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郭沫若《凤凰涅槃》教案
【时间:2009/4/13 】 【来源:外研社 】 【作者: 全军院校统编教材•大学语文】 【已经浏览8173 次】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诗的鉴赏,使学员深刻理解凤凰的象征意义,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热情,了解诗人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以及对新诗创作的贡献。

  二、教学要求
  1.深刻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爱国主义热情
  2.熟读本诗,体会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三、郭沫若的生平和创作
  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
  在中小学期间,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
  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从事文学活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1924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初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间写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10年,其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抗战胜利后,在生命不断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坚持反对独裁和内战。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织领导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同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与杜甫》等。郭沫若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 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人生道路:学业选择(实业救国)——弃医从文(思想启蒙)——弃文从军(实际革命)——流亡十年(学者生涯)——文化巨人(文化旗帜)  
  郭沫若的创作生涯,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生而开始的。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饱满的革命激情,用新诗的形式歌颂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歌颂世界进入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郭沫若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之作。《女神》是其诗歌的代表作。

  四、写作背景
  《凤凰涅槃》是郭沫若诗集《女神》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初稿写于1920年1月。在这之前不久,中国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狂澜巨流猛烈地冲击着旧中国的污泥浊水。革命在发展,人民在觉醒,祖国有希望。这一切,给了当时留学日本,远离祖国的郭沫若以巨大的创作激情。
  “《凤凰涅槃》那首长诗是在一天之中分成两个时期写出来的。上半天在学校的课堂里听讲的时候,突然有诗意袭来,便在抄本上东鳞西爪地写出那首诗的前半;在晚上行将就寝的时候,诗的后半的意趣又袭来了,伏在枕上用铅笔只是火速地写,全身都有点作寒作冷,连牙关都在作战。”——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
  “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聪俊的有进取心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我的那篇《凤凰涅槃》便是象征着中国的再生。”——郭沫若《革命春秋》
  “……同时也是我自己的再生。”——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
  
  五、题解
  阿拉伯有这样一个神话:古时候有一种神鸟,名叫“菲尼克司”(phoenix),满500岁后,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这种神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凤凰。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凤凰是万鸟之王,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是美丽、崇高的象征。本诗就是根据这一则阿拉伯神话写成的。
  涅槃:印度梵语,过去佛家把菩萨去世称作“涅槃”,即归本返真,含有永生的意思。

  六、文本分析
  1.结构分析
  长诗包括《序曲》、《凤歌》、《凰歌》、《凤凰同歌》、《群鸟歌》、《凤凰更生歌》五个部分。如果按内容来划分结构,全诗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包括《序曲》、《凤歌》、《凰歌》、《凤凰同歌》、《群鸟歌》,描写凤凰自焚。
  第二大部分:《凤凰更生歌》,歌唱凤凰更生。
  2.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凤凰自焚
  ⑴《序曲》:在一幅凄凉惨淡的画面下,一对凤凰唱着哀歌,衔着香木,飞翔在除夕将近的空中,它们为自焚做好了一切准备。
  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⑵《凤歌》:诗人借凤的哀鸣,对无限黑暗的旧中国发出了强烈的诅咒。
  在“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重压下,凤唱出了这般沉痛的声音:
    宇宙呀,宇宙,
    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
    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⑶《凰歌》:诗人进一步形象地说明了这个万恶的旧世界是应当被推翻的,是应当死去的。
  凰对自己以往的一生,也就是对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表示了无限的哀痛,弥漫着浓重的“悲哀,烦恼,寂寥,衰败”的气氛。
  凰对过去的一生作了全部的否定:
  五百年来的眼泪倾泻如瀑。
  五百年来的眼泪淋漓如烛。
  这缥缈的浮生,好像那大海里的孤舟。
  好像这黑夜里的酣梦,
  我们只是这睡眠当中的一刹那的风烟”。
  凰从沉痛之中对一切旧束缚、旧传统,以及自己身内的一切因袭的影响,发出了强烈的诅咒:
  环绕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
  贯串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
  凰认为,这一切都必须毁灭,连同这个已经在灵魂中贯串着“死尸”的自我也必须同时毁灭。
  ⑷《凤凰同歌》:通过凤凰同歌,表达了诗人坚信革命能改造中国,改造世界。一切的一切都要在烈火中经受洗炼:要么被烧成灰烬,要么像凤凰一样在烈火中永生。
  ⑸《群鸟歌》:禽类中的群丑的写照。它们在凤凰自焚以后,都自鸣得意,纷纷起来争做空中的霸王。
   通过凡鸟对凤凰自焚的态度,生动而形象得刻画了社会上不同阶级的人们对革命所抱的不同态度。
  凤凰对宇宙、对历史、对自我的强烈的诅咒和深沉的哀伤,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被五四运动所唤醒的变革现实和个性解放的要求。他尽情地暴露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的黑暗和污秽,并以屠场、囚牢、坟墓、地狱等字眼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勾画出一幅血腥的图画。他所批判的不是某些个别的社会现象,而是整个黑暗的中国社会。这种彻底否定现存社会制度的革命精神,在“五四”时期是极为珍贵的。不仅如此,诗人对自身所受到的一切旧思想的束缚,也采取了根本否定的态度。他要以象征着革命的烈火来焚烧身外和身内的一切,使旧的、腐朽的一切彻底毁灭。
  第二部分:歌颂凤凰更生,也是对未来祖国的新生表示赞美。
  《凤凰更生歌》:全诗的高潮,也是诗人理想的结晶。诗人以高昂的激情和烈火一般的语言,热烈地歌颂“光明更生”、“宇宙更生”、“凤凰更生”,对未来祖国的新生表示了衷心的赞美。
  他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热诚”、“挚爱”、“欢乐”、“和谐”、“生动”、“自由”、“雄浑”、“悠久”,“一切的一,常在欢唱。……只有欢唱!只有欢唱!欢唱!欢唱!欢唱!”
  最后,长诗就在凤和凰的欢唱中,在一切都为之欢唱的情节中结束。
  小结:本诗通过特定时间(除夕)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这一悲惨壮烈的描写,一方面歌颂了凤凰为了祖国的新生而英勇献身的精神,一方面又鞭挞了一群小丑肮脏的嘴脸,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五四以后的新中国的全新感受。
     ①充满了对黑暗社会的深恶痛绝、势不两立,和对现实反抗的强烈精神。  
     ②对新的理想社会表现了热烈的追求和对新生活的积极创造精神,同时饱含着对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③歌颂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体现了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鲜明要求。
  3.形象分析:
    凤——男性的象征:激越、豪放,对天地发问,对周身不满;
    凰——女性的象征:幽怨、缠绵,有人生如梦的感慨,有反思自我的唏嘘。

    七、艺术特色
  《凤凰涅槃》中对自由解放、光明新生的热切追求与赞美,对创造理想的乐观的坚定的内容,决定了该诗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
  1.诗篇以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气势,抒写了凤凰自焚追求新生命的全过程,基调高昂而悲壮。想象丰富、色彩瑰丽,新奇的想象伴着大胆的夸张手法,强烈的对比,鲜明的形象,完整的结构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2.充满了英雄主义的基调和传奇色彩。诗篇借古代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的英雄抒发现世的理想,把宇宙的新生、世界的新生、中国的新生和诗人自我的新生融为一体,通过凤凰的新生一体多能地表现出来。
  3.在诗歌形式上,诗人主张“绝对自由”,他说,“我要打破一些诗的形式来写自己够味的东西”。作品正是他诗歌主张的体现。诗歌长达三百多行,采用诗剧的形式,诗的气氛随着故事和发展,全诗富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舞蹈性,节奏明快而悠扬,句法多变而活泼,完全适于思想感情的流泻,不拘一格,随心所欲,这种自由诗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5107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