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家谈

难易语文
【时间:2009/6/4 】 【来源:搜狐博客/荷年荷月 2007-05-27 】 【作者: 教师】 【已经浏览2937 次】

  近来代了大学语文课,始觉得语文者并非所能传授者也。这样不难想到从小到大的语文老师们,到底他们对自己的语文起到了什么作用?启蒙,一个美妙的词语。可以用在最早教育我认识中国字母的人吧。从小自己的记忆能力就非常强,因为,我觉得语文与死记硬背的功夫是分不开的。因为,很小的时候并没有好的理解能力,所以,背诵过,乃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领会与理解,随着阅历的增加是自然的事。

  犹记老师教我们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的事,现在觉得这样的事着实是无聊的。因为,一篇文章,作者的意思并非别人能够揣测正确的。并且,作者写作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信手拈来,信马由缰的一写。假如如此,作者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别人划分的支离破碎,还总结了段落大意,难道不荒谬吗?作者一定会说,真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个人并非一个不可知论者,相反,我坚持认为一个人的一生要读尽可能多的书。而为什么要看尽可能多的书呢,那就是尽可能多地去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转。那,语文也是一种书。为什么就是不可理解的呢,可以理解,但理解一定是五花八门的。假如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一定是荒谬的,因为语文并非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一般具有唯一的答案。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没有固定的答案,那怎么决定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呢?

  以上就是我非常不乐意把语文定于一尊的原因,于是,我喜欢各种怪异的思想,只要能自圆其说那就是比较好的答案。但是,总会有考试的魔掌在等待着你,考试总会有答案,答案又是比较唯一的。这样,我们不得不依靠于禁锢的思想了。其实,这也是一切人文学科考试的弱点,主观性太强,剥夺了客观的因子。所以,我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就仅仅把文言文翻译了一遍,原来我错了,因为我没有规定一个固定的答案,很多人不高兴了。

  越是原则性的东西,普世性越强,这也就是语文应该讲述的东西。然而,这样的东西由于泰抽象了,谁都可以忽悠一番。那么,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困境一个悖论了。应该什么也不讲,让学生们自己去体会,得出不同的观点。读书多了,自己体会就会深刻,体会深刻之后然后自己就可以作文了,很简单。遥想高中,自己的作文基本上是华丽词藻的堆砌,华丽词藻完全来源于自己大脑的存量。

  语文是一种天赋是一种素质,并非一个人出身大学中文系就有语文的素养了。很多人并没有正规的中文教育,还有就是半路出家者。王小波工科出身,鲁迅是学医的,沈从文小学没毕业,莫言第一学历乃小学……。正因为他们没有经过中文系的科班训练,他们写作起来才没有章法可遵循,才能够有万花筒般世界的呈现。当然,在此并非否定大学中文教育,而是说,假如只有经过模式训练的人写作,那么,跟考试只有一个答案不就是一样的了嘛。

  从事教育事业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赶上语文这种难易之间难舍难分的课程。对于老师来说到底应该教授给学生什么呢,我觉得宏观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约翰·梅·凯恩斯的话非常有道理:“经济学教授给人们的并不是一套切实可行、立竿见影的操作手法;而是教会你理解世界的一种方法,教会你进行思考的一种心智。”尽管,他说的经济学,我觉得用在语文上也是通用的吧,语文,也不过是我们理解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法一种心智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495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