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研究

葛佳才:《大学语文》注释拾补
【时间:2008/11/19 】 【来源:语文学刊(高教版) 2005年第1期 】 【作者: 湛江师范学院 葛佳才】 【已经浏览5437 次】

    [摘 要] 目前通用《大学语文》教材在选文注释上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相关篇目中的“衡”、“向使”、“更”、“庶”、“垝”等词的注释加以补充修正,或有小益。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注释; 补正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目前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增订本,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选编了大量古代文学作品,在选文的注释上,既充分参考了专家、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也及时吸收了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在适应“教、学结合,以点带面”的教学需要的同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过,教材选编的古代作品,包罗经史子籍,纵贯秦汉明清,内容丰富,体式庞杂,在注释上也就不免百密一疏,容有可商可补之处。笔者仅就教学中注意到的几则,敷衍成文,于再版重印时的补充、修订,或有小益。

    一、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P45,《先秦诸子语录(二)·〈孟子·告子下〉》)注释:衡,权衡。

    “衡”是句中一个重点词,今注、今译往往不加推敲而随文意译,如“衡,意即错综复杂”“心境困苦,思虑万千,这样才能有所创造”[1](P299)、“内心困苦,思虑焦灼,然后发愤兴作”[2](P155)。教材以“衡”至今还较为常见的引申义“权衡”作注,也是囿于字形而误以今义解古义了。

    对于“衡”,东汉赵岐在注解《孟子》时已作了训释:“困瘁于心,衡,横也,横塞其虑于胸臆之中,而后作为奇计异策,愤激之说也。”宋朱熹《集注》承之:“衡,与横同。横,不顺也。”清焦循《正义》作了进一步申说:“《毛诗·陈风》‘衡门之下’,《传》云:‘衡门,横木为门。’《考工记·弓人》注云:‘衡,古文横,假借字也。’《大戴礼·曾子大孝篇》云:‘夫孝,置之则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注云:‘衡,犹横也。’是横与塞义相近。《礼记·乐记》云‘号以立横’,注云:‘横,充也。’充亦塞也。故读衡为横,而又以塞释之。”历代注家对“衡”的解释相当一致而古今承传,相应说法值得重视。古人注疏可资借鉴,作者行文风格也能说明问题。孟子长于辩论,善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教材所选《告子下》一段就很有代表性。我们认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两个骈偶句子,既有句外对,也有句内对。就句内对来说,“困”与“衡”、“征”与“发”两两相类,互文见义,人们一般释“征”为“表现”、“发”为“流露”,语义相当,同样地,“困”为“困顿、纠结”义,“衡”也以理解为与之相近的“横塞,充斥”义为宜。

    综合古注、行文两方面的因素,不难看出,较之“衡”用了引申义“权衡”的注释,“衡”假借上古同属匣母阳部的“横”的“横着、纵横”义,在上下文中相当于“横塞,充斥”的说法更合理可靠,也更适于采用。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从赵岐、焦循说[3](P300),得其确诂。

    二、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P63,《谏逐客书》)注释:向,当初。使:假如,假使。

    《说文·宀部》:“向,北出牖也。”又《日部》:“曏,不久也。”《说文通训定声·壮部》:“向,假借为曏。”“向”本义是“朝北窗户”,假借作“曏”,用为时间词,可译为“从前,刚才”,一般作状语,先秦已然;《说文·人部》:“使,令也。”本义是“使令”,先秦已虚化为表示虚拟使令的假设连词,可译为“假若,如果”。

    秦汉之际,时间副词“向”和假设连词“使”连言,用于复句前一分句表示假设。因为“向”含有“从前,刚才”的时间因素,复合虚词“向使”一般情况下只对已然情况进行假设,也就是前一分句以“向使”提出未曾发生或出现的情况,后一分句根据这一假设推导出结论——同样也不曾发生或出现的情况。如:“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戒,则何陷于凶患乎!”(《后汉书·张衡列传》)“向使国不亡,焉为臣唐有?”(杜甫《九成宫》)由于特定假设复句的影响,“向使”中“向”所隐含的时间因素从词汇层面转移到了语法、语用层面,从而在使用的语义背景上表现出来。唯其如此,“向”、“使”在特定句式中的连言使用,才使“向”也具有了“使”的语义、功能,当“向”的显性词汇义“从前,刚才”渐渐转化为表示已然假设的隐性句式义“假若,如果”之后,这一隐性的句式义又慢慢凝固成“向”的显性词汇义。久而久之,“向”最终脱离“向使”的复合而独立用为假设连词。“向不遭度,则郡早为丘墟,而民系于虏廷矣。”(《三国志·魏书·公孙度传》注引《魏书》)《论语》云:‘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向非妇人,待嫁奚为?”(《太平广记》卷二五二引唐高彦休《唐阙史·俳优人》①)据此,我们以为,在注释文言虚词“向使”时,不能拘泥于时间词“向”的时间义生硬地译“向使”为“当初假如”,而应着眼于“向使”表示对已然情况假设的语法、语用功能,在总体上把握它的“假若,如果”义。郭锡良先生把选文中的“向使”直接注释为“假使”[4](P388),可以信从。

    三、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P112,《羌村三首》其一)注释:更,再,又。

    《说文·攴部》:“更,改也。”段注:“更训改,亦训继,不改为继,改之亦为继。”《助字辨略》卷四:“更,改图也。与前义违,故得为反也。”段玉裁从反训的角度说明“更”的“改”、“继”义,刘淇从引申的角度探讨了“更”的“反”义。综而观之,“更”相反为训,也有理可循:“更”本义为“更改,改变”,指事物或状况有所变化,而事物或状况的变化,往往不外乎两种结果,要么与先前相对,就是“改”,要么与先前相应,就是“继”,偏言“改”,则“更”有“反,却”义,如:“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偏言“继”,则“更”有“即,又”义,如:“当魏齐辱我于厕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史记·范睢列传》)可见,“更”在具体语境中是“即,又”义还是“反,却”义,需要联系上下文细细推敲、甄别。

    《羌村三首》描述作者在兵荒马乱中回家省亲的三个生活片断,第一首写刚到家时合家惊喜交集的情景,揭示出战乱时期人们的反常心理。其中妻子的“怪”、生还的“偶然”、邻人的“感叹”无一不具强烈而深邃的表现力,“夜阑更秉烛”中的“更”也当有异曲同工之妙。“夜阑”本入睡之时,代之以“秉烛”,显然有违常理,而正是诸如此类的反常言行或心理,才能有力凸显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可以说,一个“反,却”义的“更”比一个“再,又”义“更”,更见言文一致,更显语浅意深。萧涤非先生在《杜甫诗选注》中虽未明确注释“更”,不过他认为“更读去声,夜深当去睡,今反高烧蜡烛,所以说‘更’”[5](P83),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取舍。

    四、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倖,保卒余年。

    (P171,《陈情表》)注释:庶,庶几,差不多。

    《说文·广部》:“庶,屋下众也。”由本义引申,“庶”可指“多,繁多,众多”。此外,“庶”在古汉语中常假借为虚词,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希望,相当于“希望,但愿”。

    在表示希望这一用法上,“庶”除了单用外,还可与“几”同义复合为“庶几”。对于“庶”、“庶几”的“希望,但愿”义,历代字典辞书多所言及:《尔雅·释言》:“庶,幸也。”“庶几,尚也。”②《玉篇·广部》:“庶,幸也,冀也;庶几,尚也。”《广韵·御韵》:“庶,冀也,幸也,又庶几也。”《说文通训定声·豫部》:“庶,假借为度、为虑、为觑……《诗·抑》‘庶无大悔’,《礼记·檀弓》‘其庶几乎’,按‘庶几’犹‘觑觊’也。”《诗经》中已有用例,如:“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③(《桧风·素冠》)“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④(《小雅·车舝》)一直沿用至明清。

    《陈情表》中“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倖,保卒余年”一句,实际上是偏正复句中的目的复句,正分句用表欲求意或致使意的副词“庶”引出目的,“庶”相当于“希望,但愿”,“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也就是“希望祖母刘氏幸运,享尽天年”的意思。教材释“庶”为“庶几,差不多”⑤,不得其意,格难通。

    五、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P205,《氓》)注释:垝垣,破墙。

    “乘彼垝垣”中的“垝”⑥,大致有两种代表性的说法:⑦1.毁坏,倒塌。《毛诗故训传》较早提出“垝,毁也”,此后,不仅“乘彼垝垣”一句被用来证成《说文·土部》“垝,毁垣也”的训释,毛说也广为后人继承,如郑玄笺:“前既与民以秋为期,期至故登毁垣。”朱熹传:“垝,毁。”今人注译也往往从之⑧; 2.“垝”通“危”,高。于省吾先生在《泽螺居诗经新证》中首倡此说:“按垝、危古通。《庄子·缮性》释文:‘危,崔本作垝。’《史记·律书》:‘危,垝也。’《庄子·盗跖》‘去其危冠’,释文引李注:‘危,高也。’《晋语》‘摇木不生危’注:‘危,高险也。’‘乘彼垝垣’,言登彼高垣也。若曰毁垣,垣既毁未可言乘,乘之亦未必可望复关也。”[6](P10)于氏因声求义,发人未发,今人也多有采信,如吕恢文《诗经国风今译》径引于说,[7](P98)黄典诚《诗经选》从其观点:“垝垣,高高的土墙。垝,即‘危’,高也。”[8](P70)

    以上两种说法,单单从训诂的角度看,都有理有据,文从字顺,哪一种更可取呢?

    “词义的语境规定性”是训诂原则之一,一个词的意义是受上下文语言环境制约的。于先生援引古文献中“垝”“危”通用的例证后⑥,以“乘”与“毁垣”在语义逻辑上的矛盾进一步否定了传统说法。在我们看来,释“垝”为“毁坏,倒塌”,不仅和“乘”语义相违,与《氓》一、二章的思想内容、形象意境等也格格不入。

    具体而言,《氓》虽是一首弃妇怨诗,一、二章却是写恋爱、待嫁的经过与相应的情感。恋爱、待嫁中的女主人公情窦初开,纯真热情,对爱情的向往,对婚姻的憧憬,不仅为她以及她眼中的世界涂抹了一层亮色,也营造了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多么可爱的形象,多么动人的意境,在如此美丽而和谐的意象之中,女人公因相思、期盼而登临以望的“垝垣”,是“破墙”还是“高墙”,也就不言而明了。

    既然“垝”借用“危”的“高”义并不少见,“乘”与“高墙”的语义相因相承,而“高墙”较之“破墙”与诗中人物形象、意境氛围更加浑然一体。那么,在注释“乘彼垝垣”中的“垝”时,则不必拘于古注而不采新说了。


    【注释】

    ① 如果说例一中“向”还带有已然的时间因素,例二中“向”却已纯粹表示假设,与时间因素不相干了。
    ② 先秦文献中,“尚”用在谓语前,表示命令或希望,可译作“希望”。如:“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书·牧誓》)
    ③ 周振甫《诗经译注》, (中华书局, 2002年)202页:“希望看见穿白衣啊,我心里悲伤啊。”
    ④ 林义光《诗经通解》(北京大学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庶几,愿望之词。愿其饮食歌舞。”袁梅《诗经译注》(齐鲁书社,1985年)659页:“庶几:幸,此表希望之词。”
    ⑤“庶几”可表示希望,也可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或估计,相当于“大概,差不多”。教材释“庶”为“庶几,差不多”,显然是取“庶几”的推测义。
    ⑥上古音中,“垝”在见母歌部,“危”在疑母歌部,属于旁纽叠韵,古文献中不乏通用的例证,二者的假借关系可据此确定。
    ⑦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62页:“‘垝(音诡)’和‘垣’通,墙。”另为一说。
    ⑧如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86页:“垝,坏也。”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107页:“垝,毁。”

    【参考文献】

    [1] 李双.孟子白话今译[M].北京:中国书店, 1992.
    [2] 李申.孟子全译[M].成都:巴蜀书社, 2001.
    [3]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4] 古代汉语[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6.
    [5]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6] 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 2003.
    [7] 吕恢文.诗经国风今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8] 黄典诚.诗经选[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4.

    [作者简介]葛佳才,男,重庆江津人,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从事中古汉语词汇、语法研究。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786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