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书评

王家俊:编排独特 选题新颖——评介新编大学语文教材《高等语文》
【时间:2008/11/5 】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2003/11 】 【作者: 南京气象学院 王家俊】 【已经浏览3683 次】

    翻开江苏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由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主编的新型大学语文通用教材《高等语文》,不由得感到一阵阵欣喜。这本集合了北大、南大、武大、北师大、清华、西北师大和中山大学等重点院校的众多权威编写的教材不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吗?

    作为一个从1997年起就一直在高校担任“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来说,这几年在教学中始终苦于没有合意的教材而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教案。仅仅看了《高等语文》的目录,我就发现我找到了理想的大学语文教材。因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是其他同类教材所难以企及的:

    一、首次正式引入专题编写的概念。

    当莘莘学子历经磨练跨入大学校门时,如果他们翻开专为他们编写的《大学语文》课本后发现,不但有很多篇目是他们在中学期间就已经学过的,而且课本的编排和注释都和中学语文课本差不多,那无疑会极大地削弱他们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可是,以往的大学语文教材或多或少都有这个毛病。而《高等语文》可以说是一本真正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分专题编排方式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它首次打破了以往大学语文教材惯有的文选讲解的模式,采用分专题讲授语文知识,并引导阅读、思考和写作的综合模式,使得老师讲解和学生学习都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这种编写模式可以说是在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上进行了一场不小的改革。

    这本新教材根据大学生普遍的语文水平和要求大学生应当了解的基本的语言文化知识,并考虑大学语文课的课时,设计了25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有重点地合理地搭配使用:

    第一层是专题讲座,也就是导读部分。这部分大都由著名专家撰写,深入浅出地介绍与专题相关的语文知识,包括文学史、艺术史、文化史等方面的知识。这个部分的设置和以往的大学语文教材相比,显得更为有深度和专门化。学生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必然对这个专题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有利于调动学生深入了解某一专题的兴趣。

    第二层次是与讲座导读配套的文选部分。这一部分有的是单独一篇,有的是节选数篇。这个部分的选文和以往的教材相比,也有了较大的改观。

    第三层次是拓展性研读材。这个部分是一个全新的部分,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没有见到。这个部分包括与专题相关的品以及有代表性的研究观点录,非常有利于那些对专题有趣的学生深入学习,为他们提了进一步学习的线索和指引。

    这样,这本新教材可以说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分专题编的指导思想下编写而成的,因这一特点而首次与高中语文本区别开来,具有了“大学语”课本所应有的面貌。

    二、《高等语文》首次摆脱旧有的窠臼,选题思路大胆新颖,与时俱进。

    以往的大学语文,选文不但时与高中语文课本重复,而且在选文思路上也显得比较老套,总是以历代著名诗文家的名篇为主,体现出所谓“正统”、“高雅”的格调。而《高等语文》立足“语文”,但文选范围涵盖文史哲和科技等领域,包括《<易>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九章算术>与中国古代数学》、《<哈姆莱特>与中国现代翻译》、《通俗文学》等历来“大学语文”未曾收入的内容。这个变化实在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通俗文学》这个专题,竟然收入了金庸和琼瑶的小说选文,一定会让大学生们感到意外从而兴致勃勃。因为金庸和琼瑶的小说在中学时期一直是作“闲书”看待,从而处于与高考的“神圣”相对立的位置。尽管很多学生对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很感兴趣,也偷偷看了不少,但在老师和家长眼里,始终是不务正业的行为,一旦被发现难免被呵斥一通。

    但实际上,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近年来已作为通俗文学的中坚进入高校被热烈讨论,不少专家学者也对它们有了学术性的论述。《高等语文》首次关注到学生的实际阅读爱好,设置“通俗文学”这个专题,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理性的、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导读及扩展阅读资料的指引下,能够逐步由单纯的兴趣进入一种理性的、带有学术性的研读,实在是难能可贵。

    另外,像《<易>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九章算术〉与中国古代数学》这样的内容,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粹的部分,但由于当今基础教育结构的原因,很多学生一直没有机会去接触和了解。《高等语文》选入了这两个专题的内容,实在很有意义。学生通过导读和文选的学习,再结合扩展阅读资料的进一步深入了解,就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概念,填补了以往教育的空白。

    总的说来,《高等语文》在整体的编排上显示出独特的匠心,其选题思路大胆新颖,与当今时代同步,可以说是一本面向21世纪的新型教材。

    (本文作者系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南京气象学院教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031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