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赵丹琦:母语生存的危机与出路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南京审计学院 赵丹琦】 【已经浏览3091 次】

    内容摘要:汉语作为母语是中华民族生存的交际工具,本应受到高度的重视。但近年来,随着外国强势语言与文化的逐渐渗透、国内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和高校汉语及大学语文教学、教材改革的缓慢进行,母语生存的危机始终存在。因此,解决的途径应从学习先进国家的母语教育经验、加快母语教学改革、统一母语教材、立法规定规范用字和用语、采用新的语言考试制度、实施语言教育的多元化方略、制定和推广汉语学习的全球化战略、向全世界宣传汉语的语言和文化价值、提高教育者与学习者的积极性等方面入手,从而使母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魂,在世界语林中时时显出华章异彩。
    关键词:母语;危机;原因;出路


    母语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虽然说每个民族都有一种天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但由于近年来中国受外国强势语言与文化的影响,使得高涨的外语学习热一热再热,反而让母语的学习和教育相对被轻视;再加上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束缚,大学生对汉语及大学语文学习普遍缺乏兴趣,忽略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他们精神的陶冶作用,因此母语生存的危机时刻存在,国人母语水平和人文素质的现状也令人担忧。尽管近两年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关注到了这些险象,但危局依旧凸显。2006年8月25至27日在南京举行的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上也仍将此作为重要的研讨论题,所以探讨母语生存危机的原因与出路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母语生存危机四伏的原因探究
 
    母语生存危机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国际社会。中国加入WTO以后,国民经济发展迅猛,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个领域都在与国际社会接轨。联合国虽然将汉语列入工作语言,但在联合国各种场合中使用的语言,大多数是英语,汉语的使用很少;在国外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基本没有使用汉语的。按惯例,在中国内地召开的一些国际会议,也将英文作为工作语言。去年7月1日在上海闭幕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就是这样。一些科学家希望用汉语演讲遭到拒绝,唯有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用中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这种国际学术会议上,由于与会的外宾多,大会统一规定使用英语虽然无可厚非,但重外轻内,厚此薄彼,长此下去,还是会弱化母语的地位的。正是由于将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或工作语言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多,在国际上重要的外交、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一般都使用英语,这使得英语受到国内社会的广泛重视。英语对其他语言文化造成了挤压态势,也使汉语在国际环境中的发展受到了某种制约。当然,与此同时还是由于中国经济的日益繁荣,汉语却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水平考试在世界34个国家设立了151个考点,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更令人惊诧的是,在上海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大赛上,留学生击败中国本土学生,夺得第一名,昭示着新一轮世界“汉语热”已经到来。但是,毕竟现在汉语还不是强势语言,汉语外热内冷的现状依然突现,据统计国内学英语的人数依然超过2亿人;母语还是遭遇着一些国人的冷落。其次,全球经济发展也带动了信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发展快的国家掌握着网络信息的强势语言和文化。在互联网上应用更多的还是英语。其它语种只能成为网络的点缀。汉语在国内网站和华人网站中才能有自己的广阔市场。

    另一方面,母语危机来自国内社会。首先是流行语的影响。其中一些时尚流行语来自英语,如ID(身份识别)等;一些用汉语拼音字母缩写构成,如BS(鄙视),MM(美眉)等网络语言在中国大行其道。还有一些谐谑反讽的反映大学生性情的网络“帖子语言”以及手机短信文字也大为流行,被人戏称是周星驰们的“大话文体”的胜利。同时,商业化的外文(包括外文译音)广告也冲击着人们的视野。“本店黄金确实OK!”或“爱丽斯香皂人人爱”之类不绝于耳,使人们感受到了流行语的全球化魅力,并使传统母语受到了新的挑战。甚至母语的普通话读音也往往会被浓厚的“粤语”、“港台语”、“东北味”、“韩语”、“日语”腔调而调侃。

    母语危机其次来自于国内单位招聘或晋级、公务员招聘、学历教育、研究生、博士生考试、出国留学等都需要英语成绩的事实的影响。大学生们为了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受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应付着各种英语考试,一门心思专攻英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专业课和大学语文等基础课上花得时间相对少了。在他们身上由此出现汉语言表达频遇尴尬、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相对欠缺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一位大学生直呼“悲哀”——“我们为了能过英语四级而沾沾自喜,却不为不能写出一手好文章而悲哀。”一些经济类、理工类专业的大学语文每周只有一节,外语课却成为每天一节的“主题曲”。这不仅使高校内出现了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的趋势,而且也出现了一些中文系的学生因重视英文学习而轻视了中文专业学习的现象。甚至有些高校或院系的领导为了节省课时而干脆去掉了大学语文公共课程或将此改为文化素质的选修课。

    再次,母语危机还来自电脑的影响。现在用电脑打字代替手写已成为普遍现象,许多不少家长和学生都不太重视手写了,结果是有些人的字越来越不好了。如此发展下去,不但书法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将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错字、别字也会令他们的母语水平下降。

    最后,母语的危机还有少部分原因来自于教育界。由于教育者观念不一,母语教学与教材改革相对迟缓,也给母语生存带来了不必要的危机。虽然说中小学语文还主要是围绕着应试教育而注重语言基本能力的训练,有统一的教材和革新的教学目标。但由于中小学语文没有与大学语文接轨,因此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者还没有全部引导学生从人文、审美、艺术的角度去阅读文学作品,结果就使一些学生只知道唯一的标准答案,而厌弃学习语文;进了大学,也片面以为大学语文就是高四语文,缺乏学习的动力。而大学语文本身虽然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如教育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但各高校没有使用统一的大学语文教材。而各种教材各有独特的教学主导思想。不少教育者对大学语文到底重人文性还是工具性或知识性的教学目标问题争论不停;对注重采用多媒体或网络教学方法还是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等问题辩论不已;对偏重中国文学史、作品选还是中外文学史、作品选等教材编写问题议论不绝,也造成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进程缓慢、甚至没有实质性变革内容的情况。另外,高校的中外文学史、汉语、应用写作、中国文化史等母语类教学也没有使用统一的教材,使得母语教育缺乏统一的规划。

    二、母语生存的未来之路

    母语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的是压力更是挑战,它更需要我们机警地面对危机、及时地拯救危机、灵活地应对危机、智慧地化解危机。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地寻找母语生存的出路。

    出路之一:参考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先进母语教育经验,统一革新观念,制定和落实新的母语教育方案。相比较而言,经济发达的美国现在既对汉语学习十分重视,美国大学理事会开发的AP中文项目将于2006年在美国2500所大学广泛展开,美国高中学生可通过该项目学习获取大学学分;美国国会两位参议员发布了“美中文化交流促进议案”,该议案要求美国联邦政府在2006年到2011年的五个财政年度内拨出13亿美元,用于扩展和加强美中两国的文化交流,特别是美国的中文教育及与中国的初、中、高等教育留学生交换计划。同时美国的公立教育对母语(英语)教学也重视得多。学生从进入K年级(幼儿园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每天都必须至少有一个小时的母语学习时间。甚至到了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仍然有母语(英语)的必修课,假如修完了以后,统考不及格的话,大学仍然是无法毕业的,要重考或者读其它的母语(英语)补习课程。很多大学更把母语(英语)的写作规定为研究生入学的考试之一,假如无法通过,学生就不能被录取为研究生。美国的母语教学的主要部分大致分为:阅读、写作、文学欣赏、古英语和口头表达这几个部分。目前,全美有三十七个州都根据联邦政府的“无一孩子落后”法案订立了母语教学的课程标准和统考,因此,母语教学在全国各级学校教学的内容,基本是一样的。美国大学母语(英语)教学有以下主要的共同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直接参与、实践及课外学习,尤其是学生的讲座或报告(presentation);重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趣的是,美国的语文老师从来没有对母语教育究竟“姓语”还是“姓文”,或者“大语文”,“小语文”,“人文教育还是工具教育”之类的议题产生过任何的疑问或者争论。美国的母语课,名称也不叫“英语”,而是叫做“英语语言艺术”(English Language Arts)。因此,我国教育界可以既参考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的母语教育经验,又可以根据汉语教育的规律性,制定我国的大、中、小学校统一的系统的分阶段的母语类教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方案等;精选古今中外名篇作品并结合文学史知识以及语言、文学、文化等知识作为母语教学内容,避免重复内容;注重母语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等的多元化特点,为培养未来世纪具有汉语言交际能力和深刻人文精神的新国民,而把有效的时间用在落实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措施中来。

    出路之二:立法规定规范用字、用语,同时研究流行语发展趋势,吸收有意义的新词汇。北京市早在2003年就已经出台并开始实施规范普通话的相关法律;规定北京市以汉语文出版的各类报纸、期刊、图书、电子和网络出版物、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报头(名)、刊名、封皮、内文、广告等应当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另据了解,上海、吉林两地正在制定规范网络语言的地方性法规。教育部相关官员反对高考用“网语”。但是应当密切关注和研究新的流行语的变化,以便使母语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因此,应在全国立法规定规范用字,与此同时吸收有意义的新词汇。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已经增收了6000多条新词,删去了2000多条陈旧的较少使用的词语,如“假象牙(赛璐珞)”等。这样的收集还应该继续下去。因为汉字记载的不仅仅是字的含义,还有民族的兴衰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轨迹。

    出路之三:改革现有的英语考试制度和努力推行统一的汉语水平考试制度,实施中国语言教育的多元化方略。在真正十分需要英语成绩的学位、职称、招聘、晋级等考试中设置英语标准化考试,减少不必要的英语考试。在高校学生和从业者中推行不同等级的国内统一的汉语水平考试即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这项考试已在2006年3月26日开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生参加了考试。ZHC是考查应试者在职业活动中实际应用汉语能力的国家级测试,其成绩在成为学生汉语能力证明的同时,也成为评价教学水平的参考依据。考试由国内语言教学、心理学和教育测量学等方面的专家开发研制,测试合格者可获得“国家职业汉语等级证书”。并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世界文化多样化宣言行动中所倡导的那样,“提倡在尊重母语的情况下,在所有可能的地方实现各级教育中的语言多样化,鼓励自幼学习多种语言”,以适应世界的多元化发展。

    出路之四:制定和推广新的汉语学习全球化战略,积极向世界宣传汉语的语言和文化内涵。尽管2004年上半年我国开始已实行国家汉语战略,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成立了25所孔子学院,并派遣了几百名汉语教学志愿者等,但这方面的工作任重道远。应当制定和推广新的汉语学习全球化战略,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成立语言学院和派遣汉语教师,出版诸如“走遍中国”之类的汉语教材,制定新的难易度适宜的国际汉语水平考试标准,甚至像欧洲各国那样设有国家级翻译中心,积极向世界宣传汉语的语言和文化内涵。积极推进汉语教学,帮助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更快更好地学习汉语。这将有利于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让汉语走向世界;也将激励国人学好母语、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尽职尽责。

    出路之五:提升母语教学者的自信力,同时增强母语学习者的原动力。适当增加母语教学的课时,增大母语教学者从事母语的教研和科研的奖励力度,充分运用和交流全国的母语教学资源包括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办教师师资提高班,多开播一些如央视百家讲坛那样受欢迎的赏析古今中外文学经典名著的好讲座。并且采用多媒体式、网络式、研讨式等各种教学手段,努力调动母语学习者的兴趣。除对学习者进行必要的文学语言知识与能力的教育外,还要加强对学习者的课内外学习实践、阅读、写作、讲演、研究等方面的义务指导,要充分实施母语的人文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此外,要进一步发挥母语教学者和学习者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明精神塑造中的作用,努力使他们创造新文化,谱写未来母语发展的崭新蓝图。

    改变母语生存的危局、捍卫和光大母语是每个热爱母语的中国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母语教育可以培养中华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性、流利的自我表达能力和新颖的独创意识,也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尊;自强,更有利于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传承和贡献。只有多途径地开辟母语生存的活路,才能实现母语教育的神圣目的。

    
    [参考文献]

    [1]caoxinyi.美国的母语教学.[EB/OL].中国教育信息平台—专业的教师网站教师博客中心www1.upweb.net,2006,2.5.
    [2]秦国林.美国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981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