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秦朝晖:走出谷地——《大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几点思考
【时间:2008/11/19 】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9月 】 【作者: 太原师范学院 秦朝晖】 【已经浏览3268 次】

    [摘 要] 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不仅带来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的一次次转变,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立足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实际,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 宏观性;母题;评析方法;细读


  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正把大学的教学活动推入一个令人进退两难的狭长谷地:一方面,每一位大学教师不得不承受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计划的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面对学生对知识的日益丰富的个人选择因材施教。所以,教学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教师走出谷地的艺术。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等院校的学生心理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过程。从1978年开始,首先进入学院的是十年文革积压下的一大批优秀人才。最初的几批学生与共和国一道饱经忧患,丰富的阅历和十年文化荒漠期,在他们心理上造成的强烈求知欲,使这几批学生能安于校园,埋头书本。再加上当时社会对知识人才的非正常需求,使最初的几批学生的毕业分配和职业选择还不致影响在校期间的学习,所以这几批学生比较容易适应传统的教学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逐渐步入正轨,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学院中就读的学生大都是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的“三门”学生,这些学生在心理上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社会对知识人才的非正常需求阶段已经过去,就业难的现状过早地摆在了学生面前,而社会寻求人才的招聘制,又为大学生对职业的个人选择提供了现实性。这样,由于职业选择的提前,大学生的学习过多受到职业目标的指引,就较难拘泥于教学计划,而呈现出丰富的个人选择性。第二个特点是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当现代信息社会中铺天盖地的广播影视、流行歌曲、网吧游戏无孔不入地占领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时,我们发现异彩纷呈的现实生活和各种享乐性文化商品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更新就显得相对迟缓和滞后。这样,每位教师的教学都受到活生生的社会材料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法显然不能适应过于挑剔的学生胃口。

    学生的两种心理特点导致的一个共同后果是:学生的信息需求有着丰富的个性,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一个全新的沟通,这种沟通的方式是在丰富的需求个性中寻求出一致的共性。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上述问题,我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尝试。

    一、强调一门学科的宏观性、文化性

    强调知识的宏观性就是教师应把一门学科作为一个整体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进入学习之前就对一门学科有一种高屋建瓴式的把握。这一点有些类似于新闻写作中的“导语”,把最重要的事实极简短地在开篇交代给读者,使读者能在对事态价值的整体把握下,吸引他读完一个事件的过程。当然,强调一门学科的宏观性,并不简单就是用一节课的时间讲述一门课的学习目的,而是在每一堂课的讲述中,让学生感受到每一段具体知识对于整个学科的构成性,每一段具体知识作为整体的一分子才具有的那些基质,而这些基质恰恰是支撑这门学科思想体系的真正要素。我们知道,《大学语文》这门基础课,要完成的是学生对语言运用和文学欣赏的最基础训练,但学生长期的日常语言活动和对文学作品的个体欣赏,常常会使他们忽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这门课程的宏观性在于: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农耕生产方式,造就了与西方大异其趣的伦理文化,而这种文化积淀的有形表现就存在于浩如烟海的文人作品中。所以,无论我们研究过去,还是分析现在和判断未来,中国文化的本原性都是一个必然的依据。而了解中国文化的本原,就必须熟悉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文字组合逻辑及一个个具体的文人作品。这样,《大学语文》就置于了中国文化的范畴之下,而语言学习和文学欣赏又逻辑地构成这门学科。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宏观目标的吸引下,日积月累的漫长学习过程才不致显得枯燥乏味。

    二、以教材为中心,尝试用“母题”的形式组织教学

    《大学语文》中选择的作品,有三分之二是古代文学作品。尽管那些作品的内容都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艺术上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同时经得住一代一代的读者阅读、阐释而又难以穷尽;尽管那些作品在深层也都如实地呈现了“人”的生存状况及人类的命运,并在其中追问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但由于教材在整体上是以一篇一篇的作品来结构,于是表面上呈现出零散性并缺少一个内在的一脉相承的东西。因此,教学上大多停留在对单篇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很少有突破。又由于有些古代作品中体现的古人的某些精神价值观与目前的功利主义倾向格格不入,学生便希望接触现当代文学作品并体验现当代人的情感和命运。于是,我们开始尝试以教材为中心,采用“母题”的形式,以一组组作品突破过去那种只对单篇作品的欣赏评价,并力图使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作品与我们现当代人的生存体验联系在一起。比如,第一个母题是“爱是不能忘记的”。我们以教材中的《诗经·蒹葭》、《诗经·氓》为中心,据其内在的深层联系,选择了鲁迅先生的《伤逝》、朱秀娟的《女强人》、徐坤的《厨房》,形成有关爱情婚姻生活观念发展的这样一条脉络:爱情上执着地追求——婚姻生活中“痴心女子负心汉”的社会现象——五四时期“娜拉”从家庭出走——新时期女性走出家庭、投身商海,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女性在取得事业的成功争得了政治、经济的解放之后,在当下又遭遇到的欲返围城而不能的困惑,于是我们讨论女性该走向何方这一问题。通过学习,学生们惊叹人们的心灵是如此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自走着属于自己的道路,同时,又不难发现,尽管人类文明经历几千年,在文学作品中,“人们老是在说着和做着前人所已经说过和已经做过的事情”,正如培根所说的“那直到现在还盘踞并占有人心的一些题目是何等贫乏”。“人性”,是多么丰富多变又多么恒定不变!通过学习,当这些作品让我们走出“自我”,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古人、今人,又让我们走入“自我”,真正地在比较中认识我们自己的时候,学生发现,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已获得成长的生命养素,获得对人生和自我的新认识。即我们不仅可以走出自己的过去,进入更宽广的生活,而且还亲自建设和创新了自我。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的过程自然虽辛苦但却充满乐趣。

    三、作品评析方法的多角度变化

    阅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文学理论批评方法。它是我们打开作品艺术世界的一个重要武器,也是我们由文本的最外层——语言走向作者情感世界、文本结构的里层和深层空间的一个必要桥梁。过去由于我们在文学上过分推崇现实主义,以致于社会—历史批评模式独占讲坛,无论哪种类型的文学作品,都机械地、冷漠地、千篇一律地使用“主题、人物、艺术特色”一种阅读批评方法,至于艺术分析也总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尾巴”,缺少美学意味的深入开掘。长此以往,不仅我们的批评理论、批评方法显得贫乏无力,而且把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艺术个性、艺术魅力给抹杀了。从学生这头看,他们在学习中也早已不满足于陈旧单调的文学批评方法,渴望有新方法的突破。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许多的文艺理论批评新方法涌入国门,无论是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还是精神分析、解释学与接受美学,乃至新历史主义、女性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都给我们提供了文本阅读评析的新角度与新方法。虽然,这些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新方法往往因“片面的深刻”而难以在阅读实践中拥有攻无不克的神功,但我们在教学中若能弃其“片面”而取其“深刻”,并恰当地运用到相应的文学作品上,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可多方采撷,针对不同的文学作品运用一种、数种方法,就会形成欣赏批评方法的多角度变换与选择的局面,引导学生由作品的浅层探寻文本的深层意蕴。当师生共同参与这一学习过程,不仅增添了探险的乐趣,而且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比如欣赏《诗经·蒹葭》一诗,如果适当地介绍古文论“象外—意外—言外”说以及现象学派理论家英格丹的“文学作品层次论”,再以理论指导作品的实践作为范例,不仅会使学生初步感到对文学作品的欣赏简单易行、可操作,而且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产生探险的兴趣,并自觉地运用到学生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实践当中。又如,用叙事视角的理论和叙事模式去观照《诗经·氓》,我们不仅看到作品中第一人称叙事者“我”追忆往事的眼光与被追忆的“我”正在经历事件的眼光在有趣地交替使用,而且可看出它们之间的对比往往是主人公幼稚与成熟、了解事情真相与被蒙在鼓里之间的对比。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只要在分析作品时,选择和运用得当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方法去观照文本,不仅会使作品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观,而且会增加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浓厚兴趣。

    四、直面作品——细读文本

    中国当代作家张炜认为:“好的书值得反复的读,最初读的是故事,然后读的是本身,读到最高境界,就是作家本人。”(《中华读书周报》1998-07-29)即进入文学作品天地的第一步往往是故事——文本的浅层,而真正进入它的神殿,往往要超越故事,用完整的理论对其深层含义、潜在结构、创作动因、艺术形式进行探索。而要使学生实现这一过程,是要经过细读这一环节。所以,我们要求学生的探索这样开始:“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作品,尽管人们的评价是那么肯定,尽管情节已经是那么熟悉,但仍然应不厌其烦地读,直至从中读出一番新意。”(《文艺报》1989-02-04)也就是说面对作品,我们与其先看别人的介绍与评价,不如学生自己直面作品,快速地阅读,让学生自己对作品先有生动的、具体的、鲜活的第一感觉印象,然后再进行细读,从中发现一个一个的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其实真正要喜欢上一篇作品,是需要用“心”去阅读,是需要结合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去阅读,这样,才会通过文学语言这一媒介与作家的心灵去碰撞、与作家的思想去沟通、与作家的发现去交流,同时,也会使自己对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产生新的感悟,并把这些感悟内化成自己的精神气质,成为自己的修养和禀赋。

    当我们瞻仰我们古老的伦理文明,用细读去直面文本,用新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去重新解读文学作品,并由此进入到作家的心理、作品的深层空间,直面人的生存状况、人类的命运及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寻的时候,快乐便在心底涌现。


    [责任编辑 冯自变]

    [个人简历] 秦朝晖(1963-),女,山西稷山人,太原师范学院基础部讲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5089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