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彭书雄:跨学科研究与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文化建构
【时间:2008/12/14 】 【来源:语文学刊(高教版) 2007年第3期 】 【作者: 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 彭书雄】 【已经浏览3751 次】

    [摘 要] 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课程内容的改革。传统语文教育的内容是杂乱无章的,不成系统。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可以较好地解决语文教育内容散而乱的问题,从而建立起以文化为主线,以系统性、研究性和开放性为特征的课程内容体系。

    [关键词] 跨学科;大学语文;内容建构;大众文化


    “跨学科”一词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纽约出现,其最初含义相当于“合作研究”。我国1985年召开“交叉科学大会”,随后“交叉科学”一词在科学界广为传播。直到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开始用“跨学科”一词代替“交叉科学”。跨学科研究是当今学术界引用得最多的一种术语,也是学术研究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跨学科既有自然、社会、人文三大学科的跨越,也有各分支学科内的跨越融合。跨学科的目主要在于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大多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跨学科研究本身也体现了当代科学探索的一种新范式。

    由于与传统研究有很大不同,因此当前的跨学科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和特点。其一,学科跨度加大、数目增加、非学科类内容日益增多,方式日趋复杂,界限越来越不明晰;其二,科学研究中不同学科和领域的人们自觉地走到一起开展合作性的科学研究,学科封闭越来越没有市场和发展空间;其三,人文与社会科学成为跨学科研究的活跃领域,它们甚至大规模地向自然科学和技术进行反向渗透;其四,社会开始不断接纳跨学科研究的价值观。学校中各级、各类的通识教育特别是人文教育都在试图克服由于分科知识单一化教育所带来的多种弊端,社会对人才的选择上呈现出日益强调综合素质的趋势。各种大型科研项目都组织多学科背景人员参与,以上这些特点都展现了跨学科研究的良好发展势头。实际上,人们常说的素质教育,其科学基础之一就是跨学科研究。因此,借鉴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成为当前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教育的发展要和着时代的脉搏。教育对象的生活环境与就业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摆在各个高校、各位高教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面对这一趋势,担负着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大胆突破,重新组合,按照学科交叉的思想、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走学科综合化的道路,把大学语文改造成以拓展学生视野、承传中国文化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高等人文语文课程。其课程内容要体现以文化为主线,用文化把作品贯穿起来,形成整体,而并非作品的简单堆放与聚积。当然也要特别重视应用性。但本文所谈的应用性主要是指“形而上”的“用道”,而并非是指“形而下”的“用器”。因为语言运用能力是一个合格高中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一目标在高中已经完成,大学语文教育不应承担这一任务。如果再重复字、词、句及篇章结构的教学,那只能是剩饭重炒,对学生来讲,兴趣全无。而以文化为纲、串通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中所体现出的智慧谋略、价值认同、精神趣味、民俗风情等文化内容,按照学科交叉的思想,将其与当今社会对接、与学生的专业对接,并着重阐述怎样运用这些文化因素去为自己的专业服务,为其人生服务。这一点正是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严重缺失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如讲先秦作品,重点挖掘前人治国、管理、人生的智慧;讲唐宋文学重点突出作品所体现的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等人文关怀,以对接学生的当今生活,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这里可以充分实现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相互交叉和相融,真正引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把古代圣贤的思想与情感通过交叉变成活生生的当代现实,也就是做到了化虚为实,解决文学的当代性问题。

    按照学科交叉思想重组起来的高等人文语文课程,最大限度地涵盖文、史、哲、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实现三大学科的合流,打破了学科间界限森严的现象,让学科之间、知识之间建立共融的结构关系。这种按交叉思想组建起来的课程,适应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认为,依照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建构起来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必须呈现以下特征。

    其一,确立“人文素质培养加语文能力提升”的课程定位。针对普通院校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将人文与语文相合,强调人文性、综合性、拓展性。在语文教育观念方面,坚持“大语文”的教育思路,改传统的“大学语文”为新型的“人文语文”课程模式,特别强调语文与民族文化的同构关系。语文是民族文化积淀的地质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文教育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教育,既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知识、历练语文能力的责任,又必须以涵化民族情感、唤醒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为天职。而在人文语文课程中,必须坚决打破传统的单向度的纯文学教育观,既关注生动、优美的文学形式载体,也注意选读哲学、美学、历史、科技等方面的作品,充分发挥文学丰富多彩、可读性强的优势,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更广泛和更具文化内涵的知识,同时注意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升。笔者认为语文的本质特性就是文化的底蕴、文化的精神。语文教育既是母语教育,更是文化教育。语言作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它既是人类透视世界文化的窗口,也是人们探求民族文化精神的通道。正如著名的语言学大师索绪尔所言:“语言学同民族学关系很密切。……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他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正是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传递手段的民族语言,其中蕴含着特定民族的习俗、思想情感、经验等文化的因素,故大学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是聆听圣贤先哲智慧、感悟华夏文明精魂、触摸民族文化血脉、体验民族文化情感的过程。所以,在今天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作为一种回应,强调“人文素质培养加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人文语文”教育是对传统的语文教育的一种拓展,一种提升。

    其二,体现由知识本位走向人文本位的人本化特征。传统的大学语文教育和教材编写着重于以文本讲解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本位。这种编写思想强化了知识工具论,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建构,不能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造成大学语文教育的文化缺场,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人文语文顺应当今世界各国语文教材编写追求的潮流,从结构到内容,再到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现了由知识本位走向人文本位,由死板的知识形态走向鲜活的生命形态的人本化趋势。通过语文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与发展,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精神的全面提升。

    按照人文性定位建构起来的大学人文语文课程,打破了传统以知识接受为本位的教材结构,建构了以人格发展、精神成人为本位的内容体系。具体表现在突破文选的旧框,建构以文化为主线,反映人文学科全局的结构模式;突破封闭的纯文学系统,建构文本内容的开放体系;增强人文内容,突出语文教材的文化特征与文化功能,注重对文本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语文教材成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吸收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智慧的发展平台。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更好地沟通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拓展系统知识,课程内容依据交叉理论可按专题排列,着重选取最有时代价值的先进文化。这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研究方法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学识升华和深化,形成独见,并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和精神成人的目的。

    其三,必须引领语文教育由学科隔离走向学科融合的综合化潮流。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大都走的是文选的路子,所选内容往往杂而无序,没有系统性,潜在的因素与应试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结构与内容编排方式不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建构,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与发展。针对这一现实与不足,以大语文观建构的大学人文语文有意探索一条拓展语文的新思路,突出整合化的特点。具体来讲,就是突出知识板块由割裂走向融汇、由学科隔离走向学科沟通,特别注重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随着课程整合观的确立和课程整合理论研究的深化,世界各国语文教材的编写,都特别重视语文学科内板块之间和语文学科外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沟通与融合,特别注重加强语文课程教材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注重跨领域、跨学科的学习。对跨学科领域的整
合,主要是强调课程内容跨学科领域知识的沟通。就文本的选择来看,要力求丰富、形式多样,融合多种领域知识。社会生活、自然世界、人生情感、科技艺术都是教材整合的内容。如英国语文教材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选择“人与动物”、“探索自然”和“珍爱生命”三方面的文本,使课程内容由此沟通动物学、地理学、生命科学这三大学科领域。”日本的语文教材《灰姑娘的时钟》,由童话故事灰姑娘谈到“时钟”和机械时钟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定时法则向定时法则转化所造成的雇佣劳动制与“时间等于金钱”的经济伦理观念等,并由此沟通物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可以说,语文教材是包罗万象的多彩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丰富心灵,学会创造,拥有财富,升华人格。

    其四,体现与时俱进、贴近现实语境的生活化特征。语文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力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情感,贴近学生的心灵。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是语文教育的活水源头。传统的语文教育为了应试的需要,往往冷落或忘却活生生的现实语境,造成语文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的隔离。高校语文教育面临多种语境,如文本创作的历史语境;作家创作的生活或心理语境;文本内在的上下文语境;文本的当代教学语境等,语文教育的课程内容必须考虑和关注这些语境。任何脱离语境的教材和教学,必然会带来语文教育自身的边缘化。所以,无论是专题安排、文本选择、研读资料、练习设计、还是教学方法都应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向学生现实生活全方位开放。

    这种特征既能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同时也着眼于学生未来生活发展的需要,符合生态教育理念。如“唐宋词与其中的人生意蕴”等专题都可以找到对接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并以此延伸,直接导入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形成共鸣。另外,梁启超的《论毅力》、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朱光潜的《美感教育》、米兰·昆得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选文都为学生的人生和心理发展提供了思想智慧,是生活化十足的美文。

    大学语文在解决如何面对经典的同时,也要面对大众文学与大众文化的问题。因为学生毕竟每天都生活在这个环境之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大众文学与文化,这是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最大语境,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大学语文必须面对各种新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并站在文化的高度,作出理性的阐释。这是大学语文课程的使命。

    关于“大众文化”的界定,比较复杂。就目前来看,“大众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如威廉姆斯在他的《关键词》一书中,对“大众文化”进行界定,其一是指“众人喜好的文化”;其二是指“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化”。此外还有“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普及的、面向工农兵的文化”、“资产阶级的国家意识形态,一种以标准化、陈腐老套、保守主义、虚伪、满足浮华幻想的、受操纵的文化工业产品为标志的文化(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次标准文化或剩余文化,即去掉了高雅文化之后剩余的那部分文化”、“商业消费文化”、“美国通俗艺术的意识形态或美国文化的代名词”、“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出现而产生的城市工业文化”等定义。而当代学者金元浦教授认为:“今天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大众文化是现代大众社会的产物,它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是最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文化,它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影响着一个民族总体的文化素质,制约着一个民族的前进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文化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作用不可小视。

    今天的中国大众文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及其影响:

    商业性。商业性的大众文化受商人经营策略的影响和控制,决定了在关照文化商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中,经济效益始终是文化生产者关注的第一目的,而文化产品的社会及政治因素则往往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以追求最大利润为根本驱动力和价值取向,出于商业和娱乐的需要往往对暴力、罪恶、性关系、社会矛盾及其解决方式进行种种夸张和虚假的表现,致使其内在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受到极大的消解,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及虚无主义的盛行以及出现的文化低俗化和非理性化倾向。

    由于青年大学生判断力不强,往往会把虚拟的世界当作真实世界,并据在现实生活中采取不明智的行为。如:在衣食住行方面,青年大学生进一步西化,牛仔服、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私家车、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好莱坞影视片、迪斯尼以及未婚同居等都成为青年大学生消费和兴趣的焦点。尤其是被称为大众文化超级王国的影视文化在型塑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方面影响更大。一部18集的偶像剧《流星花园》,使当代青年学生如痴如醉,继而崇拜和模仿,形成异常火爆的“流星现象”。这种模仿看似追求时尚、个性、自由,其实是放弃个性的表现,也是盲目崇拜、泯灭自我的结果,导致青年大学生思想的无深度及非理性化,并最终解构了崇高的理想追求和远大的奋斗目标,从而形成急功近利的价值标准。一本《上海宝贝》竟成为大学生争相购买和阅读的畅销书,在读解此书的过程中,不断模仿,严重地解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两性关系,使部分青年学生将未婚同居视为正常现象,影响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极大地冲击传统的道德观念,进而造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沦丧,直接影响其学业的完成和社会的稳定。另外,充斥各种媒体的广告文化以其庸俗性、媚俗性不断地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理想乌托邦,传递虚假信息,煽起青年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使他们无法心静下来钻研自己的学业,导致浮而不实的学风的形成和价值判断的迷惘,助长享乐主义、消费主义风气,消解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模式性(复制性)。由于大众文化是按照一定的程式化方式来设计文本的,对于受众来讲,读者只能在设定的程序中读解文本,只能被动地接受其意义。面对程式化的文本,读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其个性荡然无存,这种没有思想、没有个性、一切听从广告和时尚召唤的“跟着感觉走”的非理性情绪,严重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能力的形成,更不利于当代大学生自主人格的建构。那些追求时尚和追星族的情绪化现象,是最好的证明。

    世俗化。由于大众文化以追求具体功利为目的,以追求感官享受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这必然会导致当代大学生行为的世俗性。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讲,流行歌曲、影视文化、通俗文学、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网络文化、卡通文化等大众文化才是他们津津乐道的文化产品,并从中感觉和享受着诸如“告别革命”、“拒绝壮烈”、“躲避崇高”、“渴求堕落”等非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刺激,并以此方式实现自身精神生活的舒适与狂欢。这导致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失衡,这种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观念淡化,价值观念迷失。二是助长青年大学生的功利实用主义和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作风,享乐主义成为他们的文化意识形态,导致思想贫乏,缺乏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的追求,一切随波逐流。三是由于个人主义得到伸张,导致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大大降低,并且消解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最终导致青年大学生对革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漠视。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全球化背景中兴起的“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每个国家带来美酒和鲜花,同时也带来了瘟疫和灾难。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大众文化拥有摧毁性极强的力量,它可以加速每种文化对自身源头的忘却,尤其是当它触及处于边缘地位的脆弱文化时,其破坏作用更为明显,甚至可以造成处于弱势地位的脆弱文化的瞬间消失,引发文化的生态灾难。

    从积极的方面讲,大众文化的兴起,首先为中华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清新的异域文化气息和更为丰富的日常消费品,使我们能读到、看到、用到更多的东西,形成对世界更丰富多彩的看法,继而使本民族文化充分吸收营养,以达到推陈出新。其二,可以从外部为每个民族施加影响,促使其衍生出创新的因素。其三,催生出一种新的文化生产力,促成文化工业的崛起和发展。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是未来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也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特征是“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以及当代“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其四,大众文化提供自由交往的公共文化空间:文化的个人空间和个性表达方式。使大多数人可以更自由方便地获得自己喜爱的文化资源。同时还创建新的文化时尚与公共文化话题。从电视剧、服饰到流行歌曲、旅游和家庭装饰等方面,无不形塑着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所以,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我们必须要运用好“大众文化”这把双刃剑,以宽容的、健康的、积极的心态去探索如何抵制最平庸的东西和接受最优秀的东西。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崛起,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社会中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三分天下的格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当今中国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语境和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较快、思想碰撞激烈的氛围里,学生们置身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西方大众流行文化环境之中,其人生的价值取向乃至知识结构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对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种种文化现象,他们盲目追从、仿效,其行为表现为更多的非理性,不能从文化的视角去理性地进行阐释。

    作为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为目的大学语文课程对这一状况不能熟视无睹,置之不理。大学语文教学的视野要更加开阔,应关注当今社会与现实,关注当下语境对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而又理性地看待诸如流行歌曲、武侠小说、网络文学、广告、时装等时尚快餐文化,用传统优秀的文学文化经典去丰满学生浅薄、扁平的人生。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运用母语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教育的任务无非是做人、做事、做学问。杨叔子院士认为:会做事的不一定会做人,会做人的一般做事也不会差。至于学问,其实就是对做人、做事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有的学生有很高的专业知识,但缺乏人文精神,缺少一颗中国心,这样的人对国家不会有太大的贡献,即使本领非凡,充其量也就是个“香蕉人”——黄皮白心。因此,本文认为,大众文化进课堂,要引导,不能回避,更不能堵塞。要给学生一个宽广的学术视野、一种批判的理性,以提高对文化现象的鉴别力。语文教育要通过文学作品来关注现实和历史发展,关注中国当下的种种问题,迎接大众流行文化给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带来的诸多挑战,充分运用语文课程给中国人才培养贴上民族标识,造就一颗中国心。


    【参考文献】

    [1] 彭书雄.大学语文的新思维[J].求索,2004,(5).
    [2] 彭书雄.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文学教育策略[N].光明日报,2006-5-10.
    [3] 许士密.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良性互动机制的够建[J].求实,2002,(6).
    [4] 高英杰.大众文化对现代大学生阅读取向的影响[J].工会论坛,2002,(4).
    [5] 金元浦.定义大众文化[EB/OL].文化研究网站,2004.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北“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5B175)“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研究”的部分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彭书雄,男,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典文学与文化、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汉字文化。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782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