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刘江凯: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细读”法——以《复仇》为例
【时间:2008/12/5 】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7/10 】 【作者: 大连市东北财经大学 刘江凯】 【已经浏览5339 次】

    “细读”是新批评派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强调从作品本身出发来研究作品的语言、叙述、情节等。作品一旦出版就意味着终结,读者只需从文本语言中挖掘“意义”,寻找价值而不考虑作者的身份,经历等作品以外的因素。不得不承认,经由这种阅读方法而发掘出的研究结论很难被推翻,可以说是一种文本内部的实证阅读。

    鲁迅的文章比较难懂,许多学生自中学起就对鲁迅的文章感到头痛,很难产生兴趣。大学语文一般来说主要是针对新生一年级的学生开设,所以,这种印象在大学生当中也有一定的普遍性。以往我们总是强调鲁迅伟大的艺术成就和深邃的哲学思考等等,首先给鲁迅及其作品戴上一顶又一顶闪光的高帽,学生于是在敬畏中自动、自愿地承认了鲁迅的伟大。许多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并非源于对作品的阅读,而是来源于各种宣传,是概念确认的结果。一个作家没有通过自己的作品而被读者承认,我想即使鲁迅先生在世也会感到震惊和不悦的;一个读者如果不能从作品的角度亲自认识、理解、感受作家的灵魂,那么他对这个作家及其作品将失去一切话语评判权。遗憾的是,这样的事在我们的大学语文课堂上经常发生。

    在讲授鲁迅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并非学生不想理解鲁迅,只是他们很难找到与鲁迅沟通的方法。当然,真正的读懂鲁迅是需要深刻人生阅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接近鲁迅。接近鲁迅的办法就是接近他的作品,认真的进入到鲁迅的语句世界当中,从一个字的应用,一个语句的处理,一个篇断的安排,一篇文章的领会开始。在鲁迅作品中,以散文诗最难理解,如《野草》当中的很多文章。这种融合鲁迅的生命体验和艺术哲学的形式,在复杂的社会、人生背景中应用了象征、荒诞等艺术处理手法,理解起来确实非常困难。在我们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中①,选用了一篇《复仇》(其一)。我在讲解这篇课文中时,充分地应用了新批评派的“细读”法,让学生反复阅读《复仇》的九段内容,一共约六百多字,并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和他们一起讨论了很多的文本字、词、句、段的作用。通过这些文本细读,我感到学生对于鲁迅有了自己的体悟,并最终理解了课文当中对鲁迅思想主题的概括,也理解了鲁迅的“复仇”思想的内涵及对所谓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在讲《复仇》时,我首先让学生从题目入手,思考“复仇”作为一个动词,它的主语和宾语在文章中究竟是谁?围绕着这个问题,学生们进行了第一遍仔细的阅读。结果他们形成几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觉得这一对男女互为主语和宾语;一种认为这一对男女是都是主语,路人才是宾语;还有一种认为作者才是主语,宾语主要是路人;另外一种则认为这是一个无主语也无宾语的动词,在文章中很难确切地通过语法分析找准主语和宾语。鲁迅在文章的第二段似乎有意地消灭掉动词的主语和宾语,如“但倘若用一柄尖锐的利刃,只一击,穿透这桃红色的,菲薄的皮肤,将见那鲜红的热血激箭似的以所有温热直接灌溉杀戮者”这一句,是谁发出“一击”的动作?这个动作的承受者又究竟是谁?如果说这一句的主语是杀戮者的话,那么下一句“其次,则给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就可以理解为被杀者了。但紧接着“而其自身,则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之中的“其”究竟指谁?从整篇文章来看,这里的杀戮者和被杀者当然是祼身而立的男女二人,但鲁迅在这里并没有明确谁被谁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鲁迅在这里并不在意谁是杀戮的施动者或受动者,这原本就是一段无主语无宾语的“客观”描述。鲁迅在这里只不过想非常客观地向读者呈现一种生命本来顾有的形态,并选取男女祼身对立这样爱与恨的极端形式来代表生命的一切客观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在鲁迅看来,生命本来的爱恨情仇都是无所谓的,只要没有看客,这一对男女是爱是恨、是生是死都无所谓,不过是众多生命现象的表现罢了。这样的生死形式,鲁迅并不批判。但是,如果这种生命本来的、自然的形式变成了别人眼中欣赏的材料,鲁迅就要对寻那些“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的路人们进行最严历的批判,要对他们进行最彻底的“复仇”!文章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对此有所照应,比如鲁迅给这对祼身男女安排的地点是“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我以为这是很有深意的。我在讲课过程中提问学生:为什么鲁迅要让他们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而不放在闹市街头?这样岂不是更加符合生活实际一些?我们想一下,如果真是在闹市街头,那么这种形式就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了,它本身对公众造成了一种实际的影响,被人围观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说不定还有报纸、电视等媒体介入,把这件炒作成头条新闻,如此一来,就失去了“旷野”之上那种纯粹的生命形式的自我性。这一事件本来是在广漠的旷野之上发生的,一般是不会有观众的,“他们俩这样地至于永久,圆活的身体,已将干枯”也罢,还是“裸着全身,捏着利刃,然而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也好,如果“只剩下广漠的旷野,”那就是纯粹的生命形态之一,是个人行为,别人没有什么好评判的。

    然而,“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这一段里,“路人们”写出人之多,同样的还有“密密层层”等一系列修辞,写尽了鲁迅对他们的愤怒和对厌恶之情。他们“拼命地伸长脖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预觉着事后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进一步的刻画出路人们的丑态,并从生理和心理上写出路人们渴望“鉴赏”好戏的那种急迫的心情。这一段的描写和之后路人们没有看上好戏的反应形成了极强烈的对比,他们“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鲁迅除了厌恶之外,更表达出无限的悲凉之情,至此,对于国民劣根性批判我们就有了很具体的感受,对于鲁迅先生的高超的语言能力和惊人的构思及深邃的思想都有了深切的体认。

    应用这种“细读”的方法,在讲授《复仇》这篇文章时,我们用了两个课时反复研讨这六百多字的小文章,在字里行间寻找着鲁迅的伟大,在“细读”过程中感受作者博大精深的人生情怀和艺术思考,并有效地训练了学生自己感悟文章的能力。我们发现,许多原本需要重点讲解的思想内涵在细读的分析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浮出水面,学生整堂课精神都很集中,我从他们的眼睛中不时地观察到若有所悟后的快乐眼神,学生似乎也第一次真正地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并能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当然,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有很多,针对不同的内容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在这里以《复仇》为例分析了“细读”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希望能抛砖引玉,以便更好提高我们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洪.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大学,1999.

    (刘江凯,大连市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基础部)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31648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