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写作 > 应用写作

王益:“大学语文”之应用写作部分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时间:2008/11/26 】 【来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月 】 【作者: 四川理工学院 王益】 【已经浏览4916 次】

    摘要:在高等院校所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中,理应把应用写作纳入其间,使之成为一个集人文性、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完整构架。文章就教材改革的方向、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师队伍的遴选与培训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这四个方面对“大学语文”之应用写作部分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以期能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应用写作;体系;教材改革;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引言

    从2005年9月起,我所在的四川理工学院开始在大一新生中全面开设“大学语文”课,文科类学生必修,理工类学生为选修。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所教授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全部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冶炼学生的人文精神。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大学语文课除了应给学生思想的熏陶与精神的提升外,注重对他们文化层面的实用技能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笔者作为“大学语文”授课人之一,在2006年4月提出了将应用写作纳入“大学语文”的整体框架以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补充与延续的构想,并将之作为一项教改课题,着力于其体系上的建设。一年来,我对作为“大学语文”整体视野中的应用写作部分在教材改革的方向、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师队伍的遴选与培训以及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想法,希望能与同行共商。

    二、教材改革的方向

    应该说,作为高校应用写作教科书的编写,在国内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但在此中,却存在着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即教科书的编写几乎没有兼顾到高校学生的实际应用的需要,而是过多地停留在庞大复杂的体系建构和普范性文本的呈现中,既缺乏足够的应用写作理论知识的系统深入介绍,也缺乏对文本的有效展示与分析。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在教材使用上的经济负担,也不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与借鉴。而作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建设的一部分,也有将应用写作纳入其中,定位为“大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应用写作”的。但是,由于应用写作纳入了大学语文教材(书籍)编写的整套体系中,迫使大学语文的文学阅读与欣赏的文选选取量缩小,选取面也相对变窄。即使是应用写作部分的编写,也是不痛不痒的,既不精也不细,针对性不强,从而也影响了作为教材的“大学语文”的整体形象。

    那么,能否做到既兼顾应用写作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与经济性,又能保证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阅读与欣赏的完整性,且与应用写作形成延递关系呢?我个人认为,由各学校根据实际的教学现状自行编写出一本应用写作简明讲义是最实际可行的。理由在于:第一,能保证学生充分使用具有完整体系的大学语文文选读本,不失大学语文课程的主体性;第二,能保证应用写作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存在,能使学生通过讲义迅速有效地获取应用写作相关的知识与技巧,为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第三,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讲义既是教案的扩充,又是教科书的简缩,无论对于备课,还是实际的课堂教学都是非常便利的;第四,节约经济成本。相对于教科书而言,讲义编写及印制的成本都要低得多,也能促进教育生产与教育消费关系间的和谐;第五,讲义内容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的变化来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更新,这是教科书不能比拟的。因此,在教材的改革方向上,我比较反对动辄就召集大量人员编写所谓的创新性的求大贪全式的应用写作教科书的做法,更倾向于典型化的求精入细的讲义的自行编写,且在我看来,这应该是未来教材改革的一种趋势,因为这更能体现教材多样化与个性化的丰富内涵。

    三、教学内容的设置

    在高等院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生们从小到一张条据,大到一篇毕业论文的方方面面都比较广泛和频繁地接触着实用文体的应用。据笔者粗略统计,高校学生常用的实用文体大致有请假条、经济条据、启事、通知、海报、喜报(红榜)、简报、倡议书、请柬、申请书、自荐书(求职信)、演讲稿、计划、总结、自我鉴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毕业论文等。以此为内核,并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写作水平以及今后就业的需要,在充分论证与设计之后,我认为应用写作在教学内容的走向上可大致作如下安排:

    第一章 应用写作总览
    一、写作概述
    二、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 求学必备——日常事务文书
    一、条据类:请假条、借条、欠条、领条
    二、告启类:通知、启事、海报、喜报(红榜)、简报
    三、书信类:申请书、倡议书、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贺信
    四、礼仪类:请柬、邀请书、聘书
    五、宣传类:演讲槁
    六、计划类:计划、安排
    七、总结类:工作总结、学习总结、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自我鉴定
    八、学术类:学术论文、毕业论文、毕业设
    第三章 求职必备——就业文书
    一、求职信(自荐书)
    二、就业协议
    第四章 从政必备——国家机关行政公文与申论
    一、行政公文基础
    二、公文主要代表文种写作:请示、报告
    三、申论

    根据上述内容的大致走向,我们可进一步对部分章节的内容作一些简要的说明,以作为今后讲义的具体编写上的参考。对于“应用写作总览”一章,我认为可以沿着“应用写作的内涵——应用文的产生和发展——当代应用文的种类——应用写作的作用——应用写作的特点——学习应用写作的基本方法——应用文的材料——应用文的主题——应用文的结构——应用文的表达——应用文的语言——应用文写作的具体要求”来展开,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基础的不了解,也能使学生在总体上树立起规范的应用写作观念,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于第二章“求学必备——日常事务文书”的具体展开,可以参照一般应用写作教科书的编排模式,即沿着“文种的内涵界定——写作结构及步骤——范文展示与分析”的思路分门别类地进行,只是在编写时应注意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起来。至于第三章“求职必备——就业文书”应该作为一个重点来展开,因为学生目前对求职信的书写存在着极大的不规范性,予以及时的引导是大有必要的。而对于就业协议书,虽不要求学生能写,但是必须加以深入的介绍,使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为这直接关系着他们在大学毕业时的就业问题。对于第四章“从政必备——国家机关行政公文与申论”的安排,主要基于这样一种考虑:目前很多学生纷纷选择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不了解行政公文与申论的相关知识与写作技能肯定是不行的。选择这样的安排,也是为学生今后走向从政之路做一些政策与能力上的引导。

    总的来讲,教学内容的设置着力于以知识学习、文本参照为线索,以思维训练、思想陶养为支撑,以模仿操作、实际运用为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应用写作作为“大学语文”整体体系的一个部分,在课时的安排上就相对有限,理想的课时数为“大学语文”总教学时数的1/3。以我所在的理工学院为例,应用写作部分所占的课时数大约为20~30学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可根据教学的实际课时数来对所设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增减或调整,参考模式如下:

 

教学单元

精讲文体

泛讲文体

预计课时

第一章

应用写作基础知识

应用写作概述

4-6

第二章

 

书信类、计划类、

总结类、学术类

条据类、告启类、

宣传类、礼仪类

10-14

第三章

求职信(自荐书)

就业协议

2-4

第四章

请示、报告、申论

报告、公函

4-6

    四、教师队伍的遴选与培训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整个应用写作课程体系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能带领学生对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与欣赏,也要能够对学生的应用写作提供有力的指导与帮助。当然,能够任用专业写作老师进行教学肯定效果要相对好些,但实际的状况是,无论哪一所高校的专业写作老师都比较少,难以应付繁重的公选课任务,教学效果也很难得到保证。而且,应用写作是作为“大学语文”文选的一个后续或延递,作为课程教学,一名教师应该通授前后内容。这样,对教师的综合要求就更高,教师队伍的遴选也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个人认为,在教师队伍的构成上,应首要考虑有着中文专业教学经验,并且有着一定写作素养和应用写作实践能力的老师。若无中文专业教学经验,但有着中文专业背景,且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较高的高校其他老师也可考虑其中。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而且,在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上,老、中、青应分别有一定的比例,在职称结构上,教授、副教授应有一定的比例。教师队伍确定后,所有任课教师应进行课前的集体备课,并由教学经验丰富、写作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写作老师对他们进行专项培训,以提高其教学水平和实战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进行定期的交流并参加相应的培训,不断提升其教学实力,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

    五、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运用

    高素质教师队伍无疑是应用写作教学的一个保障,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与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更是重中之重。常言道,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有些老师的内在素质比较好,敬业精神也比较强,但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主要在于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运用上不够妥当。尤其是在大学的教学中,面对思想活跃、独立自主意识强的学生们,作为教师,必须要改变和更新教育观念,多用启发式与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应用写作的教学中,尽管也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但无论如何也千万不能忽略前面所讲的那些因素。“填鸭式”或“满堂灌”绝对是教学中的一大禁忌。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还需良好的教学手段的辅助。而现代教学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更加便于教师在具体的应用写作中对应用文文本的过程操作演练的直观展示,能直接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六、结语

    在大学里,除了中文类专业的学生和一些相关专业的学生接受过稍微正规化的写作训练外,整体上,学生对应用写作方面的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多,且重视程度也不够,在具体的运用中,常常出现许多认识上的误区。而实际上,在当今社会,应用写作的作用与地位显得越来越突出,能否得心应手地撰写应用文,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的工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现代人,如果不会应用文写作,即不善于利用语言文字来对现实的信息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不善于按照各类应用文的写作范式、要求写成应用文,以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将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影响自己的发展。作为大学生,理应学好应用文的写作。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更应充分考虑到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应用写作的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上都应狠下工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完善课程体系,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王益(1972-),男,四川合江人,四川理工学院中文系教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研究。

    基金项目:四川理工学院教改项目(编号:JG-0656)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3941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