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贾平年:把握学习规律,突破《大学语文》关(自考)
【时间:2016/1/3 】 【来源:《中国考试》1997年S1期 】 【作者: 贾平年】 【已经浏览2980 次】

作者简介:贾平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自从全国高教自学考试开考《大学语文》课程以来,举凡编写教材、建立题库、以及有关大学语文学术活动,大都参与其事。也编写过多种这方面的教材与读物。

大学语文,在自学考试中是一门举足轻重的基础课。要学好这门课,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把握它的规律,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

一、要学习有序

全国组编本《大学语文》教材,从编排体制看,正文69篇、附录7篇。从内容上分,为史(《中国文学史概述》l篇)、论(《各种文体特点与写作》4篇,另有《古代汉语语法常识》、《我国诗词格律常识》、《应用文写作要点》3篇共7篇)、文(指正文中选文65篇)、工具书常识(《常用语文工具书简介》、《我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简化字总表》3篇)等四大类。

学习中,考生一般只重视正文,而忽略“附录”,认为附录7篇,《考试大纲》中已明确规定不在考试之列,就放弃不看了。对正文也只看重重点课文而轻视泛读诸篇。这种学习方法有悖于当初编写教材原意,其学习效果当然也不会好。

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先用较少的时间粗读一遍《中国文学史概述》,对中国纵横几千年的文学史先大体上有一个轮廓,初步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再将7篇有关语言、文学、写作方面的知识读懂读透,在理论上充实自己,然后再以此为解剖刀,去剖析每一篇课文。在分析课文时,应反复地去印证。这个印证过程就是学用结合、锻炼能力、加深记忆、掌握知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因为史与文相结合,可以构成一个上下左右相连带的整体,用体系统率知识,极容易加深记忆;理论知识与文章分析相结合,又可以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课文要篇篇读

大学语文的特点是以文章为核心,按类组成体系,然后分篇传授语言、文学及写作方面的知识。对课文的学习,一般都是借助选文前的作家作品介绍、文后的注释、提示、思考与练习等,通过自学,考生可从中丰富语言文学知识,提高阅读分析水平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同时,也相应地受到优良文化传统的薰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高尚情操,进而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由于这门课是以文章为核心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因此考生对全书一定要通读。因为语文课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各篇课文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每篇都有各自的职能和特色。固然,读了一篇课文不一定就能掌握到某一次考试的内容,但漏读一篇,则将失掉一些试题内涵却是无疑的。

《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纲(含考核目标)》,将65篇课文分为精读32篇,泛读33篇,目的是为了减轻考生负担。但考生自学时,光拣精读课文读不行,跳跃式地读更不行。一定要从头到尾地读,而且要读懂读透。不仅如此,对教材中的散文短篇和精采片断,以及指定背诵的诗、词、曲,还应会背诵、能默写,头脑里如果装有数十篇读得烂熟的诗文作储备,无论从丰富词汇,掌握语法,扩展知识,加强文化素养,以至促进写作,提高工作效率,都是大有裨益的,甚至一生中都将受益无穷。

三、要掌握重点内容

大学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在《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为四个方面: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分析课文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作文。前两者考查知识积累程度;后两者则是能力考查。通过考试,观察考生经过自学,在综合分析和书面表达等能力方面有了哪些提高。下面将重点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的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指的是文字、词汇、句式方面的知识。考核内容主要是文言文中有关古汉语字词句方面所特有的一些语言现象和规律。要求考生能将某些字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与用法说清楚,自学时,应从语法方面入手,科学地去分析理解这些语言现象。

1、通假字。

在我们阅读古文时,经常会碰到一些同音(或音近)替代的“别字”现象,今人叫做写“白字”。这些“白字”,后人就称它是通假字,被替代的字叫“本字”。这些通假字的产生是有历史根源的。什么字替代什么字,在什么意义上替代,相沿成习,约定俗成,逐渐凝固,形成了一定的替代规律。比如:颁布的颁,可以替代斑白的斑,但不能代替版图的版。又如说话的“说”,经常替代喜悦的“悦”,但不能代替山岳的“岳”或音乐的“乐”。另外,通假字一般只是单向借代,而不具可逆性。也就是说,可以借“说”代替“悦”,而不能反过来用“悦”代替“说”。

此外,与通假现象近似,且又容易相混的还有“古今字”。如《郑伯克段于都》“姜氏欲之,焉辟害”中的“辟”字,在先秦就有躲避、开癖、邪僻、嬖幸、譬喻等多项意义,后人为了便于辨别词义扩大文字的作用,就分别加上偏旁、字头构成许多今字了。又如“反”与“返”,“责”与“债”一类古今字,均属这种现象。

通假字的本字和借字都是同时并存的,而古今字则是以时间先后为划分标准的:先有古字在前,然后才产生今字。然而二者又有交叉现象,当某一古字派生出今字之后,这一对古、今字就又具备了同时并存的条件,由此往往又会产生互相替代的通假现象。这样一来,古今、通假关系交叉,二者就很难区分。因此教材注释中,为了避免繁琐,对以上两种现象均未深加辨析,一般只写作某通某义或某同某义就为止了。现将教材中主要通假字、古今字,按课文先后顺序一对对地罗列于下,以备查考。以避免阅读古文时遇到有通假字的句子,因囿于借字的词义而望文生义,误解句意。

在并列的一对字中,第一个是借字或古字,第二个是本字或今字。为节省篇幅,篇名、例句不再注出。

萧 肃    来 徕    与 欤    彻 辙    说 悦    涂 途
颁 斑    无 毋    泾 巠    辩 辨    缪 穆    傅 附
从 纵    内 纳    距 据    谓 为    壬 佞    汹 讻
胥 与    寤 牾    锡 赐    大 太    辟 避    厌 餍
庸 用    暱 昵    帅 率    阙 掘    陈 阵    幕 漠
莫 幕    佚 逸    罢 疲    圜 圆    颈 刭    悛 悛?
恂 恂?  或 惑    解 懈    卒 猝    志 识    而 尔
趣 趋    戮 戮?  没 殁    亡 无    即 则    匪 非
泮 畔    说 脱    于嗟——吁嗟      蚩 嗤    被 披
霾 埋    反 返    邪 耶    衿 襟    直 值    羞 馐
耶 爷    每 们    帏 帷    冯 凭    缪 缭    疾 嫉

以上是“同音通假”的现象。还有一种情况与此相反,即同一个汉字,因读音不同而词义也随之不同,等于是变成另一个新词了。如:骑,读qi时,是骑马的骑,作动词;读ji时,就当量词或名词用了。又如“数”,读shu、shu两音,其义常见,但在《李将军列传》“广数自请行”中的“数”,则读shuo,其义为“多次”解。在《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数罟不入洿池”的数,就改读cu(醋),其义为“密”了。对这种改变字的读音而表示不同词义的方法,过去叫做“读破”,也有人对改变声调(如将平声改读去声)而表示不同词义的方法称之为“以声别义”或“四声别义”;称本音字为“如字”,转音字为“读破”。我们掌握了这种字音同词义的制约关系后,在阅读古文时就可扫除一重障碍了。

2、实词。

首先要辨识古今意义有差别的词。由于时代的变迁,古汉语的语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除基本词汇(如天、地、山、水、大、小等等)的词义未变外,不少词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有些词,古今意义已经完全不同。如“走”字,在《史记·李将军列传》、《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都是“奔跑”(逃跑或追赶)的意思,而不是今义行走的“走”。又如“氓”字,现代人一看立即就想到流氓的“氓”,其实在《诗经·氓》中并不带贬义,只是“民”的意思。此外,还有些词只是部分意义有差别。如“兵”字,在先秦典籍中多指武器,而现代汉语中的“兵”字,除带有文言色彩的一些词(如“兵器”之类)之外,一般均指人。以上这一类词,是自学者学习古诗文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这些古今意义不同的词,如果不能准确地辨析和把握,往往就会以今义理解古义,产生以今释古的弊端。

此外,还应注意区分古汉语单音节词同现代汉语中双音复合词的不同。因为,古代单音节词占多数,后来由于社会不断发展,语言也随之向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演变,因此用后来的复合词去理解它,往往会误解句子的原意。比如:“都城过百雄,国之害也”中,“都城”是两个词,“都”是都邑,“城”是城墙。又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然而”也是两个词,“然”是“这样”,“而”是连词,而不是现代汉语中的转折连词“然而”的意思。又如“为人廉,谨于文法”中的“文法”,是指条文、法令,而不是后来的双音词。

遇到以上情况,最好根据上下文,按照两个单词去解释。即使同现代复合词词义大体相吻合(如上面“然而”例),也应在了解这是两个单词的前提下去理解。

其次,要善于辨识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在古文中,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常常有不同的含义,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是由词的本义产生了引申义,引申义又产生了引申义而造成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有的由本义直接引申出几种意义,尚能找出它们之间的派生痕迹。有的是从引申义中再引申出另一个引申义,这种间接地反复引申,同本义距离愈来愈远,对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系,就很难查出其内在的关联了。遇到这种情况,就应采取对比的方法,再借助课文注释和辅导读物中的译文,进行比照,观其异同,进而掌握多义词的不同词义。

还有一种与此相反的现象,即:一义多词。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大量存在,在先秦散文中,也常常出现一个意思用多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现象。如表达“否定”这个意思就有匪、无、靡、弗、莫、非、未、勿、毋、否等不同的词。这些词在词义和用法上虽稍有差别,但更多的是可以互相通用。其它象表示“统括”意义的就有咸、皆、均、悉、毕、尽、举、佥、备、俱等;表“时间急速”意义的就有亟、猝、立、遽、遂、旋、寻、顿等。还有人称代词,表第一人称的有吾、我、予、余;表第二人称的有汝(女)、尔、若、而、乃;表第三人称的有之、其、厥、彼、伊、渠、他等,皆属此类。这种一个意思用不同词表达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普遍存在,也是古汉语词汇丰富繁衍的一种标志。对这类词汇,如果采用归类记忆的方法,对于加深记忆,提高阅读古文能力,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还应注意偏义复词的构词特点。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单音的反义词或近义词作词素构成的复合词,但用的只是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比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中的“契阔”,契,是投合的意思,阔,是疏阔远离。这里只用契义。其它,如存亡、得失、缓急、异同、作息等,均可作偏义复词。这类词往往是为了使上下文的音节谐调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在确定一个词是不是偏义复词时,应从上下文的关联上去辨析,如果拘泥于字面,就很难领会文句中的本义。

3、虚词。

主要考核常见的10个文言虚词的含义或用法,应辨识它们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这10个词是: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对前8个虚词的定义和用法,教材附录中已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并结合课文例句进行了印证和分析。解说详明,例证具体,考生自可一目了然。剩下来的两个虚词“焉”和“乃”,附录尚未补上。

焉  有代词、副词、助词三种属性。

①作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可作“于此(彼)”解,兼介、代两个词的作用,故又称兼词。

②作副词大多表示反问,相当于“何必”、“哪”、“怎么”等。

③作助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上的停顿,可以不译。用在句末表舒缓语气。有时用在句末与句中疑问词相对应,表示疑问的语气,可译为“了”、“呢”等。

乃  可作副词、连词、代词。

①作副词用在谓语之前,确认事物或限定范围,可译为“就”、“才”、“就是”等。

②作连词表示衔接或转折,可译为“就是、然后、而、于是”等。

③作代词用作人称,表示“你”或“你们”。

④可代替系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

对10个虚词考生要正确了解、掌握它的含义和用法。

4、句法。

阅读文言文,除了掌握有关词汇的知识,还必须掌握语法规律,才能完全读懂古文。语法规律主要表现在文言文特有的句法结构和特殊语序上。

首先要理解句法中的词类活用问题。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把甲类词暂时当成乙类词来用,甲类词因而也就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此如“雨”是个名词,名词一般只充当主语、宾语、定语而不充当谓语。而在“天雨雪”这个句法结构中,“雨”临时被当成动词(下雪的“下”)来用,因而也就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征—充当谓语,并带宾语“雪”。大学语文教材中词类活用情况,主要的有这几种:

①名词(包括方位词)用作动词。如:“服太阿之剑”(《谏逐客书》)中的“服”,这里是“佩带”的意思。如何识别?一般说来,凡名词后面带有名词或代词作宾语的,这个词就已活用为动词;或者前面有副词、助动词修饰或有其他状语的,也已活用为动词。

②数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如:“士也圈极,二三其德”的“二三”,是三心二意的意思。

③名词用作状词。如夙兴夜寐(《氓》—早起晚睡)中的“夙、夜”,这里已用作时间状语了。

④使动用法。这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动词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拒绝宾客而使诸侯成就霸业)。如何判别使动用法,主要看句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所表示的意义是主语所具有的,还是宾语所具有的。如果是前者,那是一般的动宾句式;如果是后者,就是使动用法。

⑤意动用法。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结构。动词对宾语有“认为它怎么样”、“以……为……”的意思。如:“且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秋水》—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少而以伯夷的义行为轻)。意动用法大多数由形容词转化而来,也有少数由名词转化而来。意动用法也没有明显的外部标志,它是主语在意念中认为宾语具有意动词所表示的意义,强调的是主语的主观意念,因此,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辨别。

其次,关于句式,在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句式方面,古今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判断、被动、倒序等句式,古汉语却有其特殊的规律。比如倒序句“未之有也”,如果不了解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位于动词前的规律,就不易把握其句意以至影响全文的理解。有关这三种特殊句式,附录中均有详尽的阐释,只要将这些语法知识去印证课文,反复地分析各种句式就可以掌握这些规律了。

5、翻译。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可以锻炼综合运用古汉语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是对阅读古文能力和现代汉语表达能力的检验。对翻译的要求,正如近人严复所指出的,要做到信、达、雅三个方面。所谓“信”,就是准确,就是要忠实原文。这就要求必须吃透原文,运用各种词汇知识,弄懂弄清作者原意,翻译要直译,努力做到字字有着落,不能弄错或遗漏,也不能任意添加自己的意思。所谓“达”,就是通达、顺畅。就是在直译的基础上,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把古汉语中颠倒的地方理顺过来,把省略的地方补出来,使译文准确而流畅。所谓“雅”,就是优美,就是在准确通达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点染和修饰,把原文的风格、精神、情韵表达出来。信和达是基础,是基本要求,雅是在做好前两件事的前提下,锦上添花。此外,还应知道“译”和“释”是两种范畴,不要把注释生硬地塞进译文里。

为做到“信、达、雅”,要注意:

①调整句子顺序。要把那些不符合现代文表达习惯的语法结构或特殊句式,适当地进行一些调整。如使动用法,翻译时就可加上“使、叫、让”之类的使动词;意动用法可采用“认为……”、“以……为……”的方式;判断句可加上“是”一类的判断动词;被动句要加上“被”之类的词以表明关系。另外,最重要的是宾语前置和主谓倒装这一类情况,一定要把它们颠倒过来,符合现代人“主—谓—宾”的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如“君何患焉?”必须译成“您担心什么呢?”又如“详哉,其言之也”,最好译成“那些书里已经说得很详细了”。另外,还有些古文的习惯表达方式也必须改动一下。最常见的是古文中介宾结构的补语,一般要挪到动词前面作状语。

②补出省略部分。古汉语为了行文简洁省略较多,在翻译时,哪些地方要补,哪些地方不要补,这要看上下文会不会产生歧义或发生误解而定。能不补即不补,要补的则必须补。比如一段文章,更换主语的地方,往往要补上主语,否则,意思不明确。还有的承前或承后省略的成分也应补出来。补出部分在译文中要加括号。

③增添意会成分。对古文语句中的意会地方或一些特殊用法,可采用增添一些词语的方法体现出来。为了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还可把单音词增添适当的词素为双音词。如“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可把“故”译成“所以”,“明”译成“昭著”,“德”译成“功德”,在译句中再加上“使”字,标明使动用法。

④有些词语,可原样照搬,不必译出来。象年号、年代、地名、官职名或一些习惯用语,可以直接写进译文。另外现代汉语中的成语,也完全可以照搬。这样既保持了原文的原意,又使译文简洁凝炼。

⑤有些成分可删去不译。比如象有些表敬副词、一些谦称,有时可译出,有时就可删去不译。另外,象一些发语词或语气助词也可不译。

(二)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的文学知识,包括作家、时代、文学社团、作品出处、文章体裁、文体特点、专书介绍、以及名言警句等等。

1、重点学好“简介”。

课文前的简介,是有关作家、作品的简要介绍,也正是文学知识考查的重点。因此,在自学时应特别注意对作家或专书的思想观点、文学主张和风格流派方面的介绍,并且要与阅读课文联系起来,加以印证,以便加深理解和记忆。要把“简介”和《文学史概述》结合起来读,在脑海里先形成一个体系,然后再把分散在各个单元中的作家作品对号入座归纳到体系里来。

此外,对文后的第一个注释也不要忽视,因为文章的出处(有的还介绍了时代背景和主旨)一般都注释在这里面。

2、了解文体方面的知识。

对教材中介绍的文体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可择其要点去掌握。如议论文要了解三大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其基本论证方法是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以及议论的两大类型,立论和驳论。记叙文应知道叙述、描写和抒情的主要类型和方式。诗主要掌握格律诗的特点:词有词牌,要按规定的平仄、字数填词。曲分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通首同韵句句押,在同一曲调中还可用衬字等。赋的特点是铺排夸饰、对偶押韵、常用主客问答形式等。这方面的知识,在“提示”、“附录”和4篇文体专论中均有涉及,可加以整理使之系
统化,以便记忆。

3、记住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就是指那些富有哲理、言简意赅、文字优美、广为流传的句子。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之类。这些句子多用填空形式来考查,要记诵,并能默写。

四、要培养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通过作品阅读,考生应注意分析、概括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是学习大学语文另一项重要的目的和要求。

1、首先了解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包括作品写作的时代、当时的形势、社会环境、以及作者的处境、心情、写作缘由等。知人论世,了解了背景有利于理解诗文的内蕴和深义。

2、要掌握中心思想。

分析一篇课文首先要从总体上把握它,在回答问题时才能有较大的应变力,然后对其他诸如取材、结构、修辞等方面的问题就能准确地去分析。在自学考试中,命题者常常以一个重要段落为分析材料,提出若干小问题。如果把握了总体精神,便可据此推测局部,加深理解,较好地回答问题。

掌握中心思想,对于论说文就是掌握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论述层次,把这一点弄清楚了就可以此为基点来解答问题。记叙文、小说一类文章首先要掌握它的主题,然后才能正确理解文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结构。诗词曲赋一类韵文主营掌握其基本思想感情。这一类作品一般说来比较含蓄,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只有掌握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才能透过词句的表象领会其底蕴。

3、把握表达技巧。

前面说的了解背景是弄明白“为什么写”,掌握中心思想是了解“写什么”,把握写作技巧则是要弄清楚“怎样写”的问题。

对一篇作品的写作技巧,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分析:

第一,在选材方面,看看作者为了更好地体现文章主题是如何选用素材的。

第二,文章构思,就是看作者在布局谋篇方面有些什么特点。如《麦琪的礼物》,作者设计了以两个主要人物为中心的两条线索,又安排了一个出人意外的结尾,构思非常精巧。

第三,在修辞方面,看看作者用了哪些手法。如《秋水》用“井蛙、夏虫、曲士”,连设三喻,化抽象为形象,大大增强了说服力。《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对偶句的运用,以及《寡人之于国也》中大量排比句式的运用,都极富论辩色彩。另外,在表现手法上,如《氓》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对表现主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四,语言,观察作品在字句锤炼方面有些什么特色。如《始得西山宴游记》的题目,为何冠以“始得”二字?李清照《声声慢》开头就连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词,这对表现主题、抒发词人感情有何作用?这些地方都是极佳的考核点。

4、如何解答简析题。

在考试中,简析题占分较大。为了答好问题,首先要熟读课文,这是最根本的一条。其次要读课文后的“提示”,此项对课文作了比较精要的解说,是为读懂课文提供的一把钥匙,但不能代替前者。再次,可借助一些辅助读物作辅导,如华师大中文系编写的《大学语文自学考试指南》或南山编的《大学语文自学门径及自测题》等,都有的放矢,比较切实可用.最后,对常用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洁、反语、设问、借代、反复、层递等,亦应熟悉其内涵,并且能会应用。有关这方面知识,教材中未作附录,我们可借助修辞学一类的读物去掌握它。

五、要做好作文

作文是大家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大学语文课有培养考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任务。不过它教考生写好作文,不象写作课那样偏重理论和写作方法的介绍。而是通过讲析古今中外名著,使考生逐步提高其写作能力。当考生学习课文时,不仅要学好有关古汉语字、词、句,同时还有摹仿这些范文写好文章的任务。这里需要取得一个共识:即在写作技巧方面,诗文词曲是相一致的,古今文法也是共通的;不要认为学古文对提高现代白话文的写作水平无关。所以,我们阅读课文时,要注意学习他们如何提炼主题选择材料,又是如何谋篇布局构结层次段落,又是如何开头结尾相互照应,又是如何突出主题、详略得宜进行剪裁的……可以说,教材的每篇文章,都对写作某些方面起着示范的作用。

另外,在每篇的“提示”里,也都是偏重于对写作技巧、表现手法方面进行分析的,阅读时都可从中汲取到写作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假若再能对照自己的差距以弥补不足,提高写作水平当是很快的。

此外,在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时,也考虑到为使考生分析课文与系统的写作理论相结合,在每个课文单元后面,又另撰写了四篇专论,专谈各种文体的特点与写作。这就使本教材兼有了写作课的内容与优点。这四篇专论,为考生提供了系统的写作知识,如能结合课文联系实际,将对考生写好文章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总之,平素要坚持多读、多写、多改的原则来提高写作能力。因篇幅所限,这里不再展开论述,加之《中国考试》另有专文辅导如何写作文,这里就不再多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666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