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郑正平:论大学语文教学空间的拓展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设置
【时间:2008/11/15 】 【来源: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11月 】 【作者: 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郑正平】 【已经浏览3106 次】

  摘 要: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所以日益尴尬,主要和世俗化的阅读方式、中学的模式化教育和大学语文内容方法设置等方面的问题有关。要改变这种处境,就必须要明确课程定位,确立一个合理的内容体系,并注意教学手段的灵活多变。只有这样,大学语文的教学才能呈现出无限的生机。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人文性;高素质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经历了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质的转折。如今,从中小学到大学,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打破狭隘的专业观念和急功近利思想,早已成了社会共识。然而,作为顺应素质教育潮流而得到大力推广、也最能体现素质教育内核的《大学语文》课程,却日益遭到人们的质疑。一提到大学语文,人们用得最多的,往往是“尴尬”、“困境”、“取消”等字眼。有论者甚至认为大学硬开语文课难收实效,建议取消语文必修课。[1]从大学语文的教材体例来看,有按文学史编排作家作品的,有按主题板块划分、串联作品的,有按专题贯串语文知识和作家作品的,莫衷一是,让人对本课程的定位更加模糊不清,在给施教带来灵活性的同时也必然带来困惑。在某种状况下,可以说,大学语文仿佛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谁都觉得有必要学,但谁似乎又都对学它心存怀疑。

    造成大学语文尴尬处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大学语文到底应该采取哪些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切实拓宽教学空间,才能将学生的目光拉回来,真正达到开阔视野、升华人格、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本文试图就这些方面的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大学语文尴尬处境和原因分析

    虽然学科界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很多改革的思路,并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给大学语文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如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和温儒敏教授等等,但不可否认,大学语文确实面临着一定的生存危机,大学语文教师处境日益尴尬。其具体表现和原因为:

    (一)阅读的世俗化倾向使传统文学曲高和寡

    在一个越来越务实、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的时代,文学的写作和阅读更多是一种个体化和私人性的方式。更多人视文学作品为快餐文化,所以阅读更着眼于消遣和感官享受,或者因为流行可以成为谈资。也因此,美女作家、用身体写作大行其道;金庸、古龙等的武侠小说长盛不衰。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这种阅读倾向本身倒也无可厚非。但就大学生这个群体、就大学语文这门课本身来看,学生阅读面的狭隘和功利性必然影响了他们的审美趣味,必然引发对大学语文所选作品的淡漠甚至排斥。因为,大学语文的教材在市面上虽然不计其数,作品排列方式五花八门,但无一例外的,所选作品都是古今中外有定评的经典,体裁涵盖诗词曲赋、小说、戏剧、散文等重要内容。而就笔者多年来讲授大学语文的经验来看,这些年越来越明显的一个倾向是,对古代作品不管是古典散文还是唐诗宋词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一提到古典诗词很多同学就有一种本能的反感,觉得和现实生活距离过远,而只有讲述分析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当代小说才会引发广泛的共鸣。在这样一种浓重的功利化的学习气氛中,大学语文所力图张扬的庄严和崇高,它所倡导的人生志趣、人格理想,自然显得有点不识时务、曲高和寡了;但是,如果一味迎合学生的猎奇、求实欲望,大学语文又何称其为大学语文?这可说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二)中学语文的模式化训练削弱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对美的感知能力

    虽然素质教育早已形成社会共识,并且整个社会都意识到了现行教育的弊端,但是,在升学率、高考决定着教学成败的大环境下,中学的语文教学势必演变成题海战术和规范化的训练。也因此,再优美、感伤的文章,在理解、掌握的过程中都容易变成冷冰冰的试题。而这恰恰忽视了文学作品以形象取胜、更多诉诸人的感觉器官的特点。毕竟,文学作品更多靠人们的全身心去感知,更多借助于人们的想象。而目前这种似乎任何作品、问题都可以以标准答案来解答的方式,只是强化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养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却严重削弱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感受能力和对美的兴趣和领悟。这些,必然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带来影响。就笔者的实际经验来看,学生学大学语文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通过考试,因此,他们对教学的要求,就是任何内容都能分解成一些技巧和答案,以备考试之用。而如果遇到优美空灵的情境、深刻玄奥的思想,一般同学就会顿然失去兴趣。他们关注的重点,是对考试有用,于生活有益。在这种狭隘的思维定势下,大学语文的生存空间势必遭到严重的挤压,位置越来越尴尬。

    (三)教学内容方式的定位不清使教学缺乏特色

    大学语文的学科基础到底是什么,该对它如何定位?大学语文到底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工具性、提高读写水平,还是讲究人文性、把语文作为一种素质来培养?这些可说是一直困扰着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

    从现实状况来看,对大学语文比较通行的认识和定位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将它界定为文学课程,按照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将历代经典作品串联起来,是一种以史带作品的方式。这是早期的大学语文采用得较广的体例。二是将它界定为人文课程,即以文学作品作为载体,更多探讨的是人的价值、尊严、情感等精神层面的东西。三是将它界定为文化课程,更多关注的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现象。

    这样的界定表面上似乎很清晰,但是,上述方式中,第一种失之太过文学化,第三种失之宽泛、玄奥。第二种,尽管适用面最广、最可行,但是,如何施教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只讲究人文性,那么,就学生的实际状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同学基础不够扎实,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一般同学就会感觉内容不够具体,没法把握,尤其在习惯于中学标准化的考试模式下。而如果太强调工具性,内容容易流于琐碎,大学语文的教学势必又回到中学的套路,更被人戏称为高四语文了。而如果两者兼顾,那么,如何平衡却也是颇费思量的问题。

    二、大学语文内容、教学方式改革设想

    既然从社会的大背景、中学的模式化教育和大学语文内容方法设置等方面都给本课程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压力,那么,大学语文该如何改变,才能更顺应形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明确课程定位,将文学性和人文性作为大学语文立身之本

    虽然如今的大学生的语文水平让人颇有今不如昔之感,正如有教师指出的:“我曾经要求学生写一篇千字文章,不得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的情况,结果,95%的学生做不到。”[2]但是,比语言文字水平的欠缺更让人震惊的是文学知识的贫乏和审美情绪的庸俗化。因为,“在生存的天平上,重经济而轻文化,重物质而轻精神,重技术而轻感情”,[3]这种社会性的思潮也冲击着大学校园,让一部分学生甚至对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都丧失了兴趣。因此,大学语文就不能简单地承担弥补大学生语文基本功不足的任务,将课程定位在工具性上,而是充分还原文学作品特有的美感,并利用其形象感人的载体,将文学所蕴涵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挖掘出来,侧重启发学生的心智,培养其精神品格,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到一种导向作用。

    前面所以不把工具性列入大学语文的主要任务,是因为,大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薄弱,是十几年应试教育留下的弊端。大学语文如果只是变成给中学补课,无异于舍本逐末。更何况,思维的贫乏比语言的欠缺对一个人思想个性的养成影响更大。这,不是单纯的字、词、句训练所能解决的。

    而这里所强调的将文学性和人文性作为大学语文立身之本,是因为,语文所以不同于思想政治课,就在于它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主要是借助于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的。只有突出文学性,在选文时尽量突出其文学价值,它的特性才能体现出来。这里所强调的文学性主要包含这样几层内容:一是所选作家作品的典型性、代表性,其艺术成就和价值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二是通过对优美感人的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既感知美的情境,又能把握美的语言,体会表现这种美的外在方式。三是它同样注意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毕竟,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以致用是他们最关心的内容。而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教师如果能让学生反复体味优美深刻的内容,领悟其特定的审美方式和语言特性,挖掘出其所蕴涵的特定情感与思想,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求,那么,其读写能力自然也能得到本质的提高,学习兴趣也会大大增强。当然在表现文学性时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只是用文学的手法对作品进行图解,也不能演变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变成中学语文的翻版,而应该将文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只有文学性和人文性兼顾,文学性更多是大学语文之表,人文性则是大学语文之本,在授课时用更开放性的视野来揭示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包括人的信仰、理性、情感的价值尺度和表现方式等等,这样,大学语文才能真正在倡导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合理的价值观念和高雅情趣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毕竟,“大学不是一个风向标,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想要的,而是社会所需要的”。[4](P.4)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学会从更深广的角度来思考人生,促进个性与人格的完善和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正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要因素。大学语文绝对不能为了迎合少数学生的功利甚至庸俗的趣味而降低自己的品格,而应该鲜明地表现出自己在倡导人文精神方面的特色。这远比将课程简单地定位为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给中学语文查漏补缺更现实、长远和具新鲜度。更何况,视野开阔了,精神境界提升了,对美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提高了,其读写水平自然也会相应提升。如果还有人忧虑学生的读写能力,那么,完全可以以选修课的方式来更具针对性的解决。

    (二)设置一个较为完善的内容体系

    现在公认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四方面内容,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性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极强的渗透力。而提高文化素质的目的,是为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些目的,不能凭借零敲碎打、查漏补缺,而必须依托完善的知识结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具有广泛影响的课程,使用的教材不能只流于中学语文课本的翻版,只是不痛不痒地选编一些范文,而必须将原本零散的范文进行整合,纳入一个统一的内容体系中。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来考察一下市面上流行的《大学语文》教材。

    多年来使用最广泛的教材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徐中玉和齐森华主编的同名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其2004年印刷的版本,将作品分为12个板块。前10个板块,按作品的主题内容分为品格·胸怀、为政·爱国、社会·民生等部分;后两大板块则为中国小说和外国小说两部分。它和以前的版本比较,在选文方面兼顾了文理结合、并适当补充了外国文学作品;而且在主题板块的分类上尽量明晰合理且强调作品的人文情怀。但它最大的不足是现当代作品和外国作品数量太少(总计127篇文章,现当代有23篇,外国有5篇),反映不出鲜活的社会现实,在学生的接受方面无形设置了一道障碍;同时,与中学《语文》的重合率仍较高,如仅在23篇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已选入中学教材中的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徐志摩《再别康桥》、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多篇作品,并且后两部分的分类与前面十个板块的分类标准也不统一。因此,古典作品所占比重过多使本门课程无形中演变成古代作品欣赏,既使选文单调,也在无形中拉远了作品与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未学先怯;同时选文的过多重复也让学生心生厌倦,教学效果就要打折扣。

    其他教材,比如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王步高和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按照文学史的发展顺序,由先秦文学一直到现当代文学来安排作品,分41个小单元,选择作品精读128篇,泛读617篇。它既展示了文学的发展概貌,同时又以重点作家作品为教材的主体内容。每个单元均分集评、汇评、赏析、附录、参考书目、中小学已学篇目、思考与练习等部分内容。应该说编排新颖,内容挖掘有深度,同时又兼顾了与中学所学内容的联系以及课外阅读的扩展。但是,这一版本文学性和专业性较强,史料价值明显,更适合对文学进行研究,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不太合适。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杨建波主编的《大学语文》,也是按照文学史的发展流程将内容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三个板块,在结构作品时突出了文学欣赏理念的灌输。但美中不足的仍是太过专业化。

    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供非中文专业学生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范文,在避免与中学教材重复的基础上应该涵盖古今中外的经典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再兼顾其他领域,尤其应该突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比重以使作品更具现实性、更能反映当今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各部分应该打乱文学史的编排顺序,应该以人文主题板块来整合作品。这里所说的人文主题板块,除了如徐中玉和齐森华主编的教材一样有明确的主题概念外,更主要的,同个主题板块内的作品不是零碎的、没有关联的,而是有紧密联系的、能构成有机整体的。这,除了精心选择作品外,还应该在每个板块的开始,用综述部分将主题内涵充分阐明并将零散的篇目组合起来,构成和谐的整体。这样,每个单元是一个整体结构(教师在实际授课时也是按单元上而不是按篇目上),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该单元的主题内涵,而各单元之间又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深刻而形象地阐明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三)教学手法因文而异,灵活多变

    以前在大学语文教学上有种认识误区,认为大学既然是学生独立、成熟的新阶段,那么实际教学时就不应该像中小学那样注重教学方法,而应该把内容放在第一位。这种认识本质上并没问题,但是,在一个价值观念多元、资讯发达、多媒体手段丰富多彩的时代,如果仍只信奉一支粉笔、一张嘴纵横古今,那可能不太表现得出大学语文的丰富灿烂,也没法做到切合学生的心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深化内容和传统的讲授方式外,还应善于根据内容特点设置合适而灵活的教学手法。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既然是以优美的景色、淡淡的哲思、浓郁的离情别绪而著称于世的,那么,在教学时就可配合同名的民乐合奏曲来引发学生想象、激发他们的思索、和着音乐深情并茂地朗诵,在两者的对比中达到心灵的升华,此可谓情境教育法,是用音乐来营造诗歌的特定情境,激发想象;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用多媒体的形式,具体展示月夜赤壁、小舟泛游的情景,由此引发对宇宙、人生意义的追问,并用简要的文本将其中牵涉到的佛、道等思想列出,以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孔子的《论语十二则》,在深刻阐发其学说要义的基础上,也可就其中的某一观点如义利观、财富观等组织辩论赛,以使学生更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和思想的价值;其他还有课堂讨论、电影鉴赏等等。总之,应尽量在常规教学中,插入灵活多变的手法,将传统的“填鸭-灌输式”教学转化为“激发-反思式”教学,打破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力话语霸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热情,使教学更显生机。这样,大学语文的教学才能逐步摆脱陈旧的局面,与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相吻合,从而给课堂带来活力。

    本文只是简要地分析了目前大学语文面临的尴尬处境,并就内容设置和实际教学谈了一些设想。因为笔者始终认为,大学语文要承载起素质教育的大旗,那么,这门课程本身就必须要表现出鲜明的特性和必要的活力。而这,既要依托完善合理的内容结构,在知识的传递中渗入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等基本内容,又必须借助于灵活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充满生机。只有这门课程定位明确、体系完善、教学富有生命力,它的思想和情感才更具有一种渗透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才有深厚的依托,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才能得到合理保证,教育的本质也才能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 李霁.大学硬开语文课难收实效[EB/OL].http://edu.china.com/zh cn/1055/20040226/11630502.html,2004-02-26.
    [2] 邢宇皓.大学语文日益边缘化遭遇前所未有尴尬[EB/OL].http://cn.news.yahoo.com/040213/85/1zr1r.html, 2004-02-13.
    [3] 鲁枢元.来路与前程———对文艺心理学建设的几点意见[N].文艺报,1989-09-15 (3).
    [4]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非,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郑正平(1964-),男,浙江金华人,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副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03级在职硕士研究生。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4872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