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文存 > 教育研究

议论文的论点也要有“据”(何二元)
【时间:2007/6/30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6687 次】

    议论文的材料要有根据,所以称其为“论据”。可是议论文的观点也要有根据,这一点想到的人就不多了。考察我们学生的写作,他们的论点是从哪里来的?大致来于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老师命题,二是试卷命题。这种命题中通常已经包含了对观点的规定。且不说这样的规定方式是否妥当,这里要问的是:老师和试卷的观点就一定对的吗?

 

    比如“勤奋出天才”这一个题目,是老师们经常喜欢用的。这个题目里已经包含了观点,可是很少有人追问这一观点的根据。学生要做的,只是搜集论据:某某人勤奋,他成了天才;某某人不勤奋,他没有成为天才。可是,稍微有头脑的人就应该表示疑问:我学习很勤奋,为什么没有变成天才?他学习很勤奋,为什么也没有变成天才?中国的学生从整体上来说,都是很勤奋的,可是中国的天才为什么如此之少?

 

    所以,我们拿“勤奋出天才”做论点之前,一定要认真考察一下这句老话的真实含义。原来,“勤奋出天才”这句话的意思,不过是说天才们都是很勤奋的。但是,假如因此认为只要勤奋就一定会成为天才,那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逻辑上有三种条件关系,一种是必要条件,“无甲必无乙”,如不勤奋就不能成为天才。一种是充分条件,“有甲必有乙”,如摩擦生热。还有一种是充分必要条件,“无甲必无乙,有甲必有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勤奋出天才”这一观点,只有把它当作必要条件时才是对的,前面所说的错误在于把它当成了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只是条件之一,那么要想成为天才,还需要其它什么条件呢?这一问,思路就开阔了。于是我们发现,要想成为天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首先,天才需要先天条件,这就引出优生优育的话题。其次,天才需要好的家庭环境,中国古话说三代书香门第才可能出一个文才,这就引出家教家学的话题。第三,天才应该得到较好的教育,应试教育绝对培养不出天才来。这就引出素质教育的话题。第四,天才往往是有些怪癖的人,他们尤其需要好的人际环境,周围的人应该懂得欣赏天才,宽容天才,而不是相反。第五,天才还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假如他们也要按钟点签到,开会写汇报,一起吃大锅饭,那么他们就成不了天才。第六,天才还需要必要的客观条件,有的中国人学成很想回国搞科研,可是国内没有他所需要的实验室,只好不回来,如果回来,也可能搞不成科研,也就成不了天才,或者不被人承认是天才……类似的条件我们还可以不断地想下去。最后,天才的产生还需要一定的基数,不是每一个条件具备的人都能成为天才,这里有一个概率问题,这就要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总之,天才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到社会,从学校到家庭多方面努力,这样来讨论问题才有实际的价值。

 

    所以,观点要合乎逻辑。考察老师们出的作文题目,多数经不起这种逻辑的追问。

 

    那么,我们的语文专家们的命题是否经得起这种追问呢?比如关于“诚信”的高考命题。提供的材料说: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这里,命题专家们的观点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应该丢弃的是“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等等,甚至连同这个年轻人的生命,但是绝不能丢弃“诚信”。这个观点当然是非常正确的——谁敢说不对呢?然而,假如我们能够跳出应试的狭隘眼界,真正关心一下国家的命运,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国家刚刚进行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折,几千年来金钱万恶的观念刚刚开始动摇,人们终于可以不再羞羞答答而是理直气壮地谈钱了的时候,当国人的生活刚刚有所好转,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等等好东西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了的时候,这样的命题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非要把好的东西彼此对立起来让人作非此即彼的“抉择”呢(这使人想起当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命题)?

 

    为此我曾写了一篇“大话高考作文”的寓言,进行质疑——

 

    从前有两块大陆,一块在东方,一块在西方。两块大陆中间是宽宽的海峡。有一个年轻人,他拥有年轻人的一切优点:健康、美貌、机敏、才学,唯一缺憾的就是缺少钱。不光是他缺少,周围的人似乎也都没有什么钱,因为他们一直住在东方大陆。那里实行计划经济,人们干什么活,挣多少钱,一开始全都计划好了,很少出差错,所以那里人们都不缺少“诚信”。对于特别诚信的人,比如光干活不拿钱,做生意总是乐意吃亏,对于那样的人,政府就发给荣誉证书,所以那里的人也不缺少“荣誉”。

 

    可是年轻人心思活络,总觉得这样的日子还缺些什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西方大陆来做生意的人那里听到了完全不同的生活。那里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人人都在拼命赚钱。那里有富人有穷人,穷人都想要变成富人,富人呢就想着变成更大的富人。年轻人虽然还不能完全想象那里的生活,但总觉得心里痒痒的,很想过去看看。于是他开始准备行装。他准备得很齐备,除了固有的“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荣誉”外,他还费尽心思收集了一些钱,因为他要去的地方,据说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也许是携带的行装太多了,当他登上渡船的时候,觉得船开始摇晃,不过他并没在意,因为艄公的技术很好,很快就控制住了平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些行李方可安度难关。”年轻人就依次丢掉了“健康”、“美貌”、“机敏”、“才学”、“荣誉”,最后他只剩下“诚信”和“金钱”两件行李了,可是船还在摇晃,艄公催他再丢弃一个。这下他可犹豫了:“诚信”是东方大陆做人的命根子,而“金钱”则是去西方大陆万万不可缺少的,年轻人就这样在东方大陆和西方大陆之间的大海上进行人生的抉择。最后,小船眼看就要倾覆,在艄公的再三催促下,年轻人忍痛将“金钱”抛进了海里。

 

    说也奇怪,金钱一抛下,大海便风平浪静了,小船平安了。然而年轻人长叹一声,对艄公说:回去罢!幸亏“诚信”还在。

 

    在这个寓言里我想说明的只是:作文命题要有“据”,不但要有传统伦理道德的“据”,还要顾及国家政策的“据”。

 

    以上例子说明议论文要做到论点有“据”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但是学生,就是我们老师,甚至那些高考命题专家,都难免对此考虑不周。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观点有“据”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掌握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了,但是人们往往对老生常谈的话可能从来就没有认真思考过。)

 

    先说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尊重世界的客观规律,认为人的观点只能来源于社会实践。所以议论文就是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问题,带着问题去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观点),解决了问题。唯心主义则相反,它的观点往往产生于主观臆断,问题尚未经过调查研究,观点早已有了。所以它说写议论文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观点,然后围绕观点收集材料,最后用材料证明论点。这就是长期来流行于语文教学中的所谓议论文“三要素”。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方法,孰是孰非只要放到社会实践中就很清楚了。比如法庭断案,有人起诉,这是提出问题。法官组织法庭调查取证辩论,这是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被告有罪或无罪,进行判决,这就是解决问题,这个判决就是法官得出的论点。假如按照“三要素”的思路反过来,法官接到案件先就有了“正确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一观点收集材料,最后证明自己的主观臆断完全正确,这样的断案只能产生冤假错案。在法制不健全的年代,还真有这样的事情。比如开庭时法官喝道:“把罪犯带上来!”还没审呢就已断定他是一个罪犯。现在很少有这样的事情了,开庭时说的是“把被告带上来”,即使真的是在犯罪现场当场抓获,犯罪事实非常清楚的,在尚未判决之前也只能称“犯罪嫌疑人”。

 

    所以议论文其实不应该只有“三要素”,而应该有四要素,即论题、论据、论证、论点。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都是来自于逻辑学的概念,我不知道为什么当初横向移植时怎么会漏掉“论题”这一重要逻辑概念。议论文不能从论点出发,议论文只能从论题出发,论题就是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的问题,然后才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虽然有时论题以貌似论点的形式出现,那也是一种有待于论证的论点。论证可以是证明,也可以是证伪,而且即使得到证明,也不意味着论证过程的多余,假设和结论有着质的区别。

 

    再说辩证法。辩证法要求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到事物各个方面的联系与转化。与之相反的是形而上学,就是片面、静止、孤立地看问题,割断事物之间的联系。上面谈到的“勤奋出天才”和“诚信”,就是两个形而上学的例子。本来天才的产生是一个系统工程,却抛开诸多因素孤立地谈勤奋出天才。“诚信”这个题目似乎是联系社会现状了,然而又少了发展的眼光,未能与时俱进,仍然停留于政治型社会的思维模式。

 

    同样违背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还有我们学校的种种辩论赛,辩手们毫无自己的操守和原则,他们的观点只能来自于抽签,正如“最佳辩手”姜丰所言:“辩论就是即使你抽到月亮是方的这样的题目,也要全力以赴去论证”。还有,一些本来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事物,非要割裂开来分成甲方乙方辩论(如成材靠自己还是靠环境之类),这样的辩论不助长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才怪。我建议今后学校的辩论,不应该用抽签来规定双方的观点,辩论赛只应该提出论题,让大家自由决定观点,然后组织观点相反的队进行辩论。同样,在议论文写作中,也应该只是提出论题,而非少规定论点。比如“天才需要哪些条件”,“什么是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行囊”。

 

    其次,要重视议论文写作之前的文外功夫。

 

    议论文的论点只能形成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后,然而具体的议论文写作,又必须在有了明确的观点之后开始,这确实是一个悖论。然而,只要我们不把议论文写作仅仅看作纸上功夫,还能注意到有一个“拿起笔来之前”的思维过程,那么,这个所谓悖论是不难解决的。

 

    比如美国的小学生写“我的爸爸”,这个题目由于涉及对爸爸的评价,也就包含了议论的要素。他们老师不要学生直接发表意见,因为他看到的还只是爸爸的一个侧面,爸爸在家庭在社会还有多种角色,所以要求他先采访爸爸的爸爸(爷爷),爸爸的妻子(妈妈),爸爸的邻居,爸爸的同事等等,听听他们的观点,让他们谈谈他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报告。当然,最后也允许加上孩子自己的一点评价,但那必须是参考了爸爸的爸爸,爸爸的妻子,爸爸的邻居,爸爸的同事的观点之后的。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孩子多方面看问题,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发表观点要有根据。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做法只适于平时,考试要求当堂交卷,只能是纸上功夫。其实不然,假如我们把那些政治型伦理型的命题改为日常生活中的题目,就能使考生们充分调动起“拿起笔来之前”的功夫。比如,我们可以把“诚信”,“心灵的抉择”这样的题目,改为让考生谈谈对专业和学校的选择。哪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自己的思考呢?即使自己不思考,他们的父母、亲朋、老师、同学,也会在他耳边喋喋不休地谈论这个问题,这样,当他拿起笔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希望进哪所学校,学习何种专业,为什么这样选择——这时候,他的观点还会毫无根据吗?

 

    看来,要使学生的观点有“据”,还真应该先提高我们的老师和专家的作文命题水平。

 

 

    本站链接:
 

    论证是哲学活动的本性(陈波)

    人的思想从哪里开始?(何二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3897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