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西安晚报:大学语文“鸡肋化”背后的文化焦虑
【时间:2012/11/23 】 【来源:中国新闻网 西安晚报 2008年08月11日 】 【作者: 遐迩】 【已经浏览3429 次】

附:大学语文难逃尴尬命运(中国青年报 2008-07-25)

附:万松浦论坛跟帖

  1492年,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得到了第一本现代欧洲语言的语法书——安东尼奥编的《语法大全》。女王问:“这本书有何用处?”她得到的回答是:“女王陛下,语言是一个帝国最有力的工具。”

  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母语教育,然而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语文教育却正在衰落。一边是一些大学生连“通知”、“请假条”都写不好,一边是尽管近年将语文列入大学必修课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但全国高校实际做到的尚不足三分之一。(7月25日《中国青年报》)正如浙江林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彭庭松所说,如今的课程纷纷向市场挤眉弄眼,在时势裹挟之下,“大学语文”迅速“鸡肋”化。

  德国教育家洪堡特曾说过:“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那么,在母语教育衰落,大学生母语知识和母语应用能力衰落的环境下,民族语言所携带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如何传承下去呢?这是不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危机”呢?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是危言耸听,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即使不会说中国话也能行走天下。确实是如此。然而,身为中华儿女不能自如地运用本国文字,不只是被他人轻视,更主要的是因本国语文知识的缺失,连本国的文化都无法正确表述,更不要说传承民族文化了。身为大学生连“通知”、“请假条”都写不好,还能指望他们好好运用“最有力的工具”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吗?“大学里的语文,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母语素养,是大学生文化成人、精神成人的必经之路。”事实上一些大学生就是连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达都成问题,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都往往出现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的现象,即使是硕士、博士,其论文也有文不对题的现象。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说:“语文本来应该是最受欢迎的一门课,最感兴趣的一门课,现在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成了最讨厌的一门课。这是我们从事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

  在我看来,这不只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反思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必须反思的问题,因为长此以往,大学语文“鸡肋化”必然导致精神文化的粗糙化、粗鄙化,以至于本土文化的“沙漠化”,现在年轻人对本土历史文化的欠缺和理解的浅薄,就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征兆。“语文是灵魂的依靠”,如果国家过分强调外语的重要,忽视本土汉语的教育,那中华民族的灵魂依靠谁呢?现在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连“通知”、“请假条”都写不好的大学生有的是,因此不能再不把大学语文教育当回事了。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从国家的高度强化高校语文课的地位,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无论是从事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大学生,都要以此为契机,提高语文素养,好好传承中华精神中华文化。


附:万松浦论坛

http://www.wansongpu.com/bbs/dispbbs.asp?boardid=5&replyid=336570&id=58808&page=136&skin=0&Star=1

第 2 楼

    大学语文鸡肋化,谁之过?
  据一项针对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调查显示,认为效果“一般”的占63%,认为“差”或“较差”的占12%,只有25%的学生认为“好”或“很好”。调查证明,大学语文鸡肋化日益严重,贫血背后是精神贫血。
  鸡肋一词,意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事实上,大学语文鸡肋化表现远不止教学效果一项,至今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从必修课降至选修课,严重者甚至停课,这就不是被鸡肋化,是被抛弃了。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大学生文化成人,精神成人必须提升其母语素养,可我们是否给予他们提升沐浴素养的环境呢?看看今日大学校园,学生大声朗读的是英语;奋笔疾书,挑灯夜战的对象是英语,千辛万苦只为一纸证书的也是英语。一句话,英语无处不在,左右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把他们的学习空间挤占无余,又让他们怎么去学习母语,提升素养?大学语文备受歧视,上不了考试台面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没有考试压力仅凭个人兴趣又怎能大学生集体提高母语素养?大学语文鸡肋化,与大学的重视程度不无关系。
  尽管我们都清楚语言文化感悟力的缺失,所反映的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危机,可又有谁真正关心过母语的缺失。当年愤然辞职离开清华园的著名画家陈丹青,不就是他“始终不能容忍考试表格中荒唐的分数顺序:政治、英语,然后才专业”吗?他首次招生,入围考生因英语不过关,校方“开恩”让他们成为博士课程访问学者。次年再考,英语又成为博士诞生的拦路虎,结果第一炉博士尽废。陈丹青因英语损失了几名博士,国家因英语损失了几位艺术人才。
  笔者举此例并不是认为英语不该学,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它在我国并非主流,用场也很有限。若从事外交、导游、翻译等工作的人学习无可厚非,但对其他行业人员则不必如此苛刻要求,更不应成为入学、晋级、评职称的“必修”条件。可是事实与笔者的想法恰恰相反,任何想往高处走的人都必须过英语这一关,否则,一切免谈。
  于是,我们让“英语第一”这个所谓的制度逼得处处碰壁,还不得不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种或许根本用不上的语言。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又怎么可能去认真学习汉语?又怎么去提升人文素养呢?有人说一个好的环境让坏人变成好人,坏的环境把好人变成坏人,一个没有学习汉语的环境只能让汉语走向没落。
  英语在大学中的高调,正反衬出语文的低调和没落。这不是单个因素造成的,它涉及到一系列制度及各种不合理的因素,不仅有学校的还有国家制度方面的。正是我们盲目地拔高英语,拿英语做衡量人才的标准,人才招聘、职称评定等又以英语为宗,全然无关汉语之事,让处身于竞争激烈社会中的大学生钟情于语文无疑是可笑的。没有一种激励制度和非制度因素——政策、舆论导向、思想观念——环境,大学语文鸡肋化甚至被抛弃也就无药可救。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连自己都不热爱汉语,却又努力向外输出汉语文化——建孔子学院,试问我们拿什么去教授他人。我们可以把正规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鸡肋化,甚至抛弃,那么外国人又怎么去信服中国元素呢? (红网 张凤鸣) 2008-8-12 8:17:00

第 3 楼
 
    大学语文鸡肋化趋严重 语文贫血背后是精神贫血
  炫目的舞台上,3位中国台湾女孩唱着人们耳熟能详的金曲。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有句歌词一再重复:“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
  可是,就算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试着聆听,中国的年轻人却未必能够好好说话。
  “大学语文”——高等学府专教母语的课程。今年是这门课程重新回到大学校园的30周年。
  翻开中文教育研究刊物,危机、边缘、拯救、悲哀、失落、失宠,这些“好尴尬”的字眼,统统说的是“好优美的中国话”。
  一张请假条难倒逃课生
  在南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近日举办的“母语高等教育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上,记者随意询问来自各地高校的几位教师代表:青年人的汉语水平,真的在下降吗?
  这立即成了一道热烈的抢答题。
  虽然首先强调了“总体情况是好的”,但随后听到的都是让人灰心的例子。
  “我们的学生天天在电脑前,母语能力弱化非常明显。”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教师尹凤芝很着急。
  对于沈阳农业大学的于永凤副教授来说,有种尴尬无法避免。“行政管理干部经常来问我,你是怎么教语文的?学生连个通知都写不好。”
  上个学期,山东工商学院讲师曲琨教的是应用写作课,可她惊讶地发现,很多因故缺课的学生“连请假条都能写成不及格”。
  一个学生连续交了5次公文报告的作业都没过关,问曲老师:“我抄了国务院的公文给你,你都不给我合格。”老师的理由是——你的材料根本不能支持你的观点。
  母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
  山西的《语文报》,是一份30年专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报纸。2008年,报社招聘新员工,40多位报名者大都具有文科研究生学历,不乏名牌大学毕业生。
  报社的考题一部分涉及语文基础知识,一部分考查写作能力。社长兼总编辑蔡智敏强调:“都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标点符号、语法修辞和文学常识。”
  从中学课本里挑出来的文言文,要求应聘者添加标点符号,结果错误连篇。写一篇呼吁报社员工救灾捐款的500字倡议书,“20分的题目,及格的只是一小部分。要么表达文不对题,要么格式完全不对”。蔡智敏介绍。
  “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语文报》总编辑对这句话有了更直观的体会。
  在学生作业中,南开大学教授李瑞山发现,口语侵入书面语的现象已经到了不正常的境地。他认为,这与大众媒介,特别是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不无关系。在新的语文环境下,教好语文课,难度加大了。2008-8-12 8:18:00

第 4 楼
 
    大学语文教师:跟外语相比,大学语文甘拜下风
  “语文就是语言,能说就可以了。你看外国哪有上大学还学英语的,都学12年了还有什么学的。”这是一位在校生接受采访时的“戏言”,但也代表了不少同学的想法。10月12日上午,在天津大学举行的“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著名学者王蒙面对百余名慕名而来的天大学子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现在之所以部分大学生人文素养不高,与“市场化风气入侵大学”、“学科分类过细过专”、“网络普及造成学生们不习惯进行推敲和探讨”等三大因素息息相关。对于已被边缘化的大学语文,想重新回到舞台中央,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们爱上学语文,大学语文不应是中文系的专利,我们的大学生都应该更“人文”一点。
  “跟外语相比,我们大学语文甘拜下风。”一位大学语文教师这样抱怨。的确,如果不是去年教育部旧话重提,恐怕已经有不少人忘记了大学语文的存在。
  “如果说小学阶段是基本的识字能力培养、初中阶段是基本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那么高中、大学的语文教育就应该体现在文化的传承和思想的升华。”
  会写简历、不写错别字、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这是学语文最基本的要求。更进一步的官方一点儿的说法是,“开设语文课的真正目的是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引导人,这样的目的性应该贯穿于语文教材的编写、讲授、考核、学习各个环节。”但问题是“大学生不会写作”的情况并不鲜见,在大学里散发的宣传品错字连篇、词不达意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难道大学生真的觉得语文没用吗?并非如此,即便是一些理工科的学生也认为,能在语文课上了解一些最新的文学动态对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很有帮助,况且在将来的工作中也有实际用处。孙亚楠是天津师范大学2007届毕业生,学物理专业,目前在某中学当老师,在她看来,大学时学习一年语文对自己很有裨益。“我教物理,没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是不能让学生领悟你的意思的,而运用巧妙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物理理论。”可以这样说,从学生角度讲,没有多少人真正认为学语文没用,不学语文的理由通常是“没机会”或者“没时间”。
  《中国教育报》一篇报道中提到,一些学校的大学语文正处于没落阶段,有的学校从原有的一学年100多节课缩减到停开此课程,有的学校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萎缩很厉害,从20多人缩减到不足5人。这直接造成了一些想学语文的学生找不到老师,但这毕竟是少数。以我市为例,虽然只有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不分文理的全校基础必修课,但大部分高校大学语文或其他人文学科课程均以选修课形式出现。可见,只要想学语文,大学生还是可以学到的,但不少学生选课热情不高或仅仅用来混学分倒是事实。
  在“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著名学者王蒙对这一现象总结了三点原因:市场化风气入侵大学,学生们对于学什么带有极强的功利色彩;学科分类过细过专,专业课负担重,造成学生忽视语文学习;网络迅速普及,学生们更愿意接受那些浅思维,不习惯进行推敲和探讨。看来,仅仅用硬性规定让语文成为“必修”治标不治本,真想让大学生回到语文课堂上来需要让大家真正爱上语文。
  “要做到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就要把学生们在多年语文学习中被打消了的对语文的兴趣重新建立起来,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的了解。”
  针对大学语文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认为,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要有提升,但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这种观点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普遍认同。大学语文成为必修课后,南开大学的学生反映良好,就得益于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将知识性的课程内容放在网上,让学生们自己写作、看材料,课堂上则采用灵活的手段对硬性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这种完全不同于中学的课堂氛围,更容易让大学生接受。
  其实,想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不一定非要学《语文》,在大学阶段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天津大学虽然没有将语文课设置为全校必修课,但构建了《文化共存论》、《老子的智慧》、《西方文学名家名作》等150余门课程在内的人文选修课体系,要求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8学分以上的人文选修课,不仅让更多的同学接触到人文知识,而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人文教学方式和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倡导的通识教育是一致的,开展通识教育逾十年的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认为,要求理工科学生选修10%的人文方面的学分,反之亦然,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更能应付现代社会的压力和要求。据李焯芬介绍,香港大学会不定期地请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史学家来讲中国文化,文学家来讲写作,艺术家来讲京剧、昆曲。语文说到底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学生只有爱上中国文化,才能真正喜欢上语文。
  “让学生读某本书,前提是作为教师你要读过这本书,但我们很多教师做不到这一点。我想问一问,作为老师,你能否开出本学科经典书目的清单来?”
  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认为,对人文知识学习不能依靠老师课堂上的讲授,而是要进行自主性阅读,大学实际上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阅读空间和时间,但可惜的是,“图书馆里越来越没有学术的味道。”“三个月读不完三本书,看得最多的是漫画和武侠小说,网络阅读实际上在玩游戏和聊天,这怎么行?”朱永新对此颇为感慨。学外语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强调阅读量,因为没有阅读量背下来的单词、语法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但学语文的时候,我们却往往忽视这一点。
  如果说大学生对于非本专业的书籍阅读热情不高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一些大学生连专业内的经典书籍也置若罔闻就有些不可原谅了,朱永新教授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引导不力。老师不重视阅读,不能列出本专业的书单,如何引导学生强化阅读。而学生没有对阅读的兴趣,就更谈不上对语文感兴趣,听说读写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大学语文的回归应该是一个整体的回归,而不要仅仅把目光盯在《大学语文》这本教材上。(缪鹏翀 王钰)2008-8-12 8:18:00

第 5 楼

    主题混乱功能不统一 专家:大学语文遭遇边缘化
  在昨日举办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上海座谈会上,研究专家透露,尽管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但普遍存在着主题上混乱、功能上不统一等问题,许多大学甚至已经取消或者根本就没有开过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正遭遇着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同时,我国大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现状令人担忧。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齐森华在座谈会上表示,目前各高校的大学语文教材种类多,但良莠不齐,而且普遍存在着姓“文”不姓“语”的情况。齐森华认为,现在大学语文普遍强调“语文”中的“文”———有的强调人文精神,有的强调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的强调文学素养,各教材的功能、定位不统一,而且质量良莠不齐。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认为,许多高校不重视大学语文的原因很简单,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英语,而对中国语文能力则缺少硬性要求,后者难免被挤掉。因为体制上没有保证,也缺少切实的措施,加上现实利益总是驱动人们先考虑比较实际的问题,像大学语文这样要求比较“软性”的课程,就越来越被“边缘化”。
  上师大对外汉语学院副院长陈昌来教授则表达了对目前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担忧,他表示,大学生特别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对母语的应用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像书面语言上的语句不连贯、词不达意、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会用等现象较普遍。他曾让40位同学听写20个常用成语,结果竟有一半的同学成绩为零。另外,还包括对国家现在的语言文字政策不了解、缺乏实用文体的写作和口头运用以及乱用网络语言等,大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亟待重视和加强。(轩召强) 2008-8-12 8:20:00

第 6 楼

    重视知识忽略能力 专家称大学语文成"高四语文"
  在一所著名大学里问路,竟然很少有学生能说得既简洁又准确。昨天,在“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上海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表示,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痼疾。
  与会专家指出,大学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而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法分析而忽略语感的体验,强调将少数课文掰开揉碎的“精读”而忽略对学生视野的开拓。“这与高中语文没有什么区别,简直成了高四语文。”
  针对这样的情况,不少专家建议,大学语文应注重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高校语文教学可针对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和培养。(李雪林) 2008-8-12 8:20:00

第 7 楼

    中新网8月16日电  中国教育部今天就《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在发布会上指出,在大学期间,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根本不学语文这门课,有一些高校开这门课也是选修课,以至于一些高校学生毕业之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非常差。对此,教育部官员表示,大学语文教学,除了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以外,个人、用人单位都要非常重视,各个大学怎么办,校长负有重要责任。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长表示,大学语文教学,教育部一直很支持,各个大学怎么办,校长负有重要责任。最近很多高校都纷纷研究大学语文教育的问题,特别是把它放在一个基本素质的高度来看待。
  李宇明称,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人生有多长,语文就有多长。希望大家对语文教育有继续教育的理念,语文最重要的教育,除了表达之外,是阅读,一个社会要形成阅读的风气,一个民族要形成阅读经典的风气,这个民族才有希望、有发展。教育部、国家语委都在提倡全民阅读,建立阅读化社会。但是,语文素质的培养确实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培养起来的,这个问题国家非常重视,但是要真正落到实际上,落到每个人具体的语言生活中,恐怕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除了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以外,个人、用人单位都要非常重视。
  王登峰透露,今年在上海市、天津市、河北省试点举行汉字应用水平能力测试。大学语文要教什么?初中要教什么?高中除了表达清楚,用词准确以外,有没有用词美感的问题?这都是一些很重要的课题。这次做的大学生汉字应用能力水平测试的全国抽样调查也是希望能够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看看到底哪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错,有哪些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这些工作都给语文课标的修订,包括将来开展大学语文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据中国网文字直播)2008-8-12 8:22:00

第 8 楼
    大学语文改革的理念反思
  日前,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并且要求列入必修课。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重视素质培养的重要信号。不断呼吁的背后,说明我们大学生语文素质有待提高。究其缘由,除了不重视课程开设以外,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还不是很令人满意。我想,不重视的问题好解决,规定作为必修课开设即可;而提高课程质量和效果,则需要实实在在的甚至于艰苦的努力。
  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最关键的需要在理念上理清三个思路:
  第一,开设课程的目的。读了十几年的语文,谁都知道语文的基本功能是培养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文学的修养。但如果翻一下当下的大学语文教材,恐怕在大学阶段语文课程究竟应该干什么这一点上认识不是很统一,有的教材就是文学作品甚至就是中国文学作品选读,稍有变化的是有的加点文学史知识,有的再增加点语文知识和写作知识而已,另有一种教材打破了文学作品为主的思路,以人文科学的经典文章作为文选。
  我认为现有的大学语文教育所缺失的有两点:一是对语文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重视不够,一是对学习对象的特殊性重视不够。语文的特点就是工具和修养,重在解决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和学生的语言知识(主要是运用语言的背景知识)修养。至于学习对象问题,情况可能相对复杂些,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能够切实解决大学生语文素养欠佳和满足社会对大学生语文能力基本需求的问题。
  第二,大学语文如何开?大学语文的开设应该从教材和教学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教材的选文要在“精”字上做文章,须注意一要避免与中学篇目的重复;二要考虑经典性、思想性和时代性,大学语文选文不必面面俱到,但也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几种文学体裁。选文既要包括文学经典,也要选非文学经典作品,可以扩大到文化的概念进行选文。古人说“文以载道”,是有道理的,语文应承担一部分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功能。三要考虑可读性和效果性。文章要少而精,耐读耐思,一览无余的文章要少选。从教学看,首先是基本功的训练要加强,否则,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就难以提高。现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作业只剩下的写几篇文章,而且是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对于字、词、句的训练,对于经典的背诵都被忽略了或者不屑一顾了,这就舍弃了语文教学的本旨。其次是思维能力要培养,大学阶段是思维能力定型的时期,要重视创新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辨别是非能力的培养,学会正确对待人生、对待社会、对待挫折。选文时对思维能力训练的文章要有所侧重,教学过程中则更要贯穿始终。再次是强化说和写的训练。大学毕业生受过高等教育后,应该具备基本的说写能力。会做一般的演说,会写常用文体。要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并达到一定的效果,大学语文至少应开设两至三个学期。
  第三,大学语文如何考?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试金石。应该建立大学语文水平测试标准化的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包括字词句运用、常用文体写作能力、阅读鉴赏能力、选文内容知识、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一般演说能力等。可以综合测试,也可以分模块测试,如汉语基础能力测试、阅读与写作能力测试、口语表达能力测试、语文知识修养测试,或者分书面测试和口语测试两部分。目前国家施行的普通话等级考试和汉语职业能力考试,可借用为大学语文水平测试的一部分。(史灿方)2008-8-12 10:55:00

第 9 楼
    大学语文众望下重回课堂:传统教育能否顺利回归
  汉语言文字大赛冠军被外国留学生夺走,语文尖子生答不出古诗词名句,大学毕业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当诸如此类的消息频频引发争论的时候,人们不禁忧虑,我们是不是开始淡忘自己的语言文字?
  不久前,教育部建议高校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语文课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已
  经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语文课成为必修课,传统教育能否由此顺利回归呢?
  1000∶40映射语文教育危机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000多所高校将英语列为必修课,而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高校只有40所左右。
  重庆教育学院教授张承凤最近对重庆市1000名大学生所做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不容乐观。约一半的大学生表示没有时间读书;40%的大学生表示"不喜欢古代诗词";在对20组名联佳句填空时,67%的大学生只答对了15组。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做过一项相关调查,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小学语文课课时是外语的2倍,初中语文课课时和外语一样,高中语文课课时不如外语多,大学学生则基本只学外语不学语文。
  重庆大学文新学院中文系老师钱锋说,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下降,不仅仅是大学生和大学教育本身的问题,它与现在社会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大学语文众望之下重回课堂
  新浪网7000多人参与的一项调查显示,92%的人支持语文课列入大学必修课。
  重庆大学理科类毕业生马建智在毕业那年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一路过关斩将后到单位实习时,却因不会写公文而最终未能如愿留下。马建智说:"我太后悔了,如果能早点认识到语文有多么重要,多花些时间学习写各种文章,我就能得到那份工作了!"
  "我们怎么会不愿意学好自己的语言呢?可各种考证、社会实践已经让大学生活得十分忙碌了,我们想学也没有时间没有条件啊!"重庆某高校大二学生冯靖无奈地对记者说。
  重庆市文广局副局长、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明华认为,让语文教育回归大学课堂肯定是件好事,这也是对目前应试教育的补课。
  重庆工商大学老师、教育学博士刘幼昕说,现在社会各界对加强语文教育的重视,有助于帮助大家认识到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有助于促使大学语文教育更加科学、实用。
  传统教育回归还须破除藩篱
  "文科生不屑学,理科生不爱学,老师难教学",这是对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形象写照,也反映出目前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教材不合时宜、师资不够稳定、设置不太合理、政策制度空白等诸多问题。
  刘明华指出,在一些综合类大学,语文教研室早就撤销了。如果只是开课而不解决师资问题,教育质量很难保证,语文教育便会流于形式。
  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有1400多种,用于教学的超过100种,但其内容与中学语文课程重复度相当高。教材问题成为大学语文教育的棘手难题。
  钱锋说:"目前没有针对中国学生全国统一的汉语水平测试,这会影响中国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些配套措施跟不上,大学生就很难自觉自愿去把语文学得更好。"
  刘幼昕认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各界对大学语文教育的期待,与来自学院派专家学者从学科范畴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要求之间还存在差距。"是否对现行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作较大的改革调整?是否仍以划分文理科类学生对象方式开设?如何处理好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的关系?是否一定是必修课方式才能达到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人才素质要求?我个人认为'一刀切'的方式不是大学语文课程创新发展的最佳选择。"(记者 张琴 编辑:黄海燕)2008-8-12 10:57:00 松林

第 10 楼
    "伤"来自应试教育?大学语文课如何"叫好又叫座"
  耳畔回荡的是流行歌曲,书上是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大屏幕上出现的是歌手的形象……这是南开大学的语文课堂。上课的老师,都是文学博士。
  在很多人看来枯燥的语文课程,在南开学生的心目中却是趣味盎然。老师说周杰伦的“‘4/4拍节奏’加快了汉语的全球化步伐”,《大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位诗人是罗大佑,与李白、李清照、纳兰性德并肩而立,这些都让学生们眼前一亮。
  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特聘顾问陈洪教授表示:“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词。中国“诗三百”都有曲调,可以吟唱。现代的流行歌曲,未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府诗。”
  作为全国最早恢复语文教学的大学之一,南开大学对大学语文教学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诉求。在大学语文教学普遍面临尴尬的今天,他们却撑起了另一片天空。
  大学语文课的“伤口”来自哪里
  作为2005年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主编,陈洪自嘲看不懂家用电器的说明书,“至少有一半没写清楚,吃过这种苦头的绝对不只是个别人。”
  然而在这样的情形下,竟有人呼吁取消高校语文课。在陈洪看来,这样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他认为,母语教育不同于外语教育,在维系文化认同、传承优秀传统、构筑心灵世界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大学生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理当学习这门课程。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反思这门课为什么开不好?
  南开大学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今天,它是南开每一名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不过,“大学语文”的处境起初并不乐观。青年教师冯大建回忆他的第一堂课时说:“一群没精打采的学生,拿着英语书,带着习题集。他们是怀着对语文课的厌恶来的。”老师的授课热情“当场降到冰点”。冯大建的同事张培锋副教授深怀感触地说:“基础语文教育让学生学‘伤’了!”
  “伤口”既来自应试教育,也来自新语言环境的冲击。“一篇好文章在学生眼里分解成了知识点,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比什么都重要。母语的魅力支离破碎,丧失殆尽。”传统的语文课冷了,网络用语与短信文化却热气腾腾。手机、网络等新媒介带来的新的语言交往活动使汉语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一些非规范的解构性语言对母语的冲击十分强烈。陈洪认为:“如果一两代人都在这样的语言文化中成长,对整个民族的文化品位有着很大的伤害。”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汉语文能力培养的紧迫性日渐明显,“青年学生有引领社会文化的责任,大学语文课要担起责任,引领这些‘引领者’。”
  让大学语文课“叫好又叫座”
  “大学语文原来是这个样子!”这是一名南开大学理科生直白的感叹。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这样的转变,是改革者最简单的期待。
  2004年,南开大学文学院对“大学语文”课程推行全面改革,次年推出新教材。自此,南开大学的语文课变“火”了。他们使用教材不再只是课本,而是综合了纸质出版物、光盘、网络、数字化资源库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的大型多媒体系列教材。教学参考数据库共计180万字,电子教案67个,图片800余张,名师讲解录像67段,多媒体资料40余段。
  令胡学常副教授颇有成就感的是,改革后的南开语文课,改变了学生的印象。不仅教材内容、形式让同学们耳目一新,老师授课的风格也迥然不同。
  过去大学语文是中学的延续,现在老师可以发挥专业所长,塑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有所侧重地授课,学生试听后根据口味选课。但每位老师都不必担心“上座率”,因为每个人所讲的都跟别人不同。
  冯大建把《论语》和王小波的作品一起比较讲授,还为学生绘出了《荆轲刺秦王》的叙事路线图,“大学语文不用死记硬背,老师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去体会。这片知识领域和审美高度是全新的,必然受到欢迎。”
  “教师应该把自己的学术背景和兴趣贯彻到教学中去。”这是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周志强的体会。他认为,如今不仅课文的讲解力度加强了,讲解范围拓展了,由于教师的最新学术成果可以应用到课堂,语文教学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也明显增强,有了专业性教学的端倪。
  “语文课特别容易出彩,但怎么能叫座?第一,学生觉得很好,但说不出所以然的,你给讲出来。第二,把课文背后的知识和文化底蕴揭示出来。”这是曾经在南开讲授语文课多年的陈洪教授的经验之谈。他解释说,课本挑选的都是经典文本,只要略加发掘就很生动。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语文领域有新鲜感,因为里面所有的审美信息和文化含量都是在其他专业里找不到的,“只要老师把这些实现了,就会受欢迎。”
  把大学语文课堂搬上网络
  2006—2007学年,南开大学文学院推出了“大学语文在线”网站,实现师生互动教学。平时一本正经的老师摇身成了“斑竹”,师生们上教学论坛“灌水”成了一种习惯。短短两个多月,学生发文3600余篇,原创的近2000篇。
  “文化闲谈”、“读书偶得”、“流行档案”等栏目人气十足,“教学点评”可给老师打分,“原创天地”为学生自由发挥提供了空间,对教学有意见的学生可以去“我学大语”畅所欲言,唱反调的也有自己的天地——“不敢苟同”。师生们在这里激扬文字,比拼人气。
  更富特色的是“私塾学苑”。每个老师一间,作为本班的自留地。到此光临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原本不常上网的教师,也每日必上论坛,与网线另一端的学生们谈笑风生。
  有时候,课上的争论也蔓延到了网上。一次,周志强讲到了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名字,着重强调了“恪”字的古怪读音,却把原因解释错了。当晚他来到“私塾”时,顿时目瞪口呆:学生们已把关于“恪”字发音确切来历的大量资料都整理出来了。
  网上比拼激起了学生们的热情和灵感:在“原创天地”连载小说或戏剧的大有人在;理工科学生写出的旧体诗,有的让文学博士赞叹不已;很多人甚至半夜都在“文豪挥笔”。
  课程的考核方式则更加灵活。网上题库中有千余道试题,可供学生随机测验,分值占期末成绩的三成;精华帖和原创帖获取的积分则可折算为期末成绩的一成。
  让语文成为“必修课”
  数学必修、外语必修、电脑必修,母语的位置在哪里?对于这一富于争议的问题,南开大学的回答是:从明年开始,“大学语文”将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正式列入公共必修课,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大学语文”升格成为公共必修课,就意味着无论文理科学生,都只有修完这门课程才能获准毕业。
  陈洪表示:“语文水平下降是公众普遍面临的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日后的工作来说,语文的素养和能力不可须臾离之。”现在,素质教育得到重视和提倡,作为其核心课程之一的语文却处境尴尬。大多数高校的语文教学质量堪忧,课程地位下降,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也折射出提高大学生汉语文能力的紧迫性。
  “我们希望各高校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二年级‘文化素质教育’或称‘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程系列,并在教学时间上作出不少于一个学期、40学时和2学分的明确规定。”陈洪说。
  那么,怎样开好大学语文课?在陈洪看来,大学语文课程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改革的首要问题是统一认识,“中国语文应兼具两种功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这两条基本思想应得到贯彻。在教材的编写上,首先是文本本位,以优秀范文引领学生学习,而不是概论式的。同时要贴近青年人,兼具时尚性,产生亲近感;其次是语文本位,有别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李瑞山教授则表示:“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即使不上这门课了,也对语文的美有所感悟。有鉴赏力,有见识,一辈子受用。” (陈建强 张国 张剑)2008-8-12 10:58:00

第 11 楼

  语文教育的功能,重要的不是培养多少作家,而是“把普通民众的写作水平提高到可以胜任一项工作的程度。”
  有媒体报道,日前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家学校已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此后,教育部澄清,这并非决定而只是倡议,旨在强化母语意识,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对大学生中文能力的担忧非自今日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华中工学院就在老院长朱九思的倡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语文水平测试,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是近些年来,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中文能力的一路滑落——如同他们的视力和体质那样——特别令人担忧。但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其实是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中文表达作为一种基本能力,如果12年的基础教育都没有学好,想在大学通过一门课程得以提高,效果可想而知,人们会不客气地质疑:中学干吗去了?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学语文教育就成为改革的对象,争议纷纭,对问题的诊断应当说还是比较清楚的。过去语文教育突出的弊端是过于政治化、内容陈旧、过于着重“语言学”的训练等等。近些年的教改实践,语文教材不断更新,“新语文读本”也出了多种,民间的传统文化热、新概念作文,都在不同方向上改变着语文学习的现状。对青少年语文实践更大的影响,还来自大众流行文化,及网络、电子游戏等对青少年阅读、写作习性的改变。然而,真正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还是中小学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在这一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功能、目标究竟如何定位、何去何从,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好的基本问题。
  当前中小学的作文教育,有人归纳为是一种“为小众的写作”,把写作当成了美文的“创作”。然而,母语的文字表达首先是一种生活能力,面向大多数人的写作,最重要的是实用的日常文体的写作,梁启超曾言“中学学生以会作应用之文为最要”,那种“美术性含得格外多”的“情感之文”,不必人人皆学。林斤澜则提出符合大多数儿童实际能力的、逐渐提高的语文教育目标“说对中国话,说好中国话,说自己的中国话”。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功能,重要的不是培养多少作家,而是“把普通民众的写作水平提高到可以胜任一项工作的程度”。
  以这一尺度来衡量,就不难看到中学语文教育的重大失误,“装饰先于实用”成为相当普遍的现实。以文体而论,我们把作文分为记述文、议论文两大类,而在工作中最大量使用的总结、请示、实验报告、通讯报道,乃至合同协议、收条借据等等,几无一席之地。为写作而写作、为考试而写作和过早“文学化”的写作,导致学生对“作文”普遍地抵触和厌恶(一则真实的校园故事,学生为避免写作文而宁可放弃春游,后老师规定不去春游者要写两篇)。这影响了多数学生达到“文通字顺”的基本要求,造成他们写作的失败。由于割断了与生活的真实联系,写作成为对范文的重复模仿,成为一种高强度的技术操练,学生文化能力的萎缩和精神世界的贫瘠,致使少数“优胜者”的“锦绣文章”,也大多是虚情假意的“伪圣”写作,形成“新八股文”的套路。
  最近,在嘉兴举行的全国生活作文教学研讨会,交流了按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进行的“生活作文”的实践。“生活作文”反对为考试而写作、为竞赛而写作、为创作而写作、为他人而写作,而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写作文,写反映生活的作文,从而构建起写作与生活、与学生成长的内在联系,构筑起“生活通过写作”的通途大道。例如,它很强调为自己的写作,而不是为老师、家长,为考试和分数,它具有记录自己的生活和自我反思,以及自我愉悦的重要功能。正如我们在生活中所感知的,当一个学生养成作文的习惯(例如记日记、开博客)并能乐在其中时,教育便基本成功了。
  这并不是说大学的语文教育不重要,而是说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更为根本、更为重要。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应当主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它通过提供专业之外的广博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育,以矫正过度专门化的教育所可能造成的文化割裂、人格褊狭,追求“统一的人格”和“统一的知识”。近年来,我国的若干所研究型大学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文/杨东平)2008-8-12 10:59:00

第 12 楼
    云南高校纷开设大学语文 成绩不达标将不能毕业
  【缘起】昨天,北京晨报刊发消息称,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目前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学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而新民网连线教育部时,有关部门表示,大学开设语文课仅是建议,并没有强制效力。
  【调查】 高校该不该开设语文课,云南省高校开设语文课的情况怎样?记者随即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上个学年我们学习了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学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我们感觉真的太好了,特别新鲜。”云师大学生陈典雨这样告诉记者。昨日,记者了解到,目前云南省众多高校都针对在校本、专科学生开设了大学语文或相关课程。其中,多所高校表示,学生的语文成绩若不达标,将拿不到毕业证书。
  学校:语文挂科不能毕业
  据云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殷永林介绍,该校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了大学语文相关课程,共2-4个学分,学生若得不到该门课程的学分,则会影响毕业。据悉,目前该校正在积极进行大学语文的“模块分层教学”的研究和探讨。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飞向记者介绍,该校也在全校本、专科学生中开设了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课程分为48个学时,共3个学分,属于校级一类课程。学生若该门课程考试不过关,将会拿不到毕业证。
  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医学院等在昆高校均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大学语文必修课,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认可。
  学生:大学语文很有必要
  昨日,记者走访了昆明部分高校,结果发现,9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表示出认可与欢迎的态度。
  “无论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专业,大学语文课的开设都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能让我们当代大学生了解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通过语文课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而且能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云南大学滇池学院04级新闻专业熊士英说。
  云师大数学学院的陈典雨认为,对于学理工科的大学生来说,在单调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吸取到传统文化精髓的营养,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更能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而昆明理工大学03级环境科学专业张弛则认为,现在一些大学生重视英语的训练而忽视了母语学习,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相关新闻
  老师认为语文不是工具而是修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少数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认为,在大学里学习语文没有多大用处。对此,云南大学李瑞生老师认为,语文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修养,所以,不能因为它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否定了它的重要作用。
  李瑞生分析,大学语文强调的是一种审美教育、感染教育以及兴趣教育,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健康的人格、提高审美能力,也能提高写作能力。理工科学生同样可以从文学角度来获得一种审美情趣,并可缓解或替代理工科课程的枯燥和单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人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否应该开设的问题值得深思。而一部分大学生也提出质疑,一些大学生重视英语超过重视自己的母语,学好英语是否真的就能比学好母语更有前途?
  对此,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程地超表示,大学语文作为一个载体,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最好工具。部分学生不喜欢语文课,主要是因为少数任课教师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研究,以及篇目与中学时略有重复、教学方法单一等因素的存在。(春城晚报/刘超)2008-8-12 10:59:00

第 13 楼 

    教育界专家建议大学开设语文课 各高校纷纷响应
  教育界一些专家提出的在大学开设中国语文课的建议正在得到响应。据了解,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语文”在高校课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北京大学设置了“素质教育通选课”,要求包括理工科类的所有学生,都要选择一两门语言文字类的课程。学校安排名师来给学生们上这些基础课,比如汉语专家陆俭明开设的《汉语和汉语研究》、蒋绍愚教授开设的《大学语文》等。
  在清华大学针对本科一年级新生的教学方案中,要求所有理工科学生必须要学习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两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更是把“大学语文”列在全校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表上。南开大学03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张弛说:“很多同学都有国语情节,希望在语文的学习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外,语文的学习也有利于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现在将大学语文课作为必修课程,对我们帮助很大。”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也已决定面向所有本科生开设“中国语文”必修课程,此前,“中国语文”在华中科大仅是一个考试项目,校方并未设立相应课程。江西理工大学则规定,全校理工科学生都须选修“大学语文”课程才能获准毕业。此前,该校只将语文列为理科生的任选科目,而对学生是否选修不作硬性规定。
  大学语文在高校的“复兴”,使这一课程的师资、教材方面的问题也浮出水面。据了解,之前,一些学校的大学语文正处于没落阶段,有的学校从原有的一学年100多节课缩减到停开此课程,有的学校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萎缩很厉害,从20多人缩减到不足5人,有些学校甚至安排研究生来上课。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材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据了解,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一些教师出于职称评定等因素的考虑,自编教材给学生使用,还有少数学校关起门来使用自编的教材,这些教材普遍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照搬”别人的材料。扭转大学语文的“边缘”地位,就得下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
  据了解,去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去年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在湖南召开会议,一些专家提出了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建议。(王庆环 王晓玉) 2008-8-12 11:02:00

第 14 楼
    高校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开
  昨日有报道称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随后有媒体连线教育部对此进行核实。教育部有关部门称,大学开设语文课仅是建议,并没有强制效力。据了解,大学开设语文课的建议是教育部在2006年底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提出的,旨在强化母语意识,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有关建议得到了与会各高校以及语言专家的支持。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学校先后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
  毋庸讳言,当代大学生整体的中文水平不高。很多人不仅对经史子集等传统国学的修养平平,也写不出流畅优美的现代白话文,仅能对付日常的应用文写作。其中不少人甚至不具备基本的中文水平,表述疙疙瘩瘩,错别字连篇。这跟高校连年扩招导致生源质量下降有关系,也跟整个教育体系不重视语文教育有关系。教育部建议大学开设语文课,正是基于这样令人担忧的现状。而北大、清华等学校应声把语文课设为必选课,算是一种积极的应对。
  两家媒体的报道分歧在于:教育部对高校开设语文课究竟是带有强制性质的“要求”,还是温和而不作硬性规定的“建议”?其实,提高学生中文水平是一个多层次的问题:纵向跟私塾时代的学子比,甚至跟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比,当代大学生的中文水平是有所下降的;横向跟他们对英语等科目的重视程度相比,对中文的学习是有所轻忽的。但这只是总体而言,具体到每一个人,大学生的中文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所以,不宜采用简单的一刀切的办法,而应综合运用强制“要求”和温和“建议”来解决问题。
  首先,高校的中文教育应该设一个强制性的“及格线”,进行基本的语法和作文的测试,不通过则不能毕业,类似于英语的四级考试。按说,中文基础教育应该在中小学阶段就已完成,可事实是,多年以来语文教育尤其是写作训练的重要性在升级考试中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大量并未熟练掌握母语的学生不断进入大学。对于这些学生,大学阶段是他们走出校门前补上中文这一课的最后机会了。为了避免他们未来可能出现的尴尬,高校应该开设中文教育的基础课程,使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做到文从字顺,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对那些原本就具备基本中文水平的学生,对那些经过补课达到“及格线”的学生,就不必强调“必修”和“要求”了。毕竟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毕竟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需要很高的中文修养,这就有一个取舍的问题。对于有志于进一步提高中文素质的学生,对于有能力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钻研“国学”的学生,学校应该开设与此相关的选修课。这种课程不像小学语文那样填鸭式授课,进行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的总结、切分,而应该是类似于《古文观止》般对古今优秀汉语文本的赏析,应该是类似于《百家讲坛》般对经典国学著作的解析,应该是“我手写我心”的自由写作训练。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仅仅开设一门《大学语文》就行,而是得从思想上真正重视,遴选最适当的课程,派遣最优秀的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蓬勃的求知欲,培养出精通中文的高手。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传统教育一直存在重视人文知识而轻视自然科学的倾向。直到十九世纪,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清王朝的国门,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路下,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才得到国人的正视。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重文轻理”和“重理轻文”两种教育思路一直缠斗不休。近年来,经济大潮奔涌,实用主义抬头,大学生重视英语考级和各种实用的证书资格考试,而忽略人文社科知识的掌握,造成了语文水平的滑坡。偏沉的恶果已经显现,轻视语文的倾向必须扭转。(李星文) 2008-8-12 11:04:00

第 15 楼
    语文重回大学必修课堂 扭转传统文化"边缘"地位
  “在大学语文课上,我第一次看了很有趣的电影《有话好好说》,老师借助对这部影片语言的讲解,帮助我们加深对王蒙的《语言功能与陷阱》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认识,让我觉得对汉语的掌握更深了。”南开大学学生杨峻峰这样告诉记者。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任重道远。去年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在湖南召开会议,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语文”两个字,又以矫健之姿,重新回到了高校的课堂上。
  大学语文加入必修课行列
  曾有一名大学语文教师这样说:“跟外语相比,我们大学语文甘拜下风。”有人说语文是“维系中华文化之链”,但进行语文教学的教师竟抛出如此无奈之语,我国千百年来优秀文化的沿袭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中国语文课对我们理工科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大一学生王小虎说,“以前大家很少注重自身在文学方面的积累与修养,但中国语文课一开,通过对古代作品的研读,我们不但学会了鉴赏文学作品,并且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所认识。这门课对我们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让我们受益匪浅。”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文课教师李军钧认为,一个人是需要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并重的,理工为主的高校长期以来偏重理性思维的锻炼,某种程度上理工科教育会忽视人文素质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基本的语言表达、交流与辨识方面存在缺陷。而中国语文课恰能帮助学生在发展理性思维的同时,发展感性思维,使其思维方式更加完善。
  大学语文这门新加入必修课行列的课程,在南开大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南开大学将知识性的课程内容放在网上,让学生们自己写作、看材料,课堂上则采用灵活的手段对硬性的知识点进行补充。
  师资不稳教材无序尚待解决
  据了解,一些学校的大学语文正处于没落阶段,有的学校从原有的一学年100多节课缩减到停开此课程,有的学校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萎缩很厉害,从20多人缩减到不足5人。
  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成为大学语文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高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由教学课时不够的教师担任,这样的师资安排,不但不能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还势必对课程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有的学校虽然有固定的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队伍也比较稳定,但是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在搞科研、发表论文方面都有困难,教师们心理负担较大,积极性不高。
  记者了解到,有的学校没有大学语文教师,由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甚至有的学校全部由研究生上课,这些教师也只是把大学语文作为过渡,根本无法保证授课质量。
  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材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据了解,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指出,教材建设中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在某些地区和单位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教师出于职称评定等因素的考虑,自编教材给学生使用,还有少数学校关起门来使用自编的教材,这些教材普遍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搬”别人的材料。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让学生接受大学语文。
  师资、教材对于一门课来讲是最重要的条件,在大学语文逐渐成为高校必修课的今天,要开好大学语文,就要下更大的力气解决这些问题,让大学语文的“复兴”强势而有力。
  扭转大学语文的“边缘”地位
  作为传授语言文化的大学语文,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汉语这个帮助我们沿袭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工具,如何重新开好这门课,真正地扭转它的“边缘”地位,引起了诸多专家的思考。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说,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要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要做到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就要把学生们在多年语文学习中被打消了的对语文的兴趣重新建立起来,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髙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立专门的教学科研机构,使其成为一门自主管理、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内涵和学术发展前景的高品质课程系统。要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培养语文教学的后备人才。”陈洪对记者说。
  从教材方面来说,近几年来有影响的教材其侧重点各有不同,有关专家认为这种情况需要改变。据了解,根据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将推荐5到6种风格多样、品位高的精品教材给各高校,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大学语文教学的不同情况自由选择。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蒋述卓表示,教育部推荐的教材,应选取高质量、不同层次的教材,因为大学语文教材不但应该有序、有特点、重质量,在综合性大学与工科性大学间还应有所区别。
  大学语文重新成为大学的必修课,使我们看到传统文化不断延续。大学生对汉语有更深的了解,可以让我们的优秀文化植根于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徐维彬 杨晨光)2008-8-12 11:05:00

第 16 楼 

  “我们的理工科学生必须要学习语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招生说明会上,北航副校长郑志明说。记者昨天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目前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学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
  “英语不过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过也不能毕业!”北京大学教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设置了“素质教育通选课”,其中要求所有学生,包括理工科学生,都要选择一两门语言文字类的课程。学校安排名师来给学生们上这些基础课,比如汉语专家陆俭明开设的《汉语和汉语研究》、蒋绍愚教授开设的《大学语文》等。清华大学对于2006年新生实现新的教学方案,要求所有理工科学生必须要学习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两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更是把“大学语文”列在全校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表上。(记者 代小琳) 2008-8-12 11:05:00

第 17 楼

    培养语文素养  这点说到点子上去了2008-8-21 11:05:00

第 18 楼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英语国家除外)把英语当作毕生的追求,这是现代化焦虑的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147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