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迟来的大学语文课
【时间:2007/7/17 】 【来源:新闻周刊 2007-5-18 】 【作者: 安徽青年报记者 石先来】 【已经浏览3062 次】

    最近,关于英语考试和汉语教学的两则新闻极为引人注目。一是教育部全面叫停中小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是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建议。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两条新闻使长期以来备受诟病的教育部赢得了社会久违的掌声。大学要不要开设语文课,语文课要不要必修,师生和社会对此是如何看的?记者近日随机采访了部分大学生和教师。

    汉语言文字大赛的冠军被外国留学生夺走
     
    在多数人看来,大学生应该是精通母语的一群人,然而合肥工业大学理学院学生唐朝(化名)告诉记者,很大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基本的母语技能,有些同学连基本的汉语拼音都不怎么会了,汉语拼音频频出错,汉字也时常“张冠李戴”,或自己发明“新字”。“我听说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一次汉语言文字大赛中,冠军竟然被一名外国留学生夺走,真是颜面扫地。”看来不止我们在发疯般地学习英语,外国人也有疯狂学习汉语的。
     
    相比全国1000余所高校都把英语作为必修必选课,“大学语文”的光景只能用“惨淡”来形容。语文教育被排斥在大学的门槛之前,不仅有辱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尊严,更使得母语教育就此丧失了生长、提升的可能性。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教授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现在小学语文课的课时是外语的一倍多,初中语文的课时和外语一样多,高中外语课时要超过语文,到大学后,学生基本只学外语不学国语。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郭本海副教授在当辅导员时,班上有位学生准备评省“三好学生”,结果一看学生交上来的总结材料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条理不清,语句不通,错字一堆,“就这你还想评省‘三好学生’?”郭本海让学生重写,再次交上来的还是不满意,眼看最后期限快到了,郭本海只好代劳了,“当时恨这些已经晚了,而且这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我们的图书馆,破烂的是小说,完整的是诗集,是四大名著,是心灵散文。”唐朝同学认为现在的大学浮躁异常,“有多少人沉醉于读书为乐,有多少人又在游戏人生,有多少人的借书证毫无记录,又有多少女孩把时间浪费在爱情小说上,”尤其是理科生,“我们孤单的接受着各种陌生的机械、接受着自然的宇宙的理论和亘古不变的定理,泡在实验室里对着显示器求一个无边的数据。游离在世间,却隔绝了一份对尘世间敏感的心。诗意,触景生情,对绝大多数人无外乎对牛弹琴。”

    母语不能成为校园“流浪汉”
     
    采访中,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或设置成必修课,“作为大学生,连自己的母语都掌握不好,还学什么外语。”有位学生甚至建议仿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做法,如果语文学分不够,就不应拿学位证书。
     
    在某大学论坛上,关于大学要不要开设语文课的帖子得到了许多回应,大多数学生都表示怀念语文课,支持把大学语文课设为必修课。一名网友说,大学四年没上过大学语文,感觉遗憾多多,希望学弟、学妹不要有这个遗憾。“一个人是需要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并重的,理工为主的高校长期以来偏重理性思维的锻炼,某种程度上会忽视人文素质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基本的语言表达、交流与辨识方面存在缺陷。而中国语文课恰能帮助学生在发展理性思维的同时,发展感性思维,使其思维方式更加完善。”
     
    有一名大学语文教师这样说:“跟外语相比,我们大学语文甘拜下风。”有人说语文是“维系中华文化之链”,但进行语文教学的教师竟抛出如此无奈之语,我国千百年来优秀文化的沿袭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安徽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廖伟伟回忆起了初中学过法国人都德的《最后一课》,里面有深深的爱国情。现在的大学里英语成了重中之重,成了必然,成了学位证的前提,成了找工作的敲门砖。可是大学语文成了可选可不选的选修,成了累学分的工具,高等教育的语言成了英语的天下。
     
    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说过:“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惟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这句话放到中国大学的语境之下,实在让人备感伤神:英语热充斥大学校园久矣,高校对英语教育的重视无以复加,而作为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却被集体无意识地束之高阁,俨然成为一个被放逐在大学门庭之外的落魄潦倒的“流浪汉”。

    教师和教材成语文教育瓶颈
     
    师资、教材对于一门课来讲是最重要的条件,在大学语文逐渐成为高校必修课的今天,要开好大学语文,就要下更大的力气解决这些问题,让大学语文的“复兴”强势而有力。
     
    据了解,一些学校的大学语文正处于没落阶段,有的学校从原有的一学年100多节课缩减到停开,有的学校大学语文师资队伍萎缩很厉害,从20多人缩减到不足五人。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曾表示,一些高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由教学课时不够的教师担任,这样的师资安排,不但不能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还势必对课程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有的学校虽然有固定的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队伍也比较稳定,但是教师在搞科研、发表论文方面都有困难,教师们心理负担较大,积极性不高。
     
    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材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据了解,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在某些地区和单位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一些教师出于职称评定等因素的考虑,自编教材给学生使用,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让学生接受。
     
    理想的语文教育应该是:把大学语文从“工具教育”的沉疴中解放出来,致力于“人文素养”的提升——从“阅读理解”教育跃升为“启蒙创新”教育,不应再是“方法论”,而应是“世界观”,使其回归“母语教育守望者”的角色,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学生的这些理解与教师基本达成了一致,“最后的落脚点应该在写作上。这个写作不只是像高中写命题作文一样,它应该是很多方面的训练,它对人的思想修养的形成的作用不亚于马列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课。”

    语文课应是人生的必修课

    此事背后的深层原因还是现行教育体制问题。
     
    基础教育不重视语文,才会导致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不高。因此有人质疑,语文教育从高校抓起是抓反了方向。“要求大学开语文课,只能说明中学的语文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值得检讨。”大学生基本的阅读、写作训练应在中学就全部完成,但现实却是学生的写作水平逐年下降,这说明应试教育导致中学母语教学出了问题,值得深思。类似言论最近不时见诸报端。
     
    将语文设定为大学必修课,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就能确保大学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语文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吗?语文是母语教育,也是人文教育,更是一种基础教育,并非可以一蹴而就,不是光靠大学几年就能学好的。正如一位老教育工作者所说的,“更抽象地说,国文课不仅仅是大学的必修课,它应是人生的必修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892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