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母语教育

冯学锋等:母语与母语教育
【时间:2009/3/13 】 【来源:长江学术 2006·3 】 【作者: 冯学锋 李晟宇】 【已经浏览4579 次】

    摘要:母语与个人和民族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它是人们最初“习得”的民族共同语,是人们交际和思维的“自然”工具,这种“自然”有别于外语。母语教育不仅仅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认同母语文化。母语教育本身也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的活动,它对培养人们的民族情操、增强民族的凝聚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2005年,许多关于母语及母语教育的问题仍受到学界关注。我国汉语作为母语的教育状况不乏亮点,但也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现象,如:国际上汉语热,国内的母语教育却显得很冷清;国内外语,特别是英语,备受宠爱,英汉双语教学很受追捧,汉语却愈来愈不被重视,以至有关人士指出,学生汉语水平低下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母语 母言 母语教育

 

一、母语

 

1.1 什么是母语

 

母语,有不同的解释,有代表性的是下面两种。

 

1)《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在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方言。

2)195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人在幼年时习得的语言,通常是思维和交际的自然工具。①

 

这两个解释,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其一,母语与个人和民族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它是人们最初掌握的一种语言;其二,母语是人们“最初”通过“习得”而获得的,与获得外语的“学习”过程是不一样的;其三,母语是人们交际和思维的“自然”工具,这种“自然”也有别于外语。我们最初习得的语言,可以是民族标准语,也可以是某一方言,这又提出了“母言”的问题。

 

1.2 母语和母言

 

母言,就是指人们最初习得的作为方言形态出现的民族共同语。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每个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的,他所习得的语言往往是方言,或者是带有方言特色的民族标准语;习得“标准”的标准语,是罕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认为母言就是母语,母语往往是以母言的形式出现的。

 

①参阅李宇明:《论母语》,《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1期。

 

母言与方言有关,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方言,它是母语通常的存在形式。从理论上说,母语包括了一种语言的各种地域变体,因此,如果说某人持某种母言,也包含持该母言所属的母语的意思。母语和母言的区分,是讨论问题的需要。尤其是对于认识方言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方言及其地方文化的保护问题等等有重要意义。①

 

1.3 母语的意义

 

1.3.1 母语和民族文化的关系母语是一个民族得以构成的重要基础,母语缺失,民族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系联纽带,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共同的语言。另外,母语缺失也是民族文化缺失的表现。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存在和传承的基础。就个人的思想观念、知识经验等方面来说,必须依托在语言之上,必须以语言为载体,因此可以说,语言不仅仅是人的交际工具,语言还是人的构成部分,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那么失去母语,就等于失去一种最好的存在方式。另外,语言还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方式。从民族的角度来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反映了该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凝聚着该民族对世界的各种认识。②语言的特点就是民族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母语就是民族的文化。

 

1.3.2 母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从历史的发展看,一个国家走向世界往往都伴随着语言的推广。在国际交流中发展自己的语言、推广自己的语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强大的必由之路。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国际交流范围日益扩大,交流内容日益复杂、深入,随之而来的是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交流和碰撞。因为各种国际原因,英语成为世界上使用范围十分广大的语言,英语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快速进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内,英语的使用范围迅速扩大。这种扩大有利于中国同世界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但是有关部门对过于看重英语以致忽视母语的现象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现象有的存在于教育中、生活等许多方面。周建设指出了英语受到重视的两个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政策导向的需要。③

 

二、母语教育

 

2.1 什么是母语教育

 

讨论母语教育,首先要认清语言教育的特点。语言教育与语言教学是不一样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技能的活动,它还要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以影响,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培养人才的过程。一般来说,语言教育往往指母语教育。④母语教育不仅仅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认同母语文化。母语教育本身也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的活动,它对培养人们的民族情操、增强民族的凝聚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母语教育”,也可以说“外语教学”,而“外语教育”的说法是不合适的。

 

①参阅李宇明:《论母语》,《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1期。

②参阅吕明臣:《加强母语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③参阅郭熙:《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纪要》,《语言科学》2006年第2期。

④参阅郭熙:《语言教育若干问题之管见》,《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

 

本文所讨论的母语教育问题,指的是汉语作为母语的教育问题。

 

2.2 母语教育的战略地位就国家而言,一个国家的强大是多方面的,是综合国力的整体提高。2005年上海世博会语言环境建设国际论坛上,专家呼吁,中国不但要成为经济强国,而且要成为语言强国。文化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部分,重视母语也是重视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李宇明指出,从理论上讲,语言是一律平等的,但现实中语言是有强弱之分的,而语言的强弱又与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实力的强弱呈正相关”,“汉语的现状、国人的语言心理和一些涉及语言的政策与我国所处的地位不相称。与国家的和平崛起战略不适应。他认为汉语要走强就必须‘科学处理外语与母语的关系,国家开放急需加强外语教育,但也决不允许外语吞噬母语’”。①可以说,母语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弱。

 

就个人而言,个人对母语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民族的态度。于漪认为:“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发扬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凝聚作用”,“尊重自己国家、民族和语言的人,才能真正受到别人的尊重”。②

 

母语教育和研究是信息化的第一要素。信息化程度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又是发展的条件,而信息化的根本是语言的信息化,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③

 

此外,汉语方言等都是重要的语言资源,忽视这些就是忽视了资源。

 

2.3 关于母语教育的论争关于近年汉语作为母语的教育,有这样一些看法:

 

1)语文水平下降:原因之一是过分重视外语,“忽视母语教育,致使外语地位过高,最终导致全民族语文水平下降”。④2005年3月27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在11个省市开考,“在19个设有考点的城市中,只有11个考点正常开考,其余8个城市的考点因报考人数因未能达到专场30人而被取消”,⑤对母语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另外,应试教育制度也是导致语文综合水平下降的原因。

 

2)“全民语言教育基础普遍提高”:“衡量一个人语言水平或能力的唯一标准是其能否很好地让语言为自己服务”⑥。我国传统社会中语言教育是属于少数人的,相反,从现在多样的言语交际形式和丰富的言语作品看,语言教育水平是提高了。

 

3)“重文轻语”⑦:重视书面语轻视口语的现象普遍存在;把语言文字的应用过于简单地归结为听、说、读、写;对语文教学中的文化问题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重知识轻能力。

 

①②参阅罗阳佳:《语言强国的教育使命》,《上海教育》2005年第19期。

③李宇明在这次论坛中指出信息化的根本是语言的信息化,参阅郭熙《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纪要》,《语言科学》2006年第2期。

④参阅郭熙:《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纪要》,《语言科学》2006年第2期。

⑤参阅王东:《大学语文PK大学英语?》,《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11月4日。

⑥参阅郭熙:《语言教育若干问题之管见》,《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

⑦参阅李宇明:《语文现代化与语文教育》,《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第2期。

 

三、2005年我国母语教育状况

 

2005年,许多关于母语及其母语教育的问题仍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母语教育也不乏亮点,如: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样化状况;语文高考大纲的变化及其高考自主命题等等。但也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现象,如:国际上汉语热,国内的母语教育却显得很冷清;国内外语,特别是英语,备受宠爱,英汉双语教学很受追捧,汉语却愈来愈不被重视,以至有关人士指出,学生汉语水平低下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在大学,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等等。另外,语文课的性质仍然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关注。

 

3.1 新世纪——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角度

 

1956年教育部颁布第一部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后来的几十年中对教学大纲进行了较大的修订以适应教学的需要。目前所使用的教学大纲以及相应的“课程标准”等,都是2000年以后修订或重新制定的。其基本指导思想是适应21世纪的人才培养的需要,体现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精神,着重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而在高中阶段强调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另外,在“教学评估”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语文界的高度重视。

 

3.2 创新性——多样化小学语文教材的目标

 

在中小学教学,过去统一按国家规定使用语文教材。教材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后来国家在教科书的管理、编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一纲一本”——“一纲多本”——“多纲多本”是改革的一条主线;另一条主线是“编审合一”——“编审分开”。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引入教材编写竞争机制,国家鼓励教材的多样化,同时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进行审定以避免鱼目混珠。从2003年到2005年,教材改革中出现了六种反响、争议较多的教材包括: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20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青春读书课》、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Q版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2005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试验本。

 

3.3 大语文——2005语文高考大纲的导向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与以往相比有了新的变化,变化的目的是为高考自主命题和新课程改革做铺垫,进而更好地发挥语文高考的引导作用,并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的思想,在语文学习中增强创新意识。

 

考试范围的扩大,作文体裁的放宽,试卷结构及题型等的调整和补充是2005年语文高考大纲的新变化,2005年的高考试题选材重点放在了现实、传统和热点方面,目的是以此引导教师拓宽语文思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一些传统文化,并能据此有所创新。

 

语文考试问题仍是语文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的语文考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母语与母语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矛盾,这一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较为突出,如一些标准化试题促使学生过于注重答题技巧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知识和技能。语文教学往往以考试为中心,教学活动紧紧围绕考试进行,结果出现的极端问题是教师和学生都难以突出各自的优点,发挥各自的特长,教师不能把教学上升到艺术,学生感悟不到语文的吸引力,双方的创造力都受到影响。

 

3.4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小学“语文”的性质

 

“语文”怎么定义,其性质特点是什么,一直是学术界、教育界讨论的问题,有观点认为“语文”是语言和文学,也有人认为“语文”不仅包括语言和文学,还包括科学、哲学、传媒等,还有观点强调“语文”中的文化因素。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不能把“语文”这个概念肢解,“语文”是一个整体,包括学术、生活的很多方面,此外,还有狭义、广义“语文”说。

 

“语文”是什么,关系到语文课的性质,关系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关系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例如教学中语言、文学是否分开,应该突出哪一方面还是多方面并重等。2004年,全国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浙江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文学研究所、《语文教研》编辑部主办的现代语文理念研讨会在浙江中部金华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讨论了这一问题。

 

语文教育应该重视语文的人文性还是工具性,是近年来争论的热点。重视人文性的观点强调中小学语文课应该传授更多的人文知识,重视工具性的观点强调语文是生活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语文工具才是最重要的。国家教育部2001年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一课程标准源于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这次讨论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新的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①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无论过于偏重哪个方面,都会给语文教育的总体规划,给具体的语文教学带来很大影响。2005年针对语文课程的定性、定位问题仍有一些讨论,有学者依据课程标准,从工具性与人文性、课堂课本与实践、教学与学习等方面考虑提出防止语文课程“简单化”、“矮化”和“浅化”,要重视学生的实践,重视学生的个性等。此外,有关专家、学者还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确定了一些切实有效的语文教学原则,强调语文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应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肯定语文教育成就的同时,有关专家学者从语文的性质出发,反思了语文教学的一些不足及语文教师需进一步改进、提高的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语言交际也变得日益重要,语文教育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进步。近年,拥有优秀汉语交际能力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语文教育来说,除了要处理好人文性的问题,也要处理好工具性的问题,应适当改变教学中忽视大纲偏重考纲、忽视听说侧重读写的问题,为此可以有目的地改革教学评价手段。此外,对于语文教师的定位,要分清以下几种角色: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文学评论家以及针对应试教育的名师,语文教师对这几种角色的选择、分配要恰当、准确。

 

①参阅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有观点认为当前语文考试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于强调区分优劣、遴选优秀者,忽视了考试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教学不再是语文教育的中心,考试取而代之成为语文教育的中心;二是考试内容不够全面,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三是语文考试的某些方式过于机械。

 

3.5 边缘化——大学语文状况堪忧

 

“学习母语是终生的课程”。①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院校大为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的课程,建国前我国各大学普遍开设大学语文,1952年停开,1980年重开。1978年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倡导高校开设大学语文,有这样几个目的:“一、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二、传承传统文化;三、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这些目的在今天仍有意义。②

 

2005年6月,有关专家在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省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上一致表示,应该开设大学语文课。③

 

1990年以后,许多大学、出版社自发编写、出版大学语文教材,全国各地的大学语文教材有几十种,打破了单一局面,形成了竞争格局。1981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这是最早、影响最大的大学语文教材,共修订了四次。此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88年6月、1996年7月分别出版过大学语文教材,前者是供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使用的,后者是全日制高校全国通用教材。2003年,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同年9月在全国30多所高校试用。对于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专家认为应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别,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怎样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对于多种版本教材的出现,有利于竞争格局的形成,有利于大学语文的发展,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状况削弱了大学语文的权威性。据北京师范大学针对部分本科学生的调查显示,在有效的126份问卷中,认为大学语文激发学习兴趣的有41人,占33%,其中理科占68%,文科32%;认为开拓眼界,提高人文素养的有97人,占77%;对教师评价较高的有63人,占50%;认为提高、培养自身能力的有76人,占60%;认为传承民族文化的8人,占6%。④

 

2004年对大学语文改革、提醒重视大学语文的呼声较高,从高等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所占的学分、学时等方面看,大学语文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边缘化”。一所外国语大学部分作为选修课的几门第二外语是3个学分,48个学时,而大学语文只有2个学分,30个学时。大学语文教师也相应边缘化。有专家认为之所以大学语文出现了一些问题,是因为人们对大学语文价值的认识不同,大学语文课在重视工具性的同时也要重视人文教育。据2004年报道,一位大学老师所在的学校以前除了中文以外的专业都开设大学语文,但是九十年代中期后只有三分之一的院系开设。⑤

 

①参阅孙卫卫:《学习母语是终生课程》,《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7月14日。

②参阅邢宇皓:《大学语文遭遇尴尬》,《人民日报》2004年2月19日。

③参阅孙璇、张耀荣:《大学不能不开语文课》,《羊城晚报》2005年6月20日。

④参阅易敏:《关于大学语文改革教学的调查报告》,《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21日。

⑤参阅黄蔚:《大学语文:何时走出尴尬》,《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4日。

 

2005年,大学语文“仍处在边缘状态”:不是必修课,学时不确定,教师编制无保障等问题使大学语文仍处于尴尬境地。①另外,大学语文没有明确的学科地位②也是大学语文边缘化的一个原因。

 

从大学语文的性质看,大学语文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一种看法认为大学语文的第一个任务是为学生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重新组织大学生在以往的考试中获得的语文知识点,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在高中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另一种看法认为对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应注意避免两种情况:一是过于关注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质,过于看重听说读写的培养,甚至把大学语文看作中学语文的机械延续;此外是把大学语文当作文学史和文化史两者都影响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③

 

大学语文在大学课程中常常被边缘化,要改变这一状况,除了要明确大学语文的性质,还要防止大学语文教师被边缘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针对大学语文教师的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建立一支学识渊博的教师队伍是必要的,可以考虑在大学设立大学语文部。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研究较多,1980年全国性一级学会“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成立,至2004年,召开了十次年会。2004年4月1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教育出版社协办的全国高等语文教学及教材改革研讨会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讨论了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教材等各方面问题,力图针对高校语文课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引起高校对大学语文的重视,推进与大学语文有关的改革。一些调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语文课程目前的状况,有观点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既没有思想政治课程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课程的吸引力,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也有观点指出大学语文是高中语文的延续。也有观点认为,大学语文的尴尬反映出教育的弊端,改进的根本是革出教育的弊端。④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责任编辑:卢烈红

 

①参阅王东:《大学语文PK大学英语?》,《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11月4日。

②参阅吕绍刚:《大学语文:把“败坏”的胃口调过来》,《人民日报》2005年12月6日。

③参阅徐中玉:《大学语文:不该站在边缘的课程》,《社会科学报》2004年12月9日。

④参阅王晓渔:《大学语文的症候是教育弊端的切片》,《新京报》2005年11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077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