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家谈

大学语文真的是大学生的“阑尾”吗?
【时间:2008/4/6 】 【来源:篮板王的博客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2793 次】

2007-5-11

  除了以后要指望这个吃饭的,大学生视语文为“鸡肋”甚至“阑尾”,已然是历史悠久。以前是奉行“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今则是“外语,计算机,一个都不能少”。想想也是,如今的用人单位哪有看“语文等级证”的,似乎只要是个中国人,语文就一定能够过关。 

  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不在少数。尽管学校祭出了“英语不过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过也不能毕业!”的法宝,但在一些人的眼里,这也不过是类似于春晚赵本山的“忽悠”,当不得真。虽然有不少的“老外”争先恐后学汉语,那他们也是冲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蛋糕去的,和咱们一门心思考“托福”一样,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和喜欢和热爱基本没什么关系。 

  学语文有什么用?这大概是倡导者和实践者首先最应该回答的问题。不然,即便用行政命令约束大学生学语文,恐怕也是“强按牛头不喝水”。毕竟,在实用主义者看来,语文和外语的“含金量”差别还是相当大,前者不但称不上是“敲门砖”,也许连“垫脚石”都谈不上。 

  放在一个更广大的视野来看,大学语文的“疲软”似乎更象是一个“用进废退”的结果。在阅读量节节后退的年代里,谁能指望一个“国家阅读节”就能完成我们的精神救赎?更别想着拿“不过就不能毕业”来毕其功于一役,从而完成大学语文的华丽转身。 

  或许从文学走下神坛之日起,大学语文就注定了式微的宿命。当“精神食粮”变成“文化快餐”,没人再会去用尽心机煲一碗心灵鸡汤。在文化流水线上,“方便面”的生产更符合“多、快、好、省”的时代原则。昆德拉曾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以后的日子里,估计上帝再也不会笑了,因为我们不用再思考:写的不用脑子,看的更不用脑子,大家都只不过是例行公事地履行程序。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西班牙作家赛拉说过:“文学的界限恰好就是人性的边界,它标明了神和魔鬼属性之外的天地。”大学时代的语文也许给不了我们立竿见影的惊喜,但却可以是我们受用终身的财富,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一生。毕竟,在生活的光谱中,仅有功利是不够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8198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