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罗争鸣:《婴宁》教案(4课时)
【时间:2007/9/8 】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大学语文网站2007-4-28 】 【作者: 罗争鸣】 【已经浏览12996 次】

第一节课:背景介绍

一、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1、从蒲松龄的画像说起

清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年)九月,寓居济南的江南画家朱湘鳞受蒲松龄第四子蒲筠嘱请,到蒲家庄面对74岁的蒲松龄绘制了一副画像,画像为工笔彩色绢本,高258厘米,阔69厘米。虽历经240多年,但保存完整,是非常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此画像一直保存在蒲世后人手中,1954年,捐献给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1961年,由故宫博物院进行了揭裱修补。

画像:蒲松龄穿着清代生员衣顶,左手拈须,端庄椅座。上方有其亲笔题跋二则:“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余日,所成何事,而忽已白头?奕世对尔孙子,亦孔之羞。康熙癸巳自题。”

又题:“癸巳九月,筠嘱江南朱湘鳞为余肖此像,作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百世后所怪笑也。松龄又志。”

用投影仪请同学仔细观看蒲松龄画像,阅读蒲松龄自题的两段文字,并思考几个问题:

※蒲松龄74岁时的画像所表现的神态,能透露蒲松龄什么样的心理和性格,是略显拘谨严肃,还是倜傥风流,还是……

※为什么蒲松龄自题:“作世俗装,实非本意”,那么蒲松龄的本意是什么呢?为什么恐怕后世人笑话他,我们就是蒲松龄“百世后”的人,我们“怪笑”他了吗?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剑臣,号柳泉,蒙古族。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蒲松龄自幼聪慧,跟学识渊博的父亲读书学习。19岁时参加县府的考试,夺得第一名,取中秀才。主考官是清初有名的文学家施闰章,他赞赏蒲松龄的文章,夸他“首艺如空中闻香,百年如有神,……观书如月,运笔如风”。但是蒲松龄追求功名前程,却没能如愿,屡次参加乡试,均没考中。

且看蒲松龄应试的记录:

顺治十七年(1660年)蒲松龄21岁。应乡试未中。
康熙二年(1663年)蒲松龄24岁。应乡试未中。
康熙十一年(1672年)蒲松龄32岁。秋应乡试未中。
康熙十四年(1675年)蒲松龄35岁。应乡试未中。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蒲松龄48岁。秋,蒲松龄应乡试,因“越幅”被黜。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蒲松林51岁。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蒲松龄63岁。暮春赴济南,滞留数月,应乡试未中。
康熙五十年(1711年)蒲松龄72岁。十月,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

课堂链接:蒲松龄与清代科举

蒲松龄一生参加了8次科举考试,到72岁才得了一个贡生,始终没能通过乡试,当上举人。清代开国后,在顺治二年开始用八股文取士来笼络读书人,其制大致与明相同。清代科举有常科、特科和武科、翻译科。特科由皇帝下令征求,通常针对明末的一些名流或学养很高的遗老,比如钱谦益就应过“博学鸿词科”。一般所说的科举,就是常科,即常规科举考试,考试程序大致是这样的:

童试:每年由县、府、院进行甄选考试,取录者俗称秀才,是进入士林之始。
乡试:每三年一次,秀才须赴省城应考,及格者称举人。
会试:由礼部主持,中试者称贡士。
殿试:贡士在宫中保和殿由皇帝亲试,取录者称进士,分为三等:分别赐进士及第(分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出身及同进士出身。
朝考:由雍正时起,进士在殿试后,再经过朝考,考论及疏策,最后才授官。

自古文章欺富贵。

蒲松龄一生没通过举人考试,始终是个贡生。其中两次,因为考试“越幅”犯规没考上,“越幅”——超过答题纸,写太多了,由此也可见蒲松龄笃厚热诚的一面。蒲松龄科举失败的一生,可以说有科举制度不合理的一面,但也不全是。因为有通过科举实现自己目标和价值的人。至于科举是否合理,我们暂且不论。蒲松龄本人,科举的艰辛路途,能否说明蒲松龄本人的一些个性问题呢?

一个没有获得世俗考核标准的人,写出一部不朽的著作,而那些获得功名的人,又给我们留下什么呢?《红楼梦》的大成就,其实与曹雪芹“无才补天”,失去科举入仕的机会有关。自古文章欺富贵,由此可见。

蒲松龄除了《聊斋志异》,还有其他很多文学成就。比如《聊斋俚曲集》、《聊斋戏》、《聊斋词集》、《聊斋文集》、《聊斋杂著》等。右图为《聊斋志异》手稿。(右图为蒲松龄《聊斋志异》手稿)

18岁时,蒲松龄与刘氏结婚,刘氏勤劳善良,温厚朴实,又善于料理家务,在家境贫寒、生活穷困之时,给他以很大支持。31岁时,同乡进士孙蕙做了江苏省宝应县县令,邀请蒲松龄到县衙做幕友。蒲松龄别妻离子,背井离乡,来到宝应。为孙蕙起草呈文、文告、书信,随他视察民情,迎来送往,应付上司。耳闻目睹了老百姓饥寒交迫、达官贵人醉生梦死的社会黑暗。一年后,蒲松龄回到老家。在科举考试、谋求仕途中,蒲松龄屡屡受挫,又因生活所迫,他只好到本县毕家作塾师。从此,他一边教书,一边开始了文学创作。从20岁起,蒲松龄就开始收集、写作志怪小说。到40岁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一书的大部分已经完成。

课堂链接:风水与蒲松龄的命运

蒲松龄一生坎坷,怀才不遇,据说与他家的风水有重大关系。蒲松龄故居,坐北向南偏西,因大地势原因,形成了蒲松龄故居北低南高,东高西低。风水学有所谓:“前高后低,长幼昏迷;后低前高,一生奔逃”之忌。昏迷――并非病态,而是指奔波劳禄,背井离乡。这虽然有迷信之嫌,但可以聊作参考。

2、从“才非干宝,雅爱搜神”说起

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曾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谈人鬼。”干宝,《搜神记》作者,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志怪小说家。蒲松龄,清代著名的小说家,从魏晋到明清,文言志怪小说的脉络,绵延不绝。

课堂链接:简要介绍文言志怪小说的起源和发展(讲义略)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广泛,多谈狐、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书中的作品情节离奇曲折,幻化形象刻划得独具特色。虽为文言,但凝练之外又极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看《聊斋志异》奇异有趣的故事,当作一本消愁解闷的书来读,而应该深入地去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和喜悦,以及产生这些思想感情的现实生活和深刻的历史内容。

十九世纪中叶传播到国外,已有英、法、德、日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聊斋志异》在叙述、描写人和各种灵异之物的交往时,往往按照同类相应、同气相求的模式安排故事情节。同类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古老的观念,指的是同类事物能够彼此趋近,产生感应,实现生命层面的沟通。《聊斋志异》的许多故事,就是以同类相应、同气相求为契机而发生、延展的……


第二、三节课:课文精读

二、《婴宁》精读

1、小说中的人物,及彼此关系:

婴宁、王子服、鬼母秦氏、婴宁的狐狸精母亲、吴生、婢女小荣、鬼母秦氏,姓吴,嫁给秦姓男人,也是王子服母亲的姐姐,吴生称他们为姑姑,婴宁为秦姓男人和狐狸精所生。婴宁是王子服大姨家的女儿,但不是秦氏所生,只是秦氏所养。

2、小说的几条线索

鬼母:养婴宁、教婴宁、嫁婴宁(鬼母乃小说情节的枢机)
王子服:遇婴宁、寻婴宁、娶婴宁
婴宁:笑容可掬——笑辄不辍——矢复不笑——对生零涕

3、值得注意的字词

女过去数武    如其未字    但得痊瘳    吴绐之曰    吴锐身自任而去    肃客入舍    甫坐    年来以家窭贫    渠母改醮    阴捘其腕    葭莩之情    周遮乃尔    就便执柯    爇火烛窥    稔知其笃行士    舆榇而往    舁归    岁值寒食(附:寒食节与清明节的由来与演变)

4、阅读中提示及阅读后认真思考的问题

※蒲松龄所说“我婴宁”,说明什么?

※蒲松龄说婴宁是“隐于笑者”,结合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首,谈谈“隐于笑”、“隐于山林”、“隐于市”的含义与区别。

※婴宁的笑,从“笑容可掬”,到“笑辄不辍”,再到“矢复不笑”,说明什么,作者有何意旨?

※婴宁采花,导致西邻子死亡,学界向来对婴宁这个“行径”颇有争议,有的甚至以为婴宁“太过分”,你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如何据此看待婴宁?


第四节课:视频赏析与评议

三、电视剧《聊斋志异》之《婴宁》片断播放

※观看完毕后,指出其中的改编部分,并就改编得失加以评论。

采用方式:看完电视剧,思考5分钟,然后请同学主动站起来,就改编得失发表意见,每个发表意见的同学,平时成绩加5分。如没有同学主动发言,则点名,表达优秀者,平时成绩加5分。

参考资料: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蒲松龄《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蒲松龄纪念馆网页:http://www.pusongling.net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元明清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期刊杂志《蒲松龄研究》

模拟试题:

问答题:

1、在《婴宁》篇中的最后一段,蒲松龄曰:“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请问你如何理解“隐于笑者”。
2、婴宁树上摘花,导致想与之幽会的西邻子死亡,请问你如何看待此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2464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