陈潢堪称靳辅治河的膀臂,他的治河论述被编辑为《河防述言》,一直为后世治河者所借鉴。

  8.李仪祉

  近代著名水利学者,不仅推动了治黄方略的发展,还促进了西方先进水利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他将国外水利知识与我国的治河经验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提出了黄河上、中、下游全面治理的治河方略,指出对于河水要“蓄洪以节其能,减洪以分其流,亦各配定其容量,使上有所蓄,下有所泄,过量之水有所分”。并且把在黄河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入黄泥沙作为治黄的主要办法,使我国治黄方略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745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