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重要教材

李群:课程教材的使用
【时间:2007/8/25 】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大学语文网站 】 【作者: 李群】 【已经浏览4430 次】

作为我国出版历史最久、使用范围最广的大学语文教材,华东师范大学版的《大学语文》已为千余所高校使用,累计印数超过一千万册,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25年来,本教材不断修订再版,与时俱进,精益求精。2004年前,大的修订有三次:1981年版(文学史模式)——1988年版(文体模式)——1996年版(人文精神模式)。2005年又进行了大的修订,推出了《大学语文(第八版)》。这既是对时代和社会对大学语文课程要求的回应,更是作为一部经典教材在种种挑战和压力之下完成的一次重要的自我超越和提升。
 
《大学语文(第八版)》再度诠释了经典教材的含义。首先,经典来自于理念。《大学语文(第八版)》在编写理念上有两点非常突出:一是人文理念。《大学语文(第八版)》既没有采用文学史的编写模式,也没有采用按文体分组排列的方式,而是在人文理念的观照之下,根据篇章实际内容和特点,按专题将美文佳篇集中整合,分为“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品格修养”、“社会人生”、“人情世态”、“乡思亲情”、“爱情婚姻”、“人物风神”、“咏史怀古”、“写景游记”、“论学品艺”等十二个板块。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人文内涵,力求“以选文的丰富性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鉴赏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前言》)。二是突出民族性。《大学语文(第八版)》强调立足本国语文教育,宏扬传统人文精神。全书共120篇,其中外国文学作品只占8篇,由此可见作者的文化立场。
 
其次,经典来自于典范。如今,大学语文教材有几十种之多,多元化的态势已基本形成。一些教材能否靠自身的质量和水准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尚属未知。因为对于大学语文教材来说,最主要的就是选文是否典范、是否适用于教学,而非其他。众所周知,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典范与否直接关系到教材编写的成败。其作为经典的意义,除了理念上的精当准确外,还在于切近实际、易人为知。《大学语文(第八版)》在经典性的人文理念指导下,对书中篇目作了重大的调整,新入选篇目约占全书的百分之三十。原有旧篇已久经历史的检验,其典范性自不待言,而新入选篇目也极具代表性。另外,教材之所以成为教材,既要有教学内容的经典性,也要符合教学需要的适用性。从教学角度看,《大学语文(第八版)》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组织和设计,专题分类有利于教师围绕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某些方面,以篇章为触媒,即小见大,触类旁通,展开讲解与讨论。为配合教师教学,又推出《大学语文(第八版)教学用书》,并配套附有教学光盘。其他内容安排也紧紧围绕人文性与课堂教学需要来展开,如篇章后的题解注释详尽恰当,非常便于自学,不需要教师出字词、语法、典故等,从而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好地结合起来。篇目后的“思考和练习”,也一改以往注重语言训练的模式,侧重审美鉴赏与人文思考,从而与全文的题旨完美地结合起来。

再次,经典来自于责任。从1980徐中玉先生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倡议发起开设大学语文课,到大学课堂里身体力行;从不懈探索教材编写理念,到荟萃天下同仁交流探讨,无不体现了以他为首的编写组对经典教材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

25年来,华东师大版《大学语文》一再修订所体现的,正是在追求经典性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超越和提升。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反映了我国高校语文教育思想的变革与发展,即从注重工具性到注重人文性的建构。华东师大版《大学语文》走向经典地位的过程,正是一条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超越提升的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662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