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沈芝霞: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抗挫折教育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吉林大学 沈芝霞】 【已经浏览3246 次】

    摘 要: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公共基础课,抗挫折教育是社会转型期青年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大学语文教学中抗挫折教育的学科优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把握等方面,阐述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抗挫折教育。

    关键词:大学语文;抗挫折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抗挫折教育是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需要,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而出现的新的教学内容。它是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所有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从教学主体(大学生)的兴奋点,还是学科内容的覆盖面,大学语文中的抗挫折教育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把握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抗挫折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一、抗挫折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

    大学语文教材(王步高、丁帆主编)在其功能中开宗明义地讲到“传布中华人文精神,使读者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纵观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其教育重点不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以认识、理解、应用字、词、句为重点,简短的课文只是为字、词、句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在扫除基本的文字障碍之后,中学阶段(初中、高中)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篇章阅读训练,但由于学生年龄、阅历的关系,以及中高考的影响,中学阶段的篇章阅读片面追求阅读量的积累,除了让学生学会一些阅读技巧之外,真正从中受到的教益和启发非常有限。大学语文课脱离了统一考试的羁绊,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负载者,担负着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为大学生释疑解惑,培养健康的思维方式和健康心理的重要使命。

    大学语文的授课对象以大学一年级新生为主。作为独生子女他们一直在家长的羽翼下生存,在学校和老师的监督下学习,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心无旁骛的奋斗。进入大学,摆脱了巨大的压制和压抑,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本应有利于调节他们绷紧的神经,释放他们淤积过久的创造热情。然而没有经过准备就被突然“松绑”,必须独立的大学新生,脱离了老师、家长的管束,大学校园多彩的生活就会迷花了他们的眼睛,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会大大动摇他们的自信心。一部分大学新生,所入学校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学,所学专业也不是自己的志向所在,只是为了避免复读的煎熬,勉强入学,因此整天愁眉不展,既无心专业学习,也不愿和同学交流,甚而苦闷至极,轻视生命。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波动很大,远离家乡的苦闷孤独,加强了对异性的向往,大学生恋爱成为时尚。大学新生正处于生理成熟,心理尚未成熟时期,彼此的卿卿我我,花前月下,只是情感的寄托,没有现实长久打算,热情有余,理性不足。此外,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交际问题,即将面临的考研问题、就业问题等种种显见的和隐藏的问题时刻会困扰着他们,加强着他们的挫折感。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应从入学开始,持续整个大学阶段。

    二、大学语文抗挫折教育的学科优势

    文学是大千世界的写照,自然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可以怡情养性;人间的世态炎凉、众生百相可以增长见闻;哲理性的思辩文字更可以启迪心智、锻炼思维。文学是人学,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人类思想的结晶,记录着一个伟大人物在人生道路行进过程中的思考和选择,最终取得成就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顺境中的成才固然让人羡慕,但一个人一生不遇到挫折、失败似乎是不可能。面对挫折是烦恼苦闷、就此沉沦,还是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用文学笔法书写的历史篇章为我们今人的现世思考提供了一幕幕栩栩如生的画面。精心选录的每一篇优秀作品,都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人生模式,一个优秀的人生导师。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志满意得、心高气傲;我们也看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旷达;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陆游“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悲壮;辛弃疾“倚天万里须长剑”的气魄。这些先贤的举重若轻让你茅塞顿开、如释重负,徒增信心和勇气。即使你的生活平静,也可以如一位同学所说:一把椅子、一杯清茶、一本好书,平心静气的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古人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大学生的教育经历是从校门到校门,他们整日接触的除了父母就是老师、同学,所受的教育都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除此之外,他们的社会经验主要来自于读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年读书的兴趣在于文学性和思想性。进入大学,脱离了统一考试的羁绊,语文学习变得自由自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追求的是优美文字背后的哲理思辩、历史探究、心灵的叩问。读文学类书籍,是为了深入揭示社会生活,根究人生真谛,最终追求自我实现。随着青年人年龄的增长,感受性和理解能力逐渐加强了。虽说受网络等当代阅读方式的冲击,大学生的阅读数量减少了,但阅读质量却提高了。

    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显示,文学类书籍在大学受到普遍欢迎,这从图书馆的借阅情况可见一斑。有的大学生希望在书中寻找适应社会所必需的信息,有的则从别人的经验中体会乐趣,有的则纯粹把读书看成休闲娱乐的一种。无论何种阅读动机,只要读书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我们就能在此基础上正确地引导,好学、乐学是利用文学对青年进行抗挫折教育的最大优势。

    三、大学语文抗挫折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把握

    1、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中的抗挫折教育是适应学生心理变化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必然会有所考虑。抗挫折教育是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它要从属于整个大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和大学语文的其它教学目标融为一体,不能有所偏废。目前的语文教材中已有这样的内容。如王步高、丁帆主编的国家“十五”规划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此诗比喻新奇,属对工巧,深得前人好评,而更可贵的它是苏轼人生观的写照。从此诗揭示的人生哲理,可以感受到苏轼刚强达观的性格特点。在诗后的赏析中,编者写道“斤斤于一己之得失,稍受冷落打击便消极悲观而牢骚满腹者,当熟读此诗”。编者的用意已非常明显,只是措辞稍显刻薄。

    大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课堂语文学习的终结,学习内容既有对大学前语文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总结,又应为其日后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包括抗挫折教育在内的大学语文教学不应拘泥于教材已有内容,而应有所拓展。这种拓展既要联系当前社会现实,又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同时当然是文学史上的精品。如当前《周易》在社会上风声水起,据我们调查,大学生对《周易》或知之甚少、或以讹传讹,认为《周易》完全是卜筮之学。《周易》是文学、哲学、历史、美学等的综合著作,它对我们的人生指导更有意义。“易”即“变易”。《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环环相扣,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六十四卦的“既济”本已是事情的终结,而其后偏又有了“未济”,表明事物尚未成功。每一卦也是如此,首卦“乾”,《象》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总体特征刚健,自强不息的“乾”,每一爻又有从初九到上九,循序渐进的发展。初九“潜龙勿用”,说明事务处于弱小状态,不可轻举妄动。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要求君子白天勤奋努力,晚上警惕戒惧。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是乾卦的最高境界。而上九:“亢龙有悔。”表示刚健过度,事情就会向反方向转化。无论是从六十四卦的大循环,还是每卦六爻的变化,《周易》告诫我们事物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保持长盛不衰的鼎盛状态是不可能的。反之,只要依时而动,定能走出困境。《周易》中的“否”、“困”、“大过”、“蹇”等从名称看是困苦挫折,实是教人在困境时应该如何行动。因此,易是“寡过之书”,让人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周易》强调“升”后必“困”,这一客观现实,又告诫我们不能被困境所困,而应有所行动,寻求摆脱困境的办法,最终会走出困境,实现主(人)客(具体环境)的统一。对《周易》这样一部指导人生,增强青年心理承受力的有益之作,不可不了解。大学语文应成为大学生了解《周易》等著作的窗口,通过学习,使大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增长同步进行。

    2、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要达到抗挫折教育的目的,必须是作者主体、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三者淋漓尽致的发挥。作者主体是指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在尊重作者思路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师主体是指文本阅读之后,教师的阐释和发挥;在抗挫折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主体。作者主体、教师主体的分析解读触动了学生,才能使学生主体进行自由地想象,并对某观点进行评价。如介绍司马迁,《史记》中写得最为壮丽动人的就是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大学语文》(徐中玉、齐森华主编)选了《垓下之围》和《李将军列传》。在此之前,中学课本已经学习了若干个《史记》片段,大学语文要出新,怎么办?讲解中,我们发现,项羽本可以东山再起,只因无颜见江东父老,乌江自刎。李广也并没有死罪,只因不愿受辱于刀笔吏的询问,而拔刀向颈。他们的价值取向正是汉代所提倡和推崇的。对比司马迁,面对宫刑的奇耻大辱,面对断子绝孙的诅咒,逆潮流而动,毅然选择了活着,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诱人探寻的生命话题。如果老师再引导学生把思路从古代回到现代,看看邻邦日本。我们只知道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很少人知道日本妇人为了保存后代,宁愿卖春而屈辱的活着,又是一个生与死的选择。再让大学生看看身边,为没有考上理想大学而轻生,为恋爱失利的自杀,自己做出一个价值判断。

    大学语文的多主体教学,发散思维的思路有助于大学生改变现有思维定势,对现存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挫折进行多视角地思考。思考者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会减轻挫折造成的心理困扰。

    应注意的问题
 
    情感的培养、心理品质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语文中的抗挫折教育要取得实效,也不是课堂上几十学时能完成的。课堂教学只是一个起点,它的延伸则是课后的阅读。目前,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阅读内容、阅读指导等)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阅读内容看,大学生的阅读既包括了古代、现当代的文化经典,也包括漫画、言情、武打,五花八门。阅读已经由单纯的汲取知识,培养素质变成个性化的休闲娱乐方式的一种。在竞争压力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根据个人意愿选择的读书内容,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释放情绪、轻松心情。我们需要谦逊、勤恳、梦想和信仰的立志题材,鼓舞斗志,为理想而战。我们也需要加菲猫,偶尔放松一下神经。《加菲猫》的懒惰、自恋、意志薄弱、欺软怕硬,吃饭第一,集合了人类所有弱点,让大学生成绩不佳,朋友分手,交际障碍等诸种烦恼找到一个宣泄的突破口,只要不沉溺,这对抗挫折教育有力而无害。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五花八门,阅读指导显得非常必要。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面临的两大实际难题,一是考研,一是就业。为了考研,就要花大量时间,背单词、做阅读。为了给就业增加筹码,就要在专业学习之外,参加名目繁多的考试,以期获得计算机等各种证书。文学方面的阅读日益边缘化了。一方面,大部分学生没有阅读计划,阅读的随意性强,另一方面,由于鉴赏水平有限,在阅读文学性,哲理性的作品时出现阅读障碍。以上种种都需要专业教师的点拨和指导。阅读指导是课外行为,特别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满足部分学生主观需要的同时,客观上对大学生的阅读给以有益的提示和规范。指导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应有健康心理。除了在图书馆设置名师推荐书目外,还应有进一步更积极的举措,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9533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