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家谈

郭立场:应对大学语文多一些必要的认识
【时间:2008/9/6 】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年10期 】 【作者: 郭立场】 【已经浏览2892 次】

2007-05-11


    “英语不过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过也不能毕业!”北京大学教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设置了“素质教育通选课”,其中要求所有学生,包括理工科学生,都要选择一两门语言文字类的课程。记者日前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目前已经有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学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北京晨报》5月10日)

    近年来,尽管大学语文在部分高校已被设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实际上长期以来仍处于尴尬的边缘地位。大学语文既缺乏思想政治课的某种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那样的强势性。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远道的和尚会念经”,国际上汉语的地位不断提高,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留学生大多对汉语兴趣盎然,比如说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报考人数近几年保持大幅增长。毫无疑问,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境况是不正常的,国内汉语教学地位不断下降的事实,很多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中文的驾驭能力,对文学的鉴赏水平不容乐观,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去反思。而今,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国内多家学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对于提高大学语文的地位,传承民族文化,无疑是及时雨。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民族的语言记录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越来越多的人充满忧虑,各类媒体的呼吁更是不绝于耳,担心中国传统文化要失传了,要发生断层了。如果这是真的,后果无疑是严重的。前些时日,一篇名为《中国英语考试毒瘤》的文章成为各大网站论坛的热门话题。文章指出,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浪费大量的时间,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使国家每年数以百亿的巨大财富打水漂,真是祸国殃民。用“祸国殃民”来形容当下的英语教育,虽有些言过其实,但偏激中也不乏警醒。的确如是,中国人学习英语已经背离了学习的初衷,是单纯地为了学习而学习,而背离了英语本身的语言工具价值所在。尤为可怕的是,和英语的表面强势相比,汉语遭遇了实质的忘却和落寞。当越来越多的人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时,已没有人用时间和精力问津汉语能力的高低。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民族文化的载体,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民族凝聚力。法国为抵制英语的文化侵略与霸权,不惜从立法层面上捍卫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难道我们的母语就没有打一场“保卫战”的必要吗?面对日渐萎缩并消亡的母语,我们能够坦然处之吗?

    需要指出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会断层,不决定于学习和吸收了多少外来的所谓精华的东西,而决定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是否传承了下来。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堡垒,尤其是作为人才汇集的重地,倘若连高校都不能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何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强素质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关系密切,有助于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其完美人格,发展其创造性思维,使大学生在气质、修养、人格等方面得到提升,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当然,大学语文受冷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不得不作出让大学语文为专业课和外语四六级让路的决定。从学校方面讲,则存在教材老套、师资力量偏弱、精力投入不足、学分权重低等问题,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直接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影响力和教学质量。

    大学语文遭遇冷落的尴尬,汉语处于边缘化的落寞,这种困境不是短期之内形成的,因此也无法在短期之内就得到彻底解决。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但必修必选绝非惟一路径,也非最佳选择,要提高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各高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突出课程特色,保证课程效果,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9570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