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家谈

陈中林:大学语文:在两难抉择中寻求次优——兼论《大学语文》教育的时代转型
【时间:2008/11/19 】 【来源:鄂州大学学报 2005年1月 】 【作者: 鄂州大学 陈中林】 【已经浏览4220 次】

    摘要:在不少高校,大学语文正在为各种专业课“让路”,课时被不断压缩。高校教学体制中的某些不合理因素更让一些优秀教师纷纷远离大学语文的讲台。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学生对中文的驾取能力、对文学的品鉴水平却不容乐观。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推行,把大学语文改造为以全面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宗旨的新课程,是教、学双方共同的要求。

    关键词:大学语文;两难抉择;课程转型


    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立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至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除中文专业,其他所有专业都开设大学语文课。然而近年来,传统的大学语文教育受到新形势、新变化的挑战,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学生冷落,教师无奈,领导忽视,课时压缩,有的高校甚至干脆取消大学语文,开始用更加细化的课程代替现有的大学语文课。大学语文究竟有没有继续开设的必要?更令人棘手的问题在于,即便是继续开设,但在教材及教学方式的转型上抉择起来也会顾虑重重、莫衷一是。

    继续之难

    作为基础公共课,大学语文同政治思想课、外语课一样,几乎在国内每一所高校都有开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然而,现实情形却不容乐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的倾向。大学语文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机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对他们的外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他们的汉语水平如何,就没人管了。;’如果继续开设大学语文课,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其一,大学语文不能像专业课那样作为一种学科而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不少高校,大学语文正在为各种专业课“让路”,课时被不断压缩。一些高校只用教学资历浅、学术水平低的老师任课,而这些教师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也非常有限,势必造成语文课堂教学的严重“贫血”。

    其二,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缺乏兴趣,特别是一些理工科的学生,不愿意对大学语文多下功夫。据一项针对大学生阅读的调查报告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外语、计算机类书籍放在首位,专业课书籍在其次,而大学语文课则基本无人问津,即使是阅读文科的书籍也主要集中在小说类。这种浓厚的功利主义思想,导致大学语文课堂“门可罗雀”。

    其三,不仅是课程,教师也在被日益边缘化。大学语文不是独立的学科,在很多人眼里,教授大学语文的老师自然也就失去了“研究方向”。不仅在科研上不受重视,就连申报“精品课程”,也无法同专业课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基本没有申报的希望”。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无形中“矮了别人一头”,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少优秀教师不愿承担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许多学校只好指派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去上课,而“过渡”几年后,这批青年教师也迫不及待地纷纷“转岗”,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在岗的优秀教师,大多仅是凭着对大学语文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责任感而勉强支撑。[1]

    其四,大学语文教材也处于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有人认为大学语文是高中三年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戏称其为“高四语文”。目前,在各高校较为“流行”的《大学语文》教程版本就有数百种之多,且“各自为战”,似乎让大学语文本身少了些权威感,也让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危机的逼近据统计,目前出版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其格局与中学课本大致相同,选文重复率也相当高。一些为应对高考而“吃伤”了中学语文课的学生,一看这种课本就兴趣全无。[2]

    从具体课堂到背后体制,大学语文正面临边缘化,难以为继。

    退出之忧

    如果大学语文已经被日益边缘化,没有继续开设的必要,那么,大学语文的课时就应不断压缩,直至完全退出。但是,一旦取退出之策,亦会违背教育的初衷:

    一方面.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和信息的载体,语文应用能力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世界文化格局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汉语已成为当今最有发展潜力的语言之一。在未来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汉语言以及汉语所负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新文化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在高校广泛开展大学语文教育,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扩大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人的语文素质与其他各项素质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人的思想、道德、情操、文化、学识、修养等潜性的素质,要通过语言表达、文字表达或者行为表达的方式外化。在营造高格调的育人氛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方面,语言文字以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发挥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都要靠准确、鲜明的语言文字来酝酿和表达。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精练地概括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人的语文素质提高了,对其整体素质的形成、发展和发挥是有利的。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其他各科知识也有重要作用。[3]

    遗憾的是,目前多数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无多少优势可言,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整体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高校扩招,人学生源的语文素质更加令老师们担优。关于大学生语文水平不能尽如人意的议论近年来屡见报端:一次某高校一位外教在黑板上写了句孔子的话,问这是谁说的,全班没人能正确地回答;北京大学的孔庆东教授说,问学生从理科大楼到北大西门怎么走,结果没一个能说得既简洁又准确书1。现实中,有的大学生请假时竟连假条都写不明白,一艺术专业本科生写100多字的请假条,错别字竟有7个之多:大学生对中文的驾驭能力、对文学的品鉴水平更是不容乐观,特别是一些理工科的学生,对自己民族、自己祖先的文学语言竟几乎成为“第二外语”,陌生无知到了令人十分焦虑的地步。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必备的语文能力已刻不容缓。

    由此看来,在任何高校课程改革的规划中,文学乃至传统文化的普及都应该得到强化而不是削弱,大学语文的教学依然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主要渠道。

    大学语文教育的时代转型

    大学语文如何走出尴尬?似乎还没有人说得清。不过,这种两难的抉择处境,还是有助于我们认清一些平时不大容易认清的东西: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只是针对理工科学生偏科情况严重而设置的,试图起到补偿理工科学生的文学素养的作用。这种目的本身就决定了大学语文的局限性:它不是系统的人文教育,而仅仅是停留在情趣层面。事实上,大学语文不是使一个人学到一门技术,而是提高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格,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用爱因斯坦的话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近年来,中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从根本上不是取决于“物”的现代化,而是取决于“人”的现代化,必须使国民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有较大的提高。而如何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增进文化知识的积累,传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成果,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成为高校语文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目前整个社会的人文导向比较混乱,过去讲的善恶、美丑、雅俗和高低,在一些领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甚至有些很低俗的东西被一些媒体大肆宣扬在大学校园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行为不文明,生活品位较低,自理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差,功利主义色彩较浓,缺乏文化修养,对文、史、哲、艺知识知之甚少,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近期有关大学生的轰动性新闻迭出:继大学生“伤熊事件”之后,又有大学生杀死父亲、奶奶,劫持绑架人质,杀人弃尸,在微波炉中活烤小鹿犬,加之此前有关大学生嫖娼、傍大款的新闻,这些令人痛心的事件是多年来过于忽视“人文”教育导致的结果,应该引起中国整个教育界对“人才”标准的又一反思,教育首先培养的是“人”,充满“仁、爱、信、义”的“人”。高校所开设的“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实现高校的人才目标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不能完全解决学生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大学生特别是理工专业的学生现在的艺术和文学素养只靠大学开设的两三门课是学不好的。所以,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大学语文依然是必须依赖的一个重要渠道。

    既然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离不开语文教育的支撑,而我们又太需要一门基础公共课来承载这种教育责任。这便意味着,在当前的教育阶段,大学语文不能言退。激发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对大学语文的教育模式作出适时调整,集中精力研究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问题,而不应去铺更多的新摊子。

    我们要什么样的大学语文?不仅大学语文教学圈外的人士对大学语文有诸多议论,即便从事此项教学的教师对它也有不同的看法。或许,这正是大学语文教育转型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症结。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形势下,大学语文教育的转型很难给出一个全优的固定“模式”,众多专家学者认为,大学语文应该强化审美性、人文性,淡化工具性和基础性,这即体现了大学语文在两难抉择中的一种次优选择。

    所谓审美性,即是把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欣赏和评判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所谓人文性,就是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当作文化现象来审视,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吉林大学前校长刘中树教授说,过去,人们总是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就是把它作为一个工具。现在要突破过去的工具观点,大学中文系学生要在中学的基础上提高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各种作品的写作能力,着力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教育,民族精神的教育,陶冶情操、塑造人文的教育,即是要把它看成终身的教育。这样认识的话,语文教育就是贯穿终身教育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人文学科是守护精神家园的学科,它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以价值,赋予社会经济发展于精神动力,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需要。”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查理·莱曼的这句话,正是点中了人文学科对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重要意义。为此,大学语文教育的转型必须体现人文修养这一本质上的跨越。目前,一些高校联合组织编写的强调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语文教材已相继出版,并进人课堂实践,如《大学人文读本》、《高等语文》等,即是大学语文走向人文的一种改革尝试。

    新型大学语文教科书《高等语文》由温儒敏教授主编,全国十多所大学合作编写,汇聚了北大、清华、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知名学者的心血,较同类教材有了很大的突破。该教材立足“语文”,但文选范围涵盖文史哲和科技等领域,包括《<九章算术>与中国古代数学》、《<易>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孙子兵法》、《通俗文学》等内容,旨在为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一种培养语文综合素养、滋养人文精神的课堂教学用书,提升当代大学生欣赏与鉴别人类精神产品的感悟和认知能力。对教大学语文的教师来说,这种教材也可以和他们的学科研究有所结合,发挥各自的学术优势,让更多的教授关心和参与大学语文教学。

    2002年,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可以说是对于传统的大学语文进行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大学人文读本》分三卷,分别命名为“人与自我”、“人与国家”、“人与世界”。它从普适性的人类文化价值通识出发,选编了古今中外近现代和当代2加余篇经典人文佳作。学科则涉猎了文学、历史、哲学、经济、伦理、心理、教育等,以“编者旁白”的形式,对每一篇文章进行评述、解说,提示思考、疑惑乃至优虑,引导大学生展开对“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等根本性命题的关注,旨在提升现代大学生的
人文精神。

    如果说教材的转型是大学语文生存、发展的基础,那么教学方式的改革则是大学语文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也就是说,大学语文不能仅仅凭借与中学语文教材强烈的反差取胜,而应通过课程的整体建设,依靠深厚的文化内涵、优质的教学水平来获得长足的发展。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问题。笔者认为:

    一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保证大学语文开足课时,在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思路尤其是队伍的建设、教材的编写方面加大人力、物力的投人。在职称评定、专业立项上给予与其他专业学科同等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自觉自愿地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

    二是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专业化,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所谓课程专业化,不是说把大学语文课程变成专业课,而是说教师要有专业的水平,用专业的眼光审视文学作品,深入浅出,让学生辨别出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所谓教师学者化,是指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应该是文学类有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应该积极选送最优秀的教师轮流讲授,培养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兴趣,在教师中树立起关心大学语文,以讲大学语文为荣的风气。

    三是加强教学方式的探索。就是要把大学语文教育从中学语文篇、章、字、词、句的重复提升到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来操作。让学生接受语文和语文课,是高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认为,语文教育改革必须扎扎实实、德步前进。比如中小学生与大学生对语文课的需求是不同的。中学生出于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在面临高考的前提下,必须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科学的训练,切实提高读写能力,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语文不同于文学,教学改革中过多的浪漫色彩和理想主义因素可能会影响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造成基本能力的欠缺。语文课的目标不是培养作家,而是提高公民的基本读写能力。而大学生则应有更开阔的视野,从语文中得到更多的乐趣。他们不应一味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他们学习的重点在于拓展和提高。[2]

    把大学语文改造为以全面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宗旨的新课程,是教、学双方共同的要求。近几年来,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大学语文课程的整体建设已引起各高校的关注与重视。相信在教师与学生的互相信任与共同努力之下,大学语文教育一定会突出重围,另辟跳径,给学生打开一扇展示文学新视点的窗户,让他们接触到一个更加纷繁多姿的世界,而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也将随之
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孟繁华)

    【参考文献】

    [1] 邢宇皓.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光明日报,2004-02-13(3).
    [2] 蔡闯.语文课是有魅力的.光明日报,2004-02-12.
    [3] 吕福源.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目标而奋斗.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12-14.
    [4] 黄蔚.大学语文:何时走出馗尬.中国教育报,2004-05-l4(4).

    作者简介:陈中林(1967-),湖北黄冈人,鄂州大学校报编辑部,讲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8614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