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夏中义《大学新语文》第六讲乡愁与家园教参
【时间:2009/4/13 】 【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作者: 大学语文教学组】 【已经浏览5159 次】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文科)
    第六讲  乡愁与家园
    课堂讲授(3)
    教学目标或要求:
  了解乡愁是人类灵魂深处的倔强要求,是人的生命难以遏制的激越冲动。通过学习本单元作品,掌握什么是人类的故乡,什么是人类永远的眷恋与追寻的家园,引导学生灵魂与肉体的一同回归。
    授课内容的要点:
    一、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二、我爱这土地
    三、祖国土
    四、乡愁与家园
    课堂讨论题、思考题、作业:
    1、台湾文学中始终有一种游子情结,试结合台湾的历史和现实,谈谈这种情结产生的背景。
    2、比较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我爱这土地》,看看他它们的艺术特色的差距。
    3、查找资料,了解阿赫玛托娃曲折坎坷的一生,谈谈这样复杂多蹇的命运对其创作的影响。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新编大学语文》丁帆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大学语文》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大学语文》徐中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六讲  乡愁与家园

  乡愁是人类对精神家园的一种永恒的寻找。
  乡愁是文学作品中的—个重要主题,当代有学者指出:“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乡愁文化,甚至一离家就思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备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著名诗人王维在17?岁时就写下了这首思乡念亲的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天才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更是感人肺腑、流传千古。“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俯仰之间见出浓浓乡愁。此外,还有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游子的眼中故乡永远最美,在游子心中故乡的位置无法替代。“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无论走到哪里,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是游子心头的牵挂。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2003年3月18日,新当选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提问说:“新一届政府成立以后,在两岸关系上有哪些问题要有所推动?您个人的期待又是什么?”温家宝总理十分激动地引用了一首诗作答:“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的使我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的一位元老于右任在他临终前写过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歌词。”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中举人后,因效法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披头散发,脱却上衣,光着膀子,右手握刀,请友人拍照留念,表明自己反对满清统治的决心。在日本见到了渴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并加入了同盟会。1907年创办反清的《神州日报》,以后又先后创办了《民呼报》、《民吁报》、《民立报》,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在民众中赢得了“先生一支笔,胜过十万毛瑟枪”的美誉。在国民政府中,于右任曾先后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后又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1949年时,于右任本想留在内地,但被蒋介石派人挟持到了台湾,继续担任“监察院院长”等高职。他的最后15年是在台湾度过的。海峡那一边的陕西老家,有他的结发妻子和儿女,天各一方,生死离散。于右任在台湾虽身居高位,却不能弥补晚年生活的缺憾。1962年,当于右任感觉将不久于人世时,他在日记中对身后事做出两次安排。1月12日做的安排是:“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山要最高者,树要最大者。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1月24日做的安排是:“葬我于台北近处高山之上亦可。但是山要最高者。” 做出这样的安排后,于右任仍感觉非常抑郁。15年的乡愁,感情之累积终于酿成一首千古绝唱——《望大陆》。
  《望大陆》原本是一首无题诗歌,生前并非发表。1964年于右任先生辞世后,是他的秘书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从他的日记中发现了这首诗。这首诗一经披露,就不胫而走,为人们争相传颂,于是有人将这首无题的心灵悲歌或命名为《望大陆》,或称它为《国殇》。
  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有生之年不能见到海峡两岸统一的失望之情,也流露出了一位八十三岁的飘泊孤岛的老人对大陆的强烈的眷恋之情。
  第二节是痛彻骨髓的思乡曲,大陆有他的好友,更有他的至亲。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仰天的叩问,四顾的茫然,天高地阔,就是不能见到自己的大陆和家乡。归期遥遥,此生是没有希望,山长水阔,何处才能望见故乡?生不能回到大陆与故乡,我死了,那就将我葬在台湾的最高的山峰之巅吧!总有一天台湾会回到大陆的怀抱。
  在这一节中,诗人借用了屈原《九歌·国殇》中的“国殇”一词。“国殇”就是为国家而死的人,于右任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的祖国,以“国殇”来自况,是当之无愧的,同时也借“国殇”一词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愫。
  于右任去世后,治丧委员会并没有按照他的遗愿将他葬在台湾的最高峰,但台湾的爱国民众还是发起了“每人一元”的捐款活动,用这笔募集的资金为于右任塑了一尊高3米的半身铜像,将它竖立于台湾最高山峰——玉山之巅。铜像面向大陆,诗人的表情严肃,目露愁态,凝视着远方,诗人的遗愿总算得到了一个补偿。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写于抗战爆发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就是艾青这种特有的土地情结的代表作。其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作为诗人的艾青,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他说他“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作者对此作出了阐释。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
  下面四行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四个对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在诗的第二节,作者笔锋一转,由上文对歌唱者动态的描述,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这是以设问的方式进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土地”是艾青常用的一个意象,可以说是他的又一生命。诗中的“土地”,不再单纯是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象”。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诗人挟着这份感情,用忧郁的目光扫视周围时,寂寞、贫困的旷野的载体——土地,便进入诗人的脑海,从而通过吟唱土地这一个“象”,诅咒摧残土地的人,抒发出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在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运用的抒情方式,也正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
  

祖国土

  这是一首十四行诗,它的前面八行一般是陈述,接下来的四行是答案,最后两行内容转折,点明了对俄罗斯土地挚爱终身的主题。
  诗人借助“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意象来具体表现人们对脚下的土地总是很不在意,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明土地这一祖国的象征却常常被人们忽略。因为这些意象不仅平常、为人熟悉,而且常被人忽略、遗忘甚至为人所不屑、鄙弃。诗人饱经忧患,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这时诗人心中祖国的形象不再是被美化了的、概念化了的所谓广袤的、肥沃的、覆盖着皑皑冰雪和白桦树林的美丽意象,而是哺育了千千万万苦难民众,却又被践踏蹂躏的土地,就是那个司空见惯的、肮脏的、卑微的,那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最后还要埋于斯的污泥沙砾等。
  因为诗人已经和土地融为一体,土地已是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一切礼节反而是疏远的表现,用“不拘礼节”更能体现作者对土地的亲切感。、“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
  作者在诗中赋予了土地这样的内涵:
  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依靠,人类总是在接受土地博大丰富的滋养和恩情,而一把祖国土,则是代表了一个国家,它见证了民族的繁衍和生息。
  诗人对祖国的认识应超越了一般诗人,
  前八句:主要写我们对祖国土通常的态度--熟悉得都忘记了她的存在。诗人与祖国土一起受难、承受厄运。情感总体是沉郁的,后四句在沉郁的情感上掀起微微的波澜,应读出顿挫之感。后六句:分两层。前四句,是对上面陈述的回答,是对践踏祖国土的沉痛的反思。后两句,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是对祖国土的理性的思索与透彻认识,这里表现了诗人真诚而又深厚的爱国之情。情感脉络:沉郁--深情赞美、悲愤--深厚、炽热的爱国之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802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