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观点碰撞

刘加民:《大学语文》,废立皆有“缘”
【时间:2007/7/20 】 【来源:刘加民博客 2007-5-20 】 【作者: 刘加民】 【已经浏览2787 次】

    《大学语文》的“废”与“立”,反映着语文观念的变迁,折射着时代对语文的要求,见证着社会思潮的起伏与流变。当年“废”它,理由充分,如今又要“立”,当然也是科学论证的结果。

    一,《大学语文》被取消,因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严重滞后,失去了生命力。

    高中毕业起点的大学生、中专生,除了语文爱好者,这些人在大学里无法对大学语文产生兴趣,很大程度上不是语文学好了,而是学厌了、学烦了,语文教材实在是太倒人胃口了,无论是教学效果还是课堂气氛还是老师学生的个人感受,这课实在没必要开下去了。时间应该是八十年代中后期,那时中学语文教学还没有改革,大学就更别提。脱离生活,僵化教条,千篇一律,风格单调,主题先行等等的选文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所谓“课文”。与此同时,在教材之外,教室之外,在流行报刊中已经迅速成长起充满生活气息和可爱的人文精神的“时文”,两相比较,优劣自见。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全民喜欢文学,热爱文学,文学带给他们难以言表的享受和快乐。现在已经消失了的《黄河诗报》《星星诗刊》等当时都可以发行几十万上百万份。对比这些东西,《大学语文》简直令人恶心。那时教材选文的惯例,是绝对不会入选最近二十年之内的文章的,而如今,当年度的中学生作文都可以进入语文课本或者阅读选本。我是学中文的,没有笼统的“大学语文”可,取而代之的是十几门跟语文有关的“局部”。《写作》是最讨厌的,因为老师自己都不会写作,只会照本宣科,把条条框框当成经验教条;《文学的基本原理》,比较新鲜,老师年轻活力,是有惊人之语,比较受欢迎;《历代作家作品选》,还可以,尤其是现当代的部分,因为老师喜欢讲故事,把时代背景和作家的风流韵事结合起来将,不错。最喜欢的是影视文学,我在那个时候看了几乎所有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电影版。所谓人文素养都在不知不觉中修炼成功。

    那时候所谓的《大学语文》课是怎么上的呢?无非是老师讲台上对着天花板念几十年前用过的讲义,下边的男男女女除了听讲啥都干:睡觉、聊天、嗑瓜子、谈恋爱(幸亏那时还没有手机、电子玩具之类)、读流行小说。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经常是某同学的呼噜声压过老师的讲课声,引起大家关注。老师过去叫醒他,他“呜噜呜噜”说梦话呢。整个教师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这样的教材,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这样的教学效果,《大学语文》啊,非取消不足以平“民愤”。或者淘汰,或者改良,〈大学语文〉勇敢选择了第一种命运。

    二,被取消的实际上是“狭义”语文,僵化教条的那一本《大学语文》教材,而真正的大学语文无时无处不在,根本无法取消,也不可能取消。

    对于语文概念的理解,到现在也还是有很大不同。语文在生活中,语文与生活、与人生同步进行,不断前进。我们生下来就在学语文,一直在学,并不是上小学才开始学的,也不是考上大学就不必学语文了,更不是大学毕业拿到合格证就可以停止学习。具体到不同的人,学语文的突破性阶段还是有的。少年作家韩寒说语文上完小学就可以了,他能够写出很不错的文章足以证明他的语文能力。有的人可能是遇上了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读到了一篇好的文章,或者因为某个无法预料的机缘忽然间喜欢上了语文。反对《大学语文》为必修课的杨支柱先生则告诉我们,他的语文的突破性阶段是在大学一年级,但跟修大学语文课毫无关系。他的语文水平的提高由于写信。第一次离开家里出远门,那时的电话又是奢侈品,无论是想念亲友、感谢恩师还是联络同学,都只能靠写信,第一年下来没写一百封也有八十封。写这些信的时候既没有假装崇高之苦,也没有命题作文不得不写若干字数之累。真情实感写得多了,写作水平自然就上去了。他的第二个语文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阶段是2001年,办了一个网站,除了睡觉一天到晚都在论坛里看帖、评帖、跟他人辩论。后来就有报刊编辑找他要稿子。他说他“从网友的批评和有经验的编辑的删改中学到不少东西”。

    脱离时代、社会和人生的语文课,纯粹作为应试工具的语文课,是我们必须放弃的。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学不可避免,大学又如何“矫枉不过正”?被毒害了的一代中学生如何在大学里重新建立对语文的兴趣?我“新作文行动”进行作文打假,喊出的“关心作文,呵护成长”的口号和,山东张在军老师提出的“快乐大语文”,编辑的“魅力阅读”系列,也许可以提供一点点帮助或者思考的启发。

    活的语文,开放的语文,大的语文,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休戚与共的朋友,永远不会因为“必修”而显贵,也不会因为“不必修”而荒废。

    三,《大学语文》的“归来”,如果不跟教材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良、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科学的考察衡量标准等的研发配合起来,很有可能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扎不住根,留不下痕,会成为“最不受欢迎的课”,堕落为靠“点名”甚至“罚款”来强制上课的尴尬课。

    其实好的语文课从来就不缺乏听众,也不用操心效果不佳。这样的语文老师很少,但幸亏还是有几个。我在北师大读研究生的时候,就知道在大学里有无好的学习收获,不是每日的功课,而是偶尔出现的“讲座”和图书馆里的自由阅读。有的专讲写作课,也有的是文学科,还有专讲修辞语法,有的就一个专题发挥精彩观点。这样的大课总是人满为患,过道里里挤满了人,窗台上挂满了人,甚至要提前好几个小时占位子。当年王富仁的课、钱理群的课、郭英德的课,如今于丹的课、孔庆东的课、王向远的课,从来就不会冷场或者“点名”。好的语文老师不仅学识丰厚,人格高尚,学养丰厚还要善于调动现场气氛,有表演才能。如今技术先进了,各种电化手段都可以用,从理论上讲,应该不难把语文课讲得生动有趣,受人欢迎。

    这里有一个极大的挑战:好的语文老师不是靠硬件“堆”出来的,几乎可遇不可求。大学里“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至今犹盛,无法从体制上调动老师改善教学效果的积极性,谈什么〈大学语文〉!现在的各地中学也是同样情况。好的语文老师千金难求。前几年北京一些重点中学,依靠自己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从全国各地招聘来一批优秀教师,为以重任,许以重金,回收重利。北大附的程翔、人大附的翟小宁、101的严寅贤、首师大附的郑晓龙,陈经伦的崔秀琴,等等。好的语文老师不平衡发展状态必然造成语文学习热情的不平衡分布。有的地区好,有的地区弱。同样的道理也存在于大学。没有好的语文老师,《大学语文》开了也没用。有几个好的语文老师,整个中文系的、甚至整个学校的语文学习热情就可以带动起来,不用人人都是名师。毛泽东说,人的力量才学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武装到牙齿的国军打不赢共军,不是武器不够精良,而是“人”出现了重大偏差。

    语文的水平高低靠什么衡量?如果继续用从西方捡来的垃圾“标准化命题”方式考察,正如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做的,把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元的中华语言文学僵化为ABCD四大选项,是不可能调动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的,只能进一步把语文魅力扼杀干净。

    在“应试教育”铁板一块的今天,大学语文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了,它的存废问题太复杂太沉重太值得关注了。一纸文件可以恢复一门课,但若恢复真正的语文魅力,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改造,绝非朝夕之功。

    2007,05,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057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