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参资料

老子译注(一)(薛勇)
【时间:2007/7/18 】 【来源:新国学网 】 【作者: 薛勇】 【已经浏览16516 次】

一章

    道可道(1),非常道(2);名可名(3),非常名(4)。无,名天地之始(5),有,名万物之母(6)。故常"无",欲以观其妙(7);常"有",欲以观其徼(8)。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9)。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0)

    【注释】

    (1)道可道:第二个"道",作动词用,描述、称说、表达之意。第一个"道",是老子哲学的专用名词和中心范畴,它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涵义,主要有三种意思:一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即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二是指宇宙万物发生、存在、发展、运动的规律;三是指人类社会的一种准则、标准。这里的"道"是第一种涵义,即指宇宙万物的本始。它是一种形而上的永恒的存在,可感而不可见,无形无象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它产生了宇宙万物,决定了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但它本身却是永恒不变的。在这个意义上,"道"有点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上帝"或"太一"的概念。 
    (2)非常道:非.不是;常,恒常、永远。("道"如果是可以表述的,)那么就不是永恒的"道"。这句话以否定句形式说明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道"是不可描述的。"常",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老子》(以下简称帛书本或帛书甲、乙本)作"恒",以避讳汉文帝名字,下旬"非常名"亦然。
    (3)名可名:第二个"名"为动词,称呼、称谓的意思。第一个"名",也是老子哲学的专用名词,它指对"道"的具体称呼,含有概念的意思,但比概念更高,具有名称与内容相统一的意义。
    (4)非常名:(如果"名"可以根据实物的内容而加以命名,)就不是永恒的“名”。由于“道”是一个无形无象的形而上实存体,因此是无法用一个固定的概念对它进行命名、称呼的,任何名称一旦确定,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就确定了,也就是说,对象的物质体的特性也就确定了;譬如我们用“地球”这个概念指称地球,那么“地球”二字的范围也就被规定了,月球、太阳等就不能再用“地球”来指称。“道”是一个永恒的、不可限定的存在,所以不能用一个具体概念去指称。
    (5)无,名天地之始:名,动词,命名、称呼。天地之始,天地形成的开端。用"无"来称呼天地形成的开端。这句话说的是天地形成之际的一种状态--无。这个"无"并非空无一切,而是形容"道"生成宇宙万物过程中混沌一片、无以名状的一种特殊的状态。 
    (6)有,名万物之母:有,可以叫做万物的根源。母,根本、根源。有,指天地形成以后,万物竞相生成的状况。古代中国人认为,先有天地的分化,然后才有万物的出现。"有"和"无",是老子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对"道"的具体称呼,表明"道"生成宇宙万物的过程,即"道"由无形质向有形质转换的过程。这两个"名"字,也有这样读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思相同。
    (7)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所以经常在对"无"的体味中观照"道"的奥妙。 
    (8)做(jiǎo):边界。 
    (9)玄:老子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幽昧深远的意思。老子研究的是"道","道"的形而上性质决定了它的神秘幽昧、深不可测。
    (10)众妙之门:一切变化的总门,也就是关于宇宙本原的门径。

    【译文】

    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词说出来,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具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很幽深的;极远极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2),难易相成,长短相形(3),高下相倾(4),音声相和(5),前后相随,恒也(6)。是以圣人(7)处(8)无为(9)之事,行不言之教(10);万物作而弗始(11),生而弗有,为而弗恃(12),功成而弗居(13)。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4)。

    【注释】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已"有的版本作"矣"。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有丑了。恶,指丑。这是老子思想中的辩证观念,正因为有"美"的观念产生,就说明同时有"丑"的观念产生,否则就无所谓美了,这是事物存在的相反相因、对立统一的关系。 
    (2)有无相生:此"有"、"无"与一章中的"有"、"无"内涵不同,这里指的是自然界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有的版本"有"字前面有"故"字。 
    (3)形:帛书本作"刑",为"形"的假借字,体现、显现的意思。 
    (4)倾:通行的本子都作"倾",甲乙帛书本均作"盈"。"高下相倾"指高、低互相对立而存在。 
    (5)音声相和: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相应和。老子在这里说明了一切事物都是在相反的关系中体现相成的作用,它们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赖和补充。 
    (6)恒也:王弼本无此二字,此据帛书本补上。
    (7)圣人: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但与儒家的"圣人"含义不同。道家的"圣人"不是道德修养的典范,更不是克制自己欲望(自然的人性)、一切遵循礼法的人;恰恰相反,道家所谓的"圣人",是蔑视一切政教礼法,抛弃一切束缚心灵的教条、规则.以"虚静"、"不争"为理想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也就是心灵与自然合一的人,可见道家的理想与儒家的理想在主要方面是根本相反的。因此《老子》一书中的"圣人”概念,译者一律以“有‘道’的人”、“得‘道’的人”或“有‘道’的圣人”翻译。 
    (8)处:帛书本作"居",处世行事的意思。 
    (9)无为:这是老子所使用的特定概念。老子的"无为",并非什么事也不做,而是不做那些违背本性、背离自然意志、束缚心灵、异化人性的事,譬如儒家所追求的礼制,又譬如世人所热衷的功名利禄,在老子看来都是违反自然人性的东西,都是使人异化的东西,老子的"无为",实际上就是不妄为,而顺任自然而为的意思。"无为"不但是老子和道家所提倡的生活态度,也是老子的一个哲学观,被他运用于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如政治上的无为而治等。 
    (10)行不言之教:不言,就是不发号施令、不滥用政令的意思。行不言之教,即实行"不言"的教导,即要求统治者不要硬去发布许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教令,强制实现自己的主观意志。"行不言之教"与"处无为之事”是同一种意思,都是希望统治者能“无为而治”、遵循自然的法则。
    (11)万物作而弗始:王弼本作"万物作焉而不辞"。此据帛书本("万物作而弗始也")和张松如《老子校读》改。始、辞,都读作"司",主宰的意思。万物作而弗始,(圣人)任凭万物生长发展而不强为主宰。 
    (12)生而弗有,为而弗恃:此两句中的"弗"王弼本作"不",今从帛书本。有,占有,据为已有;恃,自恃(有能耐)。生而弗有,指"圣人"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而弗恃,指"圣人"推动了万物发展而不自恃有能耐。
    (13)居:居功、自我夸耀。 
    (14)是以不去:以,因为;是,指示代词,这。是以,即以是的倒装,因此之意。不去,指"圣人"的功绩不会消失。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有丑的观念同时存在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同时产生了。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完成,长和短相互对立而形成,高和低相互对立而包含,音和声相互对立而合谐,前和后相互对立而随顺,这是永远不变的(对立统一体)。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任凭)万物自然地生长变化而不去强为主宰,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自恃自己的能力,功成业就而不自我夸耀。正由于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灭。
 

三章

    不尚贤(1),使民不争(2);不贵难得之货(3),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4),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5),实其腹,弱其志(6),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7),则无不治。

    【注释】

    (1)不尚贤:尚,崇尚、看重,贤,有才能的人。"尚贤"帛书本作"上贤"。崇尚贤才、举贤用能,本是先秦诸子共同的主张,也是战国时期一种强盛的用人风气,老子虽无否定贤才的意思,但却一反当时的风尚,主张"不尚贤",这是因为他认为尚贤容易造成人们追求名利。使用有才干的人固然是好事,但"尚贤"之风使这些贤才得到特殊的权势地位,就挑动起人们追逐的欲望,从而扰乱了人们的自然本性。 
    (2)不争:不争夺功名利禄、权势地位,老子认为尚贤是鼓励人们抛弃本心、追求功利的因素,因此不尚贤,不专门给予有才能的人特殊好处,人们便不会萌上争求功名利禄的心思。
    (3)不贵难得之货:不以难得之货为贵,即不珍视稀罕的器物。 
    (4)不见可欲:见,同"现",显示、显耀的意思;可欲,指能诱发人贪欲的东西。不见可欲,即不显耀那些能够诱发人贪欲的东西。老子认为人性本来是纯朴自然的,是人类社会日盛一日发展起来的各种"可欲"的事情把人心扰乱了,使人们滋生了争抢名利、盗取财物、心旌惑乱的心理。 
    (5)虚其心:简化人民的头脑。 
    (6)弱其志:削弱他们的意志。 
    (7)为无为:前一个为字,做、实行之意。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亦即以符合自然的态度去治理人民。

    【译文】

    不推崇有才干的人,使人民不争功名利禄;不看重稀有商品,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耀那些能诱发人贪欲的东西,使人民的心性不被搅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意志,增强人民的体魄,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样,)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事,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


四章

    道冲(1),而用之或不盈(2)。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3)。湛兮(4),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5)。

    【注释】

    (1)道冲:冲,古字为"盅",傅奕本作"盅"。《说文》的解释是"器虚也"。这里冲引申为虚。道冲,指道是虚空而没有形体的。这是老子的基本观点,这个"道"是创造宇宙万物的根本,但它本身却是"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的,无形、无象、不可捉摸,因此老子用表示虚空的"冲"来形容它。 
    (2)用之或不盈:用之,指宇宙万物都在使用"道"(宇宙万物靠它生成、运动和变化)。或,语气词,用于否定句中加强否定的意义。盈,读为"逞",穷尽的意思。用之或不盈,指"道"的作用是不可穷尽的。老子认为,"道"是一个无限的存在、永恒的绝对体,它不断地生养着万物,在万物的运动中体现自己的存在,但万物有生有灭,"道"却永远不会有"量"的减少,因此,永远不会有穷竭的时候。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此四句又见于五十六章,因而不少人怀疑是五十六章错简重出,马叙伦《老子校诂》、高亨《老子注译》、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均持此说。 
    (4)湛兮:湛,深、沉,形容"道"无形无象、深透难测的状态。 
    (5)象帝之先:象,好象、好似;帝,天帝。好象在天帝之前就出现了。老子从不认为上天、上帝是万物的始祖,天和地不过就是天空和大地,假如有所谓天帝存在的话,也毫不例外是"道"的产物。这是老子哲学高干先秦其他诸子的地方。

    【译文】

    “道”是虚而不见的,然而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它是那样渊深呵,好象是万物的宗主。它不露锋芒,脱离纠纷,蕴蓄着光明,混合着尖埃。它是那样幽隐呵,似无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在有大帝之前它就存在了。


五章

    天地不仁(1),以万物为刍狗(2);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夭地之间,其犹橐龠(3)乎!虚而不屈(4),动而愈出。多言数穷(5),不如守中(6)。

    【注释】

    (1)天地不仁:仁,即儒家所谓的爱,这里是特指私爱、偏爱。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无所偏爱。老子认为天道是无为的,也就是顺任自然的,而天地间的一切事物,也都依照自然的法则运行着,并不存在任何驾凌于自然界之上的什么主宰。天地只是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象有神沦者所想象的那样对某物有所偏爱、对另物又有所厌嫌。
    (2)刍狗:用草扎成的狗,供祭祀时用。人们把草做成刍狗时,并不对它有什么偏爱或重视;祭祀完了就扔掉它,也不是恨它或轻视它。天地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天地对万物无所私爱,而任其自然生成或毁灭。下旬圣人不仁,也是指圣人对人民无所谓爱与不爱,而任其自作自息。
    (3)橐龠(tuó yue):风箱。
    (4)屈:竭、尽。
    (5)多言数穷:帛书本作"多闻数穷"。数为速的假借字;穷,碰壁、行不通。这句的意思是统治者政令烦苛,只会加速败亡。这里的"多言"与二章的"不言"恰成对比。
    (6)守中:即守"冲",保持虚静的意思。这是老子"处无为之事"思想的又一阐述。

    【译文】

    天地无所私爱,任凭万物自然生灭;“圣人”无所偏爱,听任百姓自然天地之间,不正象风箱一样吗?虽空虚却不会穷竭,越动,它的风量越大。议论太多,只会加速失败,不如保持内心的虚静。


六章

    谷神(1)不死(2),是(3)谓玄牝(4)。玄牝之门(5),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6),用之不勤(7)。

    【注释】

    (1)谷神:谷,生养的意思;神,在此不是指有人格的天神,而指"道"这种无形的神奇物。由于"道"能够生养天地万物,但又没有形体、深妙难识,故老子称它为谷神。
    (2)不死:永恒存在而不会消亡。
    (3)是:指示代词,这。
    (4)玄牝:玄,指形而上的存在,故又用来形容事物微妙难知、幽深不测的状态;牝(pin),一切动物的母性生殖器官。玄牝,形容"道"具有不可思议的生殖力--它创造了世间的万物,但它的生殖过程却没有一丝痕迹可以寻找。
    (5)玄牝之门:幽微不测的母性之门,即母性的生殖器官,这里代指生育万物的"道"。
    (6)绵绵若存:帛书本作"绵绵呵其若存"。绵绵,即冥冥,形容无形、不可见的样子。绵绵若存,形容"道"的渺渺冥冥,好象存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7)勤:绵书本作"堇"。尽、穷竭。

    【译文】

    “道”这个生养天地万物的神奇物,是永恒存在而不会消混的,这就叫做形而上的微妙的母体,微妙深奥的母体的门户,就叫做天地的根源。它冥冥地存在着,对宇宙万物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1),以其不自生(2),故能长生(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5)。 非(6)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7)

    【注释】

    (1)所以能长且久者:所以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
    (2)以其不自生:以,因为;其,代词,它的,它们的,指天地;自生,经营自己的生存、注重自己的生存。这句话是说天地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
    (3)长生:长久存在。
    (4)后其身而身先:把自己放在后面,结果反而自己却能占先,得到别人的爱戴。老子以天地的运作不为用来比喻圣人的不怀私欲,不以自己的利害优先考虑,而结果反而使他赢得尊重、成就了自己的理想,
    (5)外其身而身存: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生存下来。外,与上句的"后",都是用作动词。
    (6)非:帛书本作"不"。
    (7)成其私:私,指个人的目的、理想等。成其私,即成就自己的目的。老子认为天地不为自己的存在而运行,圣人不因自己的私欲而行事,唯其如此"无目的",最后才达到、实现目的,这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译文】

    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在后面,结果自己反而会占先;(危险时)把自己置之度外,结果反而能保全自己。不正因为他不自私吗?所以反倒成就了他自己的目的。
 

八章

    上善若水(1)。水善利(2)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3),故几干道(4)。居善地(5),心善渊(6),与(7)善仁(8),言善信(9),政善治(10),事善能(11),动善时(12)。夫唯不争,故无尤(13)。

    【注释】

    (1)上善若水:上善,最好的善、第一流的善,若水,象水一样。由于水具有甘处低下地位(水往低处流),柔和、宁静、滋润万物而又不与万物柯竞争的性质,所以为老子大加赞赏,并且以水性比喻人性善的最高品格。
    (2)善利:善于利物,即善于滋润万物。
    (3)处众人之所恶:处,处在,居于。众人之所恶,众人厌恶的地方,指低下的地位。
    (4)几于道:几,近,与? .相似,几于道,(水由于有柔和、利万物而不争等特性,所以)最接近"道"("道"的特点就是虚静守柔、作而弗有、为而弗恃)。由此可见老子心目中水的地位是极高的。
    (5)居善地:(最高的善人)居住要(象水那样)善于选择(低下的)地方。以下都是老子以水的品性为比譬,劝导人们(尤其是统治者)如何行事的话。
    (6)心善渊:渊,深的意思,在此形容心境深沉宁静。
    (7)与:交友、待人。
    (8)仁:帛书本作"人",
    (9)信:信实、真诚。
    (10)政善洽:"政",王弼本作"正",正与政是相通的,为政的意思。为政要善于治理。
    (11)事善能:做事要善于发挥特长。
    (12)动善时:行动要善于把握住时机。
    (13)夫唯不争,故无尤:尤,过失、错误。正因为(上善之人象水那样)与世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

    【译文】

    最高的善就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最高的善人)居住要(象水那样)选择(低下的)地方,心胸要保持深沉宁静,交友要真心相爱,说话要诚信可靠,从政要有条有理,干事要利用特长,行动要抓住时机。正因为他(象水那样)与世无争,才没有过失。
 

九章

    持而盈之(1),不如其已(2)。 揣而锐之(3),不可长保(4)。 金玉满堂(5), 莫之能守(6)。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7)。 功遂身退(8),天之道(9)也。

    【注释】

    (1)持而盈之:帛书本作"植而盈之"。持,拿、端等意思;盈,满。持而盈之,意思是手里拿着一容器,里面水已经盛满了。
    (2)已:停止。
    (3)揣而锐之:揣(zhuī),锤打的意思。锐之,使之锐,即使它又尖又利。
    (4)不可长保:不能够长久保持(它的锋利)。
    (5)金玉满堂:帛书本作"金玉盈室"。
    (6)莫之能守:没有能守得住的。
    (7)自遗其咎:咎,灾祸。自己留下祸根。遗,若解为赠送(这时当读为wěi),自遗其咎就是自己招灾的意思,皆通。
    (8)功遂身退:遂,完成,功成业就,应当退位收敛。身退,可指从现有的职位上退出,亦可指收敛其锋芒。老子在这一章提出了适可而止的忠告。一般人的心理是知进不知退,尤其是当名利正盛之时,更是趋之若骛。老子以一系列生活中的现象作比喻,道出了知进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功成身退"尤其提得尖锐。他要求人在完成功业之后,不自恃,不据有,不锋芒毕露,不咄咄逼人。他所说的"身退",并非要人做隐士,而是要人不自我膨胀,
    (9)天之道:道,在这里指一种普遍规律。天之道,即自然的规律。

    【译文】

    水碗已盛满,不如停止下来。捶打(金属)使它尖利,难保长久(必遭挫败)。金玉满堂,没有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傲,自己招灾。功成业就,退位收敛,是合于自然规律的。


十章

    载(1)营魄(2)抱一(3),能无离乎?专气(4)致柔,能如婴几乎(5)?涤(6)除玄览(7),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夭门(8)开阖(9),能力雌乎(10)?明白四达,能无知(11)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力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2)。

    【注释】

    (1)载:语气助词,相当于"夫"。
    (2)营魄:魂魄。
    (3)抱一:合一。指魂和魄即精神和身体合而为一。这个"一"就是"道"(老子常用"一"指"道"),抱一即精神与体魄统一于"道"上面,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状况。
    (4)专气:专,集中而不分散。气,精气,指生命的活力。专气,就是集中精气、排除杂念。这是一种宁静柔顺的状态,
    (5)能如婴儿乎:王弼本、帛书本皆作"能婴儿乎",今从傅奕本。婴儿,这是老子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或形象),指当人心灵处于自然柔顺、平和宁静的状态时,象无欲的婴儿一般真纯。"能如婴儿",正是老子所追求的自然真朴的境界。
    (6)涤:洗涤。"涤"帛书本作"修"。
    (7)玄览:帛书乙本"览"作"监",即鉴,就是镜子。玄,指形而上的、微妙难识的。老子将人的心灵视为"玄鉴",认为心灵是无形的玄妙的镜子,能灵敏地洞察世事,但它本身却是幽深微妙的。
    (8)天门:有几解。一说指目、耳、口、鼻这些人的身体上天赋的自然门户。一说指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一说指政治上治乱兴废产生的地方。今从第一解,即指人体感官。
    (9)开阔:动静。即感官进行视、听、嗅、言、食等生命活动的动作。
    (10)能为雌乎:有的本子将"为"写作"无"。为雌即守雌,直译是象母性生殖器那样保持安静柔弱。"又雌"与此相反,不符合老子"柔弱"、"谦下"的基本思想,故可断定"无"是误写。
    (11)知:王弼本作"为",河上公本及多种古本皆作"知"。知同智,心机、心木的意思。
    (12)"生之畜之"以下五句与上面的文意不相关联。又重见干五十一章,故可能是错筒重出。

    【译文】

    精神和身体合一,能不分离吗?结聚精气,致力柔和,能象无欲的婴儿吗?洗清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瑕疵吗?爱民冶国,能自然无为吗?感观在进行生命运动,能守静吗?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生万物,养万物,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发展而不自恃其功绩,使万物生长了而不去主宰它们,这就叫最深远的“德”。
 

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1),当其无,有车之用(2)。蜒垣以为器(3),当其无(4),有器之用。凿户牖(5)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6)。

    【注释】

    (1)三十辐,共一毂:辐,车轮上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毂,车轮中心的圆孔,车轴从当中穿过。古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
    (2)当其无,有车之用:无,指车毂中虚空的部分。正因为有了车毂中虚空的部分,(车轴才能在里面转动),才使车具有了运载作用。
    (3)埏埴以为器:埏,和,揉;埴,粘土。揉捏粘土作成器皿。
    (4)当其无:无,指器皿中心空的地方。正因为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使器皿具有了盛东西的用途)。
    (5)户牖:门窗。
    (6)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指事物的实体(如车、房屋、器皿等);无,中空的地方。"有"给人以便利,"无"便发挥出它的作用。这是老子辩证思想的具体阐述。道是"有"和"无"的辩证统一,现象界的一切也是"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正是因为有了车毅中空的地方供轴转动,车才得以行驶;正因为器皿中间有很大一块虚空的地方,才得以盛物;而如果房屋没有四壁门窗之间的空间,就无法供人居住"所以这就是"无之以为用"。车、器皿、房屋这些实体都给人带来便利,这就是"有之以为利"。老子将"无"放在第一位,把"有"作为第二位的存在,虽然有本末倒置之嫌,但却显示了老子辩证思维的特点。第一章所说的"有"和"无"是用以描述"道"由形而上状态向下落实而产生天地万物的过程,是超现象界,就本体界而言的;本章所说的"有"和"无"则是指现象界的实物,它们是两个年涵不同的概念。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上,有了毂中间的洞孔,才有了车的作用。揉捏粘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虚空,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地方,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以便利,(全靠)“无”使它发挥作用。


十二章

    五色(1)令人目盲(2);五音(3)令人耳聋(4);五味(5)令人口爽(6);驰骋畋猎(7),令人心发狂(8);难得之货,令人行妨(9)。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10),故去彼取此(11)。

    【注释】

    (1)五色:青、赤、黄、白、黑叫五色,此指缤纷的色彩。
    (2)目盲:比喻眼花撩乱。
    (3)五音:古代音乐的五个基本音阶,即宫、商、角、徽、羽。这里代指纷繁的音乐。
    (4)耳聋:比喻听觉不灵。
    (5)五味:酸、苦、甘、辛、成。这里代指丰美的食物。
    (6)口爽:爽,伤。口爽,一种口病,这里比喻味觉差失。
    (7)驰骋畋猎:驰骋,马奔跑。畋猎,即围猎。意即纵情玩乐。
    (8)令人心发狂:使人内心放荡而不可抑止。
    (9)行妨:妨,害,伤。行妨,破坏人的操行。老子在这里指出了物欲对人性的损害,提出正常的生活应当是为"腹不为目",但求安饱,不纵情于声色之娱。
    (10)为腹不为目:一说只为吃饱肚子,不求声色娱乐。一说腹指人的内在自我,目指外在的形象或感觉世界。皆通。为"腹",即建立内在的宁静恬淡的生活;为"目",即追逐外在的贪欲的生活。而外在的声色之娱愈过分,心灵就愈空虚。只有摆脱外界的物欲生活,而持守内心的安宁,才能保持心灵固有的纯真。
    (11)去彼取此:摈弃物欲的诱惑,吸取有利于身心自由的东西。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撩乱;纷繁的音乐,使人听觉不灵敏;丰美的饮食,使人味觉迟钝;纵情围猎,使人内心疯狂;稀罕的器物,使人操行变坏。因此,有“道”的人只求安饱而下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摈弃物欲的诱惑而吸收有利于身心自由的东西。
 

十三章

    宠辱若惊(1),贵大患若身(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3),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4),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5);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6)。

    【注释】

    (1)宠辱若惊:若,相当于乃,副词,于是的意思。受宠或受辱,就感到惊恐。
    (2)贵大患若身:贵,以? .为贵,重视;大患,大的祸患。重视身体好象重视大患一样。老子认为,无论是得宠或是受辱,都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贬低。受辱损伤自尊,得宠则会使人感到这是意外的殊荣,因而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独立的人格无形中便失去了。而一般人对于身外的宠辱毁誉,总是十分看重,有的甚至看得比生命还重,因此老子提倡"贵身",就是让人们看重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人格,而轻视荣辱之类身外之物。
    (3)宠为下:得宠并不光荣,而是卑下的。
    (4)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存在。老子认为大患来自人的身体,因此防止大患,应该先重视身体(贵身)。老子一向强调贵身,并没有动人弃身、轻身或忘身。但老子这里的意思,古往今来普遍被误解为劝人轻身、弃身。今从陈鼓应(以及古代司马光、范应元)的解释。
    (5)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寄,寄托,交付。以贵身的态度对待天下事,才可以把天交托给他。老子认为,贵身的人即"为腹"而下"为目",只求生活的安这恬静,而不追求声色娱乐,这样的人才可能不因为荣辱毁誉而使自身受到损害,因而才可以担当天下的大任。
    (6)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以爱身的态度对待天下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译文】

    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重视身体就象重视大祸患一样。什么叫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呢?得宠(本质上)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惊恐不安,失去宠爱也感到惊恐不安,这就叫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重视身体象重视大祸患一样?我所以有大祸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能够看重自己的身体,并以这种态度去处理事情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文付给他;能够爱惜自己的身体,并以这种态度去处理事情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1);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2)。其上不缴,其下不皦(3),绳绳兮不可名(5),复归于无物(6)。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7),以御(8)今之有(9)。能知古始(10),是渭道纪(11)。

    【注释】

    (1)夷:帛书本作"微"。
    (2)此三者不可致洁,故混而为一:三者,指视之不见的"夷"、听之不见的"希"和搏之不得的"微"。这三者是老子用以描述不可感知的"道"的。由于"道"没有确定的形体,我们的感官无从体验,因此难以用确切的语言描述它,只能以我们经验世界的这些概念去"证伪"它,通过对我们熟知的感性经验的一一否定,从而显示"道"的特征。致洁:究诘,追究。这句的意思是:无论夷,还是希,还是微,这三者形象是无法追究的,所以道是浑沌一体的。
    (3)皦(jiǎo):明亮、清晰。
    (4)昧:阴暗、不清楚。
    (5)绳绳兮不可名:绳绳(mín):渺茫、幽深、不可知。名:名状,描绘。
    (6)复归于无物:指"道"复归于它无形无象、混炖不分的状态。这与十六章"复归其根"是同一个意思。"无物",并不是空无所有,而是指我们的感官不能知觉的、不具有任何形象的"道"。
    (7)执古之道:执,依据、根据;古之道,古来就存在的"道"。
    (8)御:驾驭。在此当利用、使用解。
    (9)令之有:眼前的具体事物。这里的"有"是指一般意义的上现实世界的存在物,不同于一章的"有"。(10)古始:宇宙的开端、"道"的起始。
    (11)道纪:纪,纲纪,规律。道纪,"道"的纲纪,道的规律。

    【译文】

    看它看不见,叫做“夷”;听它听不到,叫做“希”,摸它摸不着,叫做“微”。这三者的形象无法追究下去,它是浑沦一体的。它上面不显得光明,下面也不显得昏暗,渺茫幽远不可名状,(一切的运动都)会回归到无形的状态。这就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叫做“恍惚。”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背后。根据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认识宇宙的起始,这就叫“道”的规律。


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1)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2)。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3):豫兮(4)若冬涉川(5);犹兮(6)若畏四邻(7);尸兮(8)其若客(9);涣兮(10)其若凌释(11);敦兮其若朴;旷兮(12)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13)。保此道者,不欲盈(14)。夫唯不盈,故能蔽而不成(15)。

    【注释】

    (1)士:傅奕本、帛书乙本作"道",王弼本作"士"。"士",也就是指懂得"道"的人。
    (2)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细致、深邃而通达,深刻到一般人不能认识。老子认为"道"是深妙恍惚、不可捉摸的超验存在,而懂得"道"的人与一般为利欲所制约的俗人不同,显得静滥幽深,难以看到底。
    (3)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强,勉强;容,描绘、形容。正因为有"道"之人深刻到一般人不能认识,所以(只得)勉强去形容他。
    (4)豫兮:豫,帛书本作"舆"。形容迟疑慎重的样子。
    (5)若冬涉川:象冬天涉足江河。冬天过河,即在冰上走,不敢无所顾忌,必如履薄冰,小心慎重。
    (6)犹兮:警惕戒备的样子。
    (7)四邻:指周围邻国。
    (8)俨兮:形容庄重严肃的样子。
    (9)客:五弼本原作"容",河上公本、傅奕本、景龙本及帛书本均作"客",客、容字形相近,故疑王弼本为误写。
    (10)涣兮:形容融和疏脱的样子。
    (11)凌释:凌,冰。指冰的融化。帛书甲、乙本均作"凌释",但一般通行本作"冰之将释"。
    (12)旷兮:形容空豁开广的样子。
    (13)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主:这两句的原文,各种本子多有不同。此从王弼本。两句的意思是:准能够在浑浊中安静下来,慢慢地澄清,谁能够在长久的安定中变动起来,慢慢地趋进。
    (14)不欲盈:盈,满。不要求圆满。
    (15)蔽而不成:蔽,通"敝"。王弼本此句为"蔽不新成",今从帛书乙本及傅奕本作"蔽而不成",意思是虽破败但不会穷竭,不必作新补充。

    【译文】

    古时候懂得“道”的人,细致、深邃而通达,深刻到难以认识的地步。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只好勉强地形容他:
小心谨慎呵,象冬天踏冰过河;警惕疑惧呵,象提防着周围的攻击;庄重严肃呵,象在作客;融和疏脱呵,象冰柱消融;敦厚质朴呵,象未经雕凿的素材;空豁旷达呵,象深山幽谷;浑朴厚道呵,象江河的混浊;谁能够在浑浊中安静下来,慢慢地澄清?谁能在长久的安定中变动起来,慢慢地趋进?保持这种“道”的人,他不要求圆满。正因为他不自求圆满,所以虽然破败,却不会穷竭,不必制造新的东西去补充。


十六章

    至虚极,守静笃(1)。万物并作,吾以观复(2)。夫物芸芸(3),各复归其根(4)。归根曰静,静曰(5)复命(6)。复命曰常(7),知常曰明(8),不知常,妄作凶(9)。知常容(10)容乃公(11),公乃王(12),王乃(13),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4)。

    【注释】

    (1)致虚极,守静笃:尽量使心灵达到虚寂状态,牢牢地保持这种宁静。"虚"、"静"都是老子认为的心灵应该保持的状态,即一种没有心机、没有成见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消除了利欲的引诱和外界的纷扰而得到的空明宁静。
    (2)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因此观察到了循环往复的规律。
    (3)姜丢:纷繁茂盛的样子。常形容草木繁茂。
    (4)各复归其根:"复",王弼本有此字,傅奕本无此字。根,根本,指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复归其根,回归本原,即返回自然的本性。
    (5)静日:傅奕本、景龙碑本等作"静日",王弼本作"是谓"。
    (6)复命:复归本性,这里指回到虚静的本性。老子认为,"道"的本质是虚静的,天地万物(包括人类)是由"道"这个根本所产生的,因此它们回归本原便是回到虚静的状态。老子的"复命"思想,对后世哲学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宋代"复性"思想,便可从老子这里找到根源。老子的复归思想,一方面说明了人性本是虚静淡泊的,因后天的种种欲望使心灵被扰乱;另一方面又体现了老子对世界的认识--事物是循环往复地运动变化着的。
    (7)常:指事物运动变化中不变的规律,也就是永恒的法则。
    (8)明:事物的运动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规则,对这种规则的认识,就叫做“明”。
    (9)不知常,妄作凶:对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不了解,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
    (10)容:包容、宽容。
    (11)公:公平。
    (12)王:即天下归顺的意思。
    (13)天:代指自然。
    (14)没身不殆:没身,指死亡。殆,危险。

    【译文】

    尽量使心灵达到一种虚寂状态,牢牢地保持这种宁静。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由此观察到了循环往复的规律。万物纷繁茂盛,(最终)各自又会返回到它的出发点。归回本原叫“静”,静叫做“复命”,复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叫做“明”。不了解“常”,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认识了“常”,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包就能但然公正;但然公正才能天下归顺;天下归顺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到死都不会遭受危险。


十七章

    太上(1),不知有之(2);其次,亲而誉之(3);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4)。悠兮(5),其贵言(6)。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7)。"

    【注释】

    (1)太上:最好的、至上的、第一流的。这里指最好的政治。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道有君主的存在。
    (3)其次,亲而誉之:比这次一等的,(人民)亲近他而且赞扬。
    (4)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统治者的)诚信不足,才会有(老百姓)不信任他的事情。以上一段表现出老子的政治理想,便是统治者行"无为而治"而使老百姓自由满足、心目中根本没有权威的压力与威胁,也就是说政权的威慑力完全消解,大家生活在安闲自适的氛围中。
    (5)悠兮:悠闲的样子。
    (6)贵言:以言为贵。意思是不轻易发号施令。
    (7)自然:然,? .的样子。自然,自己本来的样子。

    【译文】

    最好的政治,人民根本意识不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的政治,人民亲近君王、赞扬君王;再次一等的,人民害怕统治者;更次一等的,人民轻侮统治者。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对他不信任。(最好的统治者)是悠闲自如的呵,他不轻易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该是这样的。”


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1);智慧出,有大伪;六亲(2)不和,有孝慈;回家昏乱,有忠臣(3)。

    【注释】

    (1)大道废,有仁义:道,在此指一种准则。社会的公德、公正等被废弃,才有所谓的"仁义"产生。这一章充分阐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当整个社会大道兴盛时,人们的行为准则自然而然是仁义这些东西,故没有倡导仁义的必要。某种道德行为的倡导、表彰,原因正是这个社会缺乏它(譬如今天对所谓无私精神的倡导与表彰,对不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者的表彰,都是由于在现实中这类东西太少的缘故),否则,人人都这样,就不需加以特别赞扬和崇尚了。
    (2)六亲:指父、子、兄、弟、夫、妻,这里指家庭关系。
    (3)忠臣:帛书本作"贞臣"。

    【译文】

    社会的公正被废弃了,才有所谓“仁义”存在;出现了聪明智慧,才产生严重的虚伪;有家庭纠纷,才有所谓的孝慈;国家陷于锗乱,才显出所谓忠臣。
 

十九章

    绝圣弃智(1),民利百倍(2);仁弃义,民复(3)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4)。故令有所属(5):见素抱朴(6),少私寡欲(7),绝学无忧(8)。

    【注释】

    (1)绝圣弃智:绝,断绝。圣、智,都是聪明的意思。消除聪明,抛弃智慧。这是老子的一个基本社会主张。他认为人的本性应是真纯质朴、清静淡泊的,是文化在赋予人类知识和智慧的同时,腐蚀了人类的天性,从而产生出诸如追名逐利、尔虞我诈的恶习。尤其是当时作为文化与文明最高体现的仁义礼智这些东西,更是违背人性、产生虚伪的根源,高张仁义之大旗而谋求自己私利的大有人在。老子认为,不如抛弃这些"文明"垃圾,使人民恢复到无知无欲、宁静不争的自然状态,而孝慈、善良这些品德自然会在人类谆厚质朴的人性中得到复苏。
    (2)民利百倍:人民会得到百倍的好处。
    (3)复:恢复。
    (4)此三者以为文不足:帛书本作"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这三种东西。文,文饰,巧饰。这三种东西全是巧饰,不足以治理天下。
    (5)故令有所属:所以要(正面指出),使人的认识有所归属。令,命令人民。
    (6)见素抱朴:外表单纯,内心质朴。素,没有杂色的丝,白色,引申为单纯;朴,未经雕刻的木材,引申为质朴。见,同"现",显现、显示;抱,抱持。
    (7)少私寡欲:减少私心、减少欲望。(8)绝学无忧:通行本此句在下章开头,此从高亨本提前。绝学,弃绝圣智之学。

    【译文】

    抛弃聪明和智慧,人民才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和“义”,人民才能回归孝慈;抛弃巧和利,盗贼自然消失。(圣智、仁义、巧利)这三样东西全是巧饰的东西,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正面指出)使人的认识有所归属:即外表单纯、内心质朴、减少私欲,抛弃所谓(圣智礼法的)学问,达到没有忧虑的境地。


二十章

    唯之与阿(1),相去几何(2)?美之与恶,相去若何(3)?人之所畏,不可不畏(4)。荒兮(5),其未央(6)哉!众人熙熙(7),如享太牢(8),如春登台(9)。我独泊兮,其未兆(10);沌沌(11)兮,如婴儿之未孩(12);(13)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14)。我愚人(15)之心也哉!俗人昭昭(16),我独昏昏(17)。俗人察察(18),我独闪闷(19)。澹兮其若海(20),飂兮若无止(21)。众人皆有以(22),而我独顽且鄙(23)。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24)。

    【注释】

    (1)唯之与阿:唯,恭敬地答应的声音,是晚辈对长辈的回应;阿,怠慢地答应的声音,是长辈对晚辈的回应。一说阿同"呵",斥责、呵斥。 
    (2)相去几何:去,离开,指距离;几何,多少。(恭敬地应答的声音与呵斥的声音)相差倒底有多少?
    (3)美之与恶,相去若何:美,通行本作"善",傅奕本、帛书甲本作"美",今从后者。恶,指丑恶。美好与丑恶,到底相差多少。老子在这里提出了价值判断的相对性问题。善恶美丑、是非贵贱等价值料断,都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时代、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的;而对同一个对象,世俗之人与得"道"之人之间,在价值判断上也会相差甚远。
    (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们所畏俱的,(我)也不必去触犯。尽管老子认为自己与世俗之人在价值观上相差很远,但他同时认为,由于价值判断是主观的、相对的,譬如善恶美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这些问题太宽泛,没有必要穷究到底,不必故意去触犯。
    (5)荒兮:一说形容精神境界的广阔。一说指时间经历的长久,今从后说。
    (6)央:结束、完结。
    (7)熙熙:形容兴高采烈的样子。
    (8)如享太牢:帛书本作"若乡太牢而春登台"。乡、享通飨。太牢,指供祭祀用的牛、羊、豕。如享太牢,好象参加丰盛的筵席。
    (9)如春登台,好象春天登高远望一样(心旷神恰)。
    (10)我独泊兮,其未兆:泊,淡泊,恬静。兆,征兆,迹象;未兆,没有迹象,引申为不炫耀、无动于衷。这句的意思是,当一般的俗人都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时,我独自恬然淡泊,毫不炫耀。在这里,老于塑造了一个真正得"道"的、深请世故却返朴归真、宁静淡泊的自我形象,与浑浑噩噩的世俗之人恰形成鲜明的对比。
    (11)沌沌:混混沌沌的样子,这里指纯真朴实到极点。
    (12)如婴儿之未孩:孩同"咳",咳的本义是指小孩的笑,这句意思是象婴儿还不会笑时那样(浑浑沌沌)。
    (13)傫傫(lēi):形容疲倦闲散的样子。
    (14)通"累"。傫遗:不足、不够。
    (15)愚人:老子所谓的愚人,是一种与世俗之人不同的至高之人,他淳朴、自然,看似敦朴木讷,实则洞悉世事、通达人情,对人生的理解远远高于一般人,故这种"愚"是大智若愚的"愚",是大辩若呐的愚,是真正的智者返朴归真的愚。因此,所谓"愚人"也是老子理想中的人。有人认为老子自称"愚人"是一种虚伪、狡猾,其实不然。
    (16)昭昭:清楚、精明。这是一种俗人的聪明,为老子所不屑。
    (17)昏昏:暗昧、糊涂的样子。
    (18)察察:严厉苛刻的样子。
    (19)闷闷:淳朴的样子。
    (20)澹兮其若海:澹,辽远的意思。形容那种淳朴、自然的"愚人",其思想境界象大海那样辽阔深远,非一般世俗之人所能理解和模仿。
    (21)飂兮若无止:飂(liǎo),疾风。形容老子理想之人(愚人)象迅疾的风那样无所拘束、自由奔放,好象没有止境。
    (22)众人皆有以:以,用。众人都好象有作为、有本领。
    (23)顽且鄙:形容愚笨、鄙陋。这也是老子形容得"道"者的与俗人不同的特征。
    (24)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母,指"道",对"食母"的解释,历来不一。有的说,食为动词,养的意思,食母就是食于母、养于"道",即用"道"来滋养自己;有的说,食是用的意思,食母,就是使用"道"、利用"道"。这句意即:我偏偏与众不同,重视用"道"来滋养自己。

    【译文】

    应诺与呵声,相差多少?美好与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普遍所害怕的,就不能不怕。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呵,这种风气不知何时停止!众人都无优无虑,兴高采烈,好象参加盛大的筵席,又好象春天登高远望(那样心旷神怡)。我独自恬然淡泊而无动于衷;浑浑沌沌的样子呵,好象一个还不会笑的婴儿;疲乏慵散地,好象无家可归。众人都有多余的东西,唯独我却好象什么都不够。我真是个愚人的心肠呵!一般人是那么清醒精明,唯有我如此糊里糊涂。一般人是那么严格苛刻,唯有我如此淳厚质朴。辽阔深广呵,(我的心胸)象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自由奔放呵,(我的心灵)象无止境随意吹荡的疾风。众人都有一套本领、有所作为,唯独我却愚笨鄙陋。我偏偏与众人不同,而重视用“道”来滋养自己。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1),惟道是从(2)。道之为物,惟恍惟惚(3)。惚兮恍兮,其中有象(4);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5),其中有精(6);其精甚真(7),其中有信(8)。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9)。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10)。

    【注释】

    (1)孔德之容:孔,大的意思;容,指动作、状貌等。孔德之容,即大德的动作、状貌。
    (2)惟道是从:惟即唯。只随顺着"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说明了"道"与"德"的关系:道是无形的形而上存在,它必须通过具体的实在物体现其存在与作用,它显现于物的功能,就是"德"。"道"决定一切事物的存在与特性,而一切事物都显现"道"的属性,也就是显现它们的"德"。简言之,"道"本是无形而不可捉摸的,它的显现,就是"德"。
    (3)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作为一种存在物,它是若有若无、闪烁不定的。
    (4)象:形象。
    (5)窈兮冥兮:窈(yǎo),深远;冥,暗昧,不清楚。形容"道"的昏昏昧昧、深不可测。
    (6)精:指极细微的物质性实体。精、气等概念,都是中国古代学说中特有的概念,指的是肉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原质。不恰当地比方,就象今天我们说分子、原子等一样。
    (7)其精甚真:这种极微小的原质是很真实地存在着的。
    (8)信:信实、可靠。
    (9)以阅众甫:众甫,帛书本作"众父",其义相同,指万物的起始。以阅众甫即根据(那极微的精气),才能认识万物的起始。
    (10)以此:此,指道。从"道"(认识万物起始的)。

    【译文】

    最高的“德”的运作、状态,是随着“道”而变化的。“道”作为一种存在物,是恍恍惚惚、若有若无的。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呵,恍惚之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呵,其中却有实物。它深远模糊中却含有极细微的精气,这精气是非常真实的,并且是非常可靠的。从古到今,它的名字永远不能消失。根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本始。我凭什么知道万物的起始呢?就是根据“道”认识的。


二十二章

    曲则全(1),枉则直(2),洼则盈(3),敝则新(4),少则得,多则惑(5)。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6)。不自见(7),故明:不自是,故彰(8),不自伐(9),故有功;不自矜(10),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11)哉!诚全而归之。

    【注释】

    (1)曲则全:委曲反而能保全。
    (2)枉则直:枉,弯曲。弯曲反而能伸展。
    (3)洼则盈:低洼之处反而能充盈,
    (4)敝则新:破旧反而能产生崭新。
    (5)少则得,多则惑:一说是指人对于财物,少取则可多得,贪多反而迷惑或都失掉。一说是指人对于知识,知识少反而会有收获,知识多反而产生困惑。今从前解。以上六句话,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思想。一般人对于事物,常常只能看到表象,却不思考本质;常常只看到事物的正面,却不知道事物的反面。老子则善于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去观察事物。对事物正、反两个方面的把握,导致对现象世界透彻的认识、对世界本质的认识。由于事物是在关系中产生的,所以老子认为:在"曲"里面存在着"全"的道理,在"在"里面存在着"直"的道理,只有"洼"才会导致"盈",只有"敝"才会导致"新"。一般的人只注重"全"、"直"、"盈"、"新"这些(事物正、反两端中)正的一端,而忽略反面的一端,因此,求全求盈、急功近利,引起无数纷争。老子在下面的阐述中指出,"不争"才是求全之道,"不争"在于不自我显示、不自以为是、不自我夸耀、不自我矜持。
    (6)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一,指"道",式,即栻,是古代占卜用的一种迷信工具,根据它转动的结果来判断占卜者的凶吉祸福。老子这里用"式",是说圣人观察天下的命运也要借据工具,而这个工具不是木制的,而是"一",即"道"。
    (7)自见:自现,自我显示。
    (8)彰:明显、显著。
    (9)伐:夸赞。
    (10)矜:骄做。
    (11)言 :帛书乙本作"语"。

    【译文】

    委曲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伸直,低洼反而能充盈,破旧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迷惑。所以,“圣人”用“道”作为观察天下命运的工具。不自我显示,反而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久。正因为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赢他。古人所说的“委曲反能保全”等话,哪里能是假话呢?它实实在在是能够做到的。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1)。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2)。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3);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4)。信不足焉,有不信焉(5)。

    [注释]

    (1)希言自然:希言,即稀言,少说话。其深一层的意思是少施加政令。这句是说,少发号施令是合乎自然的。在十七章中,老子就阐发过"贵言"的思想,希望统治者放弃严峻的高压政策,使老百姓不知道有统治者的存在,或者对统治者"亲之誉之",而不是"畏之侮之"。在这一章中,老子又提出"希言"的政治主张。"希言"就是"少声教法令",就是"清静无为",以不搅扰人民为原则,百姓安适自在,这才合于自然。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帛书本"骤雨"作"暴雨",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狂风、暴雨,比喻暴政。老子警告说,以法戒令禁捆缚人民,以苛捐杂税压榨人民的政治,是不会长久的。
    (3)从事于道者,同于道:求"道"的人,就与"道"相同。
    (4)失亦乐得之:失,指夫道、失德,也就是指"飘风"、"骤雨"式的暴政。这几句("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的意思是,与真理一致的人,真理也愿意得到他;和错误一致的人,错误也愿意得到他。
    (5)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两句已见于十七章。

    【译文】

    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与“道”相同;从事于“德”的,就与“德”相同;表现失“道”、失“德”的,行为就是暴戾恣肆。与“道”相同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与“德”相同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与失“道”、失“德”相同的人,就会承受失“道”失“德”的后果。统治者不值得信任,人民自然就不信任他。


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1);跨者不行(2);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代者无功;自矜者不长(3)。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4),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5)。

    【注释】

    (1)企者不立:企,抬起脚后跟、踮起脚。踮起脚(想站得高点)的,反而站不稳。这一章再次表现了老子崇尚自然、无为、反对急功近利、躁进自炫的反自然行为的思想。
    (2)跨者不行:跨,跃,越的意思。跨步行进的人,反而走不快。
    (3)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五句的意思在二十二章已阐明,是老子以退为进的辩证、思想的具体化。
    (4)余食赘行:剩饭、赘瘤。行,即形,赘长出、凸现在外的东西,故称赘形。
    (5)有道者不处:有"道"的人是不这样做的。处,处世行事。

    【译文】

    踮起脚想站得高一点,反而站不稳;急切地大跨步前行,反而走不快;自我显示的人,反而不能显闻;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会被认为有功劳;自高自大的人,反而不能持久。从“道”的观点来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有“道”的人是不这样做的。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1)。寂兮寥兮(2),独立而不改(3),周行而下殆(4),可以为天地母(5)。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6),强为之名曰"大"(7)。大曰逝(8),逝曰远,远曰反(9)。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10)。域中有四大(11),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2)。

    [注释]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这么一个东西,它是处于浑朴状态的,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已产生。这是老子关于“道”的基本思想:“道”并不是不同分子或各部分组合而成的,它是一个圆满自足的浑朴状态的和谐体。对于现象界的杂、多而言,它是无限的完满、无限的整一。它是生产现象界一切事物的根本,是在天地产生之,前便已经存在了的。
    (2)寂兮寥兮:寂,没有声音;寥,空虚、无形。"道"是这样地无声又无形,故老子认为它是难以描述、不可捉摸的。
    (3)独立而不改:形容"道"的绝对性、永存性。"道"与我们能够观察和体验的一切具体事物不同,具体的事物总是存在于关系中,在相互矛盾、相互依存中运动。"道"则是一个绝对体,它靠外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4)周行而不殆:周行有两解,一说指全面运行,周就当"周遍"、"全体"讲;一说周是环绕的意思,周行就是循环运行。今从后解。不殆:不息,不停的意思。
    (5)可以为天地母:天地母,帛书本如是,而一般通行本作"天下母"。老子认为,"道"不仅是先天地而生的,而且天下万物也是由它所产生的,故称之为天下万物的根本(天下母或天地母)。
    (6)强字之日"道":王弼本、帛书本此句无"强"字,傅奕本有"强"字,此从傅本。勉强把它叫做"道"。由于"道"是无声无形、不可体察的,所以本来是不该立名的,但为了使用时方便,还是得给它一个名称,故只好勉强叫它为"道"。
    (7)强为之名日"大":勉强再给它取一个名字叫做"大"。大,形容"道"是没有边际、无所不包的,它既指"道"幅度的辽阔,又指"道"的高于一切(万物之母)。
    (8)大曰逝:日,当"而"或"则"讲。逝,指"道"的运行,周流不息。
    (9)反:同"返",指"道"循环运行后返回到原点、返回到原状。《老子》一书中的"反"享有两种意义,一是返,一是正反的反。
    (10)人亦大:王弼本"人"作"王",注解为人。傅奕本、范应元本作"人"。
    (11)域中有四大:帛书本"域中"作"国中",意思是宇宙中有四大。老子讲"道"是先天地而存在的,只是说在时间上先于天地而存在,而不是指逻辑上先于天地存在。因此它虽然无形无象、不可捉摸,但并不是超空间的,因此它才可以变成有固定形体的天地万物。
    (12)道法自然:自然,指"道"的自然状态。"道"以它自己的样子为法则,纯任自然。

    【译文】

    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无声呵又无形呵,独立长存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下息,它可以算做天下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空间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无以“道”为法则,“道”则纯任自然,以它自己的样子为法则。
 

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1),静为躁君(2)。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3)。虽有荣观(4),燕处(5)超然(6)。奈何万乘之主(7),而以身轻天下(8)?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注释】

    (1)重为轻根:厚重是轻率的基础。根,根本、基础。
    (2)静为躁君:宁静是躁动的主宰。君,主宰。
    (3)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王弼本"君子"作"圣人",此从帛书本。辎重,军队运载器械粮食的车。
    (4)荣观:贵族游玩享乐的地方,这里代指华丽的生活。
    (5)燕处:有两说:一说燕为安的意思,燕处就是安居;一说燕处是贵族日常生活享受。今从后说。
    (6)超然,不陷在里面。
    (7)万乘之主:帛书本作"万乘之王"。一两兵车叫做一乘,具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在当时是实力强大的国家,故"万乘之主"就是指大国的君主。
    (8)以身轻天下,用轻率躁动来治理天下。

    【译文】

    厚重是轻率的基础,宁静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整天行走不离开载重的车辆。虽然有华丽的生活,却不沉溺在里面。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却以轻率躁动的行为来治理天下、呢?轻率就失去了根基,躁动就必然丧失主宰。


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1),善言无瑕谪(2);善数(3)不用筹策(4);善闭无关楗(5)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6)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7);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8)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9);不善人者,善人之资(10)。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11)。

    【注释】

    (1)善行无辙迹: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迹,脚步、马蹄等留在地上的痕迹。善行无辙迹,意思是善于走路的,不留痕迹在地面上。
    (2)瑕谪(zhé):|借为|,瑕、谪都是玉上面的疵病,此引申为过失。
    (3)数:计算。
    (4)筹策:古代计算时所使用的一种工具,用竹制成,其功能相当于今天的珠算。
    (5)关楗:关锁门户所用的栓梢,用金属或木制成。
    (6)绳约:约,绳、索的意思。绳约,就是指绳索。
    (7)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放无弃人:常,帛书本作"怪",总是、永远。因此圣人总是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
    (8)袭:随袭,有保持、含藏的意思。
    (9)善人者,不善人之师:善人是恶人的老师。
    (10)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恶人是善人的借鉴。
    (11)要妙:精要玄妙。这一章老子又一次阐明"自然"、"无为"思想。他用具体贴切的比喻说明以自然为准则,不用有形的作为,而贵无形的力量。有"道"的"圣人"就善于用含而不露的智慧,去观照人与物,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留痕迹;善于言谈的,没有错话;善于计算的,不用筹策;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却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却使人不能解除。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东西。这就叫做内藏着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恶人的老师,恶人可以做善人的借鉴。(如果)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糊涂。这就叫做精要深奥的道理。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1),为天下谿(2)。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3)。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4)。为天下式,常德不忒(5),复归于无极(6)。知其荣(7),守其辱,为天下谷(8)。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9)。朴散则为器(10),圣人用之,则为官长(11),故大制不割(12)。

    【注释】

    (1)知其雄,守其雌:雄,比喻刚劲、躁进;雌,比喻柔静、谦卑。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于柔雌的地位。"知雄守雌",是老子的一种基本处世哲学,它要求人们在雄雌的矛盾关系中,一方面对于"雄"要有透彻的了解,另一方面自己却要处于"雌"的一方。"守雌"并非是对"雄"的退缩或回避,而是既能执持"雌"的一方,又能运用"雄"的一方,故"知雄守雌"可以说是掌握主动、保持自己的最好方式。
    (2)谿(xī):同“溪”。在此象征谦卑。
    (3)婴儿:象征纯真质朴。
    (4)式:同“栻”,古代占卜用的工具。
    (5)忒:差错。
    (6)复归于无极:回复到最后的真理。
    (7)知其荣:以上六句("守其黑? .知其荣"),不少人怀疑是后人窜入的,理由是除开这六句,其余句子的组合合乎逻辑,且与上一段相对应。
    (8)谷:川谷。象征宽容谦卑。
    (9)朴:纯朴、质朴、真朴。
    (10)朴散则为器:真朴的"道"分散就形成万物。器,指现象世界具体的实物。
    (11)官长:一说指百官的首长,即君主;一说官为管理,长为领导的意思,今从前者。
    (12)大制不割:完善的政治制度是自然天成、不能随意割裂的。这是本章包含的另一个意思。

    【译文】

    深知什么是强雄,却安于柔雌的地位,甘做天下的溪涧。甘作天下的溪涧,水恒的“ 德”就不会离失,而回复到婴儿似的单纯质朴状态。深知什么是光彩,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作预测天下的工具。甘作预测天下的工具,永恒的“德”就不会有过错,而回复到最后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于卑辱的地位,甘作夫下的川谷,甘作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才得以充足,而回复到真朴的状态。真朴的“道”分散形成万物,有“道”的“圣人”沿用真朴,则成为百官的首长。所以完善的政治制度是制然天成、不能割裂的。
 

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1)。天下神器(2),不可为也,不可执也(3)。为者败之,执者失之(4)。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5)或吹(6),或强或羸(7),或挫(8)或隳(9)。是以圣人去甚(10),去奢(11),去泰(12)。

    【注释】

    (1)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取,治理的意思;为,指有所作为,治理天下成功;不得已,已为语气助词,不能达到而已。这句的意思是:谁要想治理天下并获得成功,我看他是不能达这个到目的的。
    (2)天下神器:器,器物、东西。天下这个神圣的东西。
    (3)不可执也:王弼本没有这一句,各种通行本也没有这一句。《文选》于今升《晋纪总论》李善注引《文子》述老子语时有此句。刘师培《老子斠补》也持此说。
    (4)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帛书本作"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
    (5)歔:有的本子作"呴",温暖、温热的意思;有的本子作"嘘",出气缓慢的意思。
    (6)吹:寒凉。或说出气急就是吹。
    (7)羸:瘦弱。
    (8)挫:王弼本作"挫",河上公本作"载"。意思是安坐在车上。
    (9)隳(huī):即堕、坠。与挫(或载)相对,即坠下车去。
    (10)甚:极端的。
    (11)奢:奢侈的。
    (12)泰;即太,过度的、过分的。

    【译文】

    (如果有人)想要治理天下并取得成功,我看他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了。天下这个神圣的东西,不可以有所作为,也不可以用强力来掌握,如果想有所作为,就要搞槽;如果用强力来掌握,就会失去。所以一切事物(特别是人,秉性不一),有的走在前面(象领导人就是这样),有的跟在后面(受人指挥);有的气势火红,有的处境寒凉;有的势力强大,有的软弱无力;有的乘坐在车上,有的坠于车下。因此“圣人”要去掉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东西。


三十章

    以道佐(1)人主(2)者,不以兵强天下(3)。其事好还(4)。师(5)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6)。善有果(7)而已,不敢以取强,果(8)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9)。

    [注释]

    (1)以道佐:用"道"去辅佐。
    (2)人主:国君、君主。
    (3)不以兵强天下:不依靠武力在天下逞强。
    (4)其事好还:其事,指用兵这件事。还,还报,报应。
    (5)师:指军队。
    (6)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大战过后,必然有灾荒年。此八字帛书本无。
    (7)果:有几种解释。一说是胜利的意思;一说是救济危难的意思。今从后一解。
    (8)果:以后几个"果"都是达到目的意思。
    (9)早已:早死。这一章表现了老子对残酷战争的反对和谴责。

    【译文】

    用“道”去辅佐君主的人,不靠武力在天下逞强。使用武力这种事,是必定有报应的。军队所到之处,(民生调敝,田地荒芜),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定是灾荒年。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只求达到救济危难的目的就是了,不敢用兵力来逞强于天下。达到目的而不自高自大,达到目的而不自我夸耀,达到目的而不自以为是,达到目的而要认为这是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而不要逞强。(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凡是气势强盛之后就会趋于衰老,(因此逞强气盛〕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必然很快就会死亡。


三十一章

    夫唯兵者(1),不祥之器,物或恶之(2),故有道者不处(3)。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4)。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5)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6)。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7)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8)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注释】

    (1)夫唯兵者:帛书本无"唯"字,王弼本作"夫佳兵者",王念孙校定为"夫唯兵者"。兵,兵器,也指兵事、战争。
    (2)物或恶之:大家都厌恶它。物,指人。
    (3)有道者不处:有"道"的人不接近它。老子是反对战争的。他的反战思想,是从人道立场出发的,正如在三十章他指出的,"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但老子又并非二个完全愤世嫉俗、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对现实、政治的深切关注,使他不能对战争进行全盘否定,只得以"不得已而用之"进行自我安慰,从而提出以"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以丧礼处之"等折衷办法,以解决人性与政治的矛盾和冲突。
    (4)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古人认为左阳右阴,阳生而阴杀。后面的所谓"贵左"、"贵右"、"尚左"、"尚右"、"居左"、"居右"等,都是古时的礼仪。
    (5)恬淡:淡然、安静。老子以此代表有道的人在发动或进行"不得已"的战争时所应当表现出的迫不得已、并不喜欢战争的无可奈何心态,这种心态与尚武、好战者在战争中兴奋、激昂的精神状态是迥乎不同的。
    (6)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如果胜利之后)肾以为了不起,这是以杀人为快乐。这是老子对尚武者心理状态的精妙概括。
    (7)不可得志于天下:不可能在天下得到成功。
    (8)泣:一说哭泣。一说位为莅的误写,今从后者,莅临、到场、参加的意思。

    【译文】

    战争呵,这是不吉利的东西。大家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是不去接近它的。君子平时以左边为尊贵,打仗时以右边为尊贵。战争是不吉利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是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得意洋洋、自以为了不起,如果洋洋得意、自以为了不起,就是以杀人为快乐。以杀人为快乐的人,就不能在天下取得成功。吉庆的事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以右边为上。偏将军站在左边,上将军站在右边,这就是说出兵打仗用丧礼的仪式来处理,战争杀伤众多,带着哀痛的心情去参加,打了胜仗要用丧礼的仪式去处理。


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1)、朴(2)。虽小,天下莫能臣(3)。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5)。始制有名(6),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7),知止可以不殆(8)。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9)。

    【注释】

    (1)道常无名:帛书本常作"恒"。"道"永远是没有名称的。
    (2)朴:质朴。这是用来指称"道"的。"这一句还有一种读法:"道常无名。朴虽小? ."意思相同。
    (3)天下莫能臣:臣,名词作动词用,"使? .为臣"、"使? .服从"的意思。天下没有能使它服从的。
    (4)自宾:自将宾服于"道"。宾,宾服、服从。
    (5)民莫之令而自均:人民没有令它均匀,它却自然均匀。老子认为"道"的动用是均调普及,具有一种平等精神。
    (6)始制有名:始,指天地万物的开始;制,作的意思。始制有名,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这与二十八章所说的"朴散则为器"是同一个意思,
    (7)止:止境、限度。
    (8)可以不殆:帛书乙本"可以"作"所以"。
    (9)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这句是以江海比喻道,以川谷比喻天下万物,说明道的统领性,意即:"道"为天下所归,正如江海为一切小河流所归一样。

    【译文】

    “道”永远是处于无名而质朴的状态。它虽然幽微不可见,天下却没有人能支配它。侯王如果能保有它,万物将会自动地服从。天地之间(阴阳之气)相合,就降下甘露,人民没有令它均匀,它却自然均匀。万物兴作,就产生了各种名称,各种名称已经产生,就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危险。“道”为天下所归,正如江海为一切小河流所归一样。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知足者富。强行(3)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4)者寿。

    【注释】

    (1)明:高明、聪明的意思。
    (2)强:这是老子使用的特殊概念,含有果决的意思,与五十二章"守柔日强"的"强"字用法相同。
    (3)强行:有人认为,"强行"为"勤行"之误;也有人认为,"强"和"勤"在古代是通假字。由此,"强行"就是努力不懈的意思。
    (4)死而不亡:身体已经死亡,但其精神依然被世人遵循。这一章阐述了老子自我修养的观点;他认为,知人、胜人固然重要,但知己、自胜更重要;而只有达到"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才可能使自己的精神生命与思想生命超越死亡,成为长久的存在。

    【译文】

    认识别人的叫做机智,了解自己的才算聪明。战胜别人的是有力,战胜自己的才算做刚强。知道满足的就是富有。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根基的才能持久。身死而精神长存的才是真正的长寿。


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1),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2)生而不辞(3),功成而不有(4)。衣养(5)万物而不为主(6)。常无欲(7),可名于小(8);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9)。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10)。

    【注释】

    (1)大道泛兮:泛,水向四处漫流,叫做泛滥。帛书乙本,泛字作"渊"。大道泛兮,大道象河水泛滥一样(无所不至)。
    (2)以:王弼本作"而"字。傅奕本、景龙本、苏辙本、林希逸本、范应元本及众多古本均作“以”字。
    (3)辞:有几种解释。一说推辞。一说言辞,称说的意思。一说当读为"司",管理、干涉的意思。今从最后一解。
    (4)功成而不有:王弼本原作"功成不名有",有人认为"名"是衍文。有所成就而不自以为有功。老子在此借描述"道"的性质(生养万物,却不加以丝毫的主宰)来阐述他顺任自然而不为主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崇高的、伟大的。
    (5)衣养:养育。
    (6)不为主:不自以为主宰。
    (7)常无欲:有些古本无此三字。有人怀疑是衍文。
    (8)可名于小:可以称它为小。由于道生养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也就是说,万物由道生养,却不知道是由道所生养,好象这个"道"是不存在的一样,因此可以说它是"小"。
    (9)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万物归附于"道"而它不自以为主宰,因此可以说它是伟大的。
    (10)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以,由于,因为;成,成就、成全。由于"道"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成就了它的伟大。这一句说出了"伟大"的品格,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有大成。而这种不自以为是,并非故作谦逊,而是自然品性的流露。

    【译文】

    大“道”象泛滥的河水一样广泛流溢、无所不到,万物依靠它生存,而它对万物却从不干涉,大功告成却不自以为有功。(它)养育了万物却不自以为主宰,总是没有自己的私欲,可以说是很渺小了;万物归附于它而它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算得上是伟大。正由于它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造就了自己的伟大。


三十五章

    执大象(1),天下往(2)。往而不害(3),安平太(4)。乐与饵(5),过客止(6)。道之出口(7),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8)。

    【注释】

    (1)执大象:象,即"道"。道是无物之象,它产生天地,无处不在,是宇宙中最大的象。执大象,执守大道。
    (2)天下往:天下,指天下的人们。往,归往的意思。
    (3)往而不害:即使天下的人们向它投靠,也不会互相妨害。
    (4)安平太:有的本子也作"安平泰"。安,相当于乃、于是的意思。平,和平。太,即泰,安泰。
    (5)乐与饵:乐,音乐。饵,美味佳肴。
    (6)过客止:(美食和音乐)能使过路的行人停住不走。
    (7)道之出口:"道"用嘴说出来,也即"道"的表述。
    (8)用之不足既:既,尽。用它,却用不完、用不尽。以上四句概括了"道"这个形而上存在的特点,显示出它与可闻可见的音乐美食之类形而下物质是不同的。

    【译文】

    如果谁执守大“道”,天下的人就都会向他投靠。(即使大家向它)投靠也不会互相妨害,于是大家都平和安泰。音乐和美食,能使过路的行人停下脚步。而“道”要说出来,就淡得没有味道。看它,看不见;听它,又听不到;用它,却用不完。


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1),将欲弱(2)之,必固强(3)之:将欲废(4)之,必固兴(5)之;将欲夺(6)之,必固与(7)之。是谓微明(8)。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9),国之利器(10),不可以示(11)人。

    【注释】

    (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歙(xi),收敛,收拢的意思,之,相当于"者"。将要收拢的,必定先扩张。这个意思是说,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张开往往是闭合的一种征兆或者说先期动作。老子认为,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对立转化的状态中,当事物发展到某一个极限的时候,它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譬如月圆的时候,便意味着月亏,月亮圆满便是月亮亏缺的征兆;人们常说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也是这个道理,冬天就是春天的征兆。老子的这句话,也被理解成为利用计谋的思想。
    (2)弱:削弱。
    (3)强:形容词作动坷用,使? .强。
    (4)废:废弃、废毁。
    (5)兴:兴起、兴举。
    (6)夺:通行本作"夺",但《韩非子·喻老篇》作"取",范应元本及彭耜本也作"取"。
    (7)与:给。
    (8)微明:一说微是幽微、幽隐的意思。明,明通、聪明。微明就是看不见的聪明,即深沉的聪明。一说明是征兆的意思,微明,就是幽微的征兆,今从后解。
    (9)鱼不可脱于渊:鱼不能离开深渊。
    (10)利器;一说指权道、权谋。一说指军事力量。一说指权势禁令等凶利的政治手段。今从最后一解。
    (11)示:显示,此主要指耀示于人民。有人将此章理解为老子讨论权术的思想,那么“利器”就是权术、权谋的意思。“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即含有隐秘的东西不能随便给人看的诡诈,今不从。王弼说:“示人者,任刑也。”统治者用严刑峻法来制裁人民,就是用利器示人,就是“刚强”的表现;老子认为这种逞强是不会长久的,因此在此章他又一次阐明“柔弱胜刚强”,主张统治者采取“无为”、宁静的政治。

    【译文】

    将要收拢的,必定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定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走先兴起;将要夺取的,必定先给予。这就叫做隐微的征兆。柔弱胜过刚强,鱼不能离开深渊,国家的权势禁令这些凶利的政治制度不能随便耀示于人。


三十七章(缺)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1)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2),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3),下德为之而有以为(4)。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力之而莫之应(5),则攘臂而扔之(6)。故失道而后德(7),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8)。前识者(9),道之华(10),而愚之始(11)。是以大丈夫处其厚(12),不居其薄(13);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14)。

    【注释】

    (1)上德不德:老子从居心上来分道、德、仁、义、礼这几个层次。德是道的具体体现。因此,德指自然德性,即儿重的纯朴天性,上德,指具有上等品德因循自然的人。上德不德,即具有上等品德的人(因具备自然的品德),所以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品德(如仁、义、礼等)。
    (2)下德不失德:下德,与上德相对,指仁、义、礼等德性,老子将德分为上、下两个层次,上德是无心的流露,是与自然同一的品德;下德是有心的产物,是人为的品德,含有勉强的成分,也易产生虚伪。所以下德的人自以为不离失德,实际上是没有达到"德"的境界的,故老子下文称之为"无德"。
    (3)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有心,故意。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做作。
    (4)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的人在形式上表现"德"并有心做作。这一句文字颇有争议,范应元本:"下德为之而无以为";马其昶本:"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本文据王弼本作"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5)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上礼的人有所作为却得不到别人的回应。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之,用手引他们、强掣拽他们。
    (7)失道而后德:失掉了"道"而后才有"德"。
    (8)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礼,是忠信的不足、祸乱的开端。
    (9)前识者:有先见的人,先知。
    (10)华:虚华。
    (11)愚之始:愚昧的开始。
    (12)处其厚:厚,淳厚。立身于淳厚(的品德)。
    (13)薄:浅薄,此指"礼"。
    (14)去彼取此:去掉薄华的"礼",采取厚实的"道"与"德"。

    【译文】

    具有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形式的“德”,所以实际上是有“德”;下德的人死守着形式上的“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的人在形式上表现“德”并有心做作。上仁的人有所表现但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表现却出于有心。上礼的人有所作为却得不到回应,于是就伸出胳臂,强掣牵拽。所以,丧失了“道”而后才有“德”,丧失了“德”而后才有“仁”,丧失了“仁”而后才有“义”,丧失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薄华的“礼”,采取厚实的“道”和“德”。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1);天得一以清(2);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气(3) 。其致之也(4),谓(5)天无以清,将恐裂(6);地无以宁,将恐废(7);神无以灵,将恐歇(8);谷(9)无以盈(10),将恐竭(11);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贞(12),将恐蹶(13)。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14)孤、寡、不谷(15)。此非以贱力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16)。是故不欲琭琭如玉(17),珞珞(18) 如石。

    【注释】

    (1)昔之得一者:一,指"道",是"道"的别名。昔之得一者:古来得到"道"这个"一"的。
    (2)天得一以清:天得到这个"一"而清明。老子将"道"看成是构成天、地、神、谷以及万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自然界一切都在流动着、变化着,老子认为这些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故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3)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正,首领的意思,王弼本作"贞",贞通正,河上公、景龙等多种古本作"正"。这句的意思是侯王得到"一"因而做了天下的首领。一说"天下正"为天下安定的意思,今不从。
    (4)其致之也:帛书本如是,通行本无"也"字。致,相当于"推",这句意思是推而言之如下文。
    (5)谓:帛书本省作"胃",傅奕本作"以",今不从。
    (6)天无以清,将恐裂:无以,相当于无已;已,停止、完毕。这句的意思是天不能清爽,恐怕将要破裂。
    (7)废:王弼本作"发"。刘师培认为"发"应读为"废","发"为"废"的省形,废,陷塌。
    (8)歇:消失。
    (9)谷:河谷。
    (10)盈:水满。
    (11)竭:尽,干。
    (12)为贞:傅奕本、范应元本作"为贞",王弼本作"贵高"。贞通正,与"侯王得一为天下正"中的"正"同义。
    (13)蹶:跌倒,引申为挫折,失败。侯王的失败就是亡国。
    (14)自称:王弼本作"自谓",范应元本、林希逸本、焦竑本作"自称"。
    (15)孤、寡、不谷:都是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孤,意思是说自己孤单,有争取臣·民拥护的意思;寡,与孤相似。一说孤、寡分别是孤德、寡德的意思,即指自己德性不好。不谷,有不善的意思。有人怀疑侯王的这些谦称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而提出的。
    (16)至誉无誉:至誉,最高的赞誉;无誉,无须夸誉。王弼本原作"致数与无与",致即至,与通誉。
    (17)琭琭如玉:琭琭,形容玉的华美。象玉那样华美。
    (18)珞珞:形容石块的坚实。"不欲琭琭如玉,(而宁)珞珞为石"是老子心目中理想的有道君主的形象,也就是说为政者要能"处下"、"居后"、"谦卑",要象大厦的基石一般坚忍朴质。这种理想形象,反映着老子"无为而治"、"至虚"、"守静"的辩证思想。

    【译文】

    古来凡是得到道这个“一”的一天得到“一”而清明;地得到“一”而宁静;神得到“一”而灵妙;河谷得到“一”而充盈;万物得到“一”而生长;侯王得到“一”而做了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也就是说,天如果不能保持清明,恐怕就要崩裂;地如果不能保持宁静,恐怕就要陷塌;神如果不能保持灵妙,恐怕就要消失:河谷如果不能保持盈满,恐怕就要涸竭;万物如果不能保持生长,恐怕就要灭绝;侯王如果不能保持首领的地位,恐怕就会亡国。所以贵是以贱为根本的,高是以低下为基础的,因为这个道理,侯王才自己谦称为“孤”、“寡”、“不谷”。这难道不是把低贱当作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赞誉是无须夸誉的。因此(人君应当)不愿意如玉一般华美,而宁可象石块一样坚实朴质。


 四十章

    反者(1)道之动(2),弱者道之用(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

    【注释】

    (1)反者:反,有两种解释。一是相反、相对;二是同返,反复、循环的意思。在老子的哲学中,这两种意义有时在不同的场合交替出现,有时使用"反"时,两种意义都蕴含在内。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依循着一定规律,而"反"就是其中的一个规律。它的含义是:任何事物都是在相反相成的状态中出现的,如静与动、虚与实、弱与强、柔与刚,等等,这种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同时,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向着它的起始反复,而这个起始便是虚静。老子认为纷繁的事物只有返回根本、挎守虚静,才能避免烦扰纷争。
    (2)道之动:"道"的运动(规律)。
    (3)弱者道之用:弱,柔弱。柔弱是"道"的作用。这是形容"道"在运作时并不带有压力。
    (4)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说"有"、"无",都指"道";一说"有"指现象界的具体存在物,"无"指超验的"道";一说"有"指天地,天地由无形的"道"产生,而天地是有形的,是万物之母;"无",指"道","道"是无形的超验存在。今从最后一解。

    【译文】

    “道”的运动是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道”的作用是感觉不出力量的“柔弱”。天下万物生于有形体的天地,天地生于无形体的“道”。


 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1);中士闻道,若存若亡(2);下士闻道,大笑之(3)。不笑不足以为道(4)。故建言(5)有之:明道若昧(6);进道若退;夷(7)道若颣(8);上德若谷(9);广德(10)若不足;建德若偷(11);质真(12)若渝(13);大白若辱(14);大方无隅(15);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16);道隐无名(17)。夫唯道,善贷且成(18)。

    【注释】

    (1)勤而行之:王弼本如是,傅奕本作"而勤行之"。勤,积极。
    (2)若存若亡:存,留在心里;亡,同忘;若,相当于或,"有时"的意思。若存若亡:有时想起,有时忘掉。有人译为将信将疑。
    (3)大笑之:对"道"大加讥笑的意思。也有另一种解释,如王念孙认为"大笑之"应作"大而笑之","大"是空洞而不切实:际,与"勤而行之"是平行句式。
    (4)不笑不足以为道: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为"道"。
    (5)建言:有几种解释。一说建言是书名,老子引用其中的话。一说建言可能是古代现成的谚语、歌谣等。一说建言就是立言、设言,意思是通常有这样的说法,今不从第一说,而揉合后二说释之。
    (6)明道若昧:昧,暗昧。明显的"道"好象很暗昧而不容易看见。
    (7)夷:平坦。
    (8)颣(lèi):崎:岖、不平坦。
    (9)上德若谷:上德,崇高的"德";谷,低下的山谷。
    (10)广德:高深广大的德行。
    (11)建德若偷:建德,刚健的"德"。偷,怠情、松松垮垮的样子。
    (12)质真:质朴纯真,一说质为实的意思,真指"德"。
    (13)渝:有几种解释。一说改变、不能坚持的意思。一说变污、混浊的意思。一说质真是充实的德,渝通窬,空虚的意思。今从最后一解。
    (14)大自若辱:辱通■,黑垢。大白,最白。
    (15)大方无隅:大方,最方正。隅,角。最万正的却没有棱角。
    (16)大象无形:最大的形象,看起来反而不见形体。
    (17)道隐无名:"道"隐微而没有名称。
    (18)善贷且成:贷,施子;成,成就、成全。善贷且成,指"道"善于施予万物,并且善于成就万物。帛书乙本作"善始且善成",意思是"道"使万物善始善终,万物自始至终都离不开"道"。两种意思并不矛盾。

    【译文】

    上等士人听见“道”的道理,就赶忙去实施;中等士人听见“道”的道理,有时想起,有时忘记;下等士人听见“道”的道理,就大加嘲笑——不被嘲笑,就算不上真正的“道”了。所以古来通常有这样的说法:明显的“道”,好象很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象崎岖;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山谷;广大的“德”,好象不足;刚健的“德”,好象怠惰的样子;充实的“德”,好象空虚一样;最洁白的好象污黑,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最重的器物总是最后才完成;最大的乐声听起来反而少有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体;“道”隐微而没有名称。只有“道”,善于施予万物而且成就万物。

    本站链接:老子译注(二)(薛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296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