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肖安鹿:《大学语文》学习篇目指要
【时间:2008/10/27 】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1998/6 】 【作者: 肖安鹿】 【已经浏览4934 次】

    注:此篇为《<大学语文>析要》(甘肃理论学刊1998/6)和《<大学语文>学习篇目指要》(甘肃理论学刊1999/5)两篇合并而成。《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待查——本站

  教育的目的不应该只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它要塑造品性,培养人格,使人的发展趋向“人化”,而不是“物化”,更不能“兽化”。《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正是立足于此而开设的,因此,其教学内容就不是单纯地补充与提高语文知识,而是以此为基础,着眼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新版《大学语文》教材(国家教委组编本,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从篇目选择,到编排体例,都在努力体现这一宗旨。对党校的语文教学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要求。下面谈一点自己的备课体会,供各位老师及学员参考。

    一、《唐且不辱使命》 这篇文章是《战国策·魏策》的最后一章,主要写唐且代表弱小的安陵国出使秦国,不畏强暴,迫使骄横狂妄的秦王当面道歉。虽然安陵最后还是被秦国灭掉了,但唐且不向强权低头,大义凛然的精神依然值得称道。这篇课文不长。第一段交待唐且使秦的原因,这就是秦王欺负弱小而不得,丢了面子,所以“不悦”。安陵君派唐且出使,不是向秦王卑躬屈膝,表示投降,而是向他当面陈述不愿也不能与秦国交换土地的理由。第二段是主体段落,写秦王依仗国大势强,居高临下地以歪理责人,虚情哄人,威力逼人,而唐且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始则含而不露,继则出奇制胜,以极小极弱慑服了极大极强。第三段是结尾段。写秦王屈服求饶。从一开始的盛气凌人,到面对唐且时的咄咄逼人,再到听了唐且的解释后的“怫然怒”,凶相毕露,最后在唐且的宝剑下“色挠,长跪而谢之”,秦王态度富有戏剧性的前后变化,一方面说明了他是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另一方面则反衬出了唐且的沉着冷静,勇敢机智,从而突出了“不辱使命”这一主题。秦王与唐且的这一番较量,说明了小和弱未必就是卑躬屈膝,低三下四;大和强也不一定无往而不胜。这里不仅有物的较量,而且还有人的较量,包括精神气概与信念智慧的较量,大国、强国可以从表面形式上压服、甚至消灭小国、弱国,但很难从精神气概、人格以及信念上压服、消灭小国、弱国,这也是古往今来的一条至理。

    二、《念奴娇·过洞庭》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抒情名作,作者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他的一生很短(只有38岁),但政治立场坚定鲜明,坚决反对投降,主张抗金复国,所谓“雪洗虏尘静”、“击楫誓中流”。这首词的关键全在“表里俱澄澈”一句上。作者坚持抗战,但屡遭打击,便借洞庭月夜的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洞庭秋色美在何处?就美在这“澄澈”二字上,从天空中的月华星采,到洞庭青草的泱泱湖水,都是纯洁明亮的,这种光洁透明、表里如一的美,已不仅仅是写景了,而且还是作者光明磊落、言行一致的高尚思想境界的外现,同时,它也揭示出了古代进步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与处世准则。下片“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既是对散布谗言陷害自己的人的愤然回击,又在结构上与上片水天辉映、上下通明的意境相呼应,进一步补充说明了“表里俱澄澈”的特殊含义。

    三、《不朽——我的宗教》 这是胡适在“五·四”时期所写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议论散文。当时作者只有29岁,但已在北大当了两年多的教授,是新文化运动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与陈独秀一起被称作“陈胡”。这篇文章从思想内容上来说,是用积极健康的眼光放大了一般意义上的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从而说明了“小我”对“大我”的过去与将来,都具有重大的责任,因此,“小我”应当时时努力,奋进警醒,这样才不会辜负“大我”的无穷过去,也不会遗害“大我”的无穷未来,以此来提醒告诫每一个“小我”,应当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个体价值观。

    在社会实践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的价值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同客体的人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关系。换言之,个人价值在于他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他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再简单地说,人的价值就是他对社会的贡献。贡献越大,价值越大,反之则小,如果危害破坏社会,就只有否定性价值。胡适的“小我”与“大我”之说,正是从个体对于社会的肯定或否定关系来立论的,每个个体对于社会都是有作用、有影响的,区别只在于大小正反不同,(由此而显出了古人三不朽说的不足)。伟人有伟人的价值,一般人有一般人的价值,不能因为自己是一般人,做一般的工作,就忽视自己的责任,更不能为所欲为,以至于危害社会,危害他人,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文化,批判封建礼教,就是因为它们不以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来评价人,这就是对人的价值的歪曲,所以,它们本身也应该否定。可是,当时大力宣扬、提倡个性解放,又容易导致另一个极端,即不顾及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为所欲为,这又给反对新文化的守旧人物提供了攻击的借口。胡适在猛烈批判封建旧文化、旧道德的同时,提出“小我”与“大我”的关系问题,十分及时,也是十分有益的,即使在八十年后的今天,其积极意义仍未磨灭。

    四、《垓下之围》 这篇文章主要由三个画面组成:霸王别姬、东城“快战”、自刎乌江。第一个画面(霸王别姬)写出了处于穷途末路的项王那种慷慨悲凉、又不甘心失败的气概,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在关键时刻,他只想到自己的宝马美女,这是他失去军心的一个原因,这个画面比较集中地表现了项羽儿女情长,又自私狭隘的一面。第二个画面(东城“快战”)侧重表现项羽勇猛无比、锐不可当,身处逆境,仍然镇静自若的大将军风采,同时,也写出了他的自负自傲,这是他失去民心的一个原因(如田父指路,陷其于大泽中)。这里有一个细节,即项羽对追上来的汉王大将杨喜一声断喝,杨喜被吓得连人带马跑出去好几里地,这一神来之笔把项羽怒发冲冠、豪气逼人、势压千军的勇猛气概写得活灵活现。第三个画面(自刎乌江)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豪爽坦荡的内心世界。这里也有一个细节,即项羽起初欲渡乌江,但乌江亭长一席话,又使他改变了初衷。因为乌江亭长提到了“江东”、“称王”,刺痛了项羽的心。他想到当初与他一起渡江击秦的八千子弟兵都已战死疆场,如今他一个人过江去,虽然可以活命,但愧对江东父老,所以,他在最后的一刹那,选择了死亡,这样既可以与八千子弟兵永远相会,又不会留下骂名。这一变化突出地展现了项羽轰轰烈烈地活,坦坦荡荡地死,“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精神风貌,而刘邦手下的将领为了邀功请赏,不惜自相残杀,这一方面暴露了他们的庸俗卑劣,另一方面也反衬出了项王的英武高大。课文的最后一段是司马迁对项羽的总评,既有对项羽的肯定与赞美(如毫无凭借,但兴起迅速,成为群雄之首;灭秦称霸,成为战国以来功盖天下、名扬四海的第一人),也有对项羽的批评,十分客观中肯,体现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原则。

    五、《菉竹山房》 这篇小说在思想内容上最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扭曲与摧残。中国的封建礼教自明清以来,愈加野蛮与残酷。它窒息人的心灵,泯灭人的个性,压抑人的创新精神。这种压制与束缚,在两性问题上尤其突出。所有的婚姻都必须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不考虑婚姻当事人的情感与意愿,如有违反,就会被扣上奸夫淫妇的罪名,遭到全社会的唾弃。但是人性又毕竟是压抑不住的,所以,王实甫在《西厢记》里让崔莺莺与张君瑞从私定终身发展到公开争取婚姻自主的权利,唱出了无数青年男女共同的心声:“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汤显祖在《牡丹亭》里让杜丽娘为了爱情去死,又为了爱情复活,这种死去活来的爱情追求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然而,这些抗争虽然表现出了个性解放、追求恋爱婚姻自主的要求,但在风雨如磐的封建社教压抑下,它们只不过是一声脆弱的呻吟,多少青年男女的爱情被扼杀、被埋葬,这篇小说中的二姑姑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她与叔祖门生的爱情红线被无情地掐断了,结果一个死了,一个守了一辈子活寡,到此为止,二姑姑完全是一个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但是,她守着灵牌终身再不嫁,与幻想中的人厮守渡日,并且还拉着兰花与她一起过了一辈子“阴暗、凄苦、迟钝”的生活,把一个幽静雅致的箓竹山房变成了埋葬自己青春的坟墓,这样,她又变成了封建礼教的实践者,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身份在她身上奇怪地融为一体,说明了她的内心已完全被扭曲了。小说的结尾“听房”出人意料,又震撼人心,它深刻地揭示了二姑姑的悲剧。在封建礼教的迫害下,她失去了一个正常女人通常应该有的夫妻生活,几十年的活寡则从反面刺激了她的欲望,然而这种欲望却以扭曲了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读者在感到憎恶的同时,又不能不为二姑姑感到悲哀。而造成这一非情非理结局的,就是压抑、摧残人性的封建思想、封建礼教。

    六、《汉江临泛》 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当时王维39岁,在因劳军留居凉州两年后,又被派往襄阳主持“南选”考试事务。从结构上看,这首诗的颔联是个关键,它上与首联虚实呼应,下与颈联静动映衬,首联的虚景因为有了它的实景才具有了俯视千里的壮阔(作者身在汉江,却想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湘江,虚实的结合点就是“江流天地外”,这一句暗示性很强)。颈联的动态因为有了它的静态,才更显得生气勃勃(江面的阔大辽远使舟中人产生了错觉,仿佛州郡城郭及远方的天空都起伏晃动起来了),所以,它是使全诗成为尺寸千里的山水画的中心。尾联两句轻轻带出作者的思想情趣,这种思想情趣不完全是对襄阳汉水风光的陶醉,而且还隐含了要逃避政治,留醉山水之间的意向,这与作者后来所写的《山居秋暝》的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十分接近的。因为当时张九龄已受到李林甫的诬陷,被贬官外放,国家政治迅速黑暗化,王维对此深感沮丧,其政治热情亦随之冷却,所谓“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从襄阳回到长安后,王维就逐步脱离了政治中心,走上了半官半隐的道路。联系这一过程来看,如果说这首诗如同一幅山水画,那么,尾联就是写在画面上的题跋,它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了这幅画的思想内涵。

  七、《王孙圉论楚宝》 这篇课文主要探讨了把什么看作国家财宝的问题。王孙圉的态度很明确,国宝首先是人才,其次是物产。这是极有见地的。中国古代很早就注意到了人才问题。《尚书·大诰》上讲“爽邦由哲(国家政治清明,靠的是贤人)”。唐太宗讲“致安之本,唯在得人”。治国如此,搞经济建设同样也是这个道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总经理艾尔弗雷德·斯通说:“把我的资产拿走吧,但是把我的人才留下。五年后,我就会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复得”。有了人才,资源劣势也可以转化为国力优势,日本就是成功的典范。缺乏人才,资源优势也很难发挥作用。巴西《视界》杂志曾载文指出:巴西、哥伦比亚有咖啡,智力有铜,委内瑞拉与墨西哥有石油,阿根廷与乌拉圭农业,但因缺乏人才,经济发展迟缓。所以,人才最为重要。人才加资源,就等于强大的综合国力。晋国大夫赵简子重玩物、轻人才,不管晋楚两国后来争霸情况如何,就这次外交活动而言,晋国已自输了三分。这与战国时期魏惠王夸耀夜明珠,但先失商鞅后失孙膑,结果在秦齐两面夹击下江河日下的情况,是非常相似的。在写作上,这篇课文详写王孙圉是主,略写赵简子是宾,通过这种以宾衬主的写法,突出了王孙圉见识卓远,沉稳机敏的形象,同时也刻画出了赵简子骄横轻狂又粗鄙浅薄的特点。

    八、《送薛存义序》 这篇文章的思想价值在于它提出了“官为民役”的进步的思想观点。柳宗元的政治主张是“贤人政治”。他在《封建论》里曾批评了分封制维护世袭等级制度,造成了“不肖者居上,贤者居下”的不合理现象,赞扬郡县制使官员“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只要朝廷谨慎地加以选择,就可以使“贤者居上,而不肖者居下”,国家也就可以治理好了。《送薛存义序》就是对“贤人政治”的说明。作者认为,那些拿钱不干活,甚至残害人民的官吏就是“不肖者”,应严加斥责。而象薛存义这样辛勤工作,办事公正的官员就是贤者,应该得到奖赏和提拔。章士钊先生说,这篇文章与《封建论》是“两文相辅而行,如鸟双翼,洞悉其义,可得于子厚所构政治系统之全部面貌,一览无余”。实际上,在贬官之前,柳宗元就在《送宁国范明府诗序》中借范传真(即宁国县令,“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之口提出了“官为民役”的观点。他说:“夫仕之为美,利乎人之谓也。……夫为吏者人役也,役于人而食其力,可无报耶?今吾将致其慈爱礼节,而去其欺伪凌暴,以惠斯人,而后有其禄。庶可平吾心而不愧于色,苟获是焉足矣”。尽管柳宗元的“官为民役”思想有其局限性,但他能够指出官员的俸禄来自老百姓,因此必须以慈爱礼节去报答老百姓,这样才能“平吾心而不愧于色”,这的确是十分可贵的。在写作上,这篇文章论点鲜明,转承自然。文章一开始便毫无遮拦地提出论点“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接着马上推进一步,抨击当时社会上的贪官污吏,又用一个比喻推导出:必甚怒而黜罚之”的道理,最后用“势不同而理同”逼出了“如吾民何”的尖锐问题,的确是立意高远,一笔带下,言简而气盛。

    九、《决壅蔽》 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提出了提高政府效率、廉政勤政的主张。文章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作者理想中的政治局面,从正面说明“决壅蔽”的意义。第二部分是抨击当时国家政治生活存在的触目惊心的弊病,分析产生这些弊病的原因以及造成的恶果,并且用古代的事例与现时状况进行对照,以证明“壅蔽”当决。这是从反面来说明“决壅蔽”的意义。第三部分是讲“决壅蔽”的方法,这就是“省事”与“厉精”,这两点主张都同时包含了对君臣的要求。对君而言,要信任官员,放手使用,并且要以身作则;对臣而言,要多负其责,以上层的勤苦为表率,“尽力于王事”。这篇文章抓住了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事烦而官不勤”的表面现象,加以抨击,并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张,表现出了青年苏轼关心国事,踌躇满志的思想特点。尽管他开出的药方失之肤浅,但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还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这是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品,三部曲中的一部(另两部无存)。原作共1093行,大体上可以分出几个场次,教材上选的是最后的退场中的结尾部分,即从944行到1093行。主要是突出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勇于自我牺牲的形象。在整个剧本中,普罗米修斯是人类的恩神,是人类文明与进步事业的捍卫者,而以宙斯为首的众神则是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与进步事业的扼杀者。作者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表达了鲜明的反对众神的态度:“一句话告诉你,我憎恨所有受了我恩惠、恩将仇报、迫害我的神。”这种公开的叛逆体现出一种鲜明的自由意志,因此马克思说: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希腊诸神受到悲剧式的一次致命伤,而普罗米修斯则是“人类哲学的日历中最高的圣者和殉道者”。两个有关问题的解释:①在古希腊神系中,第一代天神叫乌拉诺斯,他与他的母亲、大地女神盖娅生了十二个子女,这就是十二指坦巨神。乌拉诺斯惧怕自己的子女,把他们都关在地下。盖娅鼓动子女起来斗争,克洛诺斯打败了父亲乌拉诺斯,救出了兄弟姐妹,成为第二代天神。他同样惧怕自己的子女,但最终还是被自己的儿子宙斯打败,宙斯便成为第三代天神,在宙斯与克拉诺斯长达十年的战争中,普罗米修斯(正义女神忒弥斯之子,宙斯的堂兄)帮了他不少忙,而普罗米修斯又掌握着宙斯将被他自己的某个儿子推翻的秘密。课文中普罗米修斯所说的:“难道我没有看见两个君王从那上面被推倒吗?我还要看见第三个君王,当今的主子,很快就会不体面的被推倒”,就是指这个过程。②塔耳塔洛斯,指冥土,也就是地狱。

    十一、《红茧》 这是一部现代派小说。所谓现代派,是与西方传统文学相对而言的、具有特殊的思想倾向与特殊艺术方法的文学,它不是单一的文学流派,而是许多派别的总称,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超现实主义等等。它们共同的特征主要是非理性的思想基础、全面异化的思想内容,以及反传统的形式革新。超现实主义认为现实的表面不足以反映现实本身,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世界,它比现实世界更真实,因此人应当听从潜意识的召唤,去写梦境、幻境,因为只有在梦境、幻境所展示的世界面前,人才能摆脱一切约束,显示人的本性。因此,超现实主义作品,往往具有离奇怪异但又寓含深刻意义的特点。《红茧》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以奇特的手法,揭示了工业化时代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对立。繁华的大都市,鳞次栉比的房屋,却没有一间属于这个流浪汉,甚至在公共场所躺一下也遭禁止,这样,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对他就是无意义的。女人的脸变成了墙,象征着人与人的隔膜疏远,这样,其他人的存在对他也是无意义的。都是无意义的,而且都向他挤压过来,那么,幻化成为空茧,也就成为合乎逻辑的但又是无奈的选择。它表现出在异化了的外力压迫下个人徒然痛苦的挣扎及消解。由此引起人们沉重的反思: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人所创造的物质世界中,人的位置在哪里?人从一开始就是以群体的形式进化的,但是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冷漠到如同冷硬的墙壁时,这个群体还有什么意义?这就是这部作品在怪异的形式下向读者提出的尖锐问题。

    十二、《秋天的日落》 这是一篇超验主义作品。超验主义原义是指真理超出人的经验范围之外。美国作家,超验主义大师爱默生却认为:在一个伟大的统一的总体之内有两层现实,一层是超自然的现实,一层是自然的现实。超自然的现实是本质、是精神,是所谓“超灵魂”,是一种永恒的、道德的、和谐的、善意的力量,一切个体的灵魂都是“超灵魂”的一部分。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直觉认识“超灵魂”。“超灵魂”总要通过形象来表现,自然世界不过是精神世界的流射。因此,人应当接近大自然,脱离日常生活经验和观察的惯例,在可以使人内心自由活动的安静环境中,通过直觉,直接认识真理。梭洛是爱默生的朋友和思想上的学生,他非常认真地实践着超验主义理想。他曾搬到一个荒凉的小湖华尔登湖旁,离群索居两年多。他自己说:“我要把生活逼到角落里,把它提炼到最精神的程度”。这就是说,梭洛的目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要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重新进行评价,这一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许多人,包括印度圣雄甘地和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这篇课文选自梭洛的著名散文《散步集》。梭洛曾说:“散步时你应当像骆驼一样,据说骆驼是唯一的边走边反刍的动物。”可见,散步对梭洛来说,并不是消闲的游逛,而是一种紧张的学习活动,是他体察大自然、体验人生、感悟真理的过程。这篇课文就是在阐述散步的这种特殊意义。“步行”的法语词源à la Saiute Terre,意即“到圣地去”。作者在对大自然深入细致的体验观察基础上,借用这个词来表现自己的超验主义理想。我们今天读这篇课文,主要是欣赏作者对自然景致细腻生动的描绘,它反映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入体验。自然之美随处都有,但能不能发现美,感受美,就是另一回事了。对木材商人来说,森林只是货币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对森林之美,他是视而不见的。“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理来。”(宗白华《美学散步》)这里所说的“改造”,就是对情感心灵的洗涤与陶冶,这是发现美、感受美的必要准备。如果心灵被尘埃所蒙蔽,“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竟无一可美、无一可爱、无一可感,那岂不是如同木石一般冷硬而太可悲了吗?由此,我们也可以多多少少窥见一点超验主义玄奥的内核。

    十三、《泼留希金》  这篇课文主要是塑造了一个被财富金钱泯灭了人性,扭曲了灵魂的吝啬鬼形象,在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里,类似这样的形象还有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中国文学里也有这样的变态人物,如《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元杂剧《看钱奴》里的贾仁、明杂剧《一文钱》中的卢员外等。他们共同的特征,是非常富有与极端吝啬相结合,使他们的行为心态变得猥琐古怪,可憎又可怜。由此给人的启迪是很深刻的,这就是要善待金钱。金钱本身只是工具,无所谓善与恶,但如果把它当作唯一的崇拜偶象、追求目标,那么,它就会异化成为控制人、压迫人、扭曲人、摧残人的邪恶力量。所以,单讲金钱是万恶之源有失偏颇,对金钱的变态追求才是万恶之源。在写作上,这篇课文从住所环境、人物服饰、肖像、行为等不同的方面,层层深入揭示泼留希金积聚成癖,贪婪吝啬的特点,入木三分,具有让人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

    肖安鹿 甘肃省委党校文史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2333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