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家谈

刘雁军:大学开设语文课为利国利民有益之举
【时间:2008/4/6 】 【来源:北方网 】 【作者: 刘雁军】 【已经浏览2523 次】

2007-5-12

    每个人刚刚呀呀学语,就开始接触母语,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被摆在学科的重要位置上。然而,到了大学,语文却成了“专业课”,难道我们的大学生语文功底都已经很扎实了吗?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都已经被吃透了吗?

    其实不然!韩国报纸《中央日报》曾于2005年12月16日刊发了一篇题为“令人心寒的中国人的汉语功底”的评论文章,其中谈到,在上海举行的翻译资格考试中,虽然参加该项考试者英语水平都很高,但仍然出现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汉译英题目里有一道题要求将“富贵不能淫”译成英文,有人将这句话译成了“Berich,but not sexy(富贵但不能性感)”。(《环球时报》2005年12月28日)

    这说明什么?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英语一直被列为必修课程,甚至作为学生将来参加社会竞争的三件“法宝”(英语、计算机、汽车驾驶)之一,到最后,学生连基本的汉语言历史文化都没有掌握,还有什么资格去当翻译,岂不让外国人贻笑大方。刚刚毕业的历史系大学生不知道《三字经》的作者的籍贯何地;电视台主持人、播音员错字常挂嘴边,他们中多为高学历者;每天打开电视看看,字幕里多多少少会出现错别字。走在马路上,看看招牌上、标语里,总会纠出错来。如此看来,国人的汉语功底的确还很不扎实。

  其实一切还得归结于中国的应试教育,学生从幼儿园起就不得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什么素质教育,什么汉语言基础训练,什么唐诗宋词汉赋,统统得为应试教育,为升学,为考取四六级英语证书让路。正是在这种大范围、大面积的功利性环境氛围中,不要说小学、中学生汉语功底平平,多少人大学毕业了,也对传统文化一问三不知,有的硕士研究生连论文都是错字连篇。中学的文史课平时一般不上,等到中考时,学校才安排突击补课;大学同样如此,文史类选修课少人问津,研究文史的大学生就更如凤毛麟角,考试前才会熬夜死记硬背,实在不行,一抄了之。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趋提高,世界各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增进与中国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强,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有数据显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达3000万,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进入美英日韩等国的中小学课堂,累计37万人次参加国内外近200个考点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试想想,如果有一天,一名外国人的汉语水平、文化素养和历史知识超过了一名中国大学生,岂不让人汗颜!如此,大学里开设语文课程,并把它列为必修课,真的很有必要。虽然,这样对于大学来讲,可能会在学科结构调整、师资经费等等方面需要下一定功夫,但如果真能提高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化水平,传承和发扬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也不失为一件利国利民、牢固根基的有益之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8451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