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师 > 教师心得

王桂宏:向我的天空致敬
【时间:2015/11/25 】 【来源:作者赐稿 】 【作者: 沧州师范学院 王桂宏】 【已经浏览3250 次】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只注目于枝头那些缤纷的“可能”,却忘了它深扎于地底的根。就像这周“大学语文第一课”之后,被十多位同学围着问道:“我们的思想要怎样才能快点深刻丰富起来?”这问题不禁令我莞尔,可面对那一双双刚刚被我的课堂唤醒的眼眸,我又不得不直面应答。当然,我不会直接给出一、二、三式的答案,而只会坦率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但我保证:如果你相信对生活、对学习、对语言、对情感等等的感悟与困惑,有个对话者会让自我变得敞亮的话,我愿做你的对话者。作为语言类课程教师,近年我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汉语作为母语的终生适用价值,力图把“语言——思辨——表达”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融入学生的学习人生,让触角丰富的生活根系滋长这些正值拔节之季的生命之树花繁叶茂。

    如果说四年来教过法政、数学等八个系近千名本科学生算是贡献,如果说把我院基于学情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推介全国算是贡献,如果说为市区县教研员、中小学教师、机关公务员、窗口行业人员讲座辅导也算是贡献的话,我的确是认认真真、用心用脑地做了些有意义的事。但从本心而观,我不认为这算是贡献,反而是对“沧州师范学院”这个名号、此间的领导同事充满感恩,对我身边那些青春蓬勃的学生充满感恩,对校内外信任我、给我机会、给我启示的同仁、师长充满感恩……是他们撑起了我事业的蓝天、生活的蓝天、生命的蓝天……让我活着的每一天云兴霞蔚!我要向我的天空致敬!

将生命的诚意奉上

    向我的天空致敬,是一种谦恭的姿势,也恰是一种沐浴光明的姿态。

    二十五年的教学体验已让我明白:教育,是一个让自我一次次破碎重组的过程,更是一个将自己的心灵、体验坦陈奉上的过程,那一个个崭新的“自我”以成熟为美。所谓成熟,意味着知己之短,容他之丑;意味着独特完整,又不孤芳自赏。而“坦陈奉上”,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情怀。只要你肯倾情倾心倾力倾囊给予,就能得到众生喧哗的生命回响;而你若不将自己的生命敞开,学生更会让心门紧闭。所以教学中无论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内容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如何设计,只要我们生命倾注、灵魂在场,那结果便可能是奇迹!

    我还发现:对于向往独立、渴望成人的大学生而言,兴趣只是其学习的浅层动机,还够不上“源动力”,真正能焕发其学习热情的,是找到并开启每个个体所拥有的生命密码——那最本质的生命引擎。一旦个体生命意识被启动,学生的思维、情感、心态……便会扑棱棱苏醒,所带动的绝不仅仅是学习。

    正是在这样的领悟之下,我主张“生活情境即言语情境”,母语学习必须“观察感悟积累与记录反思表达结合”,开辟了“大学语文学苑”网易公共博客,提出了“每课一次反思笔记、每天一次自我对话、每月一次调查访谈”的“三个一工程”等教学改革举措。

    为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曾无数次地问过自己:如果我对生活没有一些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如果我对人生的理解没有达到某种深度和高度,那我的教学有没有可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我有没有可能只是学生生命中的过客,却对他们人生的每次重要选择带不来任何启发?思索后我明白:只要我的生命有了内涵,我的教学就会有内涵;当我的生命有了高度,我的教学才能有高度。

    我清楚自己不能像某些上师、先哲或是大家一般,仅凭修行、思考、阅读、钻研就可达到某种程度的觉解或顿悟,生活的境遇、经历、经验,包括种种挫折、打击、藐视、欺骗……于我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是生活的煅烧,而且只有不断煅烧,才能让我提纯、让我光洁、让我无愧于“师者”称谓。

    所以我说,对于大学人文学科教师而言,教学技巧永远只是枝节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命中去”才是教学育人的根本。我爱的教育教学是我生活的摆渡,更是我此生翱翔的天宇——向我的天空致敬,以虔诚地热爱生命的姿态。

俯仰间光影闪烁

    教育需要俯视,同时更需要仰视,这是对每个人的尊重,也是在主动迎接真理光芒的照射。

    作为老师当你调低视线,你的目光才会与学生、与听众眼神对接;而只有当你心存包容、欣赏与敬畏地仰视他们,你才可能读懂那眼神中的真正意味,听到他们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很多时候,我的情感就是在学生的眼神中得到升华,我的思想就是在学生的质询中恍然澄明,而教师生活的幸福感也在这俯仰间油然而生。

    感动于一位女生“大学语文”结课后发来的邮件:

    老师: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收获了很多。开始寻找心情写日记记录自己的点点滴滴了,写的这些总结不太好,我也不太确定应不应发给老师,纠结了几天,还是希望老师能多多指正,多多批评。我是平生第一次这样认真地用文字书写自己的生活,嘿嘿,感觉很好。谢谢老师,在您的课上我真的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什么叫一个人。
    兴奋于这样的肯定和称许。在学生即将转换成“社会人”的大三关键期,唤醒他们的感官,撼动他们的惯习,开启他们思维的多向度,让他们像一个孩童般重新喜欢上阅读、观察、对话、表达……真是善莫大焉。

    欣慰于他们与我的针锋相对:

    王教授:
    ……我觉得你对我有点歧视,由于仓促,有些观点你可能没看到,也是我没说明白。你注意到了我的研究思路,没有注意到我是怎么看待人的……

    吕老师:
    ……感谢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也感谢那天您坐在第一排,那么捧场地听我们聒噪。当时我敏感地意识到这个课题研究者汹涌的思绪,正是真正研究者的思维状态,才会拿它来说事。诚如您所言,我们都喜欢说真话,当然这真话未必是对话,没有半点歧视的意思哟。……     
    您的课题研究与实践很有价值,也非常扎实,但恕我直言,概念的阐释、内容的系统、成果的总结等方面的确还有许多需要规范、提升的地方。今天太晚了,如果愿意有机会再聊。  我的手机:133******79
      祝明天的心情重新如阳光般灿烂!

    王教授:
    你可能没在底层呆过,认为有些话过激,其实我做这个课题确实有很大压力,我时长有精神分裂的感觉。……刚写完第二封信,并没有注意到您发了回信,看到“凌晨0:46”,我很感动,向您致敬!

    吕老师:
    虽然没有在底层学校教过学,但我能理解你所谓人格分离的苦恼。的确,做事的人最痛苦的就是寻不到同伴,谁也不明白你为什么忙,没有人尊重,没有人欣赏,那种孤独跋涉的煎熬常常会让人对自己产生怀疑。可您知道吗?只要是有人群的地方,尤其是要教育人的地方,这种理念的、行为的、情感的……冲突就必然存在。你自称大哥,有四十了吗?孔子曰四十不惑,到了这个年纪真的对自己所处教育生态有了清醒认识、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了独到见解,这多么值得庆幸!……
    不过我们所想所说未必统一,传到他人那里又会出现失落或误读,……言说者基于对自己的充分认知会略掉很多信息,以为别人也清楚,可事实不是。所以不要为他人是否理解而难过分神,只要心怀真诚踏踏实实地去做自己该做的就成了。当然说的时候思虑周全些,力争表达准确清晰些,是很有必要的。建议……

    不知与参加我校省骨干教师培训的语文老师、各县区中小学教师、毕业或在读的学生……多少人进行过多少次这样认真、坦诚、深入地对话与交流,尽管没人考核,但我自觉这是地方师范高校教师应有的使命担当。当学生及家长、语委、教科所、一线教师,甚或社会上其他行业的朋友、外地高校同仁,因与我接触而对“沧州师范学院”升起好感和赞意,心底便会荡起美丽涟漪,但脑海中却一刻也不敢忘记:教师需要爱与智慧,需要平和谦逊。

    好教师要俯下身去,用心倾听,还要仰望星空,为梦笃行。纵使俯仰间我们不是聚光的焦点,也不能发出光芒,但是真理、智慧、情意会在我们竭尽全能地反射、折射中传递、传播开来,照拂心灵,点亮世界。

带上经典上路

    经典是什么?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即使初读也好像在重温的书。历史上毛亨毛苌传诗经、纪昀编纂四库全书、张之洞办洋务开学堂,让沧州与中华文化的源与流均产生关联。沧州师范学院做为此地传承教育根脉的唯一高校,理当让他的每个学生得到经典的浸染濡润。于是“大学语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每门课程的课堂都不再是我一人的讲堂,我想方设法让经典带着诱惑走进学生生活。这些经典挟着前人解释的气息,同学们也曾道听途说以为懂了,可当我带领学生实际读它们,让学生体悟到经典的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经典便成了一个个骄傲的女神:永远不愿意变成“你的”,却又时常给你一个甜蜜的错觉,在某个时刻她就是只属于“你的”。正是这种甜蜜的错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带着他们以人的形象向灵魂的天空飞升。

    在我曾教过的法政、物理、化学、数学四个院系首届毕业生获得考研佳绩时,没有人想到这其中也可能有母语课纠正学生阅读习惯、打开学生自我认知及观察视域、养成思辨意识、开启人生境界追求的功劳。但那又何妨,学生的报喜信息代表他们已尝到经典阅读、思考表达的甜头!带领学生对话经典,正如卡尔维诺所说,“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可能同时具有形成性格的实际作用,……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所幸我就是这样一个播种者。在课堂上给学生播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种子:文学的、美学的、哲学的;自然的、人性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政治的……它会引领学生到社会中经历更多特别的事情,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我把教育看成自己此生的本分当行,既想做一个有料的经师,又愿做一个有品的人师,那就注定要终身学习、日日修行。去倾听、去唤醒那蛰伏的生命,去欣赏、去期待那桃李的芬芳,也要学会在行动中停下来俯察自己的灵魂,跟自我对话;走出去仰望头顶的星空,和宇宙通达。这样即便呼吸停歇、生命定格,但只要活过、爱过、想过、做过、传递过,便拥有了丰美的人生。

    心中默念:向我的天空致敬!

2014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0491 位浏览者