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颜琳: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与大学语文的教学
【时间:2008/12/10 】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7/05 】 【作者: 广东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颜琳】 【已经浏览3059 次】

    摘要:建构主义作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新理念,不仅使得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性的特点得以突出,而且还将学生视为一个能动的“人”。它给大学语文教学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即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支持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引导学习为前提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文教育模式。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方式 建构主义


    大学语文近些年来颇遭非议和诟病,原因就在于大学语文虽然具有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价值,但由于其自身定位的模糊游移和教学理念的陈旧滞后而导致它功效和作用弱化。笔者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多年,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认为造成诸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大学语文教学的自身上。笔者拟从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出发,就大学语文“如何教”的问题略陈管见,以期引起同仁的思索和注意。

    教学现代化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现代教育技术正在改变大学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如运用Powerpoint投影,把声音(朗诵)、图画、录像、影视片段等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不仅拓展了教学的内容,而且把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直观,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因此具有多媒体、交互性、可控性、大信息量的现代教育技术正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实施教学现代化的首选措施之一。教学现代化催生现代教学理念,建构主义作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新理念,给教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学习具有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学习者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且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也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是学习者的认知工具。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再是积累知识,而是选择和创造知识。因此对于教师来说,“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能构成他(她)的全部内容,教师不仅要传承知识,而且更要盘活知识,开采脑矿,组织学生互动,刺激学生探索欲望,从而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一般来说,教学模式的设计主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来确定。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是以“讲授—接受”的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和“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般用释题、作者介绍、写作背景、课文大意、字词讲解、主题归纳、写作特点总结等环节构成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固定程式。这种教学模式隐含的一个命题是: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知识接受的容器。然而根据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明白学生是人,而非空盒子;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不仅实践性的特点应当得以突出,而且必须将学生视为一个能动的“人”。鉴于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即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支持下,立足于文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引导学习为前提的人文教育模式。

    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阅读、写作、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名著、经典的阅读是大学语文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大学生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我们曾做过一次调查,在对笔者所在学校任教的280余名新生的调查中发现,除去中学语文课本以外,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整个中学阶段只完整地读过1-2本名著,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全部通读的学生仅只有不到10人。阅读面窄,人文知识的贫瘠,势必会造成大学生忽视对精神价值的叩问和追求,影响他们思想、情感的正常发育和生长,从而形成有知识、无文化的“单面人”,大学教育也无法培养文理贯通、学究天人的人才。因此倡导阅读,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来说是势在必行。在教学中,我们将阅读名著纳入大学语文的教学体系中,并安排在课外进行。这样做既解决了大学语文课时偏少的矛盾,又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每次上课伊始,就将一批阅读书目公布出来,要求学生挑选其中5-10本中外名著作为阅读文本,并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要求学生期中提交中期阅读作业,期末以读书报告的形式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和见解,作为期终考核成绩之一。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强调阅读、写作能力的训练。学习不只是为了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掌握技巧,学会思考,因此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广度,还有深度。大学生的阅读,严格地说,应是思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这种阅读是任何一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阅读不同于中学阶段的对词义、段意、层次结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的归纳性阅读,而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形成观点;并将自己阅读的体会、认识、见解表述成文。这样的阅读,不仅授之以渔,而且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些论者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写文章很难做到文从字顺,大学语文理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其实大量的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最便捷有效的方式之一。

    结合阅读,通过辩论、演讲和课堂讨论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不仅仅是一个会说话的问题。口语交际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需要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牢靠的记忆,不怯场的胆量,它实际上是一个人知识、才学、记忆力、思维的综合体现。我们预先将要讨论的专题布置下去,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准备相关的发言材料,然后提供一定的时间和场所,由同学们发言交流。我们发现,凡是上台做过发言的同学,对所讲内容记忆特别牢靠,掌握的知识面亦很广,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既训练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又练就了胆量,增强了自信心。

    当然,这种教学方式的使用,对教师自身的要求相应也更高了。它要求教师必须对整个活动有一个通盘的计划,而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有极强的驾驭能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才行。教师必须练就内功,能讲学生所未讲、未论、未想之处,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个教学环节表示欢迎。他们认为,课外阅读名著和经典,既弥补了专业学习中的缺憾,又学会了论文的写作,并且使他们有话可说,丰富了自己的感情世界。

    二、以文章篇什为载体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

    对于大学来说,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和机器,但很难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张岂之先生认为:在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中,……教育主要是为了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高尚的人,正派的人,对民族和国家有贡献的人。这实际上是人生观的问题,也就是说应当把人文知识提升到人生观的高度来理解。人们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离不开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这就是世界观的问题。①大学语文教学,不同与一般的政治说教课,它须用文章篇什作载体,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来说,文本是我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载体和媒介,但又不能拘泥于此。我们要坚决摈弃那种就文章讲文章、就作品讲作品,讲一篇就只是一篇,不能向更深更广处拓展的教学格局,摈弃那种篇篇都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的死板机械狭窄的串讲式教学套路。而是要认识到大学语文本身有着更为深广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的课程内容。它要求从作家作品大处入手,来思考认识人生,或领会一种精神。倘若学生能从项羽身上体会到文和武的关系问题,认识到刚愎自用的害处;能从苏东坡的坎坷人生经历、诗词作品中学习到不屈不挠的人生精神,那便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成功。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知识教学理应与文学和人文相融为一体。比如读古典诗词,一个“愁”字、一种“愁情”是大学生接触最多、体验最深的一个对象。“愁”是一个会意字,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这个汉字的构造上。自然界秋天肃杀凄凉、草木凋零的景象,极易触动人的伤感之情。中国古代的刑部称秋官,死囚也通常在秋后问斩;辛弃疾《破阵子》有“沙场秋点兵”之句,喻示战事也常常在秋天进行;古人以五音分配四时,秋天为“商”声,商即“伤”也,取物既老而悲伤之意。由此可知,“秋”无论从自然意义还是从人文意义上都蕴含着一种“愁”情。明乎此,我们就能理解古人为什么最爱把“愁”放在秋天来写,就能明白“秋思”的特定含义,也能够较容易走进古人的心灵与感情世界,理解欧阳修为什么会由草木飘零联想到人的“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王实甫何以用“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凄迷”的氛围来衬托莺莺与张生的离恨别绪;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凄美诗句竟能打动千百万读者的情思。诗人们怀才不遇、伤时忧民、国破家亡之愁,词人们羁旅行驿之愁、请缨无路之忧、知音难觅之苦,都无不与“秋”字相联。体验这些“愁”,就是在与古贤人对话和交流,在接受心灵的洗礼、情感的陶冶。大学语文教学要求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促使学生跨越字词句篇从更高的层面,譬如文化、哲学层面来认识和体会文本,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不再仅仅只是课程以内的,不再仅仅只是一个文本和另一个文本相加等于两个文本那样简单,而是包涵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即文本的外延与内涵共同构成的文化场,以及文本之间相互叠加形成的“格式塔质”。对于教师来说,他(她)必须在教学中超越具体教材,必须将具体的文本放在民族历史文化的宏大背景下,用一种思想、哲学去观照,去品味,去审视,并通过于此来作用于人、作用于社会,在精神成人方面发挥自身独特作用。

    三、以教师“导”的功能来进行现代化手段教学

    我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导”的功能丧失。事实上,在教学的自始至终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因为现代化教学尽管具有先进性、科技性的特点,但它毕竟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它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只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表达思想和观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能也不应让位于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不能成为电脑操作员和投影解说员,他(她)理应成为现代教学技术的操控者和利用者。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和生成性,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一方面尤要善于分析具体的教学情景,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或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优化的时机呈现多媒体,使多媒体的呈现成为整个教学流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应当处理好多媒体使用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应该是课堂构成的主要部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创设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多种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组织“协作学习”,而学生的“学习——质疑探究——讨论释疑——迁移拓展”应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多媒体的使用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

    文学语言的抽象性、间接性也决定了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导”的功能性地位。图像的直观性、声音的直接性或许能够增加大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性,但也同时可能使学生对图像产生过度依赖,形成文字阅读能力的懒惰以及对文字理解力的压抑,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力。这对于审美欣赏能力、文字感悟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的培育,不是一件令人值得高兴的事情。鲁迅曾谈过阅读的经验,就是从文字上想象林黛玉,须排除这种“先入之见”②。因为平面化的视觉形象极易造成对文学语言的直线“图解”。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样的诗句就只有依靠阅读主体的独特领会和感悟才能体验其中的妙意和哲思,只有以哲学的、历史的感受去领悟,才能充分理解古人的那份旷古幽情。图像作品很难将它阐释透彻,也很容易将其定格在某一框架里,从而过滤掉汉语言文字本身特有的韵味和悠长,岐义和复杂。就审美而言,要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光有“悦目”是不够的,还必须进入到“赏心”,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阅读主体深入的理解和思考。由此可见,大学语文无论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还是提高语文水平,首先要形成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学生必须学会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入手去领略内容,即“披文以入情”。这样教师“导”的功能性地位就得以凸显,即老师要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文本的思想情感以及带来的美的愉悦和熏陶;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和思索,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想象;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感悟和启迪学生的人文情怀。此外教师的精心备课尤显得重要和必不可少。因为课件制作仅仅只是教师备课环节当中的一个部分,更高更多的素质要求的重要意义对于大学语文教师来说不言自明的。所以,在现代科技逻辑日益深入地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在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前提下,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阅读文字、理解文本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这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原则,也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更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注释:

    ① 张岂之.大学教师与人文素养[M].中国大学教学,2000,(1).
    ② 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颜琳,广东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9636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