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研究

孟智慧等:外国文学作品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兼论《大学语文》选材上存在的不足
【时间:2008/12/14 】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3月 】 【作者: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孟智慧,阮学永】 【已经浏览5665 次】

   内容摘要: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在选材上对外国文学作品重视不够。外国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在人文精神的蕴含方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缺失的人文精神,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全有必要入选《大学语文》教材。

   关键词: 大学语文;外国文学;人文素质教育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和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作为培养各类高等知识人才的高等院校,把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议题提上日程,并付诸于实践。许多高校纷纷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大学语文》公共课程,把其作为向学生传播优秀的人文文化、培养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阵地和手段。实践证明,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掌握人文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学语文》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视不够。

    对《大学语文》这一学科的性质,很多人狭隘地认为它只是对本国语言、文学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这种误解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编过程中也普遍存在。当前,许多高校采用的是教育部高教司组编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课本。作为最早进行素质教育的教材,它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和贡献,但对这一学科的定位有所偏误。在教材的编写说明中,编者指出“本书是为全日制高校各类各系科大学生培育综合性民族文化素质和提高本国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而编写的通用教材”[1]3,基于“培育综合性民族文化素质和提高本国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的需要,“大体都是选择本国过去和现当代名家的文学作品”[1]2,没有一篇外国文学作品入选课本。编者也意识到这种做法欠妥,在2001年的增订版中,补入了4篇欧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短篇小说,但目的在于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无论是从体裁还是主题上都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需求。

    笔者近期刚拿到一本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该教材结合当下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和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在选文上有较多新的发掘,既有传统名篇,也有时代性、人文性很强的现代文,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外国作品的选择上仍存在一个误区,它只选择了4篇翻译的演讲稿,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丘吉尔的《热血、辛劳、汗水与眼泪》等。这些文稿在思想价值方面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和教育作用,如果选择一、两篇还可接受,全部都选择的话就显得较为偏颇。因为它们的文学性并不是很强,并不代表国外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就不能使学生对文学价值较高的外国文学作品达到真正的了解和学习。

    外国文学作品是否有必要入选《大学语文》教材?如果有,哪些作品有资格入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中认真地思考,并加以解决。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先明确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和《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以及外国文学作品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什么是人文素质?按照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2]29;而人文素质教育,是指“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30。笔者认为这种理解太过于笼统,并没有真正抓住“人文”这一核心概念的实质。所谓“人文”,并不仅仅指学习到的各种文化知识,主要指的是对人性的肯定和张扬,是对真、善、美等理想价值的追求,强调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的发展和完善。它除了包括具体的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各种知识门类,还外化为一种精神气质,这就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热爱生活、人格独立、开拓创新、追求真理等,其内在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对人的生存状况和人类的命运具有终极价值的思考和探索。因此,人文素质教育不但是指对学生加强专业知识之外的各类人文知识的学习,而且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把其中学习到的人文知识内化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精神品质,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成为文化修
养和道德修养较高的人。

    在高等院校,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大学语文》具备其他语文课的性质,即“交际工具性”和“人文性”,它不仅能够使学生达到对汉语语言和文字的正确掌握和熟练应用,而且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中能够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和完善人格。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区分大学语文教育和中小学语文教育定位的异同。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所决定,目前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在考试的压力下,更侧重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注重学生对字、词、义的背诵和掌握,常常对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作教条式的分析和讲解,而较少对文本的内涵、文化意义等真正体现人文精神的内容进行发掘和阐释。长此以来,学生在这种工具性的训练和应试教育下,就会对语文课产生厌烦情绪,人文精神很难渗透于其中,人文素质教育便成了空谈。而大学的语文教育却相对处于一种良性的环境中,没有考试和升学的压力,这就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有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更为广阔的视野,目标定位应该放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取向上面,也就是说,必须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点[3]。

    目前,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都意识到这一点,注重选择一些人文性比较强的文章,尤其偏重于选择代表民族文化精神的古代文学名篇。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其独特而深刻的内涵,如重视个体道德修养,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天人合一”的和谐意识等。通过对古代文学名篇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纯洁的道德品质和高雅的审美品位等等。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本位思想和群体意识存在的负面作用。它由于过分强调伦理道德对人的影响和注重个人在群体中的义务、责任,便忽视了个人的存在,造成了个人主体的丧失和人性的萎缩;同时由于儒家文化对家族、国家的重视,而把眼光仅仅放在族群的现实利益上,而缺乏对整个人类命运的终极性关怀和形而上的思考。

    外国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它在人文精神的蕴含方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缺失的人文精神,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文观念是整个西方文学的基本内核,贯穿于整个西方文学的始终。从古希腊“人是万物的立法”的人本理念,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人之颂歌,再到当代英国作家戈尔丁对人性回归的呼吁与期盼,无不闪烁着人性的美丽光芒。

    西方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现为追求正义、平等、仁爱,对个体的生存状况极为关注,表现出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西方文学一开始,就表现出对生命个体的关怀,仁爱精神贯穿始终。在西方最早的文学范本《荷马史诗》里,阿喀琉斯对敌人赫克托尔的白发苍苍的老父满怀悲怆意味的同情和怜悯中,就充分表现出一种超乎个人恩怨之上的人类悲悯之情,这种悲悯之情一直延续下去,成为西方文学的主导思想。特别是到了19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那里,人道主义更是成为一种思想武器,作家们从自由、平等、博爱出发,深切同情小人物和下层民众的苦难和悲惨命运,对金钱滋生出的社会罪恶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从雨果、狄更斯、托尔斯泰等大师的作品里,我们都能看到其中蕴涵的丰富深厚的仁爱精神。

    其次,西方文学的人文精神还表现为追求个体的尊严与价值,具有强烈生命的意识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由于西方文学是以个体为本位的,因此十分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立和尊严,强调个体对生命价值的执著追求,常常“用有限的生命抗拒无限的困苦和磨难,在短促的一生中使生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身的价值,使它在抗争的最炽热的火点上闪耀出勇敢、智慧和进取精神的光华”[4]。《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们宁愿在战场上冒险来获得巨大而短促的快乐,而不愿默默无闻而长寿;浮士德总是不满现状,不断追求和探索人生的奥秘,宁愿付出生命也要领悟生命的真义;鲁滨孙面对挑战生命极限的恶劣环境,凭借个人力量和智慧,开创了荒岛的一片新天地;《老人与海》里的老渔夫以年迈之躯在海上与各种自然力量搏斗,表现出“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能消灭他,可就打不败他”的硬汉子性格。这些都表现了热爱生活,肯定和追求人的现世价值的积极乐观的人本思想。

    最后,西方人文精神还表现为一种善于自主批判、挑战权威、勇于创新的理性精神。从《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之踵”的描写,我们便能感受到西方人很早就对自己的文化精神的缺陷进行着深沉的思考与自我省察,这种批判精神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顶峰。人文主义文学肯定了人性美好、人们追求原欲和现世生活享受的权利,但同时又对情欲的泛滥的后果进行着反思,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毁灭”的命题就是当时人们对人性的矛盾性进行思考的外现。后世的文学也一直延续着这种自主批判精神。

    翻开整部外国文学史,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氛围,它不仅使我们在审美情趣上得到进一步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够培植发展我们内心的价值需求并努力实践这种精神追求。目前,我们的大学生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容易养成自私、任性的心理。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妄自尊大,情感淡漠,对弱者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和博爱精神,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容易气馁、灰心,意志力薄弱,人格发展中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向。如果只是对学生进行纯粹的思想道德教育,过分强调社会道德要求对个体行为品质的认同,这种苍白无力的德育理念和简单粗糙的方式,很容易使大学生感到反感,产生逆反心理。而那些优美的、充满仁爱和人性美的外国文学名著,则使他们在审美阅读中受到爱的熏陶和感染,促使他们对自身进行反思,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形成健全的理想人格。

    事实上,大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也极为感兴趣。据笔者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约有65%以上的大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较感兴趣,希望进一步拓展阅读范围。许多同学说,外国文学作品给大家展现了一个不同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新奇的异国文学世界,使他们感到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更为深刻。因此,把外国文学作品排除在《大学语文》教材之外,是一种极为不妥的做法,也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其实,外国文学作品很早就进入了中小语文教材中,这就为其进入大学语文教材提供了可能性。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语文教材中,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都德的《最后一课》等外国文学作品就选入语文教材[5];新中国成立后,外国文学作品也一直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占重要的地位;就是现在,教育部在2000年3月颁布施行的中学语文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对选文的要求及课文的比例也与高中语文教材新大纲基本一致,明确提出了“兼顾外国作品”。但是,由于中小学语文教育侧重语文的工具性和德育性特点,往往是站在阶级论基础上对外国作品作政治性的阅读和理解,“选编者考虑的首先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即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其次才是艺术标准”[6]。这种政治性的解读并不能使学生对外国文学的真正人文内涵有所了解,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所以,在《大学语文》教材里,更有必要选入外国文学作品,以纠正学生对外国文学的误解和偏见。

    至于哪些文章入选?这就需要结合时代精神和学生的阅读需求,选一些真正能够提高学生审美品位、人文素养的文章,最好选一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失的人文精神的文章,以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编选的体裁上,也要做到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分配合理,不要太过于侧重于某一体裁,做到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不同体裁的文章均有入选,以便于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深化认识,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期待着有更好的《大学语文》教材出现,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高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编写说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胡显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M]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 张映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1).
    [4]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
    [5] 王相文,韩雪屏,王松泉.语文教材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刘洪涛.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责任编辑 刘成法]

    作者简介: 孟智慧(1978-),女,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阮学永(1978-),男,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美学与文艺批评。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453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