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第九单元 修辞与风格
【时间:2009/3/28 】 【来源:复旦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4385 次】

一、单元教学思路
     文章如同说话,在有话想说、有话可说的时候,把要说的用文字的形式所出来,就是文章的原形了。怎么把想说的所得简洁、准确、明白、通顺,以便达到表达和交流的目的,这是首先要考虑,其次呢,就是如何说的好,如何表达得鲜明、形象、生动,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凡是好文章,都一定是两者兼顾的,而要掌握现代汉语书面的使用方法,起码要达到第一个标准,也就是把想说的话明明白白地、条例清楚地说出来。
     从修辞的角度说,这个基本的标准和要求,属于消极修辞的范畴,而怎么说的漂亮动听,具有感染力,则属于积极修辞的范畴。积极修辞包括各种各样的语言表现方法、表现手段和语言技巧的运用,目的是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具体形象、新鲜活泼的动人力量。修辞的手段和方法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修辞是一种为增加语言效果而加的种种装饰,比如比喻、反问、反复、反语、对偶、夸张、设问、借代、排比、拟人等语言手法,而广义的修辞则包括写作者所采用的各种控制、引导读者的叙述技巧和艺术手段,它超出局部的语言修辞层面,把涉及文章整体结构、表现手法等都涵盖在其中了。
     优秀作者的好文章,不仅能够在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上都做得令人钦佩,而且往往形成他的个人特色标记,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他的东西,这就是文章的风格了。
     文章的风格就是写文章的这个人,“文如其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了。说得完整一点,风格就是作品中表露出来的,构成作者精神特性的形式。它是在文章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它当然是由作者个人独创的,但同时也一定会受时代、民族、地域、流派等文化的影响,因此,风格既是独创的,多样的,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风格的种类繁多,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陈望道,将文章的风格分为四组八种,即由内容和形式的比重分为简约和繁丰、由气象的刚强和柔和分为刚健和柔婉、由辞藻的多少分为平淡和绚烂、由检点功夫的多少分为谨严和疏放。童庆炳教授则根据八卦模式,将风格分为:简洁与丰赡、平淡与绚丽、刚健与柔婉、潇洒与谨严、雄浑与隽永、典雅与荒诞、清明与朦胧、庄重与幽默等八组十六种。这些分类果然精到,可资我们理解和欣赏的参考,但显然仍无法包容丰富多彩的风格个性。
     本单元选取的5篇文章,出于不同的作者之手,文体不一,修辞手法各异,风格也呈不同的面貌,或者幽默(《冬至之晨杀人记》),或者讽刺(《韩康的药店》),或者沉郁豪放(《巩乃斯的马》),或者凌厉逼人(《专家与通人》),或者率真洒脱、无所顾忌(《换个活法》),各各呈现出不同作者的性情风骨和所表达的情感思想。我们可以从这些篇目中,举一反三,体会现代汉语修辞的丰富纷繁,风格的千姿百态。
二、单元课程目录
  冬至之晨杀人记                                             林语堂
  专家与通人                                                 雷海宗
  韩康的药店                                                 聂绀弩
  换个活法                                                   韩美林
  巩乃斯的马                                                 周  涛


第一课/ 冬至之晨杀人记/ 林语堂

一、教学思路提示
  《冬至之晨杀人记》是作者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办刊时的作品。这里的冬至是指西方的圣诞节,而耸人听闻的所谓“杀人”,乃是取孔子《论语》里“中士杀人用语言”中的话,大话小说,并非真的杀了人见了血,实际不过指作者打破习以为常的虚礼俗节,拒绝了一位客人的过份请求而已,这是一种典型的幽默笔法。文章在幽默和嘲讽之中,抨击了社会上那种办事托人、拉关系套近乎的虚伪矫饰之风。
  幽默的特性在于微妙的常识和智慧、哲学的轻逸和思想的简朴,它不是以严肃、复杂和深刻的面目显现,而是善于在通常以为正常的行为中察觉出细微的差别和异常,在貌似重要的事物中揭示出虚伪做作。《冬至之晨杀人记》以夹叙夹议的笔法,讲述了作者的“杀人”故事,而幽默也就在议论和叙述的对照呼应当中产生。
二、作者背景资料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现代著名作家,以杂文、小说见长。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19年后留学美国、德国。1923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32年后陆续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推动小品文创作,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6年旅居美国。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年定居台北,1978年病逝于香港。著有《剪拂集》、《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大荒集》、《我的话》、《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无所不读》、《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和《语堂文存》等。
三、练习题提示
  1.体会本文幽默效果的不同来源。
  提示:本文幽默效果的来源有:第一,借用古人的经典言论,大话小说,严肃的言论生活化。第二,把来客的说话与文章做法和图画分类法照应,产生幽默的效果。第三,作者还对所杀的对手施以某种同情。
  2.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提示:此题应该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体验进行论述。具体答案不限。


第二课/专家与通人/雷海宗

一、教学思路提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探讨现代大学的教育宗旨和制度建设,是当时中国文化界和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雷海宗的这篇文章在重庆《大公报》(1940年2月4日)发表后,曾轰动一时,引发进一步的讨论。时间过去了六十多年,但“专家”日多,“精神偏枯病”更为常见,因而,这篇文章提出的警示仍然值得我们深思。作者要表达的观点特别明确简洁:批判“专家”精神上的鄙陋,由此揭示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倡通人通识,提倡健全的人格。
文章虽然是进行学理的探讨,但一无学究之气,全文几乎都用一种口语化文字来表达,简练明了,有一种内在的节奏感,并贯穿了一股刚健逼人的气势。
二、作者背景资料
  雷海宗(1902—1962),字伯伦,河北永清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既有西方学术的严格训练,又有深厚的国学功底,被人形容为“其声如雷,其学如海,史学之宗”。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南开大学教授。著有《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历史的心态和例证》、《中国通史选读》等历史著作。
三、练习题提示
  1.体会本文简捷、犀利而不失通脱、谨严的行文风格。
  提示:参看“学习提示”。
  2.结合自己的未来设计,谈谈你对“专家”与“通人”的看法。
  提示:此题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状况,进行论述。具体答案不限。


第三课/韩康的药店/聂绀弩

一、教学思路提示
  《韩康的药店》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独具一格、轰动一时的名篇,是一篇叙事体讽刺作品。
  聂绀弩让韩康和西门庆在故事中相遇并且发生冲突,本身就是最大的讽刺。两者虚实不等,而且时代相距好几百年。这种“关公战秦琼”的做法,令人不由得从“今夕何夕”的荒诞之感萌生对时代的批评和质疑。
  这篇用古代白话笔调写成的杂文,其实也是一篇类似鲁迅“故事新编”的寓言体小说,它没有太多的议论,主要通过叙事的方式,设置讽刺性的情节和场景,形象地说明“阎王开饭店,鬼都不进门”的道理。不过,即便是其中不多的一些议论性文字,如说西门大官人是个既“足智多谋”又“宽宏大量的人,但对于存心捣乱的家伙们,却绝不轻易放过”,而韩康则“实在是个不肯讨人喜欢的家伙”,等等,却透露出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
二、作者背景资料
  聂绀弩(1903—1986),现代著名杂文家,出版家,笔名有耳耶、萧今度等。湖北京山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后留学苏联,1927年回国任中央通讯社副主任,后加入左联,相继参加《抗敌》、《野草》、《商务日报》和《新民报》等报刊的编辑。建国后,任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古典文学部主任等职。聂绀弩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家。杂文集有《关于知识分子》(1938)、《历史的奥秘》(1941)、《蛇与塔》(1941)、《血书》(1949)、《二鸦杂文》(1950)、《寸磔纸老虎》(1951)、《聂绀弩杂文选》(1956)、《聂绀弩杂文集》(1981)。另有《中国古典小说论集》和《聂绀弩诗全编》行世。
三、练习题提示
  1.体会本文在文体上的双重特征。
  提示:参看“学习提示”。
  2.本文是通过那些艺术手法获得讽刺效果的?
  提示:第一,让韩康和西门庆在故事中相遇并且发生冲突,本身就是最大的讽刺。第二,主要通过叙事的方式,设置讽刺性的情节和场景,形象地说明“阎王开饭店,鬼都不进门”的道理。第三,即便是其中不多的一些议论性文字,如说西门大官人是个既“足智多谋”又“宽宏大量的人,但对于存心捣乱的家伙们,却绝不轻易放过”,而韩康则“实在是个不肯讨人喜欢的家伙”,等等,却透露出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

第四课/换个活法/ 韩美林

一、教学思路提示
  韩美林不是专业作家,也只有少量文字发表,但文如其人,《换个活法》就是他的人生观最直截了当的表白。
  全文如竹筒倒豆子般不加修饰,排叠而出;文字简洁质朴,平白如话;语句简捷,段落短促;也没有文学家那样的构思和布局的讲究;语调幽默潇洒,作者真率坦诚、放胆无忌的性格跃然纸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作者背景资料
  韩美林(1937—),山东济南市人,早年曾当过军人、演员、教师。1967年被诬陷为“反革命分子”而入狱多年,历尽磨难。1978年调入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韩美林是一位勤奋多产的画家,他的作品以动物和人物为主,善于把写实、夸张、抽象、写意、工笔、印象等诸手法的东方、西方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在绘画、陶瓷艺术、雕塑以及装饰、动画和邮票设计等领域都取得突出的成就,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其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凤凰标志、1983年猪生肖邮票、1985年的熊猫邮票,他的花岗石铸铜雕塑《五龙钟塔》还入选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标志雕塑,是北京申奥标志和“福娃”的主要设计者。
三、练习题提示
  1.文章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性格特征?
  提示:本文表现了作者历尽苦难,却仍充满生活的热情、艺术家的执着和灵性,饱经沧桑而又从容豁达,洋溢着孩童般的趣味和好奇。
  2.不加修饰有时候本身就是一种修辞方式,也即一种消极修辞。试分析本文的修辞方式和语言风格。
  提示:本文如竹筒倒豆子般不加修饰,排叠而出;文字简洁质朴,平白如话;语句简捷,段落短促;也没有文学家那样的构思和布局的讲究;语调幽默潇洒,作者真率坦诚、放胆无忌的性格跃然纸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第五课/巩乃斯的马/ 周  涛

一、教学思路提示
  周涛的散文常常将思想的表现与感性的叙述、描写结合起来,形成特有的清澈而又深邃的风格。
  文章结构严谨,从“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偏见”起始,将牛、骆驼和驴子等动物作比,对照马的特性;接着又以浓墨重彩,描述了作者在压抑的时代境遇中驭马黑夜狂奔的感受、夕照旷野里的群马景观和急风暴雨下万马奔腾的壮阔图景;然后又展开联想,揭示马与人类的艺术和历史生活的密切关联,热情赞美了马的崇高品性,最后回到自己的“偏见”作结,照应了开头。作者将现实与想象,情感与理性,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
  在其描写和叙述巩乃斯马的时候,情感浓烈饱满,意境阔大雄壮,语言流畅,给人痛快舒畅  恢宏奔放的感受。
  但如若我们深入一步,则可以体会到,实际上真正控制文章表达节奏的,却是一种静静地弥漫于全篇的忧郁感,即那个特殊的政治年代给人的苦闷忧郁、沉痛压抑。因此,文章在总体上显示了压抑中的奔放,苦闷中的酣畅,整体上体现为一种沉郁和崇高的风格。
二、作者背景资料
  周涛(1946—),原名周小涛,诗人、散文家,祖籍山西,生于北京,少年时代随父迁徙新疆。1969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现为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著有诗集《神山》、《野马集》及散文《巩乃斯的马》、《哈拉沙尔随笔》等。
三、练习题提示
  1. 在本文作者的笔下,巩乃斯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提示:本文通过作者在特殊的人生境遇下对巩乃斯马的观察和体验的叙写,刻画出马作为人类有史以来的朋友的特殊品格:它奔放雄健而不凶暴,优美柔顺而不懦弱,它是进取精神和崇高情感的象征,是酣畅淋漓的生命境界的象征,是力与美的美妙结合。
  2. 体味本文所表现的低沉压抑与奔放酣畅两种情感,领会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分析这种对立紧张的表达效果。
  提示:参看“学习提示”。

本站链接:

 

第一单元 重新发现母语

第二单元 汉语文学的长河(一)

第三单元 汉语文学的长河(二)

第四单元 汉语文学的长河(三)

第五单元 汉语中的译文(一)

第六单元 汉语中的译文(二)

第七单元 立意与构思

第八单元 组织与结构

第九单元 修辞与风格

第十单元 说话的艺术

第十一单元 日常生活与写作

第十二单元 语文常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790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