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夏中义《大学新语文》第八讲希望的红帆教参
【时间:2009/4/13 】 【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作者: 大学语文教学组】 【已经浏览4540 次】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文科)
    第八讲  希望的红帆
    课堂讲授(3)
    教学目标或要求:
  了解希望渗透在生命的全过程,渗透在人生的每段路途,引导学生热爱人生,形成永不放弃希望的坚韧意志。
授课内容的要点:
    一、希望是人生的源泉
    二、希望
    三、相信未来
    课堂讨论题、思考题、作业:
    1、谈谈你对未来的看法以及《相信未来》这首诗给予你的启示。
    2、鲁迅引用裴多菲之语,曰:“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明绝望与希望的关系。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新编大学语文》丁帆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大学语文》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大学语文》徐中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八讲  希望的红帆
  
希望是人生的源泉

  希望是生命的泉源,也是人生的泉源。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人生就会无比暗淡。
  人生是由梦和希望组成的:过去的是梦,未来的是希望,希望永远在人们的胸中泉涌,所以,人生就有执着的追求。为了希望的实现,苦与乐、欢与悲、惆怅与成功,都一起浓缩于执着的追求过程里。坚守对希望的信念,人生力量的泉源就会生机勃勃,永不枯竭。不断执着地追求,就能开创出人生的一片新天地。
  伏尔泰曾说过:“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希望减轻了我们的苦恼,为我们在享受当前的乐趣中描绘出来乐趣的远景。”

希望  鲁迅

  《希望》写于1925年1月1日,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里说:“又因为惊异青年之消沉,作《希望》。”鲁迅在写《希望》时,正是段祺瑞把持中华民国政权,北京又处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个黑暗时期。于是鲁迅在无声的呐喊,想以《希望》唤醒被麻痹的青年。
  课文解读:
  鲁迅说见了青年的沉沦而写出《希望》,但鲁迅所说的希望是什么?《希望》这篇散文诗,是作者因见了青年的沉沦而创作的,是因失望才写《希望》,实际上写的是我的失望乃至绝望。虽然说《希望》写的是作者的失望乃至绝望,但同时也写了希望:“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写的就是希望。希望固然不会给我们一切,但绝望却一定会使我们失去一切。当我们想以绝望来结束一切的时候,是以失去一切为代价的;正如我们企盼希望能给我们一切而到头来终于失望一样,都是虚妄的。与其将自己置于虚妄的绝望之地,不如拥抱希望,虽然希望不免会给我们带来失望因而显得同样虚妄。但希望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灿烂的前途,如果我们不放弃我们心中的希望的话。这就是鲁迅,深感寂寞而又努力打破寂寞,看到绝望而又坚决否定绝望,感到希望渺茫而又确信希望存在,这些包含着巨大精神能量和顽强自由意志的思想,使《希望》成了真正的希望之歌。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食指:原名郭路生,因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起名路生。1968年到山西插队,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在山东济南入伍, 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住在精神病院。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一度被愚昧之人侮辱,嘲弄和背后指责,故笔名为食指。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出院后继续写作。1990年至今在北京第三福利院接受治疗。1978年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
  【分析】这首诗创作于1968年,郭路生一首《相信未来》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的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
  这首诗构思巧妙。前三节写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最后一节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用语质朴,而思想深刻;性格鲜明,又令人折服。全诗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诗人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通读该诗,虽然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撼人心魄的信念——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

希望,是人生的力量

  无论是小至家庭琐事,还是大至工作、行业、社会环境,人生的旅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变化、障碍甚或失败,都就应视为坦途。唉声叹气、悲观失望、牢骚满腹、恨怨环境,都只能让你通向失败之路,失去人生的欢乐。
  在人生的征途中,那种设定奋斗目标、不计较一时得失的勇士的人性光辉,往往是在面对暂时失意时,生出顽强的勇气,迸发巨大的激情。身处逆境而不丢掉希望的人,肯定会打开一条人生的康庄大道。用洞察现实的睿智眼光,藐视一切困难,才能使你的智慧之灯熊熊燃烧。
  人生不能没有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当中的。潘多拉的魔盒,唯一给人的幸福,就是希望。拥有希望地学习、工作、生活,是只有拥有尊严的人类才被赋予的特权。只有人,才能由其自身,产生面向未来的希望之光,创造自己美满的人生。
  希望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的无形动力。时刻对未来怀有希望,并为之锲而不舍地奋斗,才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才会成为人生的胜利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5296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