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王卓慈:试谈《大学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尴尬与时俱进
【时间:2008/11/13 】 【来源: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8月 】 【作者: 西安财经学院 王卓慈】 【已经浏览4713 次】

    摘 要:面对时代转型,《大学语文》课的教学面临如何调整以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找准本课程的定位,编写“适销对路”的教材,采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不可回避的讨论话题。

    关键词:课程定位;教材问题;教学方法


    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全国恢复高考,最初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其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但毕竟刚刚经历过“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系统学习过文化知识的学生为数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专家学者、有识之士纷纷著文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指出补文化知识课的必要性——良好的语言文化基础是学好任何一门专业知识的先决条件。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首倡,并在其学校率先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无疑对提高当时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化水平有极大的帮助。此举一出,其他高校纷纷响应,以补中学语文“欠账”为主的《大学语文》课应运而生,广受大学生们的欢迎。二十多年来,《大学语文》课经历了从“争取承认”,到“热烈拥护”,再到“按例办事”的运行过程,但是由于定位、教材等多种原因,如今《大学语文》在很多高校却徘徊在“开”与“不开”、“多开”“少开”之间,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课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大学语文》教学走出尴尬与时俱进,笔者想从“定位”“教材”“教法”几个方面谈点儿个人看法。

    一、定位——人文教育的基础课程

    时下,大学生学习英语,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阅读英语的文章和作品,被社会普遍认同,并被大力提倡。与之配套的各级各类英语考试,亦相当完备。相对而言,作为中国人母语的汉语及以汉语为主的语言文学教学,在大学教育的公共课中却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有学者不无感慨地说,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更有甚者则发出“汉语,我只有对你哭”的呼喊[1]。回想当初,全国各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的目的有四:“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2]今天看来,要实现这四个目的仍需我们不懈努力,而作为人文教育基础的《大学语文》课,在实现这四个目的方面的意义非但没有过时,且仍能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学要走出尴尬,首先应给它这样一个明确的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时间,我国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大学教育正处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的阶段。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从小学,经初、高中,再到大学,教学的知识化、系统化、理论化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应试教育也愈演愈烈。现在的学生与二十多年前学生所掌握知识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但在社会使命感、历史责任感、奉献精神等等方面,却与二十多年前的学生有了较大的差距。这明显地反映了当前我国教育重知识传授,轻人文精神培养的诸多问题。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更多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重在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大学语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史、哲经典的教学,帮助学生去体会、感悟文学中蕴含的人生哲理,通过文学名著名篇的学习和欣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为弥补人文精神缺失的“亏空”,大学本科层次的教育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语言是一个载体,它作为一种知识,只是帮助人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如果离开了文字所载负的内容,仅学习语言的准确性是不够的,学习语言知识的准确性只是把它做为走近人文理想的工具,而不是最终目的。因为从创作者和欣赏者方面来看,人们对自身价值和需求的认识,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对现实世界的态度,都与对语言文学意义的把握密切相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虽由社会历史所决定,受到哲学、政治、宗教等等的影响,但它有相对独立性,我们不能用社会的、历史的观点来代替作为艺术品的文学学习。在“通识教育、按类教学”的原则下,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为进一步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个性培养与统一管理的矛盾,用经典作品滋养青年学生的心田,是感受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人文主义品格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由知识为核心向审美为核心转变的大学语文课,其审美功能日益凸显,因为:大学语文课在弘扬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开扩精神视野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打破时空限制,与百千年之隔、千万里之遥的古今中外世界级的人类精神大师、巨匠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思想的撞击,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与生命都得到升华。”[3]

    大学语文可以引学生重温中国古典诗文,让学生领略那些非“现代”的故事和情感的魅力;启学生深入难以穷尽的诗意的世界,助学生自己去体会语言和情感的微妙关系……带领学生在文学语言意义的世界中,了解作家潜入文本之间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和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使文学这种“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陶冶人的精神作用得以实现。因为大学语文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二、教材——“适销对路”的编排方式

    《大学语文》教材存在问题较多。前二十年,以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全日制高校通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一枝独秀;近五六年,《大学语文》教材遍地开花,有不同版本的新教材30余部。如果算上各地军队院校、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的教材,实际的《大学语文》教材估计足以超过50部。这些教材中,既有较“统编本”为优的,也有编辑思想、选篇体例了无新意、学术视野不够开阔的。当然,这是课程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选择过程。随着各级各类高校对教材的不同要求,会逐步去粗取精,但同时教材的编写也会更为多样、更具个性,也更能反映《大学语文》的教学科研水平和课程定位。

    这里不妨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学语文》(简称统编本)为例,探讨一下《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订问题。统编本自20世纪80年代初问世以来,中间经历了四次大的修订,总体上是越修越长,越订越厚,字数由20多万字,激增到2001年版的70余万字。编写原则是“选择本国过去和现当代名家的各体文学作品,根据不同阶段培养学生的目标和需要,用不同方式对作品加以组合,在一定的教学设计下编成。”[5]毋庸置疑,在恢复高考制度之初,统编本教材对促进《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起过很好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中学语文课本进行了多次修订,加大了文学作品的比例,还编写了语文读本,使中学的语文在内容和容量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动。而统编本没有与中学语文教材同步修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忽略了与中学语文教材的衔接。2001版《大学语文》课本的127篇选文中,有38篇在全国统编中学教材中已经选收(如包括语文读本的篇目则更多)。统编教材的《附录》选收了中国文学史概述、古代汉语语法常识、古代诗词格律常识、常用语文工具书简介、我国历史朝代简表等。这些知识大多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已有介绍,如:《怎样学习文言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常用句式》(高中第2册);《中国文学的鉴赏》(高中第3册);《现当代小说鉴赏》《古代小说鉴赏》《现当代戏剧鉴赏》《中国古代文学概述》(高中第4册);《唐诗简介》《外国文学简介》(高中第5册)等等,比《大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还要全面,且均由名家撰写。这种现象使大学生在学习同样篇目时极易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汗牛充栋的中国文学精品中,《大学语文》完全应该也可以避免与中学语文教材重复,其附录也可以省略。至于外国文学部分(除中国文学以外的,都是外国文学),笔者认为,与其挂一漏万,不如一概不选,把《大学语文》编成纯粹的“大一国文”。

    《大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篇目,构成了语言文学的审美对象。一切有关文学的看法,例如关于文学的社会作用,文学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文学作品中反映的时代精神、人生观、审美观以及爱情观等等,都必须通过文学语言来认识,而语言文学课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把学生心灵中美好的、崇高的因素都调动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对生活的美好信心,进而增进学生的人格素养。如果仅仅满足于用一种枯燥无味、面目可憎的教条来给学生灌输,结果肯定是适得其反。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全的思想,知道什么叫爱,懂得什么是美,懂得什么样的人才是高尚的人,这些问题理应在大学语文教材选文时引起充分地关注。因此,与时俱进和不断增删相应的教材内容,既应是一个经常性的工作,也是一个艰苦的工作,需要有一种审慎的态度,决不可随意而为。唯此才能保持教材的鲜活、“引领潮流”,也才能争取把教材编成精品。

    三、教法——“寓乐于教”的指导思想

    教学是大学之本,研讨教学方法是经常性的教学活动,怎样使《大学语文》不同于“高四语文”,其教学方法大有探讨的必要。北大陈平原教授指出:“文学作为‘专业’的魅力正日渐消退,而作为‘修养’的重要性却迅速提升。”[4]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电脑早已普及,大学生每天都能接受到大量信息,视野分外开阔,思路也非常活跃。这种形势下,传统大学语文课“寓教于乐”的老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反其道而行之,采用“寓乐于教”的新方式,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着眼点在文学的“审美”功能上,只把语言文学作为一种知识背景,或者是显示能力的基础来组织教学活动,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首要位置。而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生活对艺术的一种敏感能力和分辨能力。如何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同学的知识结构水平来讲授,让他们对这门课有兴趣、能获益,又逐步转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这是《大学语文》课“寓乐于教”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教学的关键乃在对这些作品怎样讲,讲得又怎么样。由于统编《大学语文》教材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主,扭转青年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的冷漠应为其讲课的前提。既要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又要挖掘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对其进行剥茧抽丝地分析研究,指出文学作品中“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情意兼胜之妙,还可适当接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前沿,尽可能地挖掘为当前借鉴、光大的合理因素。从教师方面来说,不能把审美能力的训练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趣味教学,而是要增加学生的作品阅读课程,提高他们解读作品、分析作品、欣赏作品的能力。“文学教学基础的基础就是对文本直接的解读和体悟。从认知的规律来说,本来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没有对于文学文本的具体理解和感受能力,对文学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规律的理解就失去了基础。”[6]教学中,应着重从审美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的分析和鉴赏,讲清文学的艺术经验、艺术成就、艺术技巧、艺术风格、艺术发展的独特规律。

    从学生方面来说,当前《大学语文》课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不够重视,因为他们疲于应付排得满满的其他“主课”的听课、作业、考试,对《大学语文》只能满足于死记硬背教科书和课堂笔记。应该想法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多种魅力,使大学语文课堂不只留下一点点文学家的轶闻趣事和干巴巴的人文知识,而成为精彩纷呈的、能吸引学生的审美的殿堂。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大学语文》课的题中应有之义。课堂讲授应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组织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想法;结合所讲内容,有意识使用音乐、绘画、影像资料等其他艺术形式来增强课程的愉悦性,提高学生乐于学习的兴趣,这些都是“寓乐于教”的有效方法。期末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考察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学活动的继续,应设计出既能考察学生实际能力,又能拉开学生档次的题目。这些题目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提出观点,通过自己的论证,得出自圆其说的结论,就达到了《大学语文》课的基本教学目的。

    《大学语文》课程,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不象英语四、六级考试那样受到普遍重视。作为“既是‘知识’,也是‘审美’”[7]的高校基础公共课,如何走出尴尬、与时俱进,的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我们不能把人文素质、审美能力的培养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趣味教学,而是要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从思想、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探寻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和作家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解读作品、分析作品、欣赏作品的能力。这是《大学语文》课程求生存、图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突显文学课程自身特点的优势所在。


    [参考文献]

    [1] 北国骑士.汉语,我想对你哭[N].羊城晚报,2003-10-18(9).
    [2] 邢宇皓.大学语文遭遇尴尬[N].人民日报,2004-02-19(13).
    [3] 钱理群.学魂重铸[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
    [4] 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陈平原.“文学”如何“教育”[N].文汇报,2002-02-23(8).
    [6] 温儒敏,黄修己,孙绍振等.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笔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5).
    [7] 陈思和.既是“知识”,也是“审美”[N].文汇报,2002-05-04(6).

    [责任编辑 沈正军]

    基金项目:西安财经学院教学研究项目(03XCJ-11)
    作者简介:王卓慈(1956-),女,北京市人,西安财经学院文学艺术系副教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4614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